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知能演练提升新人教版.docx

    • 资源ID:1140691       资源大小:260.78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知能演练提升新人教版.docx

    1、1第 2 课 原始农耕生活知能演练提升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A.农作物种植B.家畜饲养的出现C.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D.打制石器的出现2.远古时代的冬冬是一个十分勤快的孩子,一大早起来,他喝了一碗小米粥,便和妈妈一起去菜地种植蔬菜。这样的生活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哪一先民中( )A.北京人 B.元谋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3.很多同学平常爱吃米饭,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请你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可以最早品尝到香喷喷的米饭(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4.在历史剧河姆

    2、渡原始居民中,不应该出现的情节是( )A.种植水稻B.饲养狗等家畜C.居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D.使用磨制农具5.右面是原始居民使用的骨耜和装有木柄的骨耜复原图,它的主要功能是 ( )A.制陶B.耕地C.造房D.捕鱼6.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我国先民早已懂得挖井,并过着定居生活。我国远古先民中最早懂得挖井技术的是( )A.山顶洞人 B.半坡原始居民C.大汶口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7.过上农耕生活的原始居民已经会建造房屋。如右图所示,居住在该样式房屋中的原始居民是( )2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8.能够种植粟、烧制彩陶、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我国原始居民是( )

    3、A.元谋人 B.河姆渡人C.半坡人 D.北京人9.“红山文化”出现在公元前 4000前 3000 年,以辽河流域为中心。红山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饲养牛、羊等家畜,使用磨制石器,陶器以“之”字形纹和彩陶为特色,房屋为方形半地穴式。下列与红山文化相类似的农耕文明代表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C.半坡人 D.河姆渡人10.下列图片中的内容能够证明半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是( )A. B. C. D.二、材料分析题11.阅读下列材料: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在参观某一古代人类遗址时写下诗句:“彩陶形制美,画纹亦多殊。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聚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奈何遗址中,

    4、独不见文书。”请回答:(1)根据材料中诗歌的内容,可推测出这是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绘?(2)请举出“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的一个彩陶文物代表。3(3)“农耕既普及”描绘的是原始居民种植什么农作物?(4)郭沫若参观此遗址最大的遗憾是什么?12.阅读下列材料:人类的祖先中有一些聪明人逐渐发现一些谷类可以在某种土地上人工栽种,又发现捕获的小动物可以关在家里饲养,让它们繁殖。年深日久,一再改进,人类终于进入了可以“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农业时代。这样,人类可以自己生产食物,不再完全依靠大自然的恩赐,在农闲的时候就有充分的时间可以发明创造,改进工具,逐渐跨入文明的大门。所以,农业是文明之母,任何民族

    5、不经过农业时代,就不能进入文明。请回答:(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类进入农业时代的主要表现有哪些。(2)原始的农业生产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3)为什么说农业是文明之母?谈谈你的认识。三、探究题413.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可以通过很多途径去感受历史的存在。下列两组资料,一组是文物图片资料,一组是复原图片资料。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第一组:文物图片资料(1)请你观察上述考古文物资料,结合所学知识,从图片中提炼出正确的历史信息。图 1: 图 2: 图 3: 第二组:复原图片资料(2)根据所学知识,请说出图 5 房屋的名称,并判断图 4 是哪一原始居民的房屋。(3)请试着说出这两种

    6、房屋的优点。(说出两点即可)两种房屋结构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说明了什么?5知能演练提升一、选择题1.D 2.D 3.C 北京人和山顶洞人还没有进入原始农耕时代,不可能吃到大米饭。半坡居民种植粟,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故选 C 项。4.C 5.B 6.D7.D 通过识读图片可知,图片是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半地穴式圆形房屋。8.C9.C 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使用磨制石器”“彩陶”“房屋为方形半地穴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C 项符合题意。10.C 打制石器是北京人使用的工具,因此排除含的 A、B 两项;稻谷遗存应与南方原始先民有关,故可排除含的 D 项。是半坡居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

    7、;鱼纹彩陶盆也是半坡居民使用的物品。故 C 项正确。二、材料分析题11.参考答案 (1)半坡原始居民。(2)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3)粟。(4)没有发现文字材料。12.参考答案 (1)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等。(2)制造生产工具、懂得历法、讲求水利灌溉等。(3)人类可以自己生产食物,不再完全依靠大自然的恩赐,可以发明创造,改进工具等。(言之有理即可)三、探究题13.参考答案 (1)图 1:半坡的彩陶,说明当时半坡原始居民已会制造彩陶,在上面绘有各式各样的美丽图案。图 2:半坡出土的纺轮,说明半坡原始居民已会纺线、织布、制衣。图 3:河姆渡人已经种植水稻。(符合史实即可)(2)图 5 是干栏式房屋。图 4 是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3)优点:半地穴式房屋冬暖夏凉,节省材料;干栏式房屋通风防潮,下面还可以圈养家畜。原因:是由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所决定的。说明了人已经能够与自然协调发展(或人已经能够适应自然环境)。(言之有理即可)


    注意事项

    本文(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知能演练提升新人教版.docx)为本站会员(amazingpat19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