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优选习题增分练8古诗文基础小题强化练.doc

    • 资源ID:1140399       资源大小:30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优选习题增分练8古诗文基础小题强化练.doc

    1、18 古诗文基础小题强化练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吾闻治之成也,其源逮下,朝廷正则其官贤,官贤则吏自不敢为不肖;弊之革也,其流连上,吏不骰法则官无败事,官尽无败事,则推而广之,朝廷亦无稗政。上下相循而古今之变尽矣当其势之偏重也虽圣君贤相不能矫之使为不必然而推移而救正之天下未尝不治往者,天下之仕出于一,虽未必其人尽材而贤,而谙练者或二三十年,最少者亦且十余年。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上下相循而古/今之变尽矣/当其势之偏重也/虽圣君贤相不能矫之/使为不必然/而推移而救正之/天下未尝不治B上下相循而古/今之变尽矣/当其势之偏重也/虽圣君贤相不能矫之/使为不必然/而

    2、推移而救正之天下/未尝不治C上下相循/而古今之变尽矣/当其势之/偏重也/虽圣君贤相不能矫之/使为不必然/而推移而救正之/天下未尝不治D上下相循/而古今之变尽矣/当其势之偏重也/虽圣君贤相/不能矫之使为不必然/而推移而救正之/天下未尝不治解析:选 D。从语法结构来看, “上下相循”是主谓结构,相对完整,应断开,排除A、B 两项;“当其势之偏重也”中的“之”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不能断开,排除 C 项。【参考译文】我听说治理能够成功的原因,就像流水一样是自上而下的。朝廷公正,用的官员就贤明;官员贤明,下面办事的胥吏就不敢做道德败坏的事。革除流弊,是自下而上的,胥吏办事不枉曲法令,官员就不

    3、会做错事;官员不做错事,推而广之,朝廷里就不会有不好的政治措施了。从上到下相互循环,那么从古至今的变化就都在其中了。如果政治措施发生了偏移,即使是圣明的君主贤能的丞相也不能把它纠正过来,让政令施行的时候不那样犯错;如果能像那样上下循环地匡正政令,天下就不会得不到好的治理了。过去天下人做官的方法是一样的,虽然这个人不一定非常有才干并且贤明,但是他熟悉政事有二三十年的经历,最少也要十多年。2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除,授予或免除官职,类似表示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的词语还有拜、授等。B刺史,又称刺使,职官。汉武帝始置, “刺”有检核问事之意,刺史巡行郡县。C麾下,意指将帅指挥的

    4、旗帜之下,后引申为部下,或者对将帅本人的敬称。D践阼,指即位,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帝王登阼阶主持祭祀。解析:选 A。 “除”是授予官职。2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张学颜,字子愚,肥乡人。登嘉靖三十二年进士。辽抚李秋免,大学士高拱欲用学颜,或疑之,拱曰:“张生卓荦倜傥,人未之识也,置诸盘错,利器当见。 ”侍郎魏学曾后至,拱迎问曰:“辽抚谁可者?”学曾思良久,曰:“张学颜可。 ”拱喜曰:“得之矣。 ”遂以其名上,进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大学士高拱欲用学颜,或疑之,拱曰:“张生卓荦倜傥,人未之识也,置诸盘错,利器当见。 ”译文: 答案:大学士高拱想用张学颜,有人怀疑张学

    5、颜(的能力),高拱说:“张先生卓越出众,人们还没有了解他,把他放到复杂的环境中,(他的)杰出的才能就会显露出来。 ”【参考译文】张学颜,字子愚,肥乡人。考中嘉靖三十二年进士。辽地巡抚李秋被免职,大学士高拱想用张学颜,有人怀疑张学颜(的能力),高拱说:“张先生卓越出众,人们还没有了解他,把他放到复杂的环境中,(他的)杰出的才能就会显露出来。 ”侍郎魏学曾稍后到达,高拱迎接并问:“谁可以担任辽地巡抚?”魏学曾思考很久,说:“张学颜可以。 ”高拱高兴地说:“相契合了。 ”于是把张学颜的名字呈上去,升任右佥都御史,任辽东巡抚。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冬至留滞舒州有怀岁旦泊舟平江门外 曹彦约

    6、 舒郡惊冬节,吴门忆岁时 。天寒城闭早,冻合水行迟。再拜为兄寿,同声念母慈。穷年终是客,至日始题诗。【注】 舒州:位于安徽省西南部、皖河上游。岁旦:一年的第一天。曹彦约:南宋大臣、诗人,江西人。吴门:指苏州或苏州一带,即诗题中的“平江门外” 。岁时:每年一定的季节或时间,此指春节。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标题中的“冬至”交代了诗人写这首诗的时间, “留滞舒州”点明了这首诗的写作地点及缘由。B诗歌第三、四句写诗人回忆去年在吴门时,城门早早关闭,江面结冰,回家的行程被延误的情景。3C诗歌第五句中的“再拜”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是指拜两次,诗中表达的是诗人对兄长的敬意。D这首诗

    7、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对往事的回忆和现实的担忧融为一体,扩大了诗歌的内涵。解析:选 B。B 项, “回忆去年在吴门时”错误,三、四两句写的是眼前“滞留舒州”的景象,诗人担心江面结冰,回家的行程被延误。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南宋诗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道“_,_” ,表达了英雄业绩的流风余韵已荡然无存,自己希望像英雄那样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难以实现的惆怅。(2)杜甫的登高一诗中的名句“_,_” ,今常用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3)在醉翁亭记中,欧阳修以“_,_” ,写出了山间的春夏美景,让自己流连忘返。答案:(1)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2)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3)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注意事项

    本文(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优选习题增分练8古诗文基础小题强化练.doc)为本站会员(explodesoak29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