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济南的冬天第二课时课前预习.(人人必做)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一)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太阳,暖和安适的睡着,只等着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象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边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
2、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1、这一段主要写的是( )A、济南有山有水的地理特点 B、济南冬天的温暖 C、济南冬天的景色2、开头以一个假设句的好处是_,开头第一句的作用是_,转到对济南冬天_、_的描写。3、文中“暖和的睡着”,其中“睡着”的是指_4、“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句话交代_的原因。文中的“整”和“缺”字面上好象是矛盾的,实际上并不矛盾,因为: _5、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句中“特别”直接抒发了 之情。作者再次强调“在冬天”,这就隐含着这一圈小山可以 _作用。6、文中的“晒”和“唤醒”有怎样的表达效果?_7、第句描写的对象是_ ( A
3、、摇篮 B、济南 C、小山 D、气候)- 2 -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8、文章第_句描写济南冬天的全景图,观察的角度是_。引用_、_的修辞手法,给人温暖安适之感。9、第句观察的角度是_(A、俯视 B、俯瞰 C、平视),这一句交代的内容是_(A、地理位置 B、地理环境 C、小山的特点),写出了_(A、山的美 B、济南的美 C、济南冬天温暖的原因)10、“这是不是特理想的境界?”一句作者用_的口吻,使人感到非常亲切,好象在_,口起是_,实际包含了_之情。(部分学生选做)11、作者写济南是一个理想的境界,为什么“请闭上眼睛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_12、作者写济南人“面上含笑”和他们的幻想,目的是
4、 济南人在冬天面上含笑是因为:_13、“好象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将小山写得象慈母班的_、_、_ 。“准”的意思是_,“小摇篮”生动的写出了济南冬天的特点是_14、“安静不动的低声说”这句中写神态的词是_,声调为_课堂练习.(人人必做)品尝语言美: 1品读下列划线词的妙用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 3 -_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_ ()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_ 开放题(部分学生选做)体会下列句子好在哪里 ()这
5、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_ ()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_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_ 课后作业(人人必做).读第 3 语段,回答下列问题 (1)全段的中心句是: _ (2)全段写“小雪”之美妙,主要通过其他的景物来进行烘托,这些景物是:(3)找出文中用得好的动词: _ - 4 -(4)本段运用了_和_的手法,化静为动把山的秀气之美描绘了出来。2阅读课文第 4、5 语段,完成下列题目。 ()第 4 段作者三笔两笔就勾画出一幅水墨画,它的特点是( ) A朦胧 B淡雅 C古朴 D灵秀 ()济南冬天水的特征是(多项选择)( ) A暖 B绿 C清 D亮 ()这两段文字表现了济南的冬天( ) A充满了绿意的特点 B舒适、清亮、迷人、美丽的特点 C温晴的气候特点 D景色优美,是少有的冬季游览胜地 开放题(部分学生选做)学习本文的写作特点,利用总分结构的关系,“_的春天”为题写一篇 500字左右的散文。(作文纸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