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人教化学 2019 高考一轮选编习练题(5)李仕才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金属钠非常活泼B钠可以从硫酸铜溶液中还原出铜单质 C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D钠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答案 B2、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H 2(g) O2(g)=H2O(g) H1 a kJmol1122H 2(g)O 2(g)=2H2O(g) H2 b kJmol1H 2(g) O2(g)=H2O(l) H3 c kJmol1122H 2(g)O 2(g)=2H2O(l) H4 d kJmol1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a c0 B b d0C2 a b0 D2 c d0答案
2、C解析 H 2的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 H0, a、 b、 c、 d 都小于 0,B、D 两项错误;反应与反应相比较,产物的状态不同,H 2O(g)的能量H 2O(l)的能量, a c,A 项错误;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是反应的 2 倍,的反应热也是的 2 倍,即 b2 a0,C 项正确。3、在容积为 2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xA(g) yB(g)?zC(g),图表示 200 时容器中 A、B、C 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图表示不同温度下平衡时 C 的体积分数随起始n(A) n(B)的变化关系。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图可知反应 xA(g) yB(g)?zC(g)的 H0,且 a 2B.2
3、00 时,反应从开始到平衡的平均速率 v(B)0.02 molL 1 min1C.若在图所示的平衡状态下,再向体系中充入 He 的瞬间, v 正 v 逆D.200 时,向容器中充入 2 mol A 和 1 mol B,达到平衡时,A 的体积分数等于 0.52答案 B解析 A 项,由图像可知:升高温度,平衡时 C 的体积分数增大,说明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方向为吸热反应,所以 H0;根据图所示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2A(g)B(g)?C(g),只有当两种反应物按照方程式的计量数的关系加入时生成物 C 达到平衡时含量才会最高,则 a2,A 错误;B 项,200 时,反应从开始到
4、平衡的平均速率 v(B)(0.40.2) mol2 L5 min0.02 molL1 min1 ,B 正确;C 项,若在图所示的平衡状态下,再向体系中充入 He,由于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没变,所以平衡不移动, v 正 v 逆 ,C 错误;D 项,由图可知在 200 时,若加入 0.8 mol A和 0.4 mol B,达到平衡时 A 的体积分数为 0.5。若向容器中充入 2 mol A 和 1 mol B,即增大了反应物的浓度,同时容器内气体的压强增大。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压强减小的方向移动。所以达到平衡时,A 的体积分数小于 0.5,D 错误。4、在一块表面无锈的铁片上
5、滴食盐水,放置一段时间后看到铁片上有铁锈出现。铁片腐蚀过程中发生的总化学方程式:2Fe2H 2OO 2=2Fe(OH)2,Fe(OH) 2进一步被氧气氧化为Fe(OH)3,再在一定条件下脱水生成铁锈,其原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片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B铁片腐蚀最严重区域应该是生锈最多的区域C铁片腐蚀中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2H 2OO 24e =4OHD铁片里的铁和碳与食盐水形成无数微小原电池,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答案 D解析 A 项 , 在 铁 的 吸 氧 腐 蚀 过 程 中 , 铁 片 发 生 氧 化 反 应 而 被 腐 蚀 ; B 项 , 铁 片 负 极 腐蚀 最 严 重 , 由 于
6、 离 子 的 移 动 , 在 正 极 区 域 生 成 铁 锈 最 多 ; C 项 , 铁 片 负 极 反 应 式 应 为Fe 2e =Fe2 。5、(2017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废旧电池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废旧电池的处理体现了对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对废旧电池处理的主要目的是( )A回收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B回收电池中的二氧化锰C回收电池中的石墨电极D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汞、镉、铅对土壤、水源的污染答案 D解析 对废旧电池的处理体现了对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回收处理废旧电池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汞、镉、铅对土壤、水源的污染,
7、答案选 D。6、室温下在 25 mL 0.1 molL1 NaOH 溶液中逐滴加入 0.2 molL1 CH3COOH 溶液,曲线3如图所示,有关离子浓度关系比较错误的是( )A.在 A、B 间任意一点,溶液中一定都有 c(Na ) c(H ) c(CH3COO ) c(OH )B.在 B 点: a12.5,且有 c(Na ) c(CH3COO ) c(OH ) c(H )C.在 C 点: c(Na ) c(CH3COO ) c(H ) c(OH )D.在 D 点: c(CH3COO ) c(CH3COOH)2 c(Na )答案 C解析 在 25 mL 0.1 molL1 NaOH 溶液中逐滴
8、加入 0.2 molL1 CH3COOH 溶液,二者之间相互反应,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所需醋酸的体积为 12.5 mL,当反应至溶液显中性时,醋酸应稍过量,且 c(OH ) c(H ),注意根据电荷守恒思想来比较离子浓度大小。A 项,在 A、B 间 任 一 点 , 溶 液 中 只 存 在 四 种 离 子 有 Na 、 H 、 CH3COO 、 OH , 根 据 电 荷 守 恒 则 有 :c(Na ) c(H ) c(CH3COO ) c(OH ),故 A 正确;B 项,在 B 点溶液显中性,则结果是c(OH ) c(H ), 根 据 电 荷 守 恒 c(Na ) c(H ) c(CH3COO )
9、 c(OH ), 则 一 定 有 c(Na ) c(CH3COO ), H 与 OH 为水电离产生,浓度很小,故有: c(Na ) c(CH3COO ) c(OH ) c(H ),故 B 正确;C 项,在 C 点,溶液显酸性,故有 c(OH ) c(H ),根据电荷守恒:c(Na ) c(H ) c(CH3COO ) c(OH ),故 c(Na ) c(CH3COO ),故 C 错误;D 项,在 D点时,醋酸剩余,剩 余 的 醋 酸 的 浓 度 和 生 成 的 醋 酸 钠 浓 度 相 等 均 为 0.05 molL 1, 根 据 物料 守 恒 , 则 : c(CH3COO ) c(CH3COO
10、H) 0.1 molL 1, 故 D 正 确 。7、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 )AK BNa CFe DAl答案 D解析 钾属于活泼金属,与氧气发生剧烈的反应,A 项错误;钠属于活泼金属,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钠,氧化钠不能保护内层钠,B 项错误;铁在空气中发生反应:2FeO 22H 2O=2Fe(OH)2、4Fe(OH) 2O 22H 2O=4Fe(OH)3、2Fe(OH) 3=Fe2O33H 2O,铁表面生成的 Fe2O3不能保护铁,C 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取钠镁合金 7.0 g 进行如下实验:(1)写出 Mg 在 CO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
11、式:_。(2)向溶液 1 中加过量的 NaOH 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写出合金的化学组成为_。答案 (1)2MgCO 2 2MgOC= = = = =点 燃 4(2)H OH =H2O、Mg 2 2OH =Mg(OH)2(3)Na2Mg解析 (1)2MgCO 2 2MgOC。= = = = =点 燃 (2)溶液 1 中含有的溶质为 HCl、NaCl、MgCl 2,加入过量的 NaOH 溶液,发生的反应为H OH =H2O、Mg 2 2OH= =Mg(OH)2。(3)设 7.0 g NaMg 合金中,Na、Mg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x、 y,则23x24 y7.0 2NaH 2 M
12、gH 2x y yx2 y0.2 mol x2由可得 x0.2 mol, y0.1 mol,即 ,nNanMg 21故合金的化学组成为 Na2Mg。2、为了比较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强弱,可在实验室先制取 Cl2(利用 MnO2与浓盐酸反应可制取 Cl2),并将 Cl2依次通入 NaBr 溶液和 KI淀粉溶液中。如图所示仪器及药品,试回答:(1)若所制取气体从左向右流向时,上述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为_接_、_接_、_接_、_接_。(填字母)(2)实验开始后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装置中发生的现象是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装置中产生的现象:溶液先变蓝一段时间后蓝色褪去,生成两种强酸,请
13、写出蓝色褪去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 (1)F G H D C B A E(2)MnO24H 2Cl Mn2 Cl 22H 2O= = = = = 5(3)溶液变橙色 Cl 22NaBr= =Br22NaCl(4)5Cl2I 26H 2O=2HIO310HCl解析 (1)实验室用装置制备氯气,经过、装置验证氯气的强氧化性,氯气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应用装置吸收氯气,防止污染,则各仪器从左至右的连接顺序为F 接 G、H 接 D、C 接 B、A 接 E。(2)装置中是用 MnO2和浓盐酸制取 Cl2。(3)Cl 2能和NaBr 发生置换反应生成 Br2,溶液变成橙色。(4)氯气能和碘化钾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碘单质,单质碘遇淀粉显蓝色,一段时间后蓝色褪去,生成两种强酸,则过量的 Cl2将生成的 I2继续氧化成 HIO3,本身被还原成 HCl:5Cl 2I 26H 2O=2HIO310H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