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考点狂练 7 光合作用12018北京卷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上进行。在适宜条件下,向类囊体悬液中加入氧化还原指示剂 DCIP,照光后 DCIP 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该反应过程中( )A需要 ATP 提供能量 BDCIP 被氧化C不需要光合色素参与 D会产生氧气2科学家用含 14C 的二氧化碳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这种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 )A二氧化碳叶绿素ADP B二氧化碳叶绿体ATPC二氧化碳乙醇糖类 D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糖类32018黑龙江牡丹江一中调研下图是用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的示意图。图中A 和 B 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 )A1 :2 B8 :9C2 :1 D9 :84下列关
2、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提取色素时需使用 95%的乙醇或丙酮B滤纸条上含量最多的叶绿素 a 呈现黄绿色C叶绿素比类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大D研磨时若不加入碳酸钙得到的色素带可能只有两条52018河北石家庄二中调研下图为大豆叶片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O 2的固定实质上是将 ATP 中的化学能转变为 C3中的化学能BCO 2可直接被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糖类C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短时间内 C5含量会升高D被还原的 C3在相关酶的催化作用下,可再形成 C562018广东实验中学联考下图是新鲜绿叶的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分离的情况
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滤纸条上最下端的色素是叶绿素 aB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滤液挥发C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乙色素的溶解度最大D四种色素中,丙和丁主要吸收蓝紫光72018甘肃兰州一中联考下图为高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图解。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2A是氧气,可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B是光合色素,用纸层析法进行提取C是三碳化合物,能被氧化为(CH 2O)D是 ATP,在叶绿体基质中生成8现以叶黄素缺失突变体植株为材料,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并以正常绿叶的提取结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提取色素时要加入适量的 SiO2,以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B色素提取
4、的原理是不同的色素在无水乙醇中溶解度不同,扩散速率也不同C分离色素时要避免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并用棉花塞紧试管口D突变体植株分离的色素带中第 2 条消失,对照组中该色素带呈橙黄色92018福建莆田一中期末下图甲为在一定浓度 CO2缓冲液、其它最适条件下培养的植物,图乙的 a、b 为培养过程中的一些量相对值的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图乙表示甲图完全培养液中镁离子的浓度,由 a 到 b 的变化说明植物对镁离子的吸收的相对速率小于对水分的吸收相对速率B若图乙表示甲图中植物叶肉细胞内 C3化合物的变化,则 a 到 b 可能是突然停止光照或光照减弱C若图乙表示在对甲图植物遮光处理后的呼吸速率由
5、 a 到 b 变化,则可能是适当升高了温度D若图乙表示甲图植物光合速率由 a 到 b 变化,则可能是适当提高了 CO2缓冲液的浓度102018广东汕头联考如图表示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与植物周围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关系。图示中,ce 段是增大了光照强度后测得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植物体鲜重增加量是光合作用强度的重要指标B出现 bc 段的限制因素主要是温度C叶绿体内的三碳化合物含量,c 点时大于 b 点D在 e 点后再次增大光照强度,曲线有可能为 eg11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中断 CO2的供应,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 C3与 C5相对含量的变化是( )AC 3增
6、多,C 5减少 BC 3减少,C 5增多CC 3增多,C 5增多 DC 3减少,C 5减少122018河北武邑中学调考 下图表示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韭菜宿根进行的实验流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3A两组实验的结果中共有色素带的颜色是黄色和橙黄色B两组实验的结果中吸收光谱最明显的差异出现在蓝紫光区域C纸层析法分离色素的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D在做提取韭黄色素的实验时,不加碳酸钙对滤液颜色的影响不大13科学家将离体叶绿体浸泡在 pH4 的酸性溶液中不能产生 ATP(见图 1),当叶绿体基质和类囊体均达到 pH4 时(见图 2),将其转移到 pH8 的碱性溶液中(见图 3)发现 ATP合成
7、。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光可为该实验提供能量,是该实验进行的必要条件B该实验中叶绿体完整,保证反应过程高效、有序地进行C产生 ATP 的条件是类囊体腔中的 H 浓度高于叶绿体基质D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依靠水的光解产生类似于图 3 的条件14提取光合色素,进行纸层析分离,对该实验中各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未见色素带,说明材料可能为黄化叶片B色素始终在滤纸条上,是因为色素不溶于层析液C提取液呈绿色是因为含有较多的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D胡萝卜素位于滤纸条的最前方,是因为其在提取液中的溶解度最高15硝化细菌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形成有机物,需要下列哪种环境条件( )A具有 NH3和无 O2 B
8、具有 HNO3和无 O2C具有 HNO3和 O2 D具有 NH3和 O216在光照最强的夏季的中午,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反而会降低。此时,细胞内C3、C 5以及 ATP 含量的变化依次是( )A增加、减少、减少 B减少、增加、增加C减少、增加、减少 D增加、减少、增加17光合作用过程中,水的分解及三碳化合物形成糖类所需要的能量分别来自( )A细胞呼吸产生的 ATP 和光能 B都是细胞呼吸产生的 ATPC光能和光反应产生的 ATP D都是光反应产生的 ATP182018湖南浏阳联考如图表示某种植物在最适温度和 0.03%的 CO2浓度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若在 B 点时改变
9、某种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 b 的变化,则改变的环境因素是( )A适当提高温度 B增大光照强度C适当增加 CO2浓度 D增加酶的数量4192018吉林田家炳中学联考下图所示为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体内 C3、C 5化合物的含量变化曲线图。当晴朗白天突然转阴时,下列有关叶肉细胞内 C3和 C5含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ab 段(Y)表示此时 C3含量的变化Bcd 段(X)表示此时 C3含量的变化Cde 段(Y)表示此时 C5含量的变化Dde 段(X)表示此时 C5含量的变化202018江苏无锡联考科学家研究 CO2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同一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
10、的是( )A光照强度为 a 时,造成曲线和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 CO2浓度不同B光照强度为 b 时,造成曲线和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温度不同C光照强度为 ab,曲线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D光照强度为 bc,曲线、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21一般地说,光照强度增大,光合作用增强。但某种植物在夏天光照最强的中午,光合作用反而下降,其直接原因是( )A蒸腾作用太强,体内水分不足 B光照太强光合作用下降C气孔关闭,氧释放不出,抑制光反应 D气孔关闭,CO 2不足22历经一个半世纪,科学家们做过许多实验,才逐渐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原料和产物。在下列几个著名实验中,相关叙述不
11、正确的是( )A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证明了植物可以更新空气B萨克斯的实验也可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C恩格尔曼的实验定量分析了水绵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气量D鲁宾和卡门的实验中,用 18O 分别标记 H2O 和 CO2,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 H2O 而不是 CO223利用小球藻培养液进行光合作用实验时,在其中加入抑制暗反应的药物后,发现在同样的光照条件下释放氧气的速率下降。主要原因是( )A叶绿素吸收光能的效率下降BNADPH 等的积累,使光反应速率减慢C合成 ATP 所需酶的活性受到抑制D暗反应中生成的水减少,使光反应的原料不足24对于栽种农作物要“正其行,通其风”的不正确的解释是( )A有
12、利于充分利用光能B有利于释放氧气,降低有机物的消耗C有利于吸收较多的 CO2,提高光合作用效率D有利于通风透光,提高光能利用率525如图表示某同学所做的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结果,下列判断或分析正确的是( )A为叶黄素B表现为蓝绿色C所取叶片可能是老叶D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考点狂练 7 光合作用1D 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的场所是在类囊体上,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后,发生水的光解,产物是氧气、还原氢和 ATP;由题意可知,光照后溶液变为无色,是因为产生的还原氢将 DCIP 还原。2D 在光合作用暗反应中,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三碳化合物后,经过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最终生成有机物(糖类)。3B 光反应
13、过程产生的氧气全部来自于水,所以 A 物质是 16O2,B 物质是 18O2,故图中 A 物质和 B 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16 :188 :9。4D 提取色素时需使用无水乙醇或丙酮,A 错误;滤纸条上含量最多的是叶绿素 a,呈现蓝绿色,B 错误;叶绿素比类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小,C 错误;研磨时若不加入碳酸钙,则叶绿素被破坏,可能只得到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两条色素带,D 正确。5D CO 2的固定不会将 ATP 中的化学能转变为 C3中的化学能,A 错误;CO 2需要与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三碳化合物后,才能被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糖类,B 错误;光照减弱时,ATP 和H合成减少,三碳
14、化合物还原受阻,C 5生成减少,短时间内 C5消耗不变,最终导致 C5含量降低,C 错误;被还原的 C3在相关酶的催化作用下,可再形成 C5,D正确。6D 甲、乙、丙、丁分别是叶绿素 b、叶绿素 a、叶黄素和胡萝卜素,滤纸条上最下端的色素是叶绿素 b,A 错误;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B错误;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其中丁在滤纸条上扩散的速度最快,溶解度最大, C 错误;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的是蓝紫光,D 正确。7A 题图中,是氧气,可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A 正确;是光合色素,可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进行提取,B 错误;三碳化合物在H、ATP 和酶的作用下,被
15、还原形成(CH 2O),C 错误;是 ATP,生成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D 错误。8C 提取色素时要加入适量的 SiO2的作用是研磨充分,A 错误;色素提取的原理是绿叶中色素易溶解在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或丙酮中,B 错误;分离色素时要避免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否则吸附在滤纸条上的色素会溶解在层析液中,使实验结果不明显,由于层析液易挥发,因而需用棉花塞紧试管口,C 正确;突变体分离的色素带中缺少叶黄素色素带,对照组中该色素带呈黄色,D 错误。9C 若图乙表示甲图完全培养液中镁离子的浓度,由 a 到 b 表示镁离子的浓度升高,说明植物对镁离子的吸收的相对速率小于对水分的吸收相对速率,A 正确;
16、若图乙表示甲图中植物叶肉细胞内 C3化合物的变化,则 a 到 b 表示 C3化合物的含量增加,可能是突然停止光照或光照减弱,导致光反应产生的H和 ATP 减少,因而 C3的还原过程减慢,消耗 C3化合物的量减少所致,B 正确;图中植物是在最适条件下进行的,若适当升高了温度,反而会降低酶的活性,导致植物呼吸作用减慢,C 错误;若图乙表示甲图植物光合速率由 a到 b 变化,则可能是适当提高了 CO2缓冲液的浓度, D 正确。10D 植物体鲜重增加量包含水的增加量,不宜作为光合作用强度的重要指标,A 错误;因为图示中 ce 段是增大了光照强度后测得的曲线,所以 bc 段的限制因素可能是温度6或光照强
17、度,B 错误;b 点和 c 点光合作用强度没变化,叶绿体内的三碳化合物含量相等,C 错误;如果 ce 段是最适宜光照强度,则再次增大光照强度,则曲线为 eg,如果 ce 段不是最适宜光照强度,则再次增大光照强度,曲线为 ef,D 正确。11B 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中断 CO2的供应,则暗反应中二氧化碳的固定受阻,C 3的生成减少;而 C3的还原过程相对不变,因而 C3的消耗不变,故 C3的含量减少。同理 C5的生成不变,C 5的消耗减少,故 C5的含量增加。12B 韭菜色素滤液分离出橙黄色、黄色、蓝绿色和黄绿色四种色素,而韭黄色素滤液只能分离出橙黄色和黄色,因此两组
18、实验的结果中共有色素带的颜色是黄色和橙黄色,A 正确;两组实验的结果中吸收光谱最明显的差异是红光区域,B 错误;纸层析法分离色素的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 C 正确;碳酸钙主要是防止叶绿素分子被破坏,韭黄中不含叶绿素,因此不加碳酸钙对滤液颜色的影响不大,D 正确。13A 该实验只能说明 ATP 的合成与 pH 有关,不能说明光是该实验进行的必要条件,A 错误;该实验中叶绿体完整,保证反应过程高效、有序地进行,B 正确;由图 3 可知产生ATP 的条件是叶绿体基质中的 pH 高于类囊体腔,即类囊体腔中的 H 浓度高于叶绿体基质,C 正确;水的光解能产生氧气和H,使类囊体腔中的 H 浓
19、度高于叶绿体基质,这样可使叶绿体基质中的 pH 高于类囊体腔,产生类似于图 3 的条件,D 正确。14C 黄化叶片含有叶黄素、胡萝卜素,缺少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会出现两条色素带, A 错误;色素溶于层析液,B 错误;提取液呈绿色是由于含有较多叶绿素 a 和叶绿素b,C 正确;胡萝卜素处于滤纸最前方,是因为其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高,D 错误。15D 硝化细菌能将土壤中的 NH3氧化成 HNO2,进而将 HNO2氧化成 HNO3。硝化细菌能利用这两个化学反应中释放出来的化学能,将 CO2和水合成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可供硝化细菌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因此需要具有 NH3和 O2的环境条件。16B
20、夏季中午,由于光照过强、温度过高,蒸腾作用过强,导致部分气孔关闭,吸收二氧化碳减少,二氧化碳的固定减弱,消耗五碳化合物减少导致 C5增加,而 C3化合物生成量减少,导致光反应产生的 ATP 也消耗减少,短时间内会出现 ATP 增加。17C 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阶段,利用吸收的光能分解水;三碳化合物形成糖类发生于暗反应,需要的能量来自于光反应产生的 ATP。18C 由于曲线 a 是最适宜温度,因此适当提高温度,酶的活性降低而使光合作用强度减弱,A 错误;B 点之后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强度不会增强,光照强度已不再是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 B 错误;B 点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光合作用强度增强,C
21、正确;酶的数量不是环境因素,D 错误。19C 晴朗白天突然转阴时,光照强度变弱,光反应速率变慢,生成的 ATP 和H减少,导致暗反应中 C3的还原减弱,生成的 C5减少,而短时间内 CO2和 C5结合形成 C3的固定过程仍在进行,此时叶绿体内 C3的含量增多;因此曲线的 de 段表示由晴朗白天突然转阴,其中 X 表示 C3含量的变化,Y 表示 C5含量的变化。20D 光照强度为 a 时,曲线和的光照强度相同、温度相同、CO 2浓度不同,因此造成曲线和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 CO2浓度不同,A 正确;光照强度为 b 时,曲线和的光照强度相同、二氧化碳浓度相同、温度不同,因此造成曲线和光合作用强
22、度差异的原因是温度的不同,B 正确;光照强度为 ab,曲线的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C 正确;光照强度为 bc,曲线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 D 错误。21D 夏天光照最强的中午,由于蒸腾作用过强而导致细胞失水,部分气孔被关闭,二氧化碳吸收减少,暗反应减弱,导致光合作用下降。22C 恩格尔曼的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未定量分析水绵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气量。23B 外界条件虽然影响了暗反应,但没有影响光反应,所以叶绿素吸收光能的效率没有下降,A 错误;由于暗反应效率下降,会减低对H和 ATP 的消耗,导致H和 ATP 积累,B 正确;ATP 的合成是在光反应形
23、成的,ATP 合成酶属于光反应的物质,而题干加入的是抑制暗反应的药物,影响的是暗反应的过程,C 错误;光反应的原料水主要来自环境,不是主要来自暗反应,D 错误。24B 正其行,通其风,有利于增加光合作用面积,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可以增加植物间的气体(如氧气和二氧化碳)流通,有利于植物提高光合速率,利于氧气的释放;有7利于通风透光,提高光能利用率。25C 滤纸条上的 4 条色素带的颜色,从上往下依次是:橙黄色(胡萝卜素)、黄色(叶黄素)、蓝绿色(叶绿素 a)、黄绿色(叶绿素 b),而且色素含量越多,色素带越宽;正常情况下,绿叶中色素的含量是:叶绿素 a叶绿素 b叶黄素胡萝卜素,当叶片衰老时叶绿素分解,导致图中所示的叶绿素 a 和所示的叶绿素 b 的色素带变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