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二讲 人口迁移一、选择题1(2015高考广东卷)下图为 20052012 年我国某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图。由图可推断该省是( )A海南 B四川C广东 D浙江解析:图中显示,该省人口数量多,且常住人口数量总体上呈减少趋势,说明该省人口大量迁出,选项中只有四川符合条件。海南省、广东省、浙江省属于人口迁入省份。答案:B(2017河南省实验中学模拟)下表为 2015 年世界最大移民接收国和输出国人口迁移数量(单位:万人)。据此完成 23 题。美国 4 280俄罗斯 1 230最大移民接收国德国 1 080中国 3 500印度 2 000最大移民输出国菲律宾 7 0022.根据上表,世界人口的主要接收
2、国( )A多为发展中国家 B多为发达国家C均为东半球国家 D均为西半球国家3菲佣是指来自菲律宾的家政服务人员。菲佣有文化、懂英语,素有“世界上最专业的保姆”之美誉。中国香港、新加坡和美国是菲佣的主要分布地。影响菲佣迁往上述各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A语言优势 B文化水平高C经济差异 D政策优势解析:第 2 题,世界人口主要接收国是美国、德国等,所以多为发达国家。第 3 题,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菲律宾经济落后,而上述地区经济发达,菲佣迁移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2答案:2.B 3.C(2017晋冀豫质检)下图为 2013 年三大城市群人口迁移情况对比图。读图,完成45 题。4三大城
3、市群中( )A京津冀的人口增速最快B长三角的人口增量最多C珠三角的人口净迁入率最高D长三角人口迁出率最高5导致京津冀和珠三角人口净迁入率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产业结构 B环境承载力C国家政策 D科技水平解析:第 4 题,比较三地的人口迁入率与人口迁出率数值,即可判断答案。第 5 题,首先明确两地差异主要体现在人口迁入率上,人口净迁出率都较低,则两地人口迁入率差异决定了人口净迁入率的差异。珠三角工业结构轻型化,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较发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因而人口迁入率较高;而京津冀工业结构主要为高技术类、重工业类,对普通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较少,故人口迁入率较低。答案:4.C 5.A改革开放后
4、,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日趋频繁。读图,完成 67 题。6上图为 2012 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该图可以反映人口迁移情况。图中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A粤、豫、黔、沪 B豫、粤、黔、沪C粤、豫、沪、黔 D豫、粤、沪、黔7下列对当前人口迁出主要流向的表述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3A河北流向辽中南地区 B安徽流向京津地区C湖南流向长三角地区 D广西流向珠三角地区解析:第 6 题,从人口数量来看,省级行政区常住人口数量超过 1 亿,且多于户籍人口数量,说明该省内行政区人口数量大且迁入人口数量大,应为广东省;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数量超过 1 亿,且多于常住人口
5、数量,说明该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大,且迁出人口数量大,应为河南省;省级行政区常住人口数量为 2 000 多万,且多于户籍人口数量,说明该省级行政区人口迁入数量大,应为上海市。第 7 题,我国人口主要从内陆流向沿海地区,从经济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且会就近迁移。由此可判断出河北人口主要流向京津地区;安徽人口主要流向长三角地区;湖南、广西人口主要流向珠三角地区。答案:6.A 7.D(2017河南适应性测试)下图为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劳动年龄人口(1564 岁)增长率趋势图。读图,回答 89 题。8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的时间大致是( )A1963 年 B1984 年C2017 年 D20
6、30 年9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增速减慢的原因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B劳动人口的省际迁移增多C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D工资水平增长缓慢解析:第 8 题,图示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在 2017 年以前大于 0,说明该类人口数量一直在增长,在 2017 年以后增长率小于 0,说明该类人口数量开始减少,则最大值出现在2017 年。第 9 题,劳动年龄人口是指 1564 岁人口,则该类人口数量增速减慢,与 15 年前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有关。答案:8.C 9.A(2017湖北七市模拟)人口抚养系数是指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4数(通常指 1564 岁人口)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读安徽
7、常住人口变化表,回答1011 题。1564岁/%65 岁及以上/%城市化水平/%净迁出人口/万人2010 年 72 10.2 46.5 9142013 年 71.11 12.8 47.86 898.710.20102013 年,安徽省人口抚养系数变化特点是( )A少年儿童抚养系数上升,老年抚养系数上升B少年儿童抚养系数上升,老年抚养系数下降C少年儿童抚养系数下降,老年抚养系数下降D少年儿童抚养系数下降,老年抚养系数上升1120102013 年,安徽省外出人口出现回流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A东部沿海地区环境质量下降B城市化水平上升C承接了大量劳动力密集型产业D户籍管理制度日趋宽松解析:第 10
8、 题,从表中可看出,014 岁人口比重 2010 年为 17.8%,2013 年为16.09%;依据材料中人口抚养系数概念计算可知,少年儿童抚养系数下降,老年抚养系数上升。第 11 题,外出人口主要是为了就业而外出,出现回流,可能是当地有了就业机会,C 项更合题意。答案:10.D 11.C二、非选择题12(2017北京东城区模拟)读北京市常住人口调查数据图,完成下列问题。(1)人口性别比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平均每 100 个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数量。北京市的人口性别比是多少?(2)由图分析,北京市的劳动力是否短缺?为什么?(3)从北京市常住人口年龄比例构成上看,你认为北京市现在面临着哪两方面的巨
9、大压力?你对缓解这些压力有什么良策?解析:第(1)题,结合性别比概念及北京市常住人口性别比例数据进行计算。第(2)题,北京 1564 岁人口比重大,劳动力充足,并不短缺。第(3)题,北京市社会经济发达,人5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但由于外来人口大量迁入和大学生就业,使该市人口增长较快。答案:(1)102(或 103)。(2)否。因为劳动力的主体部分是 1564 岁的人口,而北京市该部分的人口比例达到79%,劳动力充足。(3)面临的压力:就业压力、人口老龄化。对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机会;建立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发展养老院和家政服务,关心老年人等。13(2016高考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0、。材料一 “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材料二 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2015 年来此过冬养老人数近 10 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材料三 下图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下表为攀枝花气温、降水资料。(1)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有利气候条件是_、_;此外,其他地理原因有_、_、_。(2)大量外来人口对攀枝花“阳光花城”兴起有哪些积极影响?_。6解析:第(1)题,考查人口迁移。读图可知,攀枝花市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结合表中数据可知,冬季气温高,晴天多,光照充足,适合养老。其他地理原因可从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等角度说明。第(2)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注意从“积极”方面回答。可考虑促进房地产、旅游、养老服务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当地消费、促进文化交流等。答案:(1)冬季气温较高 晴天多,光照充足 交通便利 环境优美 旅游资源丰富(2)促进房地产、旅游、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当地的消费,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改善;促进多元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