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7《不同的视角》题西林壁(第2课时)课时练习长春版.doc
-
资源ID:1143784
资源大小:23.50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三年级语文上册7《不同的视角》题西林壁(第2课时)课时练习长春版.doc
11 题西林壁第二课时一、填空。1.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代诗人_。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不同位置观看_的感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2.俗话说:“当事者迷。”诗中有哪句诗能说明这个道理,请填在横线上。_你还积累了哪些富有人生哲理的诗句?试着写下来。_3.诗句中有三组反义词,请你找出来。( )-( ) ( )-( ) ( )-( )二、选择。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答案:一、 1.宋 苏轼 正面 侧面 远 近 高 低 庐山 从正面看,整个庐山是一道道连绵起伏的山岭;再写侧面看,它是一座座高峻峭立的险峰。站在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变幻万千,呈现不同的景象。2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3.横 侧 远 近 高 低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