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方略课时作业20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及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人民版.doc

    • 资源ID:1134873       资源大小:260.5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方略课时作业20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及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人民版.doc

    1、1课时作业 20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及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2018南阳高三期末)“打个比方,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东西方贸易逆差是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 ”这个比方直接说明了( )A伊比利亚半岛国家经济发展环境优于西欧B葡萄牙和西班牙最早开辟新航路的必要性C资本主义的萌芽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D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造成了欧洲货币短缺解析:根据材料“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 ,说明西葡两国

    2、成为最终缓解贸易逆差的突破口,并不强调地理位置的优越,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东西方贸易逆差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 ,说明东西方出现贸易不平衡,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葡萄牙找到突破口,结合所学可知,为新航路开辟,故 B项正确;材料并不涉及资本主义萌芽的相关信息,而且设问为“直接说明” ,而不是“根本上说明” ,故 C 项错误;材料叙述了东西方贸易出现不平衡后,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突破口,不强调欧洲货币短缺的原因,故 D 项错误。答案:B2(2018宜春高三段考)西班牙国王曾答应哥伦布享有新大陆 1/10 的收入,后又允许麦哲伦船队拥有其所发现的岛屿和

    3、大陆的全部收入的 1/20。这说明西班牙( )A充当了新航路探索的先锋B物质激励使探险卓有成效C通过航海积累了大量资本D封建君主热衷于海外扩张解析:国王对于海外探险者提供一定的分成,不仅有利于海外探险者探险,主要是因为西班牙国王对于海外扩张的迷恋,故 D 正确;新航路探索的先锋是葡萄牙人,故 A 错误;材料中没有说明西班牙探险的效果,故 B 错误;西班牙的海外资本是通过殖民掠夺获取,故 C 错误。答案:D23(2018太原高三摸底)“新航路开辟时代的黄金热的本质不是资产阶级的贪婪,而是资产阶级的进取” 。这主要是指( )A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是寻金热B商路受阻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C “黄金热

    4、”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D资产阶级的本质热衷于追求财富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对黄金等贵金属的追求,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故 C 项正确;A 项错误,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是陆上交通的隔断;B 项错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D 项错误,资产阶级的本质就是唯利是图,就是剥削工人榨取剩余价值。所以答案选 C。答案:C4(2018南阳高三期中)有学者认为,明末以来,美洲的豆类、番茄、玉米、甘薯、辣椒、花生等作物向中国、东南亚的广大亚洲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他把这些现象称为“餐桌革

    5、命” 。 “餐桌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市场的形成 B工业革命的开展C “商业革命”的影响 D亚洲人口的膨胀解析: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 20 世纪初,此时是明末,故 A 项错误;明末大致是 17 世纪初,工业革命是 18 世纪 60 年代开始的,故 B 项错误;材料意思是欧洲、美洲、亚洲的交流加深,造成这一现象的是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商业革命” ,故 C 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人口的膨胀问题,故 D 项错误。答案:C5(2018兰州高三八校联考)16 世纪的“价格革命”并没有使所有价格同样上涨。地租是所有价格中增长最迅速的,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快于工业品价格的上涨,实际工资水平却在缓慢下降

    6、。据此可知,16 世纪的“价格革命”中( )A租地经营的农场主获得较多利益B工商业者的经济实力增长较缓慢C采用租佃制的地主日益走向没落D城乡劳动者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解析:“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快于工业品价格的上涨”说明从事土地耕种的农场主获利3高于工业生产者,故 A 正确;该现象主要是“价格革命”引起,并不能说工商业者的经济实力增长较缓慢,故 B 错误;租佃制的地主同样受益,故 C 错误;工资水平下降,说明生活水平下降,故 D 错误。答案:A6(2018西安高三联考)15、16 世纪,欧洲人在食物制作过程中大量使用各种香料,“食物本身已经无足轻重,成了稀奇古怪的调料的附庸调料甚至从菜肴中分离出来,

    7、被装在托盘中不同的格子里,供人们随意添加” “调料不仅供人食用,也供人饮用” 。以上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B农产品商品化不断发展C欧洲香料产量猛增 D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解析:题干中提到的现象出现于 15、16 世纪的欧洲,大量香料出现在欧洲是前提,这主要来自亚洲,结合时间可知,这是因为新航路开辟,使得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导致的,故选 A;B、C、D 与题意不符,故排除。答案:A7(2018三门峡高三联考)1565 年,西班牙侵入菲律宾后,派“圣巴布洛”号大帆船满载亚洲的香料,从马尼拉运往墨西哥南海岸的阿卡普尔科。此后,中国的丝绸、瓷器等源源不断地输入拉丁美洲各地,墨西哥银元源

    8、源不断地输入中国,形成繁荣的“太平洋丝绸之路” 。这条丝路的形成直接受益于( )A迪亚士的远航 B达伽马的远航C哥伦布的远航 D麦哲伦船队的远航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1565 年,西班牙侵入菲律宾后” “太平洋丝绸之路”等,本题实际上考查新航路开辟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B 两项的表述明显不符合题干材料所揭示的历史史实,排除 A、B。此题易误选 C 项,结合“太平洋丝绸之路”进一步判断可知,C 项不符合新航路开辟史实,排除 C。D 项,即“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符合史实,正确。

    9、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D。答案:D8(2018十堰高三统考)在整个 17 世纪,荷兰在商业、海洋运输业、金融业各方面4都占绝对优势,成为海上霸主。到了 18 世纪,荷兰这个“海上马车夫”已被对手完全挤出了世界各海域。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荷兰( )A受到了各国的联合打压B深受广大殖民地的抗争C致力于与各国的争霸战D忽视了国内工业的发展解析:荷兰主要是商业资本发达国家,后来败给英国,是因为工业资本不够发达,故D 项正确;荷兰 18 世纪主要对手是英国,故 A 错误;B 和 C 均不是变化的主要原因。答案:D9(2018常德高三统考)荷兰向海外扩张的有力组织形式是独占贸易公司。公司根据政府颁

    10、发的特许状,可以享受许多特权,甚至可以建立自己的陆海军,有权力宣战媾和,有权力建立和管理殖民地。这反映出荷兰殖民活动的特点是( )A以政府为后盾,官商勾结B建立垄断性的殖民贸易公司C殖民侵略以海上掠夺为主D商品输出与文化渗透相结合解析:公司根据“政府”颁发的特许状等字眼足以证明荷兰殖民活动以政府为后盾并且是官商勾结,选 A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不是单纯地建立垄断性的殖民贸易公司而是以政府为后盾,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是殖民侵略以政府为后盾,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涉及文化渗透,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A。答案:A10(2018宜宾高三调研)“对所运载的进出口货物和

    11、商品给予便利、降价、特权的船只仅指英格兰、爱尔兰、威尔士领地、根西岛、泽西或者特威德河畔贝里克城镇所造船只,或船只主人且至少四分之三的海员为英格兰人的船只。 ”颁布于 17 世纪的这一条例( )A意在与法国争夺美洲 B顺应了殖民争霸需要C推动了贸易自由主义 D斗争矛头直指西班牙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英国的做法有利于加强英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直接地保护英国对殖民地的贸易,从而打击了英国竞争对手,顺应殖民争霸需要,B 项正确。17 世纪的海上殖民霸主是荷兰,而不是法国和西班牙,排除 A、D。贸易自由主义是在工业革命的过程中产生的,排除 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B。5答案:B11(2018广元

    12、高三摸底)荷兰在 17 世纪上半叶取代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英国在 18 世纪中期打败法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两者反映出的实质问题共同点是( )A拥有海军优势B工业国对农业国的胜利C地理位置得天独厚D先进制度对落后制度的胜利解析:荷兰全称尼德兰王国,16 世纪的尼德兰是西欧经济很发达的地区,它北方的经济中心是阿姆斯特丹,尼德兰的经济发展引起了阶级关系的变化。资产阶级要求推翻专制统治,建立独立国家,发展资本主义。17 世纪的西班牙与葡萄牙是两个封建的专制国家。法国的民主共和制确立于 1875 年,所以在 18 世纪时它还是个封建国家。B 项是 D 项的一个部分,不全面,A、C 两项都

    13、是次要的问题,不是实质问题,故选 D 项。答案:D12(2018武汉调研)“1760 年,猎奴者捕获了西非人彼得斯,将其带到海岸,贩卖给了法国奴隶贩子。坐贩奴船,渡过大西洋来到了法国殖民地路易斯安那,可能在此地的蔗糖种植园工作。 ”上述现象产生的客观影响是( )A增加了西欧国家的劳动力B使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C推动了美洲工业化的进程D给非洲带来了社会进步解析:黑奴贸易增加了美洲的劳动力,而不是西欧国家,故 A 项错误;依据材料中“1760 年,猎奴者捕获了西非人彼得斯”说明是殖民扩张中的黑奴贸易,这一举措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故 B 项正确;非洲的劳动力主要用于“种植园工作” ,不是促进工业化,

    14、故 C 项错误;黑奴贸易中掠夺了大量劳动力,给非洲造成巨大的破坏,故 D 项错误。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13 题 26 分,第 14 题 26 分,共 52 分)13(2018山东省威海市高三统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宋朝时,政府于广州等地先后设置市舶司,以管理海外贸易等事务。成立之初,由于其没有统一的法令,贪官污吏得以任情挟私,一般商人则往往莫知适从。1080 年,宋神宗开始推行市舶法 ,在船舶出海与回航的检视、国内外海商的经营活动等方面,做6了详细规定。如对进口货物执行“禁榷”政策,即某些舶货由政府专买专卖,不许民间交易, “禁榷”物主要是统治者生活所需

    15、的奢侈品和民间畅销利厚的香药等。同时,对出口商品实行统制,大部分时期禁止武器、粮食等出口。当然,市舶司对合法经营的海商权益也有一定的保护之责。 市舶法制订之后又不断加以补充修改。摘编自李金明、廖大珂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史材料二 克伦威尔时期英国海外扩张加剧,远洋商业利益成为政府追逐的目标。1651年颁布的航海条例规定:不经英国政府允许,任何外国商船所载的任何货物或商品,皆不准输入或带进英国及其所属的领土。所有进口至英国领土的货物必须由英国的船舶运输此后,新的航海条例陆续出台,不过,其内容已经从对荷兰一国的敌对过渡到对殖民地经济的严格控制,因此引起了殖民地民众的抗议。19 世纪以来, 航海条例逐渐阻

    16、碍英国经济的持续发展。1854 年, 航海条例退出历史舞台。摘编自李明倩英国航海法的历史变迁(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市舶法与英国航海条例在内容方面的相似之处,并指出其实施背景的不同。(13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英国航海条例的历史影响,并分析指出其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13 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从内容的具体性、国家的作用、内容的发展和作用进行概括;第二小问,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英国的早期殖民扩张、北美独立战争和工业革命等方面进行分析;第二小问,从材料指出的时间可知是工业革命及其影响。答案:(

    17、1)内容相似之处:相关规定具体、详实;以国家政权力量对贸易进行干预;不断进行修改和调整;一定程度上保护本国商船的利益。背景不同:政治上,中国主要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满足统治者的经济需求;吏治败坏影响了贸易的正常进行。英国是为了扩张,打击荷兰,称霸世界。经济上,中国农耕经济发达(或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兴起并发展。(2)影响:促进了英国的航海业和商业的飞速发展(或适应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英国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一定的资本、市场条件;导致英荷战争的爆发;损害了殖民地人民的利益,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之一。7原因:随着

    18、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若答航海条例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也给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14(2018南昌高三调研)历史地图承载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揭示着事物的性质或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体现了历史变化与发展规律。比较图 1、图 2,提取两项有关全球范围内海上商贸之路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26 分)解析:根据图片信息可以回答范围的扩展、说明各自集中在哪些区域。或者从大国主导回答,说明明中叶以前,中国国力强大,一直掌握着海上商贸之路的主导权;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逐渐形成,西欧各国逐渐掌握了海上商贸之路的

    19、主导权。或者从航路的性质回答,从和平之路逐渐演变为扩张掠夺之路。也可以回答贸易的性质。答案:示例一:信息:从区域性的海上航线延伸为全球性的海上航线。说明:古代海上商贸之路基本上集中在亚非地区;新航路开辟后,海上商贸之路延伸8为全球性的交通网络。示例二:信息:从以中国为主导到以欧洲为主导。说明:明中叶以前,中国国力强大,一直掌握着海上商贸之路的主导权;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逐渐形成,西欧各国逐渐掌握了海上商贸之路的主导权。示例三:信息:从和平之路逐渐演变为扩张掠夺之路。说明: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以来,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一直是友好交往的和平之路;新航路开辟以来,伴随着欧洲人的是劫掠、征服、殖民。示例四:信息:由奢侈品交换到各种物质与文化在全球范围内传播。说明:古代海上商贸之路交换的主要是奇珍异兽及丝绸、瓷器、香料等奢侈品;新航路开辟以后,各种商品、文化、物种通过海上商贸之路而在全球范围内扩散交流。示例五:信息:由贡赐贸易转化为商品贸易。说明:古代中国海上商贸之路以贡赐贸易为主,不重视利润;新航路开辟后,以欧洲为主的商品贸易重在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说明:只要答出两项信息,并加以说明)


    注意事项

    本文(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方略课时作业20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及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人民版.doc)为本站会员(fatcommittee26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