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9高考地理一轮优练题(3)(含解析)湘教版.doc

    • 资源ID:1138228       资源大小:649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高考地理一轮优练题(3)(含解析)湘教版.doc

    1、12019 湘教版高考地理一轮优练题(3)李仕才一、选择题(一)(2018定州模拟)某市泥石流易发生在下列三项条件都同时具备的地方:(1)河道;(2)陡坡;(3)大量松散土石分布。该市的地理信息经数字化后,处理分析得出下表。据此回答 12 题。1上图中,符合该市河流流向的选项是( )Aa BbCc Dd2该市易发生泥石流的区域是( )A BC D解析:1.A 2、D 第 1 题,河流应是自高处往低处流,根据表 3 的坡度分布可以判断,该市河流流向大致是由西南流向东北;再结合表 2 河道分布位置,可判读出 A 项正确。第 2 题,形成泥石流需要三个基本条件:有陡峭便于集水集物的适当地形;上游堆积

    2、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短期内有突然性的大量流水来源。结合表 1、表 2、表 3 的信息,这三个条件都具备的位置是表 4 中的,故 D 项正确。(二)(2018桂林桂电中学模拟)如图示意某科技工作者记录的某日一直立木杆影长随时间的变化(木杆高度为 1 m,tan 150.27,tan 300.58)。读图回答 12 题。21该地经度是( )A90E B105EC120E D135E2若该科技工作者站立于木杆正南 1 m 处,当日观察到的木杆日影顶端运动轨迹是( )A BC D解析:1.A 2.A 第 1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杆影最短时为北京时间 14:00,此时其地方时应该为12:00,与北

    3、京时间有两个小时的时差,由此计算出该地经度为 90E。第 2 题,北京时间 12:00(当地地方时 10:00)时,当地太阳高度为 60;北京时间13:00(当地地方时为 11:00)时,当地太阳高度为 75;北京时间 14:00(当地地方时为12:00)时,当地太阳高度为 90;太阳高度每小时约升高 15,这种情况只能发生在春、秋分日的赤道上。该日日出时杆影朝向正西,长度越来越短,正午杆影长度为 0,此后杆影越来越长,日落时杆影朝向正东,杆影顶端移动方向为由正西向正东。北京时间 13:00时,杆影朝向正西,影长约为 0.27 m,观察者立于木杆正南 1 m 处,其到木杆的距离与杆影长度构成直

    4、角边,观察者到杆影顶端的距离为斜边,根据勾股定理,求得此斜边长度大约为 1.04 m。(三)(2018亳州质检)中国国家天文台和智利北方天主教大学将在图中地合作建设天文观测基地。基地海拔约 2 900 m,距离该大学所在的城市约 100 km。该基地将成为我国第二个海外天文观测基地。据图完成 12 题。31图中地、地、地、地与甲、乙、丙、丁气候资料相匹配的一组是( )A甲;丙;乙;丁B甲;乙;丙;丁C乙;甲;丁;丙D丙;乙;丁;甲2推测中国选择在地建设天文观测基地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A气候干旱,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夜数多B受人类活动影响小,大气透明度高,夜晚灯光少C西部沿海受大气环流及近岸寒

    5、流影响,云雾较小D和中国处于不同半球,观测的时空互补性好解析:1.A 2.C 第 1 题,地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多,气温高,对应甲图。地海拔高,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少;地地处南美洲东南沿海,受沿岸暖流的影响以及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形成热带雨林气候,降水要比地多而比地少,因此地对应丙图,地对应乙图。地地处南美洲西海岸,受寒流降温减湿作用以及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降水最少且气温较低,对应丁图。第 2 题,结合题干和图示信息,可知地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少,晴夜数多;大气能见度高,距城市较远,夜晚灯光少;与中国本土相比,地处南半球、西半球,观测的时空互补性好;西部沿海受秘鲁寒

    6、流影响,多平流雾。4(四)(2018河北衡水大联考)如图是我国太行山脉东侧和西侧的交通和城市分布图。据此完成 12 题。1太行山脉以西城市的分布特点是( )A沿黄河分布 B沿铁路和河谷分布C沿山麓地带分布 D沿冲积扇边界分布2太行山脉以东的两条铁路线中西侧一线的城市规模较大,其主要原因不正确的是( )A地势较高,不易受洪灾影响B沿大道,公路分布,形成较早C河流沿岸,水运便利D地形平坦,易于城市建设解析:1.B 2.C 第 1 题,由图可知,太行山脉以西的城市主要沿铁路和汾河河谷分布。第 2 题,太行山以东的两条铁路中西侧一线的城市规模较大,是因为这里地势较高,不易受洪水侵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7、,农业发达,形成城市较早;有大道、公路等其他交通线通过,利于商业网点形成。(五)人口性别比是指平均每 100 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数量,正常的人口性别比约为 102107。如图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统计图。读图回答 12题。1下列有关地域文化对人口性别比影响的叙述,分析正确的是( )A “男孩偏好”的传统与“稻米文化”密切相关B中国的儒家文化没有“男孩偏好”的传统思想5C发达国家受基督教的影响,没有性别偏好D所有发展中国家普遍渴望生育男孩2图中显示 2009 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呈现下降趋势,下列有关其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人们的生育意愿逐步摆脱重男轻女、多子多福等传

    8、统思想的束缚B受政府政策干预的影响C受现代医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孕期性别鉴定的准确率日益提高D妇女受教育水平逐步提高解析:1.A 2.C 第 10 题,传统的“稻米文化”反映了传统农业的劳动密集型特点,对劳动力需求大,因此形成了“男孩偏好”的传统。第 11 题,我国目前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下降主要与人们的生育观念转变有关,而与医学技术的发展无关,且我国禁止非法孕期性别鉴定。(六)(2018铜陵模拟)右图为某地区沿南回归线所作的地形剖面,据此回答 12 题。1关于该地所在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位于澳大利亚大陆B该地中部地区为刚果盆地CF 地附近的山地为安第斯山脉DG 地形区大部分位于阿根廷境内

    9、2E 地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解析:1.C 2.B 第 1 题,地形剖面图西部地势高,经度为 60W 两侧,应是南美洲。所以 F 地附近的山地为安第斯山脉,G 地形区在南回归线附近,应是巴西高原,大部分位于巴西境内。故选 C。第 2 题,E 地位于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加上沿岸寒流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故选 B。(七)读我国各省(区、市)电力供应示意图(港澳台数据暂缺),回答 12 题。61甲、乙、丙依次是( )A火电丰富区、电力短缺区、水电丰富区B电力短缺区、火电丰富区、水电丰富区C水电丰富区、火电丰

    10、富区、电力短缺区D电力短缺区、水电丰富区、火电丰富区2目前,我国建设了许多大型的能源调配工程,如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的我国建设许多大型能源调配工程的原因是( )A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B我国能源地区分布不均C我国人均能源不足 D我国西部能源总量大解析:1.C 2.B 第 1 题,甲地区主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水电丰富;乙地区位于内蒙古、陕西和山西,乙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火电丰富;丙地区分布在我国东部,电力短缺,C 正确。第 2 题,据图可知,我国能源资源和能源消费量大的地区分布不均,导致我国出现了能源资源调配工程,B 正确。(八)(2018河南百校联盟联考)吠亩法是我国最早出

    11、现的农业耕作方法,由吠(沟)和亩(垄)两部分组成。该方法对土地的利用有“上田弃亩,下田弃吠”两种方式。如图示意我国某地区的两种吠亩法。读图,完成 13 题。1图中甲吠亩法有利于( )A抗风透光 B保温通风7C抗旱保墒 D排水防涝2与图甲相比,乙吠亩法在农作物生长中的主要优势是( )A土壤水分充足 B昼夜温差减小C风力侵蚀降低 D通风透光性好3影响该地区农业耕作方法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光照C土壤 D水分解析:1.C 2.D 3.D 第 1 题,图中甲吠亩法的特点是:在地势高的田里,将农作物种在沟里,而不是种在垄上,这种吠亩法是“上田弃亩” 。由于水往低处流,把农作物种在沟里,有利于抗旱保

    12、墒。第 2 题,甲吠亩法是“上田弃亩” ,主要是在地势较高的田里,将农作物种在沟里,而不是种在垄上,即高田种沟不种垄,有利于抗旱保墒;乙吠亩法是“下田弃吠” ,主要是在地势较低的田里,将农作物种在垄上,而不是种在沟内,即低田种垄不种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通风透光。第 3 题,甲吠亩法是高田种沟不种垄,有利于抗旱保墒;乙吠亩法是低田种垄不种沟,有利于排水防涝。因此,水分是影响该地区发展这种农业耕作方法的主导因素。二、非选择题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材料二 某地气候资料图。8材料三 两大洲的纬度分布组合示意图。(1)读材料一,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位于_半球

    13、。在材料三中,D 地的气候主要是受图中_气压带或_风带(填数码)的控制而形成的。 (2)读材料二,该气候类型的名称是_,其分布的规律是_。在材料三的 A、B、C、D 四地中,属于这种气候类型的是_。 (3)读材料三,分析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气候类型在 A 处分布面积比 B 处大的原因。 (4)读材料三,简要评价 A 地区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解析:第(1)题,从风向向右偏可知,该图位于北半球。材料三中 D 地为非洲撒哈拉地区,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东北信风带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第(2)题,从材料二中气温和降水上可知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 4060的大陆西岸,材料三中 C 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第(3)题,材料三中阴影部分的气候为地中海气候,在A、B 两地分布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地形。第(4)题,地中海气候热量、光照充足,对农业生长有利,但雨热不同期,对农作物生长不利。答案:(1)北 (2)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 4060的大陆西岸 C(3)A 处没有阻挡西风深入的高大地形,地中海深入大陆之间,利于西风气流深入大陆内部;B 处有高大的南北向沿海山脉,阻挡了西风气流的深入。(4)有利:热量充足,光照强。不利:雨热不同期,作物生长期降水稀少。


    注意事项

    本文(2019高考地理一轮优练题(3)(含解析)湘教版.doc)为本站会员(ideacase15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