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3.6.1《食物链》教案2(新版)苏科版.doc
-
资源ID:1141896
资源大小:47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七年级生物上册3.6.1《食物链》教案2(新版)苏科版.doc
1、1第 1 节 食物链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间普遍存在摄食与被食的关系。2.知道什么是食物链。3.说明人在食物链中的位置4.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画一些比较简单的食物链。5.通过方案设计、查阅资料等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6.建立自然界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科学自然观。7.培养学生探究食物链的兴趣,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帮助学生认识食物链,构建食物链的概念。(2)培养学生自我构建知识的能力。教学难点:(1)指导学生设计生物防治方案。(2)通过对食物链,特别是与人有关的食物链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建立保护环境,保护生
2、物的意识三、资料准备课本,教参书,网络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生物的生存与周围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动物、植物的生存除了需要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这些非生物因素以外,还受周围其他因素的影响吗?观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图片提问:1、这张图描述了怎样一个谚语故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2、说出这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关系、吃与被吃关系)2设计意图: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是学生们耳熟能详的成语,那么对于其中包含的生物寓意,就是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了!环节二:食物链:“我”被吃掉啦!请学生上台戴上印有不同生物图片的小帽子,来扮演各种生物,并在“人群中”迅速找到
3、“自己”的克星,有红色大箭头指向对方。看谁找得又快又准。(学生完成每组活动后,教师在屏幕上显示相应的食物链)第一组:狮子、青菜、鹿(青菜鹿狮子)第二组:青菜、食虫鸡、蜘蛛、猫头鹰、食草昆虫(青菜食草昆虫蜘蛛食虫鸡猫头鹰)提问:(1)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连在一起,像什么?(食物链)(2)在食物链中,连接各种生物的“箭头”表示什么意思?(箭头表示生物之间的被吃关系)第三组活动:青草、蛇、蚱蜢、鹰、青蛙(青草蚱蜢青蛙蛇鹰)如果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又增添了一种生物公鸡,那食物链会不会有什么变化?会有怎样的变化?请一位同学上来扮演公鸡,并寻找“自己”所在的食物链。设计意图:以活动的形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4、并在活动中掌握食物链指的是在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总结一下食物链的一些规律:(1) 食物链一般由哪几类生物构成?(绿色植物和动物)(2) 它们分别在生态系统中扮演什么角色?(生产者、消费者)为什么?(生产者:可以利用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消费者:不能自已制造有机物,要从外界获取)环节三:食物链的特点根据环节二让学生总结出食物的特点3(1)食物链通常是由于绿色植物开始的;(2)位于食物链第 2 个环节的生物通常是植食性动物(3)位于食物链中其他环节的生物大多是肉食性动物接着根结这些点,让学生分析分析食谱中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从课本 98 页选出一份午餐食谱,分析其
5、中的食物设计了哪些生物,并填入表格;植物类 动物类米饭水稻豆油大豆鸡蛋鸡猪肉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分析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以及它们与人的食物关系,人与动植物之间有着复杂的食物联系。人的食物种类很多,因此与人有关系的食物链,实际上要比我们画的复杂得多。通过大家所画的食物链可以看出:人与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是一环扣一环,相互依赖生存的,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生物受到影响,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我们人类自己。因此我们应该要对它们加以保护,其实也是为了我们人类自身更好的生存。(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环节四:天敌与农林害虫这个活动主要设计生物防治的方案根据啄木鸟啄食树干里的害虫,猫头鹰捕捉田鼠,运用所学的食物链的知识,设计一个针对松树林虫害进行生物防治的方案?设计意图:开拓学生的思维,理解生物防治的意义。五、小节与收获: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那些疑惑?2、前置作业准备时的疑难解决了吗?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