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九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讲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跟踪检测鲁教版.doc

    • 资源ID:1136045       资源大小:414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九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讲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跟踪检测鲁教版.doc

    1、1第三讲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一、选择题(2017衡阳模拟)跨国企业可以根据研发、生产或销售的需要,在其他国家设立分支机构。读四个城市三次产业结构三角坐标图,回答 13 题。1甲城市从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人口比例约为( )A503020 B305020C502030 D3020502图示信息表明,甲城市处于( )A工业化阶段B计划经济阶段C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D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3跨国企业营运总部的最佳选址是( )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第 1题,读图可知,甲城市三大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依次为第一产业:50%;第二产业:30%;第三产业:20%。第 2题,第一产业的人口比重最大

    2、,为 50%,故反映甲城市是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第 3题,三轴坐标的读图需要以每条横坐标的原点位置确定相应的纵坐标,并以与纵坐标平行的原则读数即可。跨国企业营运总部适宜建在第三产业人口百分比最高的地方,而制造中心的最佳选址应建在第二产业人口百分比最大的地方。答案:1.A 2.D 3.D下图为安徽省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 46 题。24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变化幅度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C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D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5目前,安徽省( )A农业生产水平较低B工业是主导产业

    3、C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最大D城市人口比重达 80%以上6随着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安徽省 ( )A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并逐步消失B第二产业比重持续、快速上升C第三产业比重将超过第二产业D高科技产业将成为第三产业的主体解析:第 4题,读图可知,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变化幅度最大,第三产业显著增加,变化幅度大于第二产业,故 D项正确。第 5题,读图可知,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但第二产业依然比重最大,故 B项正确。第 6题,读图中第三产业发展趋势可知,第三产业比重将持续上升,并超过第二产业,故 C项正确;第一产业比重会下降,但不会消失,故 A项错误;第二产业比重将有所下降,故 B项错误;高科技产业将成为工业主

    4、导,故 D项错误。答案:4.D 5.B 6.C读塔里木盆地图,回答 79 题。7该地大部分聚落已移向地势高的地方,其原因主要是( )A洪水泛滥 B坡地开发C交通线增多 D荒漠范围扩大8塔里木盆地的交通线从整体看呈( )A网状分布 B“之”字型分布C点状分布 D环状分布39影响塔里木盆地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是( )A地形 B光照C水源 D土壤解析:第 7题,由于人类过度利用水资源,我国西北荒漠化从历史时期以来不断扩展,为了生存,聚落不得不迁往地势较高,而水源较充沛的地方,所以选项 D正确。第 8题,交通线包括铁路、公路等。从图中可知,交通线从整体上看呈环状。第 9题,塔里木盆地远离海洋,深居内陆,

    5、降水少,所以水源是当地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答案:7.D 8.D 9.C(2017东北三校模拟)国家创新指数是通过评估制度和政策、基础设施、商业和市场的成熟度以及人力技能来衡量一个经济体广泛的经济创新能力。读世界部分国家创新指数与人均 GDP图,回答 1011 题。10国家创新指数高于冰岛而人均 GDP低于冰岛的是( )A瑞士 B加拿大C巴西 D以色列11图中 A、B、C、D 代表的国家分别为( )A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印度B澳大利亚、美国、印度、中国C美国、中国、澳大利亚、印度D澳大利亚、印度、美国、中国解析:第 10题,读纵坐标可知,四个选项中国家创新指数高于冰岛的有瑞士和以色列;读横坐标

    6、可知,这两个国家中人均 GDP低于冰岛的只有以色列,故选 D项。第 11题,图中B、D 两个国家人均 GDP低,为发展中国家,且 D国家人均 GDP更低,为印度。答案:10.D 11. C二、非选择题12(2017黑龙江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枣庄地处鲁南,已有 400多年的历史。枣庄是一个因采煤而兴起的城市,曾经为国家经济的复苏和振兴做出过重大贡献。但是,作为一个老能源工业基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转型,面临着许多与类似地区相似的问题。近年来,枣庄的工业结构4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建材、电力、化工、纺织已在工业生产总值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经过环境治理,枣庄面貌焕然一新,现为全国

    7、煤城中有名的卫生城市,也是一座充满活力、独具魅力的新兴旅游城市。材料二 枣庄所在区域示意图。(1)枣庄市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哪些阶段?(2)“作为一个老能源工业基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转型,面临着许多与类似地区相似的问题。 ”试分析这些问题可能是哪些?(3)近年来,枣庄已发生了很多可喜的变化,要继续取得更大的发展,应加强哪些方面的工作?解析:资源型老工业基地都经历过因资源而兴起的辉煌,又面临着因生产结构单一,资源枯竭,污染严重的问题而需转型等问题。调整产业结构与布局,消除污染,美化环境,大力发展科技与第三产业是其必由之路。答案:(1)枣庄的发展经历了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成长阶段、转型阶段,

    8、目前正处于再生阶段。(2)产业结构不合理,重工业比重偏高;资源消耗过多,部分资源面临枯竭;生产设备老化,技术工艺滞后,产品竞争力不高;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3)继续发挥原有的建材、电力、化工、纺织等产业优势;继续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加大科技投入,改进技术工艺,使之成为高水平、高技术、高效益的工业基地;加强资源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快污染治理,搞好生态保护,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13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下图为某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5(1)在阶段一,该地区工

    9、业发展的主要优势因素是什么?(2)简述阶段二时期该地区工业与城市的发展对当地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3)从阶段二到阶段三,该地区进行了大规模整治,据图说出其整治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写出两点即可)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煤炭资源丰富,有利于工业的发展。第(2)题,该地区工业与城市的快速发展,会导致资源、生态、污染等环境问题的出现。第(3)题,通过阶段二和阶段三两图的比较可以看出,重化工企业的数量在减少,并且转移到了城市东北方向的河流下游地区,并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和绿化带,交通网进一步完善,高等院校数量大增。答案:(1)矿产(煤炭)资源丰富。(2)环境污染加剧、资源过度开采、湿地破坏。(写资源、生态、污染三个方面的问题)(3)煤炭、钢铁、机械、化学工业企业数量减少,出现新兴电子工业,钢铁、机械、化学工业等传统工业向城市东北方向的河流下游地区转移;建立自然保护区、绿化防护带;合理调整城市功能区分布和交通线路布局等;发展科技和高等教育。(答出两点即可)


    注意事项

    本文(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九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讲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跟踪检测鲁教版.doc)为本站会员(towelfact22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