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章末整合,体系构建,高考赏析,体系构建,【构建点睛】 一个方法: 地域分异规律的判读方法。 二条脉络: 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热量、水分条件与地域分异规律之间的关系。 三大重点: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域分异规律;非地带性现象。 四项规律: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规律。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一、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1.(2015天津文综,5)读图,回答问题:,高考赏析,澳大利亚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结合图判断,在澳大利亚,基本符合地带性分布规律的地理现象是( ) A.水系的分布特征 B.地形的东西差
2、异 C.热带荒漠的分布 D.矿产的分布特点,【精剖析】图中显示了澳大利亚地形、气候、河流和矿产等地理要素。地带性规律只有三种,即: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水系不但与降水有关,还与地形地势等非地带性因素有关,而地形地势不符合地带性规律,因此A和B选项错误;矿产的分布与内、外力作用有关,不具备地带性特点,D选项错误;澳大利亚热带荒漠的形成与副热带高气压带有关,符合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带性规律。本题选C项。,【思结论】C,【探规律】 判断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主要看自然带延伸的方向和更替方向。如下图所示。,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2.(2016全国卷,101
3、1)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下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回答(1)(2)题:,(1)磷高累积区是( ) A.高山草甸带 B.高山冰雪带 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D.常绿阔叶林带,【精剖析】第(1)题,读图可知磷高累积区位于海拔4 000m左右,该地位于四川西部,海拔4 000m高的位置植被最可能是高山草甸带。,【思结论】(1)A,(2)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 0003 000米处( ) A.大气温度较低 B.生物生产量较低 C.土壤含水量较低 D.地表径流量较小,
4、【精剖析】第(2)题,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 0003 000米处,磷累积量较低,根据材料提示“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山坡2 0003 000米处磷累积量较低,说明最可能为土壤含水量较低,故C项正确;读材料可得出,生物生产量、大气温度和地表径流量与磷累积量成反比,该山坡2 0003 000米处磷累积量较磷高累积区累积量低,故A、B、D项错误。,【思结论】(2)C,【探规律】 (1)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因为基带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 (2)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高低,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纬度位置越低,反之越高。 (3)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因为阳坡自然带高于阴坡。 (4)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