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大题提升五其他考点.doc

    • 资源ID:1139625       资源大小:1.36M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大题提升五其他考点.doc

    1、1五、其他考点12018天津卷为获得玉米多倍体植株,采用以下技术路线。据图回答:(1)可用_对图中发芽的种子进行诱导处理。(2)筛选鉴定多倍体时,剪取幼苗根尖固定后,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_区的细胞。若装片中的细胞均多层重叠,原因是_。统计细胞周期各时期的细胞数和细胞染色体数。下表分别为幼苗中的甲株和幼苗中的乙株的统计结果。细胞周期幼苗 计数项目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细胞数 x1 x2 x3 x4 x5甲株 细胞染色体数 / / y 2y /乙株 细胞染色体数 / / 2y 4y /可以利用表中数值_和_,比较甲株细胞周期中的间期与分裂期的时间长短。(3)依表结果,绘出形成乙株

    2、的过程中,诱导处理使染色体数加倍的细胞周期及下一个细胞周期的染色体数变化曲线。22018天津卷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功能受多种物质影响,与血管健康密切相关。(1)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的一氧化氮,可降低 VSMC 膜上 Ca2 运输蛋白的活性,导致进入细胞内的 Ca2 _(增加/减少),引起血管平滑肌舒张。上述调节方式属于_调节。(2)机体产生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可引起 VSMC 内质网功能紊乱,堆积未折叠蛋白,这些蛋白没有形成正确的_,不能行使正常功能。(3)用同型半胱氨酸处理体外培养的小鼠成熟分化型 VSMC 后,其细胞分化相关指标的变化如下表所示。细胞分化指标同型半胱氨酸 形态相对增

    3、殖能力相对迁移能力未处理 长梭形 弱 弱处理 椭圆形 强 强由此推断,同型半胱氨酸导致 VSMC 分化程度_(升高/降低),功能紊乱。(4)已知血管保护药物 R 对 VSMC 没有直接影响,但可改善同型半胱氨酸对 VSMC 的作用。以小鼠 VSMC 为材料,在细胞水平研究上述作用时,应设计三组实验,即_、同型半胱氨酸处理组和_;每组内设三个重复,其目的是_。32018全国卷回答下列与蛋白质相关的问题:(1)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_。在细胞中合成蛋白质时,肽键是在_这一细胞器上形成的。合成的蛋白质中有些是分泌蛋白,如_(填“胃蛋白酶”“逆转录酶”或“酪氨酸酶”)。分泌蛋白从合成至分泌到细

    4、胞外需要经过高尔基体,此过2程中高尔基体的功能是_。(2)通常,细胞内具有正常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需要有正确的氨基酸序列和_结构。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可以导致蛋白质变性,通常,变性的蛋白质易被蛋白酶水解,原因是_。(3)如果 DNA 分子发生突变,导致编码正常血红蛋白多肽链的 mRNA 序列中一个碱基被另一个碱基替换,但未引起血红蛋白中氨基酸序列的改变,其原因可能是_。42018江苏卷长链非编码 RNA(lncRNA)是长度大于 200 个碱基,具有多种调控功能的一类 RNA 分子。右图表示细胞中 lncRNA 的产生及发挥调控功能的几种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核内各种 RNA 的合成都

    5、以_为原料,催化该反应的酶是_。(2)转录产生的 RNA 中,提供信息指导氨基酸分子合成多肽链的是_,此过程中还需要的 RNA 有_。(3)lncRNA 前体加工成熟后,有的与核内_(图示)中的 DNA 结合,有的能穿过_(图示)与细胞质中的蛋白质或 RNA 分子结合,发挥相应的调控作用。(4)研究发现,人体感染细菌时,造血干细胞核内产生的一种 lncRNA,通过与相应 DNA片段结合,调控造血干细胞的_,增加血液中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吞噬细胞的数量。该调控过程的主要生理意义是_。52018江苏卷节选下图为真核细胞中 3 种结构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的名称为_,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

    6、洋葱根尖细胞具有 _ (在甲、乙、丙中选择)。(2)蛋白质合成活跃的卵母细胞中结构 c 较大,而蛋白质合成不活跃的肌细胞中结构 c很小,这表明结构 c 与_(填序号)的形成直接有关。内质网 高尔基体 中心体 核糖体(3)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在生物膜上进行,乙、丙分别通过_(用图中字母填空)扩大了膜面积,从而为这些反应需要的_提供更多的附着场所。62018云南宣威联考某同学在缺少实验仪器的情况下,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生鸡蛋大头的蛋壳去掉,保留壳膜完好,将小头打破,让蛋清和蛋黄流出,如图所示。然后,在蛋内灌入清水,把它放在 0.3 g/mL 的蔗糖溶液中,并且用铅笔在鸡蛋壳上标上最初的吃水线,半小时

    7、后,他发现鸡蛋上浮,原吃水线高出水面。请分析:3(1)鸡蛋壳上浮的原因是_。(2)如果里面是蔗糖溶液,外面是清水,蛋壳将会_。(3)典型的渗透装置必须:具有_;在其两侧的溶液具有_。72018云南曲靖一中调研、已知多数生物的 DNA 是双链的,但也有个别生物的DNA 是单链的。有人从两种生物中提取出 DNA,分析它们的碱基比例如下,请据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生物 A T C G甲 25 33 19 21乙 31 31 19 19(1)从生物_的碱基比例来看,它的 DNA 结构模型应为_链,是极少数病毒具有的。(2)从生物_的碱基比例来看,它代表着大多数生物种类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其碱基构成

    8、特点为_。、有人试图通过实验来了解 H5N1 禽流感病毒侵入家禽的一些过程,设计实验如下:一段时间后,检测子代 H5N1 病毒的放射性及 S、P 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试管中 H5N1 禽流感病毒中含 P 元素情况是_;在试管中 H5N1 禽流感病毒中含 P 元素情况是_,含 S 元素情况是_。(2)组成 H5N1 禽流感病毒遗传物质 RNA 分子的基本单位是_。(3)若已知 DNA 某一片断一条单链的碱基组成是 ATGCCAT,则与它互补的另一条链的碱基组成为_;若 DNA 分子的 2 条链分别为 m 链和 n 链,若 m 链中的(AG)/(TC)0.8 时,在 n 链中,这种比例是

    9、_;若一个 DNA 分子中,腺嘌呤含量为 15%,复制所用的原料为 3H 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经四次复制后,不含 3H 的 DNA 单链占全部 DNA 单链的_。82018内蒙古赤峰联考如图表示生物膜结构,图中 A、B、C、D、E、F 表示物质,a、b、c、d 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图示为动物细胞的细胞膜,则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密切关系的物质是_。(2)可能代表氧气转运方式的有_和_(填编号),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_(填编号)。4(3)若图示为海带细胞膜,图中_物质表示 I ,这种运输方式称为_。(4)若要提取动物的细胞膜,最好选用_做材料。若提取出膜成

    10、分中的磷脂,将其铺在空气水界面上,测得磷脂占有面积为 S,请预测:细胞表面积的值接近为_。(5)番茄细胞几乎不吸收 I ,这与细胞膜上_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有关,体现了细胞膜的_的功能。92018北京丰台期中如图为肝细胞膜运输葡萄糖分子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葡萄糖进入肝细胞的运输方式是_。(2)据图可知,载体的两种状态是蛋白质的_发生改变的结果。(3)该载体不能运送氨基酸分子进入肝细胞,体现了载体具有_性。(4)已知木糖比葡萄糖的分子质量小,两者都溶于水。在动物消化道中,小肠绒毛吸收大量的葡萄糖,却很难吸收木糖,这个事实说明,细胞膜具有_。细胞膜具有的这种功能特性,主要与物质跨膜运输的_

    11、方式有关,这种运输方式能够保证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控制物质进出细胞。102018河北定州中学调考下图甲、乙分别是两类高等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在甲、乙两细胞中都存在,且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_(填编号),甲图若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则不应有_(填编号)结构。(2)甲图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结构是_(填编号)。(3)甲、乙两细胞均经过有丝分裂过程形成,则主要是细胞周期中的_期和_期有区别。(4)若乙细胞为消化腺细胞,将 3H 标记的亮氨酸注入该细胞,在该细胞的膜性结构中3H 出现的顺序依次是(用箭头和标号表示)_。(5)在光照充足处,给甲细胞提供含 14C 的二氧化碳,那么

    12、在结构中 14C 的转移途径是_(用箭头和物质名称表示)。112018广东潮州联考如图表示以 DNA 为模板转录 RNA 的过程图解。图中 4、5 表示两种功能不同的酶。请根据图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5(1)在玉米的叶肉细胞中,能够进行该生理过程的细胞结构有_。(2)转录过程中 DNA 首先在_的催化作用下,由 ATP 提供能量,将 DNA 分子中碱基对内的氢键断开,该过程称为_。(3)然后在_的催化作用下,以其中的_链作为信息模板,以_为原料,由 ATP 提供能量,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转录出信使 RNA。(4)通过转录,DNA 分子中的遗传信息被准确地转移到_中。(5)在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

    13、转录的产物进入细胞质中,与_结合在一起直接指导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122018江苏镇江联考下图为某高等动物细胞分裂图像及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若细胞甲、乙、丙、丁均来自该动物的同一器官,此器官是_,判断的依据主要是图_的变化特征。此器官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可达_条。(2)细胞甲、乙、丙、丁内染色体数和核 DNA 分子数的比值是 11 的有_,具有 2 个染色体组的有_。(3)曲线图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的是_段,CD 段对应于甲、乙、丙、丁中的_细胞。132018河北保定联考图 1 表示细胞生物遗传信息传递某过程,图 2 表示 DNA 结构片段。请回答

    14、下列问题:(1)在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中,艾弗里在格里菲思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找出了导致细菌转化的转化因子,赫尔希则完成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他们的实验中共同核心的设计思路是_。(2)图 1 所示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是_,其中不同于图 2 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_。(3)科学家在探究 DNA 复制特点时运用的主要技术是_。若把图 2 所6示 DNA 放在含 15N 的培养液中复制 3 代,子代中含 14N 的 DNA 所占比例为_。在 DNA复制过程中作用于 b 点的酶是_。(4)若通过“PCR”技术共得到 32 个图 2 中的 DNA 片段,则至少要向试管中加入_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5

    15、)若人组织中的细胞已失去分裂能力,则其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_。142018湖南衡阳联考科学家在研究 DNA 分子复制方式时提出了三种假说如图甲(弥散复制:亲代双链被切成双链片段,而这些片段又可以作为新合成双链片段的模板,新、老双链片段又以某种方式聚集成“杂种链”);图乙是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和离心处理来探究 DNA 复制方式的过程图解。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为说明 b 组 DNA 均分布于中密度带,除了与_组结果比较外,还需要另设一组:将细菌在含有_的培养基中生长多代,提取 DNA 并离心。(2)b 组结果支持_假说。若将 b 组 DNA 双链分开来离心,结果为“轻”和“重”两条密度

    16、带,这一结果不支持_假说,也可通过图乙中_组的结果来排除该假说。(3)利用以上判断结果,若继续培养 c 组细菌,使其再繁殖一代,取样提取 DNA 并离心,与 c 组实验结果相比会发现密度带的_不发生变化,_密度带的 DNA 所占比例下降。152018安徽宣城期末由于环境的污染,雾霾天数在一年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不仅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健康和出行,对植物的生长同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如:雾霾中的颗粒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等,但植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自身对生命活动的调节来适应变化的环境。下表所示为五大类植物激素的部分生理效应,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种子发芽 顶端优势 果实生长 器官脱落

    17、 插条生根生长素 促进 促进 抑制 促进赤霉素 促进 促进 促进 抑制 抑制细胞分裂素 一般抑制 促进 抑制脱落酸 促进乙烯 抑制 促进(1)从表中信息分析,同一激素在植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引起的生理效应_(填7“相同”或“不同”),同时说明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过程是_的结果。(2)若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可采用的措施有_;_。(3)膨大剂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其作用主要是促进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在西瓜坐果初期适量使用膨大剂可提高产量,但有些瓜农使用膨大剂后出现西瓜爆裂现象,可能的原因是施用膨大剂的_和_不合适。(4)温带地区,许多植物在冬季来临之前落叶纷纷,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_和_作用的结

    18、果,其意义是_。162018陕西宝鸡摸底如图 1 所示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a 表示_系统,b 表示_系统,c 表示_系统。(2)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_。(3)人体剧烈运动后机体产生乳酸,_(会/不会)引起内环境中的 pH 明显下降,原因是_。(4)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具有_调节机制。(5)尝试构建人体肝脏内血浆、组织液、成熟红细胞内液间 O2、CO 2扩散的模型。(要求:A.在如图 2 图形框间用实线箭头表示 O2,用虚线箭头表示 CO2。B.不考虑 CO2进入成熟红细胞内液。)8五、其他考点1(1

    19、)秋水仙素(或低温) (2)分生 解离不充分或压片不充分 x1 x2 x3 x4 x5(3)解析:(1)为获得玉米多倍体植株可用秋水仙素对萌发的种子进行处理。(2)筛选鉴定多倍体时,需要观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可以取玉米幼苗的根尖分生区进行观察。在观察玉米幼苗的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如果解离不充分或压片不充分,会使细胞均多层重叠。在观察玉米幼苗的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时,视野中观察到的某时期的细胞数量可代表该时期持续时间,因此可用 x1和 x2 x3 x4 x5来比较甲株细胞周期中的间期与分裂期的时间长短。(3)秋水仙素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后期染色体加倍后细胞不会分裂为两个子细胞

    20、,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再进行下一个细胞周期时,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进行正常的有丝分裂。2(1)减少 体液 (2)空间结构 (3)降低 (4)空白对照组 R同型半胱氨酸处理组 减少随机误差解析:(1)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的一氧化氮,可降低 VSMC 膜上 Ca2 运输蛋白的活性,导致进入细胞内的 Ca2 减少,引起血管平滑肌舒张,上述调节方式属于体液调节。(2)内质网的功能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使其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因此内质网功能紊乱,使蛋白质不能形成正确的空间结构,导致其功能不能正常行使。(3)用同型半胱氨酸处理体外培养的小鼠分化型 VSMC 后,该细胞形态变为椭圆形,相对增殖能力变强,相对

    21、迁移能力变强,说明同型半胱氨酸导致 VSMC 分化程度降低,功能紊乱。(4)本实验要探究保护药物 R 是否可改善同型半胱氨酸对 VSMC 的作用,要设置空白对照组、同型半胱氨酸处理组及 R同型半胱氨酸处理组,通过这三组实验即可确定保护药物 R 的作用。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为了减少误差,避免偶然现象,每组内至少设三个重复。3(1)氨基酸 核糖体 胃蛋白酶 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 (2)空间 蛋白质变性使肽键暴露,暴露的肽键易与蛋白酶接触,使蛋白质降解 (3)遗传密码具有简并性解析:(1)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在细胞中合成蛋白质时,肽键是在核糖体这一细胞器上经过氨基酸的脱水缩合

    22、形成的。合成的蛋白质中有些是分泌蛋白,如胃蛋白酶。分泌蛋白从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需要经过高尔基体,此过程中高尔基体的功能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2)细胞内的蛋白质都有特定的氨基酸数目、种类和排列序列以及由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一定的空间结构;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可以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肽键暴露,易与蛋白酶接触,使蛋白质被水解。(3)由于遗传密码具有简并性,编码正常血红蛋白多肽链的 mRNA 序列中一个碱基被另一个碱基替换,由于改变后的密码子翻译的氨基酸还是原来的氨基酸,故不引起血红蛋白中氨基酸序列的改变。4(1)四种核糖核苷酸 RNA 聚合酶 (2)mRNA(信使 RNA

    23、) tRNA 和 rRNA(转运 RNA 和核糖体 RNA)9(3)染色质 核孔 (4)分化 增强人体的免疫抵御能力解析:(1)细胞核中的 RNA 都是以 DNA 为模板转录形成的,该过程需要 RNA 聚合酶的催化,原料是四种核糖核苷酸。(2)转录形成的 mRNA 是翻译的模板,可以提供信息指导氨基酸分子合成多肽链;翻译的过程中还需要 tRNA、rRNA。(3)lncRNA 前体加工成熟后,有的与染色质上的 DNA 分子结合,有的通过核孔与细胞质中的蛋白质或 RNA 结合,发挥相应的调控作用。(4)人体感染细菌时,造血干细胞核内产生的一种 lncRNA,通过与相应 DNA 片段结合后,血液中产

    24、生了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多种吞噬细胞,说明其调控了造血干细胞的分化;吞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因此该调控过程的主要生理意义是增强人体的免疫抵御能力。5(1)细胞核 乙 (2) (3)e、h 酶解析:(1)图中甲表示细胞核,乙表示线粒体,丙表示叶绿体;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洋葱根尖细胞没有叶绿体和成形的细胞核,有线粒体。(2)图中 c 表示核仁,蛋白质合成活跃的卵母细胞中结构 c 较大,而蛋白质合成不活跃的肌细胞中结构 c 很小,因此说明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3)叶绿体通过类囊体薄膜的堆叠形成基粒增大了光合作用光反应的面积;线粒体通过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增大了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面积,从而为这些反应需

    25、要的酶提供更多的附着场所。6(1)因壳内清水通过壳膜渗透进入蔗糖溶液,壳内水减少,重量减轻 (2)下沉 (3)半透膜 浓度差解析:(1)制作的这个装置,相当于渗透装置,壳膜相当于半透膜,在蛋壳内灌入清水,把它放在 0.3 g/mL 的蔗糖溶液中,壳膜内外形成浓度差,壳内清水通过壳膜渗透进入蔗糖溶液,壳内水减少,重量减轻,因而鸡蛋壳上升。(2)如果里面是蔗糖溶液,外面是清水,壳外清水通过壳膜渗透进入壳内的蔗糖溶液,壳内水增加,重量增重,蛋壳将会下沉。(3)渗透装置必须:具有半透膜;在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7.(1)甲 单 (2)乙 AT,GC.(1)多数 32P,少数 31P 少数 32P

    26、,多数 31P 全部 35S(2)核糖核苷酸 (3)TACGGTA 1.25 1/16解析:.(1)由于生物甲中,碱基 A、T 比例不同,C、G 比例不同,因而它的 DNA 结构模型应为单链,是极少数病毒具有的。(2)从生物乙的碱基比例来看,它代表着大多数生物种类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其碱基构成特点为 AT,GC。.(1)禽流感病毒侵染细胞时,只有遗传物质 RNA 进入细胞,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进入细胞的核酸作为模板控制合成子代禽流感病毒的核酸和蛋白质外壳,而合成这些物质所需的原料均由宿主细胞提供。用不含 32P 标记的禽流感病毒侵染被 32P 标记的家禽体细胞,试管中 H5N1 禽流感

    27、病毒多数含 32P,少数含 31P;用含 32P 标记的禽流感病毒侵染不含 32P、但含 35S 的家禽体细胞,试管中 H5N1 禽流感病毒少数含 32P, 多数含 31P,全部含 35S。(2)RNA 分子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3)若已知 DNA 某一片断一条单链的碱基组成是 ATGCCAT,则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与它互补的另一条链的碱基组成为 TACGGTA;若 DNA 分子的 2 条链分别为 m 链和n 链,若 m 链中的(AG)/(TC)0.8,则 n 链中的该比例是 m 链的倒数,即 1.25;若一个 DNA 分子中,复制所用的原料为 3H 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经四次复制后得到

    28、16 个 DNA 分子(32 条链),其中有 2 个 DNA 分子的一条链含 3H,另一条链不含 3H,所以不含 3H 的 DNA单链占全部 DNA 单链的 2/321/16。8(1)D (2)b c a (3)A 主动运输 (4)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5)载体S2(蛋白质) 控制物质进出解析:(1)若图示为动物细胞的细胞膜,则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密切关系的物质是糖蛋白,图中 D 表示糖蛋白。(2)氧气的转运方式是自由扩散,图中 b 和 c 表示自由扩散,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图中 a 表示主动运输。(3)海带细胞吸收碘是主动运输,图中 A 表示碘离子。(4)若要提取动

    29、物的细胞膜,最好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因为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核膜和各种细胞器膜;生物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若提取出膜成分中的磷脂,将其铺在空气水界面上,将形成单层磷脂分子,其面积是细胞表面积的两倍。(5)番茄细胞几乎不吸收 I ,这与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种类和数量不同有关,这也体现了细胞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109(1)协助扩散 (2)空间结构 (3)专一(特异) (4)选择透过性 主动运输解析:(1)葡萄糖进入肝细胞是由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2)据图分析,载体的两种状态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的结果。(3)该载体不能运送氨基酸分子进入肝细胞,

    30、体现了载体具有专一性。(4)能吸收某种物质而不能吸收另外一种物质,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膜具有这种功能,主要与主动运输方式有关。10(1) (2) (3)前 末 (4) (5)CO 2C 3(CH 2O)解析:据图分析,甲乙分别表示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 表示细胞膜、表示高尔基体、表示细胞核、表示线粒体、表示内质网、表示细胞质基质、表示核糖体、是液泡、表示叶绿体。 (1)在动植物细胞中都有且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若甲图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应该没有、。 (2)植物细胞中含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有。 (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前期和末期变化不同。(4)消化腺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消化酶,其合成

    31、与分泌过程为: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该细胞的结构中 3H 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是,核糖体无生物膜。(5)在叶绿体基质中,14C 的转移途径为:CO 2C 3(CH 2O)。11(1)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2)5解旋酶 解旋(3)4RNA 聚合酶 甲 核糖核苷酸 (4)2mRNA (5)核糖体解析:(1)图示为转录过程,在玉米的叶肉细胞中,转录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进行。(2)转录过程中 DNA 首先在5解旋酶的催化作用下,由ATP 提供能量,将 DNA 分子中碱基对内的氢键断开,该过

    32、程称为解旋。(3)解旋后,在4RNA 聚合酶的催化作用下,以甲链为模板,以四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为原料,由 ATP 提供能量,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转录出信使 RNA。(4)通过转录过程,DNA 分子中的遗传信息被准确地转移到2mRNA 分子中。(5)在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转录形成的 mRNA 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在一起进行翻译过程。12(1)睾丸 丙 8 (2)甲、乙 乙、丙 (3)FG 甲解析:(1) 若细胞甲、乙、丙、丁均来自该动物的同一器官,由于丙图中同源染色体分开,细胞质均等分裂,应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精子的过程,所以此器官是睾丸,此器官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可达 8 条

    33、。(2) 细胞甲、乙、丙、丁内染色体数和核 DNA 分子数的比值是 1 :1 的有甲、乙,具有 2 个染色体组的有乙、丙。(3)可能发生基因重组的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即图中 FG 段,CD 段为有丝分裂的中期,对应于甲细胞。13(1)将 DNA 和蛋白质分开,分别单独研究 (2)转录 AU(3)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 解旋酶 (4)12418(5)DNA RNA 蛋白质 转 录 翻 译 解析:(1)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核心设计思路相同,即将DNA 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 DNA 或蛋白质的作用。(2)图 1 表示转录过程,该过程中的碱基配对方式为 AU、TA、CG

    34、、GC,而图 2 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AT、TA、CG、GC,因此图 1 不同于图 2 中的碱基配对方式为 AU。(3)探究 DNA复制特点时运用的主要技术是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图 2 所示 DNA 分子中有一条链含15N,另一条链含 14N,将其放在含 15N 的培养液中复制 3 代,得到 23个 DNA 分子;根据 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特点,子代中含 14N 的 DNA 只有一个;b 为氢键,是解旋酶的作用位点。(4)图2 中的 DNA 片段含有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4 个,若通过“PCR”技术共得到 32 个图 2 中的 DNA片段,根据 DNA 分子半保留复制特点,则至少要向试管中加入(

    35、321)4124 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5)若人组织中的细胞已失去分裂能力,则其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DNA RNA 蛋白质。 转 录 翻 译 14(1)a 14N (2)半保留复制和弥散复制 弥散复制 c(3)种类(数量和位置) 中解析:(1)为说明 b 组 DNA 均分布于中密度带,除了与 a 组结果比较外,还需要另设一11组:将细菌在含有 14N 的培养基中生长多代,提取 DNA 并离心。(2)b 组繁殖一代后的取样结果是中带,中带表明 14N 和 15N 各占一半,所以 b 组结果支持半保留复制和弥散复制假说。若将 b 组 DNA 双链分开来离心,结果为“轻”和“重”两条密度带,说

    36、明 DNA 分子的两条链中一条是 14N,一条是 15N,这一结果不支持弥散复制假说,也可通过图乙中 c 组的结果来排除该假说。(3)利用以上判断结果,可以推出 DNA 的复制属于半保留复制,若继续培养c 组细菌,使其再繁殖一代,取样提取 DNA 并离心,与 c 组实验结果相比会发现密度带的种类(数量和位置)不发生变化,中密度带的 DNA 所占比例下降。15(1)不同 多种激素共同调节 (2)摘去顶芽 用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处理顶芽 (3)时间 剂量 (4)脱落酸 乙烯 降低蒸腾作用,以利于度过寒冷的冬季解析:(1)从表中信息分析,同一激素在植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引起的生理效应不同。表中结果说明

    37、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过程是多种(不同)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2)若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可采用的措施有去除顶芽,施用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处理侧芽。(3)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是促进植物细胞分裂。膨大剂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其作用主要是促进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因此膨大剂最可能是细胞分裂素类的植物调节剂。在西瓜坐果初期适量使用膨大剂,可提高产量,但有些瓜农使用膨大剂后出现西瓜爆裂现象,可能的原因是施用膨大剂的时间和剂量不合适。(4)脱落酸和乙烯促进器官脱落,温带地区,许多植物在冬季来临之前落叶纷纷,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脱落酸和乙烯作用的结果,其意义是降低蒸腾作用,以利于度过寒冷的冬季。16(1)呼吸

    38、 消化 泌尿(2)组织细胞内的 CO2浓度高于组织液(3)不会 内环境中有缓冲物质可以中和酸(4)神经体液免疫(5)解析:(1)据图分析可知,a 表示呼吸系统,b 表示消化系统,c 表示泌尿系统,参与内环境维持的还有图中的循环系统。(2)二氧化碳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只能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运输,所以 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组织细胞内的 CO2浓度高于组织液中的。(3)人体剧烈运动后机体产生乳酸,内环境中有缓冲物质可以中和酸,不会引起内环境中的 pH 明显下降。(4)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下进行。(5)氧气由成熟红细胞携带扩散到血浆后再到组织液最后到肝细胞内,二氧化碳扩散方向正好相反。


    注意事项

    本文(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大题提升五其他考点.doc)为本站会员(boatfragile16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