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专题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专题过关练(三)一、选择题1(2018 年 1 月台州高三期末)古代中国某思想家认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下列属于该思想家观点的是( )A制天命而用之 B弱者道之用C兼相爱,交相利 D事异则备变解析 A 是儒家荀子的观点;C 是墨家的观点;D 是法家韩非子的观点;材料体现的是道家老子的观点,选 B。答案 B2. (2018浙江名校协作体高三第一学期联考)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旧贵族阶层不断遭到打击。下列对贵族权益有较强冲击的是( )A君轻民贵思想、焚书坑儒B有教无类思想、郡县制C兼爱、仁政D无
2、为而治、严刑峻法解析 君轻民贵是孟子的民本思想,主要是劝导统治者爱惜民众,对贵族权益冲击不大,焚书坑儒使儒家受到沉重打击,与贵族权益无关,故 A 项错误;孔子提倡的有教无类思想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郡县制使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从文化和政治上冲击了贵族的权益,故 B 项正确;孟子的仁政思想是对统治者提出的要求,对贵族权益冲击不大,故 C 项错误;道家提倡的无为而治对贵族权益冲击很小,故 D 项错误。答案 B3(2018 年 3 月浙江省名校协作体考试)西汉有人向汉武帝建议说:“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 ”据此可知太学( )A为先秦教育史
3、和学术史揭开新的一页B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儒学的传播与发展C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2D以培养官僚后备力量为主要办学目的解析 题干大意是说太学是培养贤士和教化的重要机构,希望皇帝能够兴太学,设名师,来培养天下的贤士,故选 D;太学是在汉武帝时期才开始被建议兴建的,故 A 的时间不符合,所以排除;题干没有提到儒学和其他学派的内容,故 C 与题意无关;材料的主旨是“以养天下之士” ,B 项不符合主旨,故排除 B 项。答案 D4汉初法律在秦律基础上制定,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汉律特别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在无法律明文规定时,则以儒家经义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这主要说明汉代法
4、律( )A适应了外法内儒的治国理念B逐渐儒家化的发展特点C继承了秦代法律的刑事法规D宣扬了君权神授的理念解析 汉代“坚持德主刑辅” ,符合外儒内法的特点,故 A 项错误;材料“以儒家经义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 ,反映出汉代法律逐渐儒家化的发展特点,故 B 项正确;汉初法律是继承了秦代法律的刑事法规,但与题目主旨不符,故 C 项错误;材料强调汉代皇权至上,但没有体现出君权的来源,故 D 项错误。答案 B5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下列思想符合其演变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存天理,灭人欲 克己复礼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循天下之公A BC D解析 “存天理,灭人欲”是宋代理学思想
5、主张,“克己复礼”是春秋时期孔子的思想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是战国时期韩非子的思想,循天下之公是明末清初王夫之的思想,因而按演变过程排序为,选择 A 项符合题意。答案 A6(2018 年 3 月台州模拟卷)朱熹认为“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黄宗羲认为“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他们意在( )3A提倡节俭思想 B批判君主专制C主张依法治国 D强调民本思想解析 材料中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导致天下治乱的根源,与提倡节俭思想无关,故 A 项错误;朱熹认为统治者要节用爱民,与批判君主专制无关,故 B 项错误;他们的主张都与依法治国无关,故 C 项
6、错误;朱熹“爱民必先于节用” ,黄宗羲“万民之忧乐” ,都强调民本思想,故 D 项正确。答案 D7(加试题)(2017 年 9 月台州模拟) “黄(宗羲)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o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在这里,作者认为( )A对待历史应该客观且不能逾越时代背景B认识历史应以“现代”事物为衡量尺度C黄氏之说仍属于儒家思想范畴且无新见D黄氏学说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学统治地位解析 据材料“黄(宗羲)氏之说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并结合
7、所学知识可知,在这里,作者认为评价黄宗羲的思想应该从其所处的历史阶段和背景入手,而不是以现代的角度考查,故 A 项正确;材料说明作者反对以“现代”事物为衡量尺度,故 B 项错误;作者认为黄氏之说有新见,故 C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黄氏学说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学统治地位,故 D 项错误。答案 A8顾炎武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黄宗羲也说:“扶危定倾之心,吾身一日可以未死,吾力一丝有所未尽。 ”这说明他们都( )A反对君主专制 B以天下为己任C提倡公平法治 D反对宋明理学解析 题干未反映君主专制问题,故 A 项错误;顾“明道、救世”和黄“扶危定倾”
8、体现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故 B 项正确;题干没有提到法治问题,故 C 项错误;宋明理学也体现社会责任感,故 D 项错误。答案 B9(2018 年 3 月台州模拟卷)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4史实 结论A1986 年在甘肃天水放马滩一古墓中出土了一幅纸质地图,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纸张实物中国造纸术发明于东汉B苏东坡作为宋代文人画的代表人物,认为文人画“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传统文人画有“注重诗意”的特点C武经总要介绍了多种火药武器,并且记录了当时的三种火药配方宋朝开始出现火药武器D明清时期出现了以西游记 、 红楼梦等为代表的小说市民阶层兴起解析 A 项由“目前所知最早的纸张实物
9、”无法推断之前是否已经出现纸张,因此不能推断中国造纸术发明于东汉,故 A 项错误;B 项由文人画“诗画本一律” ,可以推断出传统文人画有“注重诗意”的特点,故 B 项正确;由“武经总要介绍了多种火药武器” ,无法推断出宋朝才开始出现火药武器,故 C 项错误;D 项市民阶层兴起推动明清小说的发展,颠倒因果关系,故 D 项错误。答案 B10(2018 年 1 月金华十校期末)西晋文人傅咸曾经如此评价某项发明:“夫其为物,厥美可珍。廉方有则,体洁性真。含章蕴藻,实好斯文。取彼之弊,以为己新。 ”该发明( )A对军事和经济,特别是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B使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C将人
10、类带入热兵器时代,推动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D15 世纪经由波斯传到西方,推动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造纸术,对军事和经济,特别是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的是指南针,故 A 项错误;材料意为纸由破布做成,但洁白受墨,物美价廉,写成书后可以舒卷,反映了造纸术的进步,故 B 项正确;将人类带入热兵器时代,推动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的是火药,故 C 项错误;15 世纪经由波斯传到西方,推动文艺复兴运动出现的是印刷术,故 D项错误。答案 B11(2017 年 9 月丽水、衢州、湖州高三模拟)中国“福文化”渊源深厚,每逢春节家家户户有在屋门、门楣、窗户等醒目的地方贴“福”字的习俗,祈福盼福。下列“
11、福”字与5“柳体”风格最接近的是( )解析 柳体是楷书字体。A 项是隶书,故 A 项错误;B 项是楷书,故 B 项正确;C 项是“福”字的行书写法,故 C 项错误;D 项是“福”字的草书写法,故 D 项错误。答案 B12(2017 年 10 月杭州高三期中考试)下图是明末清初画家八大山人的写意画孤禽图 ,下列各项对于该作品的分析,正确的是( )A追求个性和神韵意境 B注重对景物的逼真摹写C特别讲究布局与构图 D具有气势雄壮的特色解析 “写意画孤禽图 ”是典型的文人画,它集书法、绘画等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创作手法是留白,故 A 项正确;写意画追求神韵意趣,不看重对景物本身的逼
12、真描绘,故 B 项错误;“特别讲究布局与构图”为欧洲新古典主义的主要风格,故 C 项错误;写意画强调意趣神韵,借物抒情,不会具有雄壮的气势,故 D 项错误。答案 A13(加试题)新编京剧的伴奏已在传统的锣鼓丝弦中加入了大提琴等西洋乐器,如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待这一文化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经过这样的改变,京剧不再姓“京” 中国传统乐器本来很多是外来的,对此不必大惊小怪 外来元素的加入会破坏本土文化 历史是一个传承的过程, “旧中有新”同样也是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A B C D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过于绝对的肯定和否定,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应排除;比较客观公正,属于辩证法观点看问题,故得出结论正确
13、。答案 C614端午节是中国各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据史记记载,屈原是楚怀王的大臣,力主联齐抗秦,遭谗流放,公元前 278 年,秦军攻破楚都,屈原闻讯投汨罗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据此可知( )A宗法分封制的基本原则受到冲击B屈原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C推动了民族间交流和文化认同感D秦朝加强了边疆地区控制与管辖解析 材料是说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没有涉及宗法分封制的基本原则,故 A 项错误;屈原是忧国忧民的浪漫主义诗人,故 B 项错误;端午节是中国各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通过端午节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可以推动民族间交流和文化认同感,故 C 项正确;“秦朝加强
14、了边疆地区控制与管辖” ,材料中没有任何信息可以说明,故 D 项错误。答案 C15(2018 年 3 月浙江暨阳联考)鲁迅在评古代某一名著时认为:“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加以铺张描写,又作者禀性, 复善谐剧 ,故虽述变幻恍忽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鲁迅评论的名著是( )A 三国演义 B 水浒传C 红楼梦 D 西游记解析 三国演义中没有神魔,故 A 项错误;水浒传没有神魔内容,故 B 项错误;红楼梦的内容与材料“故虽述变幻恍忽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内容不符,故 C 项错误;西游记写的是神魔、精魅之事,故 D 项正确。答案 D二、非选择
15、题16(2018 年 1 月金华十校期末)明清时期,中国的经济和思想呈现出新的气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明代成化、弘治以后, “士人亦有精其业(绫绸)者,相沿成俗,于是,盛泽、黄溪四五十里间,居民尽逐绫绸之利,有力者雇人织挽,贫者皆自织” 。吴江县志风俗据严中平研究,15801590 年间,中国商人运往菲律宾马尼拉的商品中,棉布仅次于生丝与绸缎,居于第二位。中国棉布还远销西班牙殖民地,印第安人和黑人都用中国货而不用欧洲货。嘉定县、宝山县出产的紫花布,尤其成为欧洲的畅销货。7据樊树志晚明大变局整理材料二 “有为佛而货者,有为巫而货者,有为倡优而货者,有为奇技淫巧而货者,皆不切于民用,一概
16、痛绝之,亦庶乎救弊之一端也。此古圣王崇本抑末之道。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明)黄宗羲明夷待访录(1)根据材料一并联系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在纺织领域中日益凸显出来的新气象和政府实行的老政策。(2)有学者指出,明末儒学呈现“承古而萌新”的特点。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以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加以说明。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新气象” ,由材料一“士人亦有精其业(绫绸)者,相沿成俗”得出纺织业市镇兴起;由材料一“有力者雇人织挽”可知手工工场和雇佣关系的出现;由材料一“中国棉布还远销西班牙殖民地,印第安人和黑人都用中国货而不用欧洲货” 、 “成为欧洲的畅销货”可知质量精美,产品畅销世界各地
17、。第二小问“老政策” ,由材料一“明代成化、弘治” 、材料二“15801590 年间”的时间信息,结合所学得出重农抑商。第(2)问,结合所学,黄宗羲是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得出“承古”表现在继承了先秦时期民本思想,批判君主专制,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由材料二“皆不切于民用,一概痛绝之” 、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可知“萌新”表现在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认为工商皆本,反映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要求;注重实学,推动经世致用思潮。答案 (1)新气象:纺织业市镇兴起;手工工场和雇佣关系的出现;质量精美,产品畅销世界各地。老政策:重农抑商。(2)承古:继承了先秦时期民本思想,批判君主专制,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萌新: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认为工商皆本,反映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要求;注重实学,推动经世致用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