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专题12.2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doc

    • 资源ID:1138349       资源大小:3.19M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专题12.2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doc

    1、1专题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知识精析】一、自然资源特征1常见资源类型及分析内容土地资源 面积大小、土壤类型及肥力高低、可开垦土地、区位条件等气候资源 气候类型,气温、降水、光照特点及组合状况等矿产资源 主要矿产资源的类型、富集程度、埋藏条件等生物资源 主要生物资源的种类、数量、特色及分布等水资源 水资源的储量、时空分布、水质状况等2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及开发利用要求3资源开发利用应遵循的四个原则综合性原则 要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综合平衡、合理开发系统性原则 须考虑对其他自然资源和整个环境的影响,要注意保持生态平衡差异性原则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地区优势适度性原则 对资源

    2、的开发要以资源系统的提供、更新能力为前提,要适度开发利用二、自然资源分析1水资源紧张的问题(1)水资源紧张的原因降水总量少,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是干旱地区和季风地区缺水的原因。蒸发量大,下渗多是内流河流经的沙漠气候区缺水的原因。地形陡峭,河流短促,地表水难以储存是降水量较多的岛屿地区缺水的原因。下漏严重是喀斯特地貌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人口众多,工农业用水量大,污染严重是人口众多的地区缺水的原因。植被破坏严重,陆地蓄水能力减弱,主要发生在生态破坏严重的地区。2(2)应对淡水资源短缺的对策措 施 目 的修筑水库 调节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开渠引水 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

    3、水 防止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地表下陷废水处理再利用 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海水淡化 解决沿海城市淡水不足的问题开源人工降雨 增加降水量改进灌溉技术农业 降低灌水定额提高用水效率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节流 工业实行污水资源化通过多种措施降低在工农业中对水的浪费与污染,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与使用效率2.我国土地资源特点、问题及对策(1)特点: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耕地比重小且分布不均,难以开发利用的土地所占比重较大,土地资源后备储量不足,土地资源的破坏严重。(2)存在问题:非农业用地占用耕地;水土流失、荒漠化、盐碱化、土壤污染现象严重,导致土地资源破坏严重。(3)对策: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科学管理、加强建

    4、设和保护。3主要能源资源的分布分 布能源世 界 中 国石油、天然气主要分布在中东地区、俄罗斯、美国、中国、墨西哥、英国等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煤炭北半球的亚洲和欧洲;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和南非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以山西、内蒙古、陕西、河南等省区分布较丰富水能 中国水能资源居世界首位,以下依 主要分布在西南、中南和西北黄河3次为俄罗斯、巴西、印尼、美国等国上游地区核能铀矿资源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南非。美国核发电量最多,法国核电比重最大我国已建和在建核电站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带,最著名的是秦山和大亚湾核电站太阳能雨日比较少的沙漠地区,如非洲的撒哈

    5、拉沙漠、美国的西部沙漠、澳大利亚的西部沙漠地区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北京西侧、兰州、昆明,再折向西藏南部一线以西、以北地区,是我国太阳能丰富地区【知识拓展】(1)新能源优、缺点对比类型 优点 缺点风能可再生,清洁无污染,蕴藏量大,分布广泛风速不稳,且风力丰富地区与能源消费区不匹配太阳能 能量巨大、无污染、可再生 较分散,受天气和季节影响大地热能 可再生,清洁无污染 投资大,受地域限制生物能 可再生,低污染,分布广泛,总量丰富 产量小,利用率低(2)新能源开发条件评价能源储量多少;距消费市场远近;开发难度大小;开发技术高低开发资金和基础设施等。三、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自然资源我国分布 世界分布 合理利

    6、用水资源夏秋多、冬春少,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就国家而言,巴西最丰富,其次是俄罗斯;就大洲而言,亚洲最丰富,大洋洲最少修建水库,改变水资源的时间分配;跨流域调水,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土地资源东部季风区多耕地,西北内陆多草地,东北、西南多林地耕地多分布在亚洲东部、南部的季风气候区和美洲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草地主要分布在热带草原气候区和温带大陆内部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防止土地资源被污染或破坏森林 东北、西南、东南地区 南美洲、非洲等热带雨林 既要重视其经济效益,也4资源 气候区和亚欧大陆北部、北美北部的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要重视其环境效

    7、益;利用时要做到采育结合;同时要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矿产资源煤炭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石油主要分布于东北、西北、华北,铁矿分布于辽宁、河北、四川等地煤炭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北美大陆,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沿岸、墨西哥湾沿岸和北海等地区,铁矿主要分布在巴西、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开采时要注意不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破坏;利用时要充分合理,提高利用率,不浪费;针对地区分布不均,可合理地进行资源调配四、煤炭资源开发1区域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内容区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和方向由区域能源开发条件所决定,具体如下图所示:(1)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有: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可从基础好(资源和开采条件)、拉动强(

    8、区位和市场条件)、有保证(交通条件)三大方面、五小方面分析,具体如下:(2)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限制条件评价a.煤炭外运能力不足煤炭运输量大全国对能源的需求迅速增长,山西省生产的煤炭大部分输往外省。受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山西省地理位置比较封闭,东是太行山,南是黄河,不利于晋煤外运。b.水资源短缺5降水少:山西省地处季风气候与非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降水较少。消耗多:随着人口的增加及灌溉农业和耗水工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消耗量日益增加。c. 水土流失严重山西省是我国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如果大面积地露天开采煤矿,会加剧水土流失,因此土地恢复和保护任务十分艰巨。2山西省能源综合利用能源综合利用的核心是围

    9、绕主体能源,调整相关产业结构,延长生产链,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价值,实现由单一产业结构向多元结构的升级。如山西煤炭的综合利用。3山西省能源利用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与治理(1)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必要性(2)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手段提高煤炭的利用技术调整产业结构“三废”的治理64.资源性地区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1)问题经济结构单一:经济发展过分依赖非可再生资源(本地区主要资源),其他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资源枯竭:随着发展,不可再生资源枯竭,主导产业衰落,效益下滑,失业人员大增。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在开发利用资源的过程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环境质量下降,而一些技术型的产业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很高,因

    10、此新兴产业不愿进驻,地区的经济活力不足。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由于很多资源型企业在此集聚,导致用地紧张、交通拥挤,企业效益下降,甚至出现产业转移、外迁现象。(2)应对措施: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和产业转移;改造传统产业,引进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科技:发展科技和教育,为企业改造和转型提供技术支持。交通: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环境:消除污染,美化环境。五、流域综合开发1分析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总体结构2.一般河流流域开发方式及其内容在河流的不同河段,开发利用水资源的侧重点不同。一般情况下,中上游地势起伏大、河流流量大的地区,主要开发水能资源;中下游地势平坦、水流平缓、河道宽阔、流量稳定的地区

    11、主要开发内河航运。内河航运价值开发可从影响河流航运的因素如径流量、水位变化、河道特点(深、宽)、通航里程、地势起伏、干支流分布与水系的发达程度、通航时间长短(有无结冰期)、经济腹地的大小及其经济的发达程度、联运条件等方面来分析。如长江的航运条件分析可从如下方面来进行: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7大且季节变化小,利于通航;江宽水深,通航能力大;无结冰现象,通航时间长;流域宽广,大小支流多,河网密,流程长;流域内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航运价值高;与铁路、海港相连,便于水陆联运、河海联运。水能资源开发分析时可从开发条件(河流水量大小、落差大小、结冰期长短、地形地质条件是否适合开发),开

    12、发需求(本地区用电需求、经济发展程度、输电技术水平)等方面入手。水资源的利用主要用于供水与农业灌溉。解决季节性用水不足主要采取修水库蓄水;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主要采取跨流域调水或修引水工程的方式。我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有引滦入津、引滦入唐、引黄济青、引黄入晋、南水北调等,澳大利亚有著名的东水西调工程。产业发展和城市布局对农业来说,利用河流沿岸特别是中下游平原发展农业,可获得稳定而充足的水源;对工业来说,接近河流,既有水源和良好的运输条件,还可解决工业废水的排放问题;对城市布局而言,河流的供水、航运和早期的军事防御功能,使得河口、两河交汇处、水运的起点和终点、过河点位置成为城市布局的理想区位;河

    13、流形成的瀑布、峡谷等景观还可促进旅游业的发展。3.河流流域图的判读(1)根据流域内的自然条件分析流域开发条件根据经纬网或区域轮廓特征对区域进行定位;根据等高线特征分析区域的地形特征;结合气候资料分析区域的降水特征;结合降水和地形等信息分析区域的水能、航运等条件;结合区域的矿产资源分析适合发展的工业等。(2)根据流域内土地利用类型等的变化,分析流域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般根据区域图中耕地、林地、居民点的变化,分析流域水土流失状况、流域内是否存在洪涝灾害等问题,根据流域内矿产资源的开发现状,分析流域内大气环境、生态环境的变化等。流域开发要体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即组成流域整个生态系统的各组成因素是相

    14、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某一个因素的变化,必定会引起其他诸多因素的变化。不考虑生态系统的这种关系,任意对自然环境加以改变,最终可能给生态系统带来灾难性的后果。8(3)结合流域开发条件及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综合开发与治理流域的综合开发一般从防洪、发电、航运、旅游、灌溉、养殖等方面进行。如下图:河流的地理背景不同,其流域开发的模式和方向也就不同。如有的河流洪灾多发,就应以洪水治理为核心;有的河流水能丰富,可重点开发水能资源;有的河流位于内陆,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应以生态问题的治理为中心。河流的不同河段因条件不同,其综合开发的方向也不同。 如我国长江的上游河段以开发水能、保持水土为主,中游河段以洪涝

    15、治理、工农业发展为主,下游河段在协调经济发展的前提下,重点治理环境污染等。【高考例析】(2018海南卷)煤炭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例长期在 60%以上。近年来,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我国大力发展煤制油技术和产业,成功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目前已在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布局了一批煤制油企业,规划 2020 年之前形成 3000 万吨/年的产能。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我国煤制油企业布局的区位指向是A 市场 B 原料C 交通 D 劳动力2在地表水匮乏地区,煤制油企业长期用水宜采用的方式是A 循环用水 B 开发地下水C 远程调水 D

    16、 建地下水窖3发展煤制油产业,可以A 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的问题 B 减少我国对新能源开发的压力C 促进我国煤炭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 D 增强我国主导国际石油市场的能力1B 材料显示出我国目前布局的煤制油企业主要位于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这些省区是我国煤炭储量和产量较大的区域,因此煤制油企业布局的区位指向是原料。故 B 正确。2.A 一般而言地表水匮乏地区气候干旱,因此水资源成为人类活动的限制性因素。虽然我国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的高耗水问题,但水资源短缺,与耗水量大的矛盾依然存在,循环用水可以实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适用于长期用水。开发地下水容易引发生态问题,远程调水成本太高,建地下

    17、水窖能够收集的水量有9限,故 A 正确,排除 B、C、D。3.C 煤制油是对煤炭资源的深加工,提高了煤炭源的利用率,而且煤炭变成油后会减少煤炭直接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小,因此能够促进煤炭产业的绿色升级,故 C 正确。材料中“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说明我国当前能源问题只是消费结构不合理,而不是能源不足,故 A 错误。相对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核能等新能源为清洁能源,是未来能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因此煤制油产业可以缓解目前我国石油的压力,但不会减轻对新能源开发的压力,故 B 错误。当前我国为石油进口大国,而规划中到 2020 年前我国煤制

    18、油企业的市场能力只有 3000 万吨/年,因此我国没有主导国际石油市场的能力,故 D 错误。【素养提升】一、选择题(四川省广安、眉山、内江、遂宁 2018 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渤海是我国海冰多发区,每年 12 月次年 2 月为海冰集中发生时间。研究者以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三处基准点为起点(图 a),绘制了各海湾 20012011 年海冰外缘线离岸(距离基准点)距离最大值(L 值)变化折线图(图 b) 。据此完成 12题。1各海湾的海冰面积A 20002001 年均较 20012002 年大 B 10 年间渤海湾年际变化最大C 2006 年冬季渤海湾与莱州湾相同 D 随时间变化有明显的减小

    19、趋势2辽东湾 L 值远大于其他两海湾的主要原因是A 受寒流影响 B 纬度位置高 C 径流汇入少 D 海域面积广1A 读图 b 可知,20002001 年海冰外缘线离岸(距离基准点)距离最大值均较 20012002 年大,说明各海湾的海冰面积 20002001 年均较 20012002 年大,A 正确;从年际尺度看,3 个海湾中辽东湾海冰外缘线离岸距离年际变化明显比另 2 个海湾大,故 10 年间辽东湾年际变化最大 B 错误;2006 年冬季渤10海湾与莱州湾海冰外缘线离岸距离最大值相同,由于海湾大小及形状存在差异,但两海湾的海冰面积不相同,C 错误;随时间变化前期有明显的减小趋势,后期有明显的

    20、增加趋势,D 错误。故选 A。2B 读材料可知,L 值是指海冰外缘线离岸(距离基准点)距离最大值,由于辽东湾在 3 个海湾中纬度最高,气温较低,海湾的海冰面积较大,海冰外缘线距离海湾较远,故 L 值远大于其他两海湾。故选 B。(四川省绵阳市 2018 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光伏是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目前,全球最大水面漂浮光伏(太阳能电池板覆盖在水面上)项目落户安徽淮南市,该项目把当地采煤废弃的沉陷区变成了绿色能源基地,年发电量可达 1.5 亿度。据此完成 35 题。3将采煤沉陷区发展成为水面漂浮光伏,当地可A 节约土地资源 B 减少煤炭开采量 C 降低发电成本 D

    21、 促进水循环利用4近年来我国使用独立运行光伏的一些地区出现了拉闸限电现象,原因是光伏发电A 电费贵 B 不稳定 C 占地广 D 维护难5推断水面漂浮光伏对采煤沉陷区局地环境带来的影响是A 藻类加速繁殖 B 水面蒸发量减少 C 湖水盐度减小 D 沉陷区面积扩大3A 光伏发电占地面积大,将采煤沉陷区发展成为水面漂浮光伏,把当地采煤废弃的沉陷区变成了绿色能源基地,当地可节约土地资源,A 对。在沉陷区发展光伏,不影响煤炭开采量,B 错。光伏发电初期投资成本高,C 错。与促进水循环利用无关,D 错。4B 近年来我国使用独立运行光伏的一些地区出现了拉闸限电现象,原因是光伏发电不稳定,受太阳辐射强度、分布时

    22、间影响大,B 对。电费贵,用户消费少,节约用电,不是限电的主要因素,A 错。拉闸限电不能缓解占地广、维护难问题,C、D 错。5B 推断水面漂浮光伏,集热板遮挡水面阳光,导致水面温度低,对采煤沉陷区局地环境带来的影响是水面蒸发量减少,B 对。水温低,藻类繁殖慢,A 错。蒸发弱,湖水盐度增加慢,不会减小,C 错。沉陷区面积扩大与光伏发电无关,D 错。(宁夏银川市 2018 届高三 4 月高中教学质量检测)干热岩是指一般温度大于 20、埋深数千米,内部致密不透水的高温岩体,是一种新兴的地热能。干热岩发电蕴藏的热能十分丰富,干热岩地热发电比传统火力、水力发电更具有竞争力,未来干热岩地热资源将成为全球的

    23、主导能源之一,我国干热岩资源丰富,2017 年 9 月 6 日,我国在青海省首次钻获 236的高温干热岩体,下图为干热岩发电示意图,据此完成68 题。116当前制约青海省干热岩规模化开采的主要因素是A 地形 B 市场 C 技术 D 气候7干热岩地热发电比水力发电更具有竞争力的主要表现是A 综合效益更强 B 不排放温室气体C 设备使用时间长 D 对外界环境的干扰小8若规模化开采利用干热岩,将有利于我国加快进入石油时代 缓解能源供应紧张有效改善大气质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A B C D 6C 读图文材料可知,干热岩发电对生产技术要求高,故制约青海省干热岩规模化开采的主要因素是技术。7D 水力发电可以带

    24、来防洪、发电、供水、旅游等综合效益,A 错误;两种发电均不排放温室气体,B 排除;两种发电模式只要合理使用且后期合理管理维护,设备使用的寿命都较长,C 排除;水力发电需要修建水库大坝,对自然和社会环境都将带来一定的不利和有利影响,相反干热岩发电深埋地下,对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小,所以本题 D 选项正确。8B 规模化开采利用干热岩可以缓解能源供应紧张,对;对石油依赖度减小,错。与能源利用效率无关,错;干热岩是清洁能源,可有效改善大气质量,对;所以本题 B 选项正确。(2018 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考全国卷高三文综地理试题(一) )陕西省榆林市煤炭、天然气等能源富集一地,组合配置好,国内外罕见。该市依

    25、靠能源优势,在循环经济和生态型重化工业发展的道路上进行着有益探索,榆横生态型能源化工产业园便是成功的案例。榆横生态型能源化工产业园位于榆林市区西部,是集煤化工、盐化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为一体的大型煤化学工业生产基地。下图示意榆林市榆横生态型能源化工产业园位置。据此完成 910 题。129制约榆林市能源化工工业规模扩大的原因是A 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缺B 人口密度小,劳动力极为短缺C 交通落后,基础设施欠完善D 农耕历史悠久,经济长期落后10榆横生态型能源化工产业园建设的主要目的是A 节约资源,防止资源枯竭,增强市场竞争力B 提高资源利用率,延长产业链,减少环境污染C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

    26、高端制造业发展D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更多就业岗位9A 能源化工工业是耗水量很大的行业,根据经纬度判断愉林市位于陕西省北部的黄土高原,这里气候比较干燥,生态环境脆弱。榆林市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脆弱成为制约能源化工工业规模扩大的主要原因。故选 A。10B 由材料“在循环经济和生态型重化工业发展的道路上进行着有益探索可知,榆横生态型能源化工产业园是榆林市“有益探索”的产物,其目的就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延长产业链,减少环境污染。故选B。(2018 年普通高校招生高三全国统考全国卷 I (衡水金卷 信息卷) )目前陕西省“出海”投资的企业明显増多,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一个崭新的“海外陕西”正沿着“一带一

    27、路”不断壮大。吉尔吉斯斯坦中大13石油公司是该国规模最大的企业,它的投资者和建设者便是陕西省特大型能源化工企业陕西煤业化工集团。中大石油公司的主要设备和材料均来自中国,其中“催裂化装置”使吉尔吉斯斯坦成品油出油率高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据此完成 1112 题。11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投资吉尔吉斯斯坦,最重要的优势条件是A 先进的技术设备与雄厚资金 B 成熟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C 便利的铁路交通和优惠政策 D 深厚的企业文化和创新意识12中大石油公司的建设与发展,给吉尔吉斯斯坦带来的直接影响是A 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居住环境 B 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C 增加就业岗位,提高财政收入 D 实现工业结构轻

    28、型化11A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投资吉尔吉斯斯坦,最重要的优势条件是先进的技术设备与雄厚资金,A 对。投资的是设备和资金,当地经济落后,生产技术水平低,管理经验不足,B 错。当地的铁路交通条件差,C错。企业文化薄弱,创新意识差,D 错。12C 中大石油公司的建设与发展,给吉尔吉斯斯坦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增加就业岗位,提高财政收入,C对。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居住环境才能改善,A 错。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工业化推动城市化进程,B错。石油工业属于重工业,不能实现工业结构轻型化,D 错。点睛: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投资吉尔吉斯斯坦,投资的是设备和资金,最重要的优势条件是先进的技术设备与雄厚资金。当地经济落后,生产技

    29、术水平低,管理经验不足。引入企业发展,直接影响是增加就业岗位,提高财政收入。(2017 课标卷)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 210 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 2 000 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 1315 题。13.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A. 远大于 2 000 毫米 B.约为 2 000 毫米C. 约为 210 毫米 D.远小于 210 毫米14.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A. 坡面 B.洪积扇 C. 河谷 D.湖盆15. 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30、)14A. 湖盆蒸发量增多 B. 盐湖面积缩小 C. 湖水富养化加重 D. 湖水盐度增大13.C 题目中提到, “盐湖面积多年稳定” ,说明这些年盐湖的蒸发量和降水量基本保持平衡,因为盐湖附近流域的“年均降水量仅为 210 毫米” ,故蒸发量应与之相当。否则会引起盐湖面积的扩大或缩小。14.A 从图中可以看出,坡面地势最高,坡度最大,最不利于留存地表水。地表水向低处流走,故坡面地表水最少,蒸发量也最小。15.B 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缺乏,种植大量植物会吸收地下水,增加下渗,导致地表水资源减少, “盐湖面积缩小” ,故选 B.其他选项干扰度不大,均与植物无关。(2016课标)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

    31、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下图示意该河下游某地 1962 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河床断面。1964 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 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据此完成 1618 题。16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 )A13 月 B36 月C69 月 D912 月17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 )A径流量增大 B河道淤积C流速加快 D河床展宽18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是( )A切断潮流泥沙补给 B加速汛期洪水下泄C提高潮流冲淤能力 D拦截河流入海泥沙16.D 根据材料可知,枯水期,

    32、河床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河床较高、较宽;汛期,由于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河床变深、变窄。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枯水期,结合该河流位于浙江东部,912 月期间降水较少。故选 D。17.B 河流上游水库建成后,水库下游河流径流量会减小,海水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会加剧,会导致河道淤积。故选 B。18.A 由上面分析可推知河口修建水闸,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海水倒灌和潮流带来的泥沙对河道的淤积。故选 A。(2017抚州联考)我国核电工业迅速发展。近年来,核电工业呈现出从东部沿海向内陆地区扩展、从国15内走向国际的趋势。据此完成 1921 题。19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核电工业的优势条件是

    33、( )A劳动力丰富 B市场广阔 C矿产资源丰富 D交通便利20内陆核电站主要分布在沿江沿河附近。近年来我国对于内陆核电站的建设持谨慎态度,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技术 B市场 C环境 D原料 21我国核电工业能够走向世界,是因为我国具有 ( )资金优势 技术优势 劳动力优势 市场优势 A B C D 19B 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市场广阔,而东部地区资金雄厚,科技发达,具有发展核电工业的优势条件,B 对。劳动力丰富与否与核电站建设无关,核发电对矿产资源需求量小,交通对核电站建设没有影响,故选 B。20C 核电站建设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核电站的同样的核电事故,在沿海地区的危害,几

    34、乎近半区域分布在海洋上,这就明显降低了核电站的总体潜在危害,沿海核电站要优于内陆核电站,核电站建设在内陆河流上游区域,出事后的核电站如果污染地下水或河流水,将会带来核电站下游水域的全面污染,这是人们倾向于在沿海建立核电站的重要原因,故选 C。21A 当前世界主要核电强国基本具备两个主要特征:一是掌握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自主研发能力,二是建有一定规模的机组,具备较为完善的安全管理和装备制造等保障条件,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已初步具备上述特征,这些是我国参与国际核电竞争的重要基础,故选 A。(2017龙海模拟) “资源诅咒”是指丰裕的资源对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并不是充分的有利条件,反而是一

    35、种限制。陕北是我国能源富集区,但城镇化水平低于陕西省平均水平。下图示意新常态下“资源诅咒”的规避与城镇化增长变化的关系,读图,回答 2223 题。1622陕北地区城镇化水平低于陕西省平均水平的可能原因是( ) A. 当前煤炭等能源价格低B. 能源的开采量没达最大值C. 工业以能源的开采和加工为主D. 陕北距能源消费主市场较远23新常态下要规避资源诅咒,提高城镇化水平,转型期内,陕北地区应该( )A. 大力提高能源开采量B. 主要发展第三产业C. 延长能源工业产业链D. 改变当地能源消费结构22C 由“资源诅咒”概念可知,丰裕的资源对地区的经济增长并不是充分的有利条件,反而是一种限制;陕北地区虽

    36、是我国能源富集区,但没能对能源,特别是矿产能源,煤炭进行深加工,处在工业发展的低端水平,故城市化水平低于陕西省平均水平。答案选 C。23C 要规避“资源诅咒”,就应该充分利用能源资源优势,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从而提高城镇化水平。故答案选 C 项。【名师点睛】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单纯依赖于少数几种资源的生产和出口,那么资源型产业的产值占据GDP 的份额很大,并且单一的资源会引致生产、资本、技术和人力资源向其集中,而其他的领域比如农业、加工业或第三产业弱化,导致产业结构单一,影响了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化的发展水平受到制约。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

    37、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内蒙古呼和浩特硅矿、土地、光照等资源丰富,为此政府提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努力打造“中国硅都”。读图,完成2425 题。1724关于内蒙古地区发展光伏产业的条件,叙述错误的是( )A硅矿储量丰富,生产原料充足B能源丰富,为晶体硅提纯提供电力C科技发达,人才优势显著D降水少,日照时间长,太阳能丰富25根据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特点,内蒙古最适宜发展光伏产业的( )A上游和中游产业B上游和下游产业C中游和下游产业D上游、中游和下游产业24.C 内蒙古是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科技水平较差;材料中提示硅矿、光照资源丰富,同时煤炭资源丰富。25.B 从产业链上看,上游是利用硅矿、能源资

    38、源生产硅锭和硅片,内蒙古有优越的条件;中游利用科技发展光伏电池,内蒙古不具备此条件;下游是光伏产品应用,内蒙古光照资源丰富,可大力发展。(2017牡丹江一中模拟)地源热泵技术是利用空气温度与土壤或地下水的温度差异,通过地埋管换热器实现热量从高温热源向低温热源转移的技术。冬季可以利用该技术将土壤或地下水中吸收的太阳能和地热能开发利用出来。下图为地源热泵工作原理示意图。读图,回答 2628 题。26对图示地源热泵技术的原理的理解,正确的是( )将夏季土壤或地下水吸收的太阳能储存起来,供冬季采暖夏季能把室内部分热量释放到土壤或地下水中,降低室内温度冬季把供暖设备藏在地下以减少热量损失,提高供暖效率冬

    39、季能吸收土壤或地下水中的部分热量,提高室内温度是一种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环保型空调系统A BC D27北欧地区使用地源热泵的主要季节是( )18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28目前,地源热泵技术没有得到大规模推广的主要原因是( )需要铺设大量地埋管换热器,初期投资大地热能分布不均,在地壳较稳定的地区不适用城镇地区建筑物密集,缺乏足够的地下空间受天气影响大,供热与制冷的日变化都很大A BC D26.D 由图文资料可知,冬季地表降温快,温度低于地下水与土壤,所以温度高于地表,通过地源热泵可以将热量提取出来,供室内取暖。夏季由于地表升温速度快,地表温度高于地下水与土壤,可以通过地源热泵将地下冷

    40、空气提取出来以供室内降温。是一种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环保型空调系统。对。并非是储存夏季热量等到冬季再用,错。也不是冬季把供暖设备埋在地下,错。故选 D。27.D 北欧地区纬度高,冬季气候寒冷,夏季温和凉爽,冬季取暖需求大,夏季降温需求小,故选D。28.B 在目前,地源热泵技术没有得到大规模推广,主要是因为需要铺设大量地埋管换热器,初期投资大,且城镇地区建筑物密集,缺乏足够的地下空间。该技术并非是利用岩浆活动产生的地热能,所以错。气温主要是随季节变化,气温日变化小,错。故选 B。二、综合题29. (2017 全国卷 II)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

    41、,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据调查,1998 年山西省有 1800 余家小焦企业。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至 2014 年已形成 4 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 14 个 500 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下图示意1994 年和 2014 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1)说明 20 世纪 90 年代山西省焦化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的存在条件。19(2)分析 20 世纪 90 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3)指出 20 世纪 90 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4)推测山西省建立大型焦化产业园区后,在生产过程和

    42、运输过程中,对减少环境污染可采取的措施。【答案】(1)焦炭分布广泛,煤矿众多。小企业投资少(技术门槛低) ,临近煤矿,运输费较低。我国钢铁工业规模大,对冶金焦需求量大(市场需求大) 。增加当地就业,有经济效益,地方政府有积极性。(2) (企业规模小、数量众多, )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 (生产过程中)能耗大,废弃物排放量大,污染点多面大。(3) (企业分散,单厂原料和产品的量较少,采用公历运输,在运输过程中, )所以汽车(卡车)数量多,尾气排放量大,原料和产品装卸、运输过程中存在煤炭散落、煤粉漂浮等问题。(4)生产过程:(由于规模大,实力强, )可以采用清洁技术和设备, (减少能耗,提高资源利

    43、用率) ;可以采用控制排放或回收再利用等技术和设备, (减少废弃物排放量,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 )运输过程:(由于生产集中, )可以修建铁路专用线,采用封闭运输。【解析】(1)分析焦化厂规模小,数量多的原因,可以从该企业所需生产技术水平低,煤矿资源丰富,当地对环境保护要求较低,公路交通较畅通,以及市场需求量大等等方面分析即可。(2)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可以从,焦化厂多,冶炼技术水平低,当地政府对环境要求不高等方面分析。(3)分析运输过程中的产生的污染,可以从运输过程中散落的煤炭及带来的扬尘污染,以及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污染思考作答即可。(4)分析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可以从采取优质煤

    44、炭、先进技术,及对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方面考虑,运输过程中的污染,可以从改进交通运输工具等方面考虑即可。30.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白斑狗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有“鱼中软黄金”之称,白斑狗鱼是肉食性鱼,适宜在 16以下的水域产卵繁殖,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北部冷水水域,栖息环境多为水质清澈、水草丛生的河流,在我国仅见于新疆的额尔齐斯河流域。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属于北冰洋水系的河流。20(1)根据支流的分布特征,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降水分布特点及成因。(2)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适合白斑狗鱼生长繁殖的自然条件。(3)说明白斑狗鱼产量低的原因。【答案】(1)分布特点:该流域降水北多南少。

    45、原因:地处大陆内部,气候干旱。但北部山地为(西风)迎风坡,山体高大,能拦截水汽。(2)支流发源于高山地区,水质好;纬度高,加之受高山溶雪影响,水温低;干流流速较缓,水草丛生;河流下游冷水鱼可逆流而上(可构成统一种群) 。(3)生长繁殖的环境要求特殊,适宜生长繁殖的水域少;水中生物量低,饵料少;水温低,生长缓慢。【解析】(1)解题此题首先需要从图中判断出该河流域的降水分布特点,北部支流多,降水多,冰雪融水多,然后从该地所在区域,从降水来源方面分析其原因,北部山地为西风迎风坡,山体高大,能拦截水汽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增多。(2)从材料中白斑狗鱼的生存条件可知,该地纬度高,气温低,有适宜的水温,水

    46、质好,干流流速较缓,水草丛生,饵料丰富,河流下游冷水鱼可逆流而上,可构成统一种群。(3)分析白斑狗鱼产量低的原因主要从其特殊的生长环境来分析,白斑狗鱼适宜生长繁殖的水域少,水中生物量低,饵料少,水温低,生长缓慢,繁殖速度慢,所以白斑狗鱼产量低。31. (2016新课标 II)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在法国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94,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19世纪以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并于l931年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21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授权机构。图4示意罗讷河流域的地形。图 4(1)分别指出罗讷河上游(瑞士境内

    47、)、北部支流(索恩河)和地中海沿岸支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9分)(2)表l列出罗讷河整治不同阶段的主要措施。请在下列整治和开发目标中进行选择,完成表l。请将选出的各整治和开发目标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5分)整治和开发目标:防洪 改善水质 发电 增加生物多样性土地开发 开采河沙 改善航运条件表 l阶段 时间 主要措施 主要整治和开发目标第一阶段 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整治河道,裁弯取直,消除河道分汊。 、 。第二阶段 20世纪2080年代进行梯级开发,整理河谷滩地等。 、 、 。第三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来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恢复河流生态(3)说明法国为整治和开发罗讷河而成

    48、立“国立罗讷河公司”的原因。(4分)(4)说明“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6分)【答案】(1)上游(瑞士境内):有春汛,夏季径流量大,冬季为枯水期。22北部支流(索恩河):全年径流量比较稳定,无明显枯水期。地中海沿岸支流:夏季为枯水期,冬季为丰水期。(2)改善航运条件 防洪发电 改善航运条件 土地开发(防洪)(3)因为河流跨多个行政区,涉及水资源利用、航运、防洪、发电、土地利用等多方面的利益,由国家唯一授权机构才能协调各行政区、各部门的利益,并从河流整体进行综合整治,以实现整治效益最大化。(4)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自然河道、沿岸湿地等) ,扩展河道宽度,延长河流长度,降低河流流速和洪水峰值;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强河流的自然生产力和对污染的净化能力。【解析】(1)该题主要考查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因素,河流经流量的变化与河流的补给类型有关,结合材料和图示信息,可以知道该河发源于阿


    注意事项

    本文(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专题12.2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doc)为本站会员(cleanass30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