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第2课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课件人民版选修4.ppt

    • 资源ID:1145141       资源大小:842K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第2课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课件人民版选修4.ppt

    1、第2课 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目标导航,1.了解唐太宗李世民亲历隋末农民大起义,认识隋朝的灭亡对唐太宗励精图治的影响。 2.掌握“贞观之治”的出现,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 3.分析唐太宗推动封建社会发展的历史作用,理解唐太宗是大唐盛世的奠基者,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内容索引,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教材问题解答 教师用书独具,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一、东征西讨定基业 1.举兵反隋 隋炀帝的暴政使全国农民起义风起云涌,617年,李渊父子起兵反隋,618年,李渊在 建立唐朝,李世民受封为秦王。 2.统一全国 617624年

    2、,李世民率军先后击败薛举、窦建德、王世充等割据军事集团,唐朝统一了全国。,长安,3.夺取帝位 626年,李世民发动了 之变,自己当上皇帝,年号贞观,李世民就是唐太宗。,玄武门,思维点拨,正确认识玄武门之变 (1)实质: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2)影响:骨肉相残,增加了政变的血腥;政变是对嫡长子继承制的挑战;为贞观之治的出现提供了条件。,二、击破东、西突厥(民族政策) 1.击破东突厥 (1)东突厥颉利可汗率10万铁骑兵临长安附近的渭水北岸。 (2)唐太宗采取了多种策略应敌,包括积极备战、和谈及分化敌方的策略。 (3)629年,李世民派大将李靖、李责力出击东突厥,630年初,突利可汗投

    3、降,颉利可汗被俘。 (4)安置东突厥降部,册封突利可汗、颉利可汗及其他各部酋长,巩固了北方边防。,2.击破西突厥 (1)为打通中原和 各国之间的商路,635年,唐太宗派李靖等率军深入吐谷浑腹地,击败其精锐部队,其主帅自杀,其子投降。 (2)642年,唐军沿天山南麓伸展,不久唐军灭掉西突厥。 3.和亲吐蕃 唐太宗和吐蕃建立了密切关系,派 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成婚。唐朝的先进技术、文化传入吐蕃,促进了吐蕃社会经济的发展。 4.影响 (1)唐朝国威远播到地中海沿岸,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2)唐太宗被漠南、漠北各族首领尊称为“ ”。,重点精讲,西域,文成,天可汗,唐太宗的民族团结政策 (1

    4、)加强了唐与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加强对边疆的管辖,也为唐朝盛世局面的出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有利于少数民族吸收汉族先进的文化,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三、贞观之治 1.表现 封建政治比较开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秩序比较安定,文化艺术繁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局面。 2.原因 (1)虚心纳谏,重用贤能之士,尤以对魏征的态度和做法最为典型。 (2)心存百姓,不断反思。 (3)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与民休养生息,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徭役赋税。,思维点拨,史论要旨,贞观之治主要表现为选贤任能、善于纳谏、克制私欲、发展农业生产、轻徭薄赋等。,“贞观之治”调整了统治政策,一定程度上

    5、调整了生产关系,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王朝的长治久安,并不能改变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治世”的繁荣是建立在剥削和奴役广大劳动人民基础之上的。,知识图示,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主题一 贞观之治,史料一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夫人虽禀定性,必须博学以成其道人性含灵,待学成而为美。贞观政要崇儒学 史料二 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人主往往进贤则欲置诸怀,退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者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不肖各得其所。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无代无之,朕践阼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自古

    6、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 资治通鉴贞观二十一年,史料解读 (1)由史料一中的可以得出唐太宗的择人标准为德行、学识。由可以得出其人才培养观为博学成就美德。 (2)由史料二中的可知唐太宗爱惜人才,可知其知人善任,反映唐太宗重用正直之才,从谏如流,反映唐太宗平等对待少数民族。,(3)综合上述史料,谈谈你对选人与用人的看法。,提示 看法:德才兼备;以人为本、人尽其才、宽容包容。,问题思考 (1)据史料一,概括唐太宗的择人标准与人才培养观点。,提示,提示 标准:德行;学识。 观点:博学成就美德(或学习提高个人素养)。,(2)据史料二,归纳唐太宗治国成功的做

    7、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积极影响。,提示 做法:爱才惜才;知人善任;从谏如流;民族平等。 积极影响: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 (1)隋的统一与发展经济的措施为唐朝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2)政治上,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完善三省六部制,提高了效率,加强了君权;重视法律,颁行唐律,体现仁义为本、刑罚为末的原则;任用贤良,虚怀纳谏。 (3)经济上,强调“存百姓”的思想,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继续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使唐初社会经济逐步复苏。,史论总结,(4)文化上,主张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 (5)民族关系上,实行开明的

    8、民族政策,正确处理了与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 (6)对外关系上,采取对外开放的政策,增强了中外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7)广大劳动人民在较为安定的环境里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的物质、精神财富。,主题二 评价唐太宗,史料一 武德四年五月,秦王李世民攻克隋朝东都(洛阳)后,看到富丽堂皇的宫殿,不禁感叹道:“逞侈心,穷人欲,无亡得乎!” 史料二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四月,李世民嫌京城闷热,便在临潼骊山顶上修筑了翠微宫。三个月之后,又指责宫室小气,辱没了大唐威仪,便下令重修玉华宫位于东都的“洛阳宫”本是隋炀帝吃喝玩乐的地方,李世民遂接管过来,“营造不已,公私劳费,殆不能堪”,连同“飞山宫”在内的庞大建

    9、筑群,豪华气派,极尽奢靡。整座工程,都是黄金白银乃至能工巧匠的生命堆起来的。 史料三 李世民28岁登基,在位23年,文治武功,千古罕有。,史料解读 (1)由史料一中可知,唐太宗认为隋炀帝穷奢极欲的暴虐统治是其灭亡的原因。 (2)史料二反映了唐太宗统治后期追求豪华,大兴土木的情况。由得出,唐太宗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奢侈浪费。 (3)由史料三中可知史料全面肯定唐太宗。,问题思考 (1)依据史料一指出,李世民从隋亡中得出的认识是什么?为此,李世民执政后采取了哪些措施?,提示,提示 实施暴政是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措施:任用贤能之人;善于纳谏;轻徭薄赋;注重民族团结等。,(2)与史料一相比,史料二中李世

    10、民的主要变化是什么?有何影响?,提示,提示 劳民伤财,大兴土木,奢侈浪费。 影响:加重了百姓负担,破坏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激化了社会矛盾,影响了社会稳定。,(3)史料三对李世民的评价是否全面?结合上述史料简述理由。,提示 不全面。李世民前期统治贤明,推行德政,但未能贯彻始终。,唐太宗的功绩与作用 (1)唐太宗的励精图治为中国封建社会鼎盛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经济、政治基础。唐太宗统治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阶级矛盾缓和,这就为社会鼎盛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同周边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民族团结与民族融合,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使我国统一的多民

    11、族国家进入了鼎盛时期。,史论总结,(3)唐太宗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对中外文化采取开放的政策,这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繁荣局面,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唐太宗善于纳谏和用人方面的突出优点,特别是其清醒的自我反省能力,成为古代封建君王的楷模和典范,对以后历朝的治国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1.“玄武门之变”体现了皇位继承经常伴随着血腥与宫廷阴谋。“玄武门之变”对唐朝产生的影响是 A.为唐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B.加剧了唐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C.为李世民控制唐政权扫清了道路 D.加速了唐政权的灭亡,答案,解析,解析 解答本题,要明确“玄武门之变”实质上是

    12、唐朝统治阶级内部对政权的争夺。通过“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夺取了皇位。,1,2,3,4,2.贞观政要载:“唐太宗曾经说(一切重要政务)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与事稳便,方可奏行。”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发展完善三省六部制 B.发展科举,提高进士科地位 C.颁布唐律,约法省禁 D.广开言路,从谏如流,答案,解析,解析 由材料“百司商量,宰相筹划”等信息可知是三省六部制。,1,2,3,4,3.635年,唐太宗派李靖等率军深入吐谷浑腹地,开始了对西突厥的进攻。此次军事行动的主要目的是 A.扩大唐朝的疆域 B.打通中原和西域各国之间的商路 C.显示唐朝的实力 D.消灭少数民族政权,答案,1,2,

    13、3,4,解析,解析 唐朝初年,西突厥控制着许多西域小国,切断了中原和西域各国之间的商路。唐太宗向西进兵,其目的是打通中原和西域各国之间的商路。,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太宗对大臣们说)“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 材料二 上曰:“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不必猜忌异类四夷可使如一家。”资治通鉴,1,2,3,4,(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的治国思想,并结合经济方面的有关史实加以说明。,答案,解析,解析 第一小问要根据材料归纳概括;第二小问要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2,3,4,答案 治国思想:为君不可好大喜功,

    14、加重百姓负担,以致国危君亡,要以民为本。史实:提倡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徭役赋税。,(2)从材料二判断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是什么?,解析 要从材料信息出发,得出其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答案 团结少数民族,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教材问题解答 教师用书独具,学习思考 1.提示 李世民对东突厥将领采取封官晋爵的原因:这是用怀柔的政治策略来处理民族问题,这种方法比较妥当、开明,这种措施有利于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稳固。 2.提示 态度不同:(1)承认少数民族在多民族国家中的合法存在;(2)不歧视少数民族,甚至给予一定的照顾;(3)相对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4)在一定条件下允许各族自行处理内部事务。 3.提示 关系:两者互为表里。用贤指不论出身、唯才是举的用人标准,使唐太宗身边聚起各类人才。纳谏即可笼络人才,也是对人才、臣下的尊重。这两种品质对“贞观之治”的出现起了很大作用。,自我测评 提示 主要活动:(1)军事:果断劝说李渊在太原起兵,推翻隋朝。为铲平割据势力、统一全国立下汗马功劳。具有身先士卒、患难同当的作风。 (2)重人才:选拔人才:唯才是举,不避亲仇,如重用魏征;办学科举,广开才路。任用人才:知人善任,各取所长;一视同仁,民族平等;广开言路,兼听博采;从谏如流,奖罚分明。爱惜人才: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待臣以礼,爱护下属。,


    注意事项

    本文(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第2课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课件人民版选修4.ppt)为本站会员(terrorscript15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