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选择套题满分练 61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太阳能光解水制 H2可减少碳排放B用聚乙烯生产快餐盒可降低白色污染C用如图所示方法可改良碱性土壤D用 Ba(OH)2可消除水中 Cu2 等重金属离子污染答案 A解析 水在太阳能下分解生成 H2,不产生碳排放,A 正确;聚乙烯的使用为“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B 错误;用熟石灰应改良酸性土壤,C 错误;Ba 2 本身也属于重金属,有毒,D 错误。2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烷不能发生氧化反应B乙烯和苯均能发生加成反应C乙醇和乙酸乙酯都易溶于水D甲苯中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答案 B解析
2、CH 4可以在 O2中燃烧,能发生氧化反应,A 错误;CH 2=CH2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苯中含有苯环,均能发生加成反应,B 正确;CH 3COOCH2CH3不溶于水,C 错误;甲苯分子中CH 3的碳原子为饱和碳原子,与和它直接相连的原子形成四面体构型,故甲苯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D 错误。3设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1 mol 铁与足量 Cl2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 3NAB常温常压下,22.4 L NH 3中所含的共价键数大于 3NA2C1 L 0.1 molL 1 的 Na2CO3溶液中 HCO 和 CO 的数目之和小于 0.1NA 3 23D2
3、L 0.1 molL 1 氯化钾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大于 0.2NA答案 B解析 1 mol 铁与足量 Cl2完全反应时,铁全部被氧化成 Fe3 ,转移电子数为 3NA,A正确;常温常压下,22.4 L NH3的物质的量小于 1 mol,所含的共价键数小于 3NA,B 不正确;根据物料守恒,碳元素还存在于 H2CO3中,C 正确;2 L 0.1 molL1 氯化钾溶液中不仅存在 Cl ,还存在 OH ,D 正确。4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对应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A向某溶液里滴加 NaOH 溶液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颜色无明显变化原溶液中无 NH 4B
4、将少量某无色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出现白色沉淀该气体一定是 CO2C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氯水和 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红色原溶液中有 ID将稀盐酸滴入硅酸钠溶液中,产生白色胶状沉淀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大于硅元素答案 C解析 如果原溶液中 NH 的浓度较低,且滴加 NaOH 溶液后不对溶液进行加热,则产 4生的少量 NH3又会溶于溶液中,从而导致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颜色无明显变化,A 错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可能是 CO2,也可能是 SO2,B 错误。CCl 4层显紫红色,说明有I2被萃取出来,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I ,C 正确。比较氯元素和硅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时,应比较二者最高价含
5、氧酸的酸性强弱,而 HCl 不是氯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D 错误。5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 A、B、C 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 1 所示。若从 t2 min 开始,每个时刻只改变一个且不同的条件,物质 C 的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 2 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3A t2 min 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增大压强或加入催化剂B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C0 t1 min 内 A 与 B 的平均反应速率之比为 32D该反应中 C 一定为产物答案 B解析 因每个时刻只改变一个且不同的条件, t2 t3 min 阶段与 t4 t5 min 阶段反应速
6、率均加快且平衡不移动,说明 t2 min 和 t4 min 时改变的条件是使用了催化剂和加压中的一种,且不同,则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结合题图 1,推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A2B C,故 A、D 正确; t3 t4 min,物质 C 的正、逆反应速率均降低,则 t3 min 时改变的条件为降低反应温度,由题图 2 知平衡逆向移动,说明正反应吸热,故 B 错误;0 t1 min 内 A 与 B 的平均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32或等于浓度的变化量之比,为(0.150.06)(0.110.05)32,故 C 正确。6已知 X、Y、Z、W、R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
7、只有一种金属元素,X 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 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相等,W 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最内层电子数的 3 倍,R 是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WRB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RWYC单质 Z 可与 R 的最高价含氧酸发生置换反应DW、R 所形成的简单离子均能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答案 D解析 根据 X 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可确定 X 为 H;由 Y 的最高正价4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相等,可确定 Y 为 C 或 Si;结合 W 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最内层电子数的3 倍,可知 W 为 O 或 S;结合 R 是同周期元素中原子
8、半径最小的元素可确定 R 为 F 或 Cl;若 Y 为 Si 或 W 为 O,则 Z 不可能是金属元素,故 Y 为 C,W 为 S,R 为 Cl,Z 可能为 Na、Mg或 Al。原子半径:Na(或 Mg、Al)S Cl,A 正确;非金属性:ClSC,则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ClH 2SCH4,B 正确;金属 Na(或 Mg、Al)能与 HClO4发生置换反应,C 正确;Cl 对水的电离平衡无影响,D 错误。7用如图所示装置电解一段时间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电极、电极均为 Fe,A 为 NaCl 溶液,两电极间可能会出现白色沉淀B电极、电极均为石墨,A 为 FeCl2溶液,电极附近溶
9、液变成黄绿色C电极、电极均为 Pt,A 为饱和 Na2SO4溶液,电解质溶液中有晶体析出D电极、电极均为 Al,A 为 AlCl3溶液,电极质量增加答案 D解析 A 项,电极、电极均为 Fe,A 为 NaCl 溶液,则在阳极、阴极分别生成亚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两电极间可能会出现白色沉淀,正确;B 项,电极、电极均为石墨,A 为 FeCl2溶液,电极上氯离子失电子变成氯气,而使其附近溶液变成黄绿色,正确;C 项,电极、电极均为 Pt,电解饱和 Na2SO4溶液实际为电解水,电解后水减少,电解质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正确;D 项,电极、电极均为 Al,A 为 AlCl3溶液,电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 H2,电极质量不增加,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