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_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知能演练提升福州的一位同学将 6月 58日的天气和气温状况记录在下图中。读图,完成第 12题。1.这位同学最有可能看到电闪雷鸣的日期是( )A.5日 B.6日 C.7日 D.8日2.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气温日较差,6 月 5 日的气温日较差约是( )A.5 B.10 C.15 D.20 3.下列关于气温变化的说法,有误的是( )A.一天中的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B.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14时左右C.北半球陆地上的最热月一般出现在 7月D.南半球陆地上的最冷月一般出现在 1月4.读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判断该地位于( )A.热带 B.北温带C.南
2、温带 D.北寒带读等温线模式图,完成第 56题。5.图中的低温中心是( )2A.地 B.地 C.地 D.地6.关于图中气温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气温差异最小的地方是地B.气温差异最大的地方是地C.相邻两条等温线的温差是 4 D.地的气温可能是-8 7.关于世界气温水平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气温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递减,南半球情况相反B.一般来说,低纬度地区气温高,高纬度地区气温低C.纬度相同的地方气温也相同D.夏季,同纬度地区海洋上的气温比陆地的气温高8.根据下图判断,甲、乙、丙三地的年平均气温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 B.甲、丙、乙C.乙、丙、甲 D
3、.丙、乙、甲9.读等温线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图表示的是北半球 1月平均气温等温线的分布B.此图表示的是北半球 7月平均气温等温线的分布C.此图表示的是南半球 1月平均气温等温线的分布D.此图表示的是南半球 7月平均气温等温线的分布10.下图为某地某日的等温线图,据此判断甲、乙两点的相对高度约是( )A.2 000米 B.1 200米C.1 800米 D.1 000米11.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单位:)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3(1)从低纬向高纬,气温变化的规律是 ,这主要是受 影响所致。 (2)年平均气温高于 20 和低于-10 的主要纬度范围分别在 和 。它们分别位于五带中的 和
4、。 (3)由图可以看出,等温线比较平直的是 (填“南”或“北”)半球,这是为什么? 4知能演练提升12.1.B 2.B 本组题综合考查天气符号的判断及气温日较差的计算。第 1题,由图可知,6 日为雷阵雨天气,所以可能看到电闪雷鸣。第 2题,5 日的最高气温为 20,最低气温为 10,所以该日的气温日较差为 10。3.D 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南半球陆地上的最冷月一般出现在 7月。4.C 从图中看出,该地 8月份是一年中平均气温最低的月份,说明位于南半球;该地气温年较差大,四季分明,说明位于温带,因此该地位于南温带。56.5.A 6.B 第 5题,读图可知,地的气温为-14-12,为低温中心。第
5、 6题,读图可知,地等温线最稀疏,气温差异最小;地等温线最密集,气温差异最大;相邻两条等温线的温差是 2;地的气温为-16-14。7.B8.B 读图可知,甲地纬度高于 66.5N,乙地纬度低于 23.5N,丙地在 23.5S和 66.5S之间。纬度越低年平均气温越高。9.C 图中等温线数值越向北越大,说明纬度越向北越小,应该是南半球;图中陆地部分的等温线向南凸出,南半球越向南气温越低,因此陆地部分气温高于海洋部分,说明是当地夏季,南半球的 1月份是夏季。10.A 此题考查了气温的垂直递减规律,即“海拔每升高 100米,气温降低约 0.6”。甲地比乙地气温低 12,计算出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约为 2000米。11.答案 (1)逐渐降低 纬度位置(纬度因素) (2)南、北回归线之间 南、北极圈以内 热带 南、北寒带(3)南 南半球海洋面积宽广,气温变化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