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9 高考生物九月快乐第一周:考点复习+泛练习题【3】李仕才【今日侧】下列关于蛋白质和氨基酸叙述,正确的是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酶都是由氨基酸组成的B、高等动物合成生命活动所需的 20 种氨基酸C、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是同一种蛋白质 D、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会产生新的蛋白质答案:D考点复习【关于:细胞呼吸】 【考点透析】考点 1 细胞呼吸的过程【典型例题】下图表示萌发的小麦种子中可能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e 表示物质,表示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催化反应和的酶都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B图中物质 c 为H ,它只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C图中过程主要发生在
2、小麦种子萌发的早期,其中 e 为 ATPD过程为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其中物质 a、d 分别是丙酮酸和 O2【答案】D【名师点睛】有关细胞呼吸的 6 个易错点(1)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其直接原因在于催化反应的酶不同,根本原因在于控制酶合成的基因不同。(2)无氧呼吸只释放少量能量,其余能量储存在分解不彻底的氧化产物酒精或乳酸中。2(3)水稻等植物长期水淹后烂根的原因是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4)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产物最大的区别是无氧呼吸没有水生成,并且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 ATP。(5)真核生物细胞并非都能进行有氧呼吸,如蛔虫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3、6)原核生物无线粒体,但有些原核生物仍可进行有氧呼吸,如蓝藻、硝化细菌等,因为其细胞中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变式训练】比较植物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底物,不是无氧呼吸的主要底物BCO 2是有氧呼吸的产物,不是无氧呼吸的产物C有氧呼吸逐步释放能量,无氧呼吸瞬间释放能量D有氧呼吸产生还原氢,无氧呼吸过程中也能产生还原氢【答案】D【解析】葡萄糖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底物,A 错误;葡萄糖经过有氧呼吸可以产生水和二氧化碳,而经过无氧呼吸可以产生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B 错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能量都是逐步释放出来的,C 错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
4、第二阶段都产生还原氢,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还原氢,D 正确。考点 2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典型例题】科研人员探究温度对密闭罐中水蜜桃果肉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0 h 内,果肉细胞产生 ATP 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B50 h 后,30条件下果肉细胞没有消耗 O2,密闭罐中 CO2浓度会增加C50 h 后,30的有氧呼吸速率比 2和 15慢,是因为温度高使酶活性降低D实验结果说明温度越高,果肉细胞有氧呼吸速率越大【答案】B3【名师点睛】影响细胞呼吸的外界因素的应用注意点(1)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并不是单一的。若需要增强相关植物或器官的细胞呼吸强度,可采
5、取供水、升温、高氧等措施,若需降低细胞呼吸强度,可以采取干燥、低温、低氧等措施。(2)储存蔬菜和水果的条件并不是无氧环境。蔬菜、水果在储藏时都应在低温、低氧条件下,低温以不破坏植物组织为标准,一般为零上低温;种子储存时应保持干燥,而蔬菜、水果储存时应保持一定的湿度。【变式训练】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正确的是( )A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可避免组织细胞缺氧死亡B农民中耕松土是为了增加土壤通气量,促进根细胞有氧呼吸C水果应储存在低温、无氧的环境中,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D稻田定期排水可避免水稻幼根无氧呼吸产生乳酸而腐烂【答案】B【解析】由于氧气能抑制破伤风杆菌的无氧呼吸,所以在包扎伤
6、口时,可选用透气的纱布进行包扎,以抑制破伤风杆菌的无氧呼吸,而不是避免组织细胞缺氧死亡。低温能降低细胞中酶的活性,使细胞代谢活动降低,有机物的消耗减少,低氧条件下,有氧呼吸较弱,又能抑制无氧呼吸,细胞代谢缓慢,有机物消耗少,而无氧环境下细胞的无氧呼吸较强。稻田定期排水能防止植物的根缺氧而进行无氧呼吸,根无氧呼吸产生酒精而不是乳酸,酒精对根系造成毒害作用。泛练习题1关于叶绿体色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色素与 ATP 的合成有关 B叶绿体色素参与 ATP 的分解C叶绿体色素与 O2和H的形成有关D叶绿体色素能吸收和传递光能 答案:B2右图为基因型 AABb 的某动物进行细胞
7、分裂的示意图。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A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4B此细胞中基因 a 是由基因 A 经突变产生C此细胞可能形成两种精子或一种卵细胞D此动物体细胞内最多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答案:A3下列是关于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变化的叙述,能正确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内分裂过程的顺序是两个相同DNA分子完全分开 出现放射状排列的细丝 中心体发生倍增 着丝粒排列在一个平面上A B. C D【答案】C4. 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B.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C. 生殖细胞中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 D. 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
8、母细胞中都含Y染色体【答案】B5、T-DNA 可随机插入植物基因组内,导致被插入基因发生突变。用此方法诱导拟南芥产生突变体的过程如下:种植野生型拟南芥,待植株形成花蕾时,将地上部分浸入农杆菌(其中的T-DNA 上带有抗除草剂基因)悬浮液中以实现转化。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收获种子(称为 代) 。(1)为促进植株侧枝发育以形成更多的花蕾,需要去除 ,因为后者产生的 会抑制侧芽的生长。(2) 为筛选出已转化的个体,需将 T 代播种在含 的培养基上生长,成熟后自交,收获种子(称为 T 代) 。(3) 为筛选出具有抗盐性状的突变体,需将 T 代播种在含 的培养基上,获得所需个体。(4)经过多代种植获得能稳
9、定遗传的抗盐突变体。为确定抗盐性状是否由单基因突变引起,需将该突变体与 植株进行杂交,再自交 代后统计性状分离比。5(5)若上述 T-DNA 的插入造成了基因功能丧失,从该突变体的表现型可以推测野生型基因的存在导致植物的抗盐性 。(6)根据 T-DNA 的已知序列,利用 PCR 技术可以扩增出被插入的基因片段。其过程是:提取 植株的 DNA,用限制酶处理后,再用 将获得的 DNA 片段连接成环(如右图)以此为模板,从图中 A、B、C、D 四种单链 DNA 片断中选取 作为引物进行扩增,得到的片段将用于获取该基因的全序列信息。【答案】 (1)顶芽 生长素(2) (一定浓度的)除草剂(3) (一定浓度的)盐(4)野生型(5)降低(6)突变体 DNA 连接酶 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