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李仕才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无论是纯水,还是酸性、碱性或中性稀溶液,在常温下,其 c(H )c(OH )110 14B c(H )110 7 molL1 的溶液一定是中性溶液C0.2 molL1 CH3COOH 溶液中的 c(H )是 0.1 molL1 CH3COOH 溶液中的 c(H )的 2 倍D任何浓度的溶液都可以用 pH 来表示其酸性的强弱解析 KW c(H )c(OH ),且 KW只与温度有关,所以,在常温下,纯水、酸性、碱性或中性稀溶液,均有 KW110 14 ;在温度不确定时,中性溶液里的 c(H )不一定等于 1107 molL1 ;0
2、.2 molL1 CH3COOH 溶液中的 CH3COOH 电离程度比 0.1 molL1 CH3COOH 溶液中的 CH3COOH 电离程度小,所以,0.2 molL1 CH3COOH 溶液中的 c(H )小于 0.1 molL1 CH3COOH 溶液中的 c(H )的 2 倍;当 c(H )或 c(OH )大于 1 molL1 时,用 pH 表示溶液的酸碱性就不简便了,而是直接用 c(H )或 c(OH )来表示。答案 A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0.1 molL 1 的 CH3COOH 溶液中,由水电离的 c(H )为 1013 molL1BpH2 与 pH1 的 CH3COOH 溶
3、液中 c(H )之比为 110C等体积 pH12 的 NaOH 溶液和 pH2 的 CH3COOH 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 pH7D1 mol 醋酸分子中含有共价键的个数为 8NA解析 A 项,0.1 molL1 的 CH3COOH 溶液中 c(H )0.1 molL1 ,故由水电离的c(H )10 13 molL1 ;B 项,pH 相差 1,溶液中的 c(H )相差 10 倍;C 项,等体积pH12 的 NaOH 溶液和 pH2 的 CH3COOH 溶液混合,CH 3COOH 过量,溶液显酸性,即pH7;D 项,1 个醋酸分子中含有 8 个共价键,即 1 mol 醋酸分子中含有共价键的个数为
4、8NA。答案 A3对于常温下 pH 为 1 的硝酸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 1 mL 稀释至 100 mL 后,pH 等于 3B向该溶液中加入 pH 为 13 的氢氧化钡溶液恰好完全中和C该溶液中硝酸电离出的 c(H )与水电离出的 c(H )之比值为 10122D该溶液中水电离出的 c(H )是 pH 为 3 的硝酸中水电离出的 c(H )的 100 倍解析 硝酸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稀释 100 倍,pH 增大 2,A 项正确。不知道 HNO3和 Ba(OH)2溶液的体积,B 项错。硝酸电离出的 c(H )为 0.1 molL1 ,由水电离出的 c(H )为 1013 molL
5、 1,二者之比应为 1012,C 项错。 pH 为 3 的硝酸中水电离出的 c(H )为 1011 molL1 ,故 D 项应为 102 ,D 项错。答案 A4用某种仪器量取液体体积,平视时读数为 n mL,仰视时读数为 x mL,俯视时读数为 y mL,若 x n y,则所用的仪器可能为 ( )。A量筒 B容量瓶C滴定管 D. 以上均不对解析 滴定管的刻度下面大,上面小。答案 C5如图曲线 a 和 b 是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相互滴定的滴定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 molL1BP 点时恰好完全中和,溶液呈中性C曲线 a 是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定曲线D酚酞不能
6、用作本实验的指示剂解析 由图可知,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相等,都是 0.1 molL1 ,A 错误;P 点时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相等,恰好完全中和,溶液呈中性,故 B 项正确;曲线a 对应的溶液起点的 pH 等于 1,故曲线 a 是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盐酸的滴定曲线,C 项错误;强酸和强碱的中和滴定,达到终点时溶液为中性,指示剂选择酚酞或甲基橙都可以,D 项错误。答案 B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盐的水溶液呈酸性,该盐一定是强酸弱碱盐B弱电解质溶液稀释后,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一定都减小C水的离子积常数 KW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D中和相同体积相同 pH 的盐酸和醋酸溶液
7、所需 NaOH 的物质的量相同3解析 A 错,如 NaHSO4溶液呈酸性; B 错,如盐酸稀释后 c(OH )会增大;D 错,中和相同体积同 pH 的盐酸和醋酸,醋酸消耗 NaOH 的物质的量多。答案 C7常温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c(H ) c(OH )的溶液一定显酸性BpH3 的弱酸溶液与 pH11 的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CpH5 的硫酸溶液稀释到原来的 500 倍,稀释后 c(SO )与 c(H )之比约为 11024D中和 10 mL 0.1 mol/L 醋酸与 100 mL 0.01 mol/L 醋酸所需 NaOH 的物质的量不同解析 B 项,pH3 的弱酸溶液与
8、 pH11 的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弱酸浓度大,有大量剩余,反应后溶液显酸性。C 项,pH5 的硫酸溶液稀释到原来的 500 倍,则溶液接近于中性, c(H )约为 107 mol/L, c(SO )10 5 /(2500)10 8 mol/L,则24c(SO ) c(H )110。D 项,两份醋酸的物质的量相同,则所需 NaOH 的物质的量24相同,错误。答案 D二、非选择题8在不同温度下的水溶液中 c(H )10 x mol/L, c(OH )10 y mol/L, x 与 y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曲线代表的温度下,水的离子积为_,曲线所代表的温度_(填“高于” “低于”
9、或“等于”)曲线所代表的温度。你判断的依据是_。(2)曲线所代表的温度下,0.01 mol/L 的 NaOH 溶液的 pH 为_。解析 (1)根据曲线中的数据,可以知道曲线代表的温度下水的离子积为 11012 mol2L2 ,水的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温度越高,水的离子积就越大,曲线所代表的水的离子积比曲线的大,所以,曲线代表的温度高。(2)曲线所代表的水的离子积为 11012, 0.01 mol/L 的 NaOH 溶液中 c(OH )10 2 mol/L,则 c(H )10 10 mol/L,pH10。答案 (1)11012 高于 曲线所代表的水的离子积比曲线的小,由于水的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
10、温度越高,离子积越大,故曲线代表的温度低 (2)109已知:常温下,A 酸的溶液 pH a,B 碱的溶液 pH b。(1)若 A 为盐酸,B 为氢氧化钡,且 a3, b11,两者等体积混合,溶液的 pH 为4_。a大于 7 b等于 7 c小于 7(2)若 A 为醋酸,B 为氢氧化钠,且 a4, b12,那么 A 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_mol/L,B 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_mol/L。(3)若 A 的化学式为 HR,B 的化学式为 MOH,且 a b14,两者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则混合溶液中必定有一种离子能发生水解,该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解析 (1)pH 3 的盐酸中的
11、 c(H )与 pH11 的氢氧化钡溶液中的 c(OH )相等,都等于 1103 molL1 ,二者等体积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2)醋酸和氢氧化钠均抑制水的电离。(3)a b14 的意义为酸中 c(H )与碱中 c(OH )相等,二者混合后溶液呈碱性,说明碱为弱碱,反应中碱过量。故弱碱阳离子 M 水解。答案 (1)b (2)10 10 10 12(3)M H 2OMOH H 10某学生用 0.1 molL1 的 KOH 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分解为如下几步:A移取 20 mL 待测盐酸注入洁净的锥形瓶,并加入 23 滴酚酞B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 23 次C把盛有标准溶液
12、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尖嘴使之充满溶液D取标准 KOH 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 12 cmE调节液面至“0”或“0”以下某一刻度,记下读数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 KOH 溶液滴定至终点并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就此实验完成填空:(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序号字母填写)_;(2)上述 B 步骤操作的目的是_;(3)上述 A 步骤操作之前,先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则对滴定结果的影响是_;(4)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_;(5)若称取一定量的 KOH 固体(含少量 NaOH)配制标准溶液并用来滴定上述盐酸,则对滴定结果产生的影响是_。解析 (3)若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13、,则锥形瓶内所取待测液偏多,消耗标准液也将偏多,导致结果偏大。(5)若用含 NaOH 的 KOH 溶液滴定盐酸,因为 M(NaOH)M(KOH),所以配制标准液中 c(OH )偏大,测得盐酸浓度偏小。答案 (1)B、D、C、E、A、F (2)洗去滴定管内壁附着的水,防止将标准溶液稀释产5生误差 (3)使测得的未知溶液浓度偏大 (4)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在半分钟内不褪色 (5)使测得的未知溶液浓度偏小,原因是同质量的 NaOH 中和的盐酸比 KOH 中和的盐酸多11现有浓度均为 0.1 molL1 的下列溶液:硫酸 醋酸 氢氧化钠 氯化铵请回答下列问题:(1)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H 浓度
1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_ _。(2)将和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3)已知 T , KW110 13 ,则 T _25 (填 “” 、 “”或“”)。在T 时将 pH11 的 NaOH 溶液 a L 与 pH1 的硫酸 b L 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若所得混合溶液的 pH10,则 a b_。(4)25 时,有 pH x 的盐酸和 pH y 的氢氧化钠溶液( x6, y8),取 a L 该盐酸与 b L 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恰好完全中和,求:若 x y14,则 a/b_(填数据);若 x y13,则 a/b_(填数据);若 x y14,则 a/b_(填
15、表达式);该盐酸与该氢氧化钠溶液完全中和,两溶液的 pH(x、 y)的关系式为_(填表达式)。解析 (1)向溶液中加入酸或碱均能抑制 H2O 的电离,且溶液中 H 或 OH 浓度越大,由水电离出的 H 浓度越小;盐的水解能促进水的电离,即由水电离出的 c(H )从大到小的顺序为。(2)二者完全反应生成 NaCl 和 NH3H2O,NH 3H2O 电离使溶液呈碱性,即 c(Na ) c(Cl ) c(OH ) c(NH ) c(H )。(3)温度升高时 KW增大, T 4时 KW110 14 ,即 T 25 ;NaOH 溶液中 n(OH )0.01 a mol,硫酸中 n(H )0.1 b mol,根据混合后溶液 pH10,得 103 ,解得0.01 a 0.1 ba ba b1019。(4)若两溶液完全中和,则溶液中 n(H ) n(OH ),即10 xa10 y14 b,整理得 10 x y14 ,若 x y14 时, 1;若 x y13,则ab ab0.1;若 x y14,则 10 x y14 ;两溶液完全中和时,则有 10 x y14 即ab ab ablg x y14,解得 x y14lg 。ab ab答案 (1) (2) c(Na ) c(Cl ) c(OH ) c(NH ) c(H ) (3) 41019 (4)1 0.1610 x y14 x y14lg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