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第一节 地壳物质循环和地表形态(2017成都外国语学校月考)土林是一种特殊的流水侵蚀地貌。西藏阿里地区的札达盆地是我国土林发育最为典型的地区之一。该地土林物质主要由砾卵石、细粉砂和黏土等组成。下图示意札达土林景观。读图,完成 12 题。1形成札达土林景观岩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D )A岩石风化 B风力沉积C流水侵蚀 D河湖沉积2札达土林得以保存完整的气候、气象条件为( C )A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小 B天气寒冷,暴雨多 C空气干燥,降水少 D大气稀薄,光照强第 1 题,砾卵石属于典型的流水侵蚀作用产物,该地土林物质主要由砾卵石、细粉砂和粘土等组成,体现了沉积过程,故主要地质作用是河湖沉
2、积。第 2 题,土林是流水侵蚀地貌,保存完整,说明外力作用较弱。暴雨和光照强不利于保存,一般空气干燥、降水少的地方风化作用、流水侵蚀作用弱,有利于保存。(2017德州二模)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野外考察,绘制了旅途中某河流域部分地区地层分布图,图中 PQ 距离为 5cm。读图,完成 34 题。3在 P 处测得北极星高度角为 3652,在宿营 Q 处时,测得北极星高度角为 3654,次日观测到太阳在正南方向时,国际标准时间为 4 点整。P 点经度及该图比例尺是( D )A90E 137 000 B130E 174 000C120E 137 000 D120E 174 0004能正确反映沿 MN 线地
3、形剖面图和地层分布状况的是( A )第 3 题,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的纬度。P 处测得北极星高度角为 3652,可知P 地纬度为 3652N。 “观测到太阳在正南方向时,国际标准时间为 4 点整” ,表明 P 点地方时为 12 时时,0经线地方时为 4 时,计算可得 P 点的经度是 120E。根据材料可知,在Q 测得北极星高度角为 3654,说明 Q 地的纬度为 3654N,PQ 两地相差 2。根据纬度之间的距离计算可知,PQ 两地的实际距离为 3.7km,由此计算可得比例尺为 174 000。第 4 题,N 海拔高度应为 50m,M 海拔高度应为 5060m,ae 岩层越来越老,说明 M 是
4、背斜- 2 -顶部,N 是向斜的顶部,岩层向 M 方向倾斜。(2017榆林二模)进积和退积是断陷盆地处三角洲发育过程中的两种常见沉积方式,形成的三角洲多呈扇形,前缘沉积物粒径大小变化尤为明显。进积表示陆源物质供应速率快,三角洲前缘不断向前延伸,形成的沉积物下细上粗,退积则相反。扇三角洲多发育在活动的构造区,是由邻近高地直接推进到水体(湖或海)中的冲积扇。下图为某地扇三角洲及甲处沉积层沉积物粒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 57 题。5据扇三角洲前缘甲处沉积物粒径变化特点推断( D )沉积过程先进积后退积 沉积过程先退积后进积 河流搬运能力先增强后减弱 河流搬运能力先减弱后增强A BC D6图中河流(
5、 A )分叉多 易改道流量不稳定 多为地下暗河A B C D7图中扇三角洲( C )A水体水面上升则面积不断扩大B水体水面下降则面积不断缩小C其形成条件是河流流出山口即进入水体D由扇顶到扇缘表层沉积物颗粒由小变大第 5 题,扇三角洲前缘甲处沉积物粒径早期自下而上由小到大,表明三角洲前缘不断向前延伸;后期自下而上由大到小,表明三角洲前缘不断向后退缩,说明沉积过程先进积后退积,河流搬运能力先增强后减弱。第 6 题,图中显示有多个扇三角洲,说明河流分叉多,易改道;颗粒沉积物不稳定,说明流量不稳定;图中主要以地表径流为主,看不出有地下暗河。第 7 题,水体水面上升则扇三角洲面积不断缩小,水体水面下降则
6、面积不断扩大,A、B错;其形成条件是河流流出山口即进入水体,C 对;流水沉积作用,使颗粒大的先沉积,故由扇顶到扇缘表层沉积物颗粒由大变小,D 错。(2017厦门双十中学模拟)沙波是河流浅水区河床中的沙粒堆积地貌。下图示意某常见的沙波形成过程。在浅水区,水面受河床底部起伏影响呈波形,水流流速受上坡和下坡影响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沙波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堆积。读图,回答 810 题。8坡是( A )A迎水坡,流速慢 B迎水坡,流速快C背水坡,流速快 D背水坡,流速慢- 3 -9该沙波中以侵蚀作用为主的部位是( D )A坡和坡 B坡和坡 C坡和坡 D坡和坡10该沙波的移
7、动方向是( C )A维持原地 B往复摆动 C向上游移动 D向下游移动第 8 题,根据材料“沙波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堆积”可知,坡主要表现为泥沙的沉积,为迎水坡。水流流速受上坡的影响,流速较慢,选 A。第 9 题,根据材料分析可知,迎水坡表现为水流堆积,背水坡表现为水流侵蚀,、为背水坡,水流流速受下坡影响,流速较快,主要以侵蚀为主。第 10 题,根据材料可知,沙坡的产生是河床泥沙颗粒不均匀与水流不稳定综合作用的结果,是河床上呈波状起伏堆积而成的微地貌。水流上坡时泥沙受重力影响部分堆积,下坡时,流速加快,泥沙不断侵蚀,侵蚀的沙粒搬运到下一个沙坡的迎水坡上堆积下来,
8、从而促使沙波缓慢向上游移动。11(2017湖北八校联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世界上有许多谷地。从形态上看,有“U”型谷,如挪威峡湾;有“V”型谷,如雅鲁藏布江谷地;有“ ”型谷,如东非大裂谷。谷地对气候、生物、水文等影响很大,河谷往往也是人类活动集中的地区。材料二 下图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某河谷剖面简图,该谷地沿线无断层。(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图中该形态河谷的形成过程。冰川侵蚀作用,形成“U”型谷;后来,冰川后退,谷地中河流的下切侵蚀,形成“V”型河谷。(2)河谷地区有大量的河相沉积物,请你指出河相沉积物在空间上和颗粒上的特点。从上游到下游,沉积物的磨圆度越好、越细;沉积物有层理结构,分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