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牧鹅散记教案教学目标 1自主、合作阅读课文,筛选整理相关信息。 2体味语言,学习准确、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勇于发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培养阅读文章,筛选整理相关信息的学习方法。 2体会科学小品的语言特色。 教学步骤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哪些和鹅有关的图画、诗词啊?“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 、 “鹅,鹅,鹅, ”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刚才同学们说了这么多与鹅有关的内容,那在陈天昌先生的眼里,鹅又有着怎样的与众不同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陈先生的牧鹅散记 。 (板书课题、作者)作者通过牧鹅的观察,对鹅有了哪些新的发现呢? 2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
2、生自主阅读,运用圈点批注的方法搜集文中作者对鹅的发现。 学生合作阅读,对课文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在小组内讨论发言。 全班交流,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要点。 (说明的条理性) 作者对鹅有哪些发现? 活习性:生活在水塘边;群体生活;队伍相当整齐; 息规律:吃完食后自动按时回家;认得自己的窝,能对号入座; 卵很有趣:占别人的窝,咬它人一口;对蛋特别感兴趣,把小白碗看作是蛋;喜欢偷别人的蛋; 懂感情:公鹅、母鹅之间很有感情;公鹅对小鹅很疼爱; 不仅不笨,还相当灵巧。 3研读赏析合作交流: 引导学生体会科学小品的语言,找出自认最生动有趣的语句、段落,互品精彩语段。 你最喜欢文中哪些语句、段落?读给你
3、的同座听,并说明喜欢的理由。 学生在讨论研读中互相补充,共享品味常析的乐趣。教师可点拨指导。 (说明的准确性和描绘的生动性) 也许有的同学喜欢白鹅“三三两两”地“结伴闲游” ,在池塘边“梳洗自己洁白的羽毛”, “个别捣乱分子占据别家的窝,死乞白赖不走,把忘掉主挤在一边” , “机灵鬼”偷“马大哈”的蛋等形象的拟人化描写;也许有的同学喜欢鹅排队回家时如“一条白色带子在移动” 、 “一个跟着一个,一摇一摆” 、 “展翅迅跑”的优美画面;也有的同学可能会喜欢“它们常常侧着脑袋用一只眼睛瞧太阳” ,母鹅把小白碗弄到肚子底下当蛋孵,公鹅陪伴着母鹅,公鹅用嘴巴钳小鹅等生动有趣的情景。 重点可放在品味鹅“偷
4、蛋”这一部分,学生看图描述“偷蛋”过程,再对比课文中的2片段,体会准确的动词和拟人化描写的妙处。 (放音乐小天鹅圆舞曲 ) 引导学生揣摩动词“伸” 、 “碰” 、 “拨拉” 、 “钩”等动词的准确性和形象性;体会“不那么经心” 、 “眼红” 、 “不介意” 、 “动手”等拟人手法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教师总结科学小品的语言特点:准确、形象、生动。 4课外拓展,反馈延伸: 课外研究新课题:以“猫”为例,学生交流观察动物所得的发现,并试对猫的某个特征进行描述。 (要求尽量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 (例文一) 捕猎本性:猫见到猎物后,立即进入捕猎状态,等待猎物靠近或慢慢地接近猎物,在有效距离内飞身扑食,
5、牙齿与利爪同时并用、攻击并捕获猎物,享受猎物。 一只大老鼠钻进一只罐子里去了,小花猎就不声不响地隐蔽在一旁。过一会儿,老鼠以为没什么危险,便明目张胆地跳出来。只见小花猫两只眼睛像两只电灯泡似的亮了起来,猛虎扑食般地扑过去,把这只老鼠抓住了。小花猫把老鼠衔在嘴里,神气地在我面前扬了扬,似乎在向我炫耀。接着便一头钻进暗处,尽情地享受它的“战果”去了。 (例文二) 喜欢清洁:猫不管何时何地总爱把自己的毛梳理的干干净净,特别是吃过东西,或是不小心踩到肮脏潮湿的地方后,总是要静下心来把自己全身上下舔个遍。 猫是很爱干净的。它有时到沙土上滚来滚去,想必是“洗澡” ;有时躺在阳光下进行“日光浴” ,无忧无虑
6、呼噜呼噜地睡大觉。一觉醒来,先是弓弓腰,蹬蹬腿,打个哈欠;再是用前爪摩挲一下脸,然后是用舌头和牙齿树立身上的茸毛,梳得光溜溜、干净净。 课外作业: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引入自我体验,以“我的新发现”为题,写一点自己的小发现。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发现探索的科学精神)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如果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拥有一种敢于质疑的精神,你一定会收获不少独特的发现。湖北省监利县 12 岁的小学生聂利发现了蜜蜂的发声器,挑战了生物学界蜜蜂是靠翅膀震动发声的权威。经过自己细心观察、研究,获得自己独物的发现,那一定是很有成就感的,写下你们的小发现吧! 7C学 科 网 , 最 大 最 全 的 中 小 学 教 育 资 源 网 站 , 教 学 资 料 详 细 分 类 下 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