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一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讲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练习湘教版.doc

    • 资源ID:1136053       资源大小:642.5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一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讲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练习湘教版.doc

    1、1第二讲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基础巩固组河套灌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河套平原,是引黄河水灌溉的自流灌区。下图为河套灌区局部略图。据此完成第 12 题。1乌梁素海湿地的主要作用是( )A为灌区提供灌溉水源B调蓄黄河洪水C发展航运和水产养殖D汇集灌溉余水2为防止河套区土地盐碱化,宜采取的措施是( )A推广耐盐作物 B完善排水系统C增加灌溉水量 D增施有机肥料解析:第 1 题,根据材料,河套平原是引黄河水灌溉的自流灌区,灌溉区域内水向 低处流,与黄河流向一致。读图可知,乌梁素海湿地位于灌溉区域的下游位置,主要作用是汇集灌溉余水,D 项对。为灌区提供灌溉水源应在灌区上游方向,A 项错。

    2、不能调蓄黄河洪水,也不能发展航运,B、C 两项错。第 2 题,为防止河套区土地盐碱化,宜采取的措施是完善排水系统,B 项对。推广耐盐作物、增施有机肥料不能防止土地盐碱化,A、D 两项错。增加灌溉水量易导致土地盐碱化,C 项错。答案:1.D 2.B位于台湾省西北部临海的桃园地区素有“千塘之乡”的美称。18 世纪广东客家人迁居桃园垦荒,始修埤塘系统(如下图),1963 年埤塘逾 8 800 口。近几十年来,桃园人口激增,埤塘数量迅速减少,目前仅存约 2 800 口。据此完成第 34 题。23修建埤塘的主要目的是( )A养殖与旅游 B滞洪与养殖C灌溉与滞洪 D灌溉与旅游4桃园地区埤塘数量迅速减少的最

    3、主要原因是( )A水稻总产量的提高B现代化水利系统的兴起C水产养殖业的衰落D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快解析:第 3 题,根据材料可知,修建埤塘开始于客家人垦荒时期,垦荒是发展种植业,主要目的是灌溉与滞洪,C 项对。养殖、旅游与垦荒无关,不是修建埤塘的主要目的。第 4题,根据材料可知,桃园地区埤塘数量迅速减少的现象,是随着人口激增出现的。所以最主要原因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快占用湿地,D 项对。水稻总产量的提高与埤塘减少无关,A 项错。现代化水利系统的兴起,可能使埤塘数量增加,B 项错。水产养殖业的衰落可能是埤塘减少的结果,不是原因,C 项错。答案:3.C 4.D(2017福建六校联考)红树林指生长在热

    4、带、亚热带地区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读图,完成 56 题。5下列城市中最有可能观赏到红树林景观的是( )A大连 B青岛C深圳 D上海6近年来,我国部分沿海地区适当扩大红树林面积的主要目的有( )防风消浪、促淤保滩 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保持生物多样性 增加用材林A BC D3解析:第 5 题,由材料可知,红树林主要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地区。我国大连、青岛纬度高,位于温带地区,不易生长红树林;上海虽位于亚热带地区,但其纬度高于深圳,热量较少;因此最易观赏到

    5、红树林景观的是深圳。第 6 题,红树林具有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以及保持生物多样性等多方面的功能;红树林不是用材林。答案:5.C 6.B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红碱淖(如下图)是我国 4A 级旅游景区,主要休闲旅游项目为观鸟、食鱼,橡皮艇等。红碱淖原为低洼沼泽地,1929 年面积不足 2 平方千米,1958 年周边地区疏通排水渠,20 世纪60 年代连年水灾,面积增至 70 平方千米,成为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20 世纪 90 年代末以来,由于工农业的发展和气候变化使湖面水位急剧下降,至 2015 年 12 月湖面仅存 25.5 平方千米。(1)分析红碱淖从沼泽地变

    6、为淡水湖的原因。(2)分析近 10 多年来红碱淖水位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3)鉴于红碱淖的现状,有人建议拆除图示区域两座水坝。对此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结合图文材料,从地势、径流、形成时间等角度分析红碱淖从沼泽地变为淡水湖的原因。第(2)题,从自然原因和采矿、修建水库等人为原因等方面,分析近 10 多年来红碱淖水位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第(3)题,若赞同拆坝,从节水农业发展使拆坝成为可能及大坝拦水对红碱淖的不利影响来分析;如不赞同拆坝,需从影响上游农业发展及资金限制等角度阐释。答案:(1)该地地势低洼,疏通排水渠,使汇入淡水增加;历次水灾有大量泛滥的河水汇入。湖泊形成时间短,

    7、盐分累积有限。(2)气候变暖,流域内降水减少,蒸发加大;周边开采煤矿,使地下水流入煤矿采空区,湖区附近地下水位下降;修建水库拦蓄入湖河水,导致入湖水量减少。(3)赞同。理由:若水库继续拦截河水,会导致红碱淖进一步萎缩甚至消失,加剧土地荒漠化;随着节水农业的发展,上游灌溉用水量减少,国家可给上游农业区提供一定的经济补偿,使拆坝成为可能。不赞同。理由:废除水坝,导致上游的灌溉用水减少,影响农业发展,导致当地经济收入减少;废除水坝需要投入资金且水库建设时间较短,可适当放水,4兼顾两省区利益。能力提升组降雨被植物茎叶拦截的现象叫植物截留,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植物疏密程度、植物种类、季节以及降雨特性。下图示

    8、意植物截留与降雨量、降雨历时关系图。读图,回答 12 题。1植物截留总量大的条件是( )A植物密,降雨量大,历时短B植物疏,降雨量小,历时短C植物密,降雨量大,历时长D植物疏,降雨量小,历时长2从地域分异规律角度考虑,下列地形区的植被水土保持效益最好的是( )A春季的东南丘陵 B夏季的黄土高原C秋季的山东丘陵 D冬季的天山山脉解析:第 1 题,图中显示,相同降雨历时,降雨量越大截留总量越大;相同的降雨量,降雨历时越长,截留总量越大;而植物越密,植物截留能力越强。故 C 项正确。第 2 题,东南丘陵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春季植被较密,所以截留降雨能力较强,地表受雨水冲刷较弱,故植被水土保持效益最

    9、好。山东丘陵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秋季植被较稀疏,截留降雨能力弱,不利于水土保持;黄土高原植被稀疏不利于水土保持;冬季天山山脉植被稀疏,不利于水土保持。 答案:1.C 2.A(2017石家庄一模)1999 年建成的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是中国三大国际航空港之一,占地面积 40 平方千米。浦东国际机场在规划时,场址几经变更,由陆地趋于沿海,最终专家建议再向东迁移 1 0001 500 米至沿海滩涂,通过围海造陆建设机场。浦东国际机场建设的一个重要配套工程是在九段沙(长江泥沙沉积形成的沙洲)种草、促淤。下图示意浦东国际机场位置。据此完成 34 题。53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选择在现址,主要是为了( )A减少高层

    10、建筑影响B预留机场发展空间C节省土地资源D避免噪声污染4九段沙种草、促淤的直接目的是( )A吸引候鸟栖息,减少鸟类对机场的威胁B调节市区气候,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C保护海岸线,减轻海浪对海岸线的侵蚀D吸附长江污染物质,减少东海赤潮发生解析:第 3 题,上海浦东机场建设主要利用沿海滩涂,通过围海造陆建设机场,对土地资源十分珍贵的上海来说显得更为重要;若主要是为了减少高层建筑影响和避免噪声污染,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也可以布局在上海远离市区的其他地方;在上海郊区的其他地方修建机场也可以为机场预留发展空间。第 4 题,图中信息显示,浦东国际机场处于候鸟迁徙线路上,飞机飞行过程中与鸟类碰撞十分危险。九段沙种草

    11、、促淤可增加湿地面积,吸引更多鸟类在此栖息,减少鸟类对飞机飞行的威胁;在九段沙种草、促淤对调节市区气候有一定的作用,但并不是其种草、促淤的直接目的;保护海岸线可以直接在海岸滩涂上种草、促淤;九段沙种草、促淤是机场建设的一个重要配套工程,吸附长江污染物质与机场建设没有直接关系。答案:3.C 4.A(2017赣州质检)北半球季风气候区内某湖泊与其外流河干流存在“吞吐”关系。下表为该湖泊水位和 TSS(TSS 为总悬浮质,是指在水流中悬浮运动的泥沙量)通量随季节变化统计表,流入为正、流出为负。读表,回答 56 题。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水位(m)42.1 41.9

    12、 41.7 41.5 41 42.1 45 46 44 42.9 42.5 42.2TSS (106 kg)20015010060 40 200 1 3002 3508203003603105.下列对该湖泊 TSS 通量变化产生的影响,叙述错误的一组是( )湖畔土壤肥力下降 湖泊航运条件变差 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增多 湖泊调蓄功能不断改善湖泊对周围局地气候调节作用减弱A B6C D6该湖泊可能位于我国( )A华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C珠江三角洲 D四川盆地解析:第 5 题,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该湖泊 TSS 通量总体为正,说明湖泊泥沙不断增加,湖畔由于泥沙淤积使土壤肥力升高,故错误;泥沙淤积而

    13、湖泊面积减小,会使湖泊湿地功能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故错误;湖泊泥沙淤积而蓄水量变小,则调蓄功能减弱,故错误。第 6 题,该湖泊水位从 6 月开始升高, 7、8 月达到最大,表明该时段河流水补给湖泊,而季风区河流水补给以降水为主,该地降水以 78 月为主,结合我国东部雨带推移规律可判断,该湖泊可能位于华北平原。答案:5.D 6.A7(2017安徽江淮十校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艾比湖位于天山北坡,曾经是一个淡水湖,现在是新疆第一大咸水湖。20 世纪 50 年代流入艾比湖的大小河流有 23 条;但随着大规模农垦及修建水库,70 年代后期至今,入湖的河流只有博尔塔拉河和精河,导致湖泊面积

    14、不断缩小,大片湖区干涸。下图为艾比湖地理位置示意图。(1)分析艾比湖湖水由淡变咸的原因。(2)推测艾比湖湖面最大的季节,并说明理由。(3)分析艾比湖大片湖区干涸带来的影响。(4)请你就艾比湖的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建议。解析:第(1)题,可从盐分增加、水分减少角度分析,注意结合材料信息回答。第(2)题,湖泊面积大小取决于水量多少,可从湖泊补给水源角度分析。注意材料中提及位于天山北坡,有多条河流注入,则水源来自冰川融水和大气降水;冰川融水量取决于气温,故夏季水量最大、湖泊面积最大。第(3)题,可从对气候、水质、生物、土壤,以及生态环境的影响等角度回答。第(4)题,该地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在于水资源的短缺,故可从节水角度采取措施。答案:(1)艾比湖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少雨,蒸发旺盛,导致湖水盐分不断累积;气候变化,使该地区气候趋向暖干化,蒸发量加大;大规模农垦及修建水库等人类活动使入湖水量大7大减少,导致对湖水的稀释作用减弱等。(2)夏季。 理由:艾比湖主要补给方式是大气降水和冰川融水,其汛期出现在夏季。(3)湖水自净能力减弱,水质变坏;蒸发量减少,调节气候的能力下降;渔业资源减少,鸟类栖息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湖底裸露面积不断增加,盐渍化和沙化加重,影响北疆地区的生态环境。(4)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发展循环经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注意事项

    本文(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一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讲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练习湘教版.doc)为本站会员(tireattitude36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