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三年级语文上册3《人类的朋友》古诗二首《蝉》教学设计长春版.doc

    • 资源ID:1143739       资源大小:29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三年级语文上册3《人类的朋友》古诗二首《蝉》教学设计长春版.doc

    1、1蝉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写蝉Error!清风饮晓露,栖于梧桐树上,声因高而远,而非是依靠秋风,寓意君子应象蝉一样居高而声远,而不必凭借、受制于它物。作者清高自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以蝉自喻,一只不甚起眼的蝉来自况,也可见其老成谨慎,以及有自知之明。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虞世南其人,识记诗歌内容。【过程与方法目标】品位关键词语,体悟诗中描绘的形象,理解托物寓意的写作特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虞世南正直高贵的人格品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诵读,读准字音结构。 【教学难点】解一般咏物诗的方法。课前准备:多媒体

    2、课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同学们,炎热的夏天已经过去了,可我们总忘不了那烦躁的蝉鸣(可模拟蝉声,引起联想)。大家可知道,我们对蝉声有一种说法,说它叫的是“胡子胡子挂起”,什么意思呢?玉米成熟前要长一些胡须一样的东西,俗称“挂胡子”,它寄托着农民伯伯想要玉米大丰收的愿望。其实,寄意于蝉的做法在古代文人的创作中也极具声名,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初唐诗人虞世南的蝉。 诵读欣赏蝉 2蝉 虞世南 垂瑞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更快速的走进古诗,了解古诗的来历。二、初诵读 1、 老师范读,学生齐读。 2、 要正确读音、断句。 3、 识别诗体。 【设计意图】老师可通

    3、过示范引导学生正确阅读古诗。二、再次诵读 1、 应用多种方式诵读 2、 对照注释初步理解诗意。 3、 提出质疑,师生互助解答疑问。 4、 提出问题:(1)这首诗写了蝉哪些特点? (2)作者针对“蝉”的特点发表了什么样的议论? 【设计意图】让学生巩固古诗。三、精诵读 1、 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自由诵读 2、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诗下提示,然后提出问题: (1) 你从“蝉”的哪些特点中可以看出它是指“品德高洁的人”? (学生各抒己见) (2) 你知道作者这样写的原因吗? (即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作者、了解写作背景,又体会了诗歌的深层含义。) 【设计意图】提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蝉的原因。四、比

    4、赛诵读 1、 采用各种方式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情感的把握,朗读比赛。 2、 让学生归纳咏物诗的一般特点。 (借物抒怀,托物言志。) 3五、全文总结诵读欣赏咏物诗关键是要仔细推敲诗句背后深藏的寓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情和志,知人论诗,这样才能达到诵读的目的。六、布置作业阅读关于蝉的诗板书设计蝉 虞世南 垂瑞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教学反思: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关键要把握住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出艺术上的契合点。垂緌,是

    5、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带子,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蝉用细嘴吮吸清露,由于语义双关,暗示着冠缨高官要戒绝腐败,追求清廉。蝉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与那些在腐草烂泥中打滚的虫类自然不同,因此它的声音能够流丽响亮。诗的最后评点道,这完全是由于蝉能够“居高声自远” ,而不是由于凭借秋风一类外力所致。这些诗句的弦外之音,它们所隐喻的深层意义无非是说,做官做人应该立身高处,德行高洁,才能说话响亮,声名远播。这种居高致远完全来自人格美的力量,绝非依凭见风使舵,或者什么权势、关节和捧场所能得到的。实际上,咏蝉包含着虞世南的夫子自道。他作为唐贞观年间画像悬挂在凌烟阁的二十四勋臣之一,名声在于博学多能,高洁耿介,与唐太宗谈论历代帝王为政得失,能够直言善谏,为贞观之治作出独特贡献。为此,唐太宗称他有“五绝” (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 ,并赞叹:“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忧不理!”从他不是以鲲鹏鹰虎,而是以一只不甚起眼的蝉来自况,也可见其老成谨慎,以及有自知之明。


    注意事项

    本文(三年级语文上册3《人类的朋友》古诗二首《蝉》教学设计长春版.doc)为本站会员(priceawful19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