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五单元《王大娘钉缸》教案湘艺版.doc
-
资源ID:1143676
资源大小:27.50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五单元《王大娘钉缸》教案湘艺版.doc
1、1王大娘钉缸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欣赏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 ,能随乐哼唱,并能富有感情地背唱。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讲解、谈论、交流等方法,让学生体会河南的民间小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对本课学习的民间小调的风格和特征进行简单的描述,并能用简介的语言概括小调的基本特征。尝试用民歌中常用的“同头同尾”的创作方式,编创2-4 小节旋律。教学重点:体会并总结小调的特点及民歌创作实践。教学难点:运用 “同头换尾”的方式,微音乐材料续写旋律。教学过程:一、新课教授1、欣赏王大娘钉缸(1)播放歌曲好汉歌 ,并引导学生随乐哼唱。(2)播放民歌王大娘钉缸 ,引导学生探讨:这首歌曲与好
2、汉歌有何异同?唱词:上下句的结构形式旋律:生动活泼,诙谐幽默,富于亲切感。(3)简介好汉歌的创作来源。(4)老师引导学生随乐跟唱王大娘钉缸二、课堂探讨与延伸1、老师引导学生讨论本单元这五首歌曲有什么共同点?2、听辨活动:播放小调、山歌、劳动号子等三首民歌片段,巩固复习汉族民歌的相关知识。3、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1)曲调具有流畅、婉柔、曲折、细腻的艺术特点。(2)节拍规整而不拘泥,节奏感鲜明而强烈。(3)结构大多以单曲体为基础,讲究结构内部的规整性和匀称性。(4)唱词中的衬词、衬腔定型化和规整化。2三、小调的概念:小调是民歌的一种体裁,是流行于城镇、里巷的民间歌曲,在艺术上有较多的加工。其音乐结构大多方正均衡,节奏规整,曲调细腻婉柔。四、创作与实践“同头换尾”1、学生听赏老师弹唱牵牛花开羊跑青 信天游 草原情歌中的三个音乐片段。让学生找出每个片段中上下句的结构规律,引出同头换尾的创作方式。2、分组创作: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用同头换尾的创作方式,为老师提供的音乐素材续写四个小结的旋律片段。3、分组演唱自己创作的旋律片段,并引导学生评价、探讨、修改、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