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0《木兰诗》学案(无答案)冀教版.doc

    • 资源ID:1143004       资源大小:64.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0《木兰诗》学案(无答案)冀教版.doc

    1、- 1 -木兰诗 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故事的情节,理清故事的基本脉络。 2、体会本文排比、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3、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4、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5、感受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6、背诵全诗。一、自主学习【走近作品】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北朝的一首乐府民歌。它和孔雀东南飞一起被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基础积累】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鞍鞯( )可汗( )( )辔头( )燕山( )胡骑( )戎机( )金柝( )机杼( )溅溅( )著( )2、解释词语。戎机:策勋:扶将:胡骑:强:著:

    2、【文学常识】3、木兰诗又叫 ,选自宋朝 编的 ,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它和 并称“乐府双璧”。【整体感知】4、本诗写木兰从军的全过程,全诗共写了哪些事?是如何安排的?- 2 -5、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二、合作探究【脉络梳理】1、研读课文,完成下面的脉络图。第一部分(第 1-2 自然段): 。 第二部分(第 3 自然段):艰苦的征战生活。第三部分(第 4-5 自然段): 。第四部分(第 6 自然段):赞辞。【文本探究】 2、研读课文第一部分,回答问题。(1)木兰为什么要替父从军?用文中的句子回答。(2)表现出木兰怎样的性格?(3)第 2 自然段用排比把东西南北

    3、市都写到了。木兰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为什么反复写她奔赴战场的途中不断涌起思乡之情?- 3 -4、研读课文第三部分,回答问题。(1)第 4 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现了木兰的什么情操?(2)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3)找出描写木兰回家后的动词,并分析其作用。(4)分析“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这两句诗的表达作用。5、结尾附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6、全诗结尾以兔作喻的原因是什么?7、这首诗在叙事上详略得当,为什么要这样安排?8、木兰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哪些优秀的品质?【课堂总结】9、本诗通过对木兰 、沙场征战

    4、和荣归故里的叙述,塑造了木兰这一爱家、爱国、 、 的巾帼女英雄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 、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三、达标检测1、解释加点词语- 4 -(1)万里赴戎机 (2)赏赐百千强(3)出郭相扶将 (4)雄兔脚扑朔2、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B、将军和壮士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C、将军在千百次战斗中死去了,木兰却在十年后回来了。D、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将军死去了,壮士归来了。3、对下面句子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写征途的遥远、行军的神速和军情的紧急,表现出征战健儿的豪迈气概。B、“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以宿营地空寂荒凉的夜景烘托木兰离家思亲的情怀。C、“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这两句夸张地描写木兰的矫健雄姿。D、“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描写边塞美丽的夜景,它是为战场上的木兰所做的一幅剪影。4、翻译下列句子。(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2)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3)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5 -


    注意事项

    本文(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0《木兰诗》学案(无答案)冀教版.doc)为本站会员(赵齐羽)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