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部分区域地理第十三单元世界地理第一讲世界地理概况跟踪检测鲁教版.doc

    • 资源ID:1136126       资源大小:458.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部分区域地理第十三单元世界地理第一讲世界地理概况跟踪检测鲁教版.doc

    1、1第一讲 世界地理概况一、选择题下图为沿 2326S 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 12 题。1与图中地气候成因无关的是( )A地形 B东南信风C暖流 D东北信风2下列有关图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位于地的正东方向B该剖面线穿过的地区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C地所在国家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其北部的平原地区D甲、乙、丙三海域依次为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解析:第 1 题,地位于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受马达加斯加暖流、东南信风以及地形的抬升作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这里没有东北信风,故选 D 项。第 2 题,同一纬线圈两地的东西方向,按两者之间的劣弧算,地应位于地的正西方向,排除 A 项;地所在国家

    2、是巴西,其人口主要集中在其国土的东南部沿海平原,排除 C 项;甲、乙、丙三海域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排除 D 项;从示意图就可以看出,沿线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故选 B 项。答案:1.D 2.B(2017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模拟)2014 年 5 月 411 日,中国总理李克强对非洲四国和非盟总部进行访问,这是中国新一届政府总理首次访问非洲。下图为此次访问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 34 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A访问期间四国白昼越来越长B四国都有热带草原气候C访问期间四国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D访问期间四国正值多雨季节4下列关于几内亚湾及其沿岸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矿产资源丰富

    3、B有暖流流经C海岸线平直,无港口分布D人口密度较高解析:第 3 题,总理访问的四国分别位于南、北半球,昼夜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降水变化趋势不可能一致,排除 A、C、D 三项;这四个国家都有热带草原气候的分布,故选B 项。第 4 题,几内亚湾海岸线平直,港口建设条件较差,但在一些地区还是有港口,C 项说法错误,故选 C 项。非洲几内亚湾及其沿岸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几内亚湾有暖流流经,该地区人口增长快,人口密度高,A、B、D 三项说法都正确。答案:3.B 4.C(2017湖北四校联考)读某区域图,回答 56 题。5图中植被带的界线为下列哪两者的分界线( )A热带雨林、热带草原B高寒草甸、热带草原C热

    4、带草原、灌木林D常绿阔叶林、常绿硬叶林6下列关于该区域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东北陡、西南缓B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形成内部褶皱山脉C河流以雨水和冰雪融水补给为主D水稻和冬小麦是该地的主要粮食作物解析:第 5 题,该地区东部受信风影响,从海洋带来丰富的水汽,在地形的抬升作用下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植被为热带雨林;而在背风的一侧降水较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植被为热带草原,A 项正确。第 6 题,从河流的长度来看,西南坡坡度较陡,该地位于大3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的碰撞地区,大陆板块一侧隆起形成褶皱山脉,山脉最高处海拔为 4 220 米,位于热带地区,不会有大量的冰雪融水,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粮食作物以

    5、小麦和玉米为主,是玉米的原产地,因此 B 项正确。答案:5.A 6.B下图是非洲部分区域和内罗毕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 78 题。7一年中,内罗毕有两个气温最高值的原因是( )A地处南半球 B地处高原C地处赤道附近 D靠近大湖泊8人们到内罗毕附近的天然动物园去看野生动物,一年中最适宜的时间是( )A2 月 B5 月 C8 月 D10 月解析:第 7 题,内罗毕地处赤道附近,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机会,因此有两个气温高值,C 项正确。第 8 题,读图可知,内罗毕 5 月份降水较多,水草丰美,野生动物种类多并且温度较低,因此 B 项正确。答案:7.C 8.B(2017山东聊城模拟)位于柬埔寨的洞里萨

    6、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通过洞里萨河同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洞里萨湖湖面最大可达 1 万 km2以上,平均水深在 10 m 以上;最小面积仅有 2 7003 000 km2,平均水深仅 1 m 左右。下图示意洞里萨湖及其水系分布。据此回答 911 题。49洞里萨湖水深与面积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流域内降水季节变化显著B流域内气温季节变化明显C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汇水速度快D地处热带,季节性蒸发旺盛10洞里萨河是世界上唯一一条因不同季节而逆转流向的河流。其主要原因是( )A洞里萨湖与湄公河水位差异的季节变化B湄公河排水不畅C洞里萨湖流域和湄公河流域连为一体D洞里萨湖蓄洪量大11洞

    7、里萨河流向因季节而发生逆转带来的有利影响有( )增加洞里萨湖的蓄水量减轻湄公河下游的洪水威胁维持城市供水的持续稳定缓解湄公河下游的旱情保障湄公河四季航运A BC D解析:第 9 题,洞里萨湖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旱、雨两季季节变化明显。雨季降水多,湖水深、面积大;旱季降水少,湖水浅、面积小。第 10 题,雨季湄公河水位上涨,河水经洞里萨河自东南向西北汇入洞里萨湖;旱季湄公河水位较低,洞里萨湖湖水流向洞里萨河,河水自西北向东南汇入湄公河。第 11 题,洞里萨河流向因季节而发生逆转能够调节湄公河的径流和洞里萨湖的蓄水量,因而能减轻湄公河下游的洪水威胁,缓解湄公河下游的旱情,保障湄公河四季航运;但未明

    8、确指出城市的区位在哪儿,所以维持城市供水的持续稳定指向不明确;增加蓄水量既可能是有利影响也可能是不利影响。答案:9.A 10.A 11.B二、非选择题512(2017浙江宁波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北美部分地区图。材料二 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长河,也是北美洲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1)与同纬度的欧洲西部比较,美国中部平原气候大陆性强,试分析原因。(2)甲山脉起伏和缓,请简述原因。(3)结合材料,简述密西西比河航运发达的自然条件。解析:第(1)题,分析美国中部平原气候大陆性强的原因应结合材料一图,从地形、大气环流等方面回答。第(2)题,地形的形成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

    9、结果,结合该山脉实际从两方面回答即可。第(3)题,根据材料分析,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长河,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流量大;流域内地形较平坦,水流平缓。注意要求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答案:(1)西部高大的山地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西风气流,使中部平原受海洋影响小;中央大平原南北贯通,夏季墨西哥湾暖湿空气北上,使中东部较同纬度欧洲西部气温高;冬季来自北冰洋的冷空气长驱南下,使中东部较同纬度欧洲西部气温低,加大了气温年较差,加剧了气候的大陆性。(2)该山脉位于(美洲)板块内部,地壳稳定,内力抬升作用小;形成年代久远,受外力(流水、冰川)侵蚀作用,所以山脉起伏和缓。(3)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流量大;通航里程长;

    10、流经平原,水流平缓;结冰期短,通航时间长。13读非洲南部降水量和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回归线附近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2)图中 25 等温线在沿海和内陆的分布有何特点?气温高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6(3)图中 25 等温线在大陆东、西两岸的分布特点有何不同?气温高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解析:第(1)题,结合图例和图中信息可知,回归线附近地区大陆东岸年降水量多为5001 000 mm;大陆西岸年降水量多低于 500 mm,年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减少。其影响因素可从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地势和洋流性质等方面回答。第(2)题,题中“在沿海和内陆的分布”包含两层含义。试

    11、题指向:比较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影响因素:可从海陆位置方面思考。同时,需要注意“分布的特点”和“气温高低的不同”答题方向的差异。气温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纬度、海陆位置、地形地势和洋流等。第(3)题, “在大陆东、西两岸的分布”仅需要从两岸的洋流性质等角度分析,不必考虑海陆位置。答案:(1)由东岸向西岸逐渐减少。东岸地区因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水汽含量多)以及流经沿岸海域的暖流的影响,降水比较多;自东向西,湿润的东南信风的影响逐渐减小。大陆西岸地区东南信风来自大陆(水汽含量少),加之流经沿岸海域的寒流的影响,降水比较少。(2)25 等温线在东、西沿海地区向低纬方向弯曲,内陆地区向高纬方向弯曲。内陆地区的气温比同纬度沿海地区的气温高。这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3)25 等温线在大陆东岸比大陆西岸向低纬方向弯曲的程度小。东岸的气温比同纬度西岸的气温高。这是因为东岸海域有暖流流经,有增温作用;西岸海域有寒流流经,有降温作用。


    注意事项

    本文(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部分区域地理第十三单元世界地理第一讲世界地理概况跟踪检测鲁教版.doc)为本站会员(bonesoil32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