1、第二框 政治权利与义务: 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1.知识目标 (1)识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2)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3)运用实例说明如何正确行使权利、承担义务,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2.能力目标 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辩证分析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透过现象抓本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爱国热情,坚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立场。,一,二,一、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 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含义: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
2、,一,二,(2)内容。,一,二,政治自由就是任意表达政治意愿。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提示:自由是相对的,公民享有政治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不受约束。世界上没有脱离法律的绝对自由,法律是政治自由的体现和保障,自由和法律是统一的。一方面,国家应制定相应的法律,创造各种条件,保障公民真正享有和行使政治自由;另一方面,公民只能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政治自由。那种认为“任意地表达政治意愿是公民政治自由”的观点是错误的。,一,二,2.公民的政治义务 (1)含义:公民对国家、社会应承担的政治责任。 (2)内容。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遵守宪法和法律;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一,
3、二,一边是云集了世界所有高手、奖金丰厚的英国联盟杯赛和英国锦标赛,一边是夺冠几无悬念的亚运会,丁某以国家利益为重,放弃了前者,在多哈亚运会上再次夺取冠军。 丁某的行为说明了什么? 提示:(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公民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2)丁某的所作所为是自觉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的表现,体现了他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一,二,二、参与政治生活 把握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1)含义: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2)表现。 公民在享有权利与履行义务方面一律平等; 国家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和
4、依法实施处罚方面,对任何公民一律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1)原因(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 (2)要求:一方面,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另一方面,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一,二,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1)原因: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2)要求: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公民在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在现实生活中,有人只享有权利而不履行相
5、应的义务。据此,有人认为权利和义务是可以分离的。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提示: (1)在我国法律关系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二者相对应而存在,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不存在无权利的义务和无义务的权利。 (2)现实生活中,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相应义务的行为是错误的。,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一 正确理解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规定,我国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在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
6、切权力属于人民,但具体到每个公民本身,事实上不可能都能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因而,宪法赋予公民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公民就可以通过选举,挑选自己满意和信赖的代表组成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将自己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力让渡给这些自己选出的、能够代表自己意愿的代表,让他们代表自己行使、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可见,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误区警示不要认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最基本的人权。生存权和发展权才是最基本的人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知识点一,知识点
7、二,知识点三,【例题1】 某村民在参加乡人大代表选举时,村里干部暗示他一定要选指定的某位候选人,他感到自己的民主权利受到侵犯,就把这件事情反映给上级人大部门并要求答复。在上述事件中涉及的公民民主权利有( ) A.选举权 监督权 B.被选举权 监督权 C.示威自由 监督权 D.选举权 维护国家利益,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反思领悟该题实际上属于一道以能力立意的信息题,主要考查通过阅读题目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正确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题目所涉及的内容,是对教材内容的扩展,通过这些实现对能力的检测才是命题者的意旨所在。,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我国宪法规
8、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是讲立法上的平等,而是指法律实施上的平等,即司法平等和守法平等。 我国的法律只反映和体现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不能反映被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所以,在立法过程中,不能对敌人讲平等。否则,法律就不能成为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改革开放的有力武器。但在法律执行过程中,对所有公民而言都是平等的,即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2.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是指绝对的平等。 如
9、宪法规定,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不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这不等于说符合法定年龄的公民与不足法定年龄的公民之间存在不平等,而是由于参与政治生活的公民需要一定的行为能力。 3.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反对一切特权。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表明,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在法律面前没有特殊的组织和公民。 4.不要把平等理解为享有同样的权利和履行同样的义务。 我国宪法对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规定,是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权利的平等,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要消灭这种不平等,不仅需要运用法律手段,更重要的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全面提高人民
10、的文化素质和物质生活水平。,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例题2】 某官员因违纪违法而落马,受到了法律的严厉制裁。这表明( ) A.在法律执行过程中,不能对敌对分子讲平等 B.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对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D.公民应行使选举权,依法举报违法犯罪分子,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思维拓展“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有两层含义:一是在我国,法律对于全体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社会出身、宗教信仰、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是统一适用的,所有公民依法享有同等的权利并承担同等的义务。二是国家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和依法实施处罚方
11、面,对任何公民一律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三 正确把握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1.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 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的要求。 (1)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既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又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2)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误区警示关于“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的认
12、识误区。 误区一:权利即义务,义务即权利(等同论)。 警示:权利与义务是有严格界限的,不能将二者等同起来。 误区二:权利和义务是可以分离的(割裂论)。 警示: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 误区三:先享有权利,后履行义务(先后论)。 警示:这种理论从实质上来说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误区四:享有权利比履行义务更重要(侧重论)。 警示: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不能说哪一个更重要。 误区五:享有多少权利就履行多少义务(均等论)。 警示:公民享有的权利与履行的义务不可能完全等量。,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例题3】 微博类似于博客与论坛的综合,用不超过140个文字在网络上发布信息、即时互动。微博在汇聚民众智慧的同时,也可能成为谣言散布的途径。公民在微博上( ) A.可以直接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 B.可以扩大生活中的政治权利与义务 C.有发布自己掌握的一切信息的自由 D.有表达的自由也需承担表达的责任,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技巧点拨对考查权利与义务的题目,首先要弄清材料体现的是权利还是义务,或是二者都有;其次要判断有没有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最后分析权利的行使有没有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