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专题 02 化学常用计量1下列指定微粒的数目不相等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水与重水含有的中子数B等质量的乙烯和丙烯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C同温、同压、同体积的 14CO 和 NO 含有的质量数D等物质的量的铁和铝分别与足量氯气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答案】A2关于 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7.8 g Na 2O2含有的共价键数为 0.2NAB7.8 g Na 2S 与 Na2O2的混合物,含离子总数为 0.3NAC7.8 g Na 2O2与足量的 C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2NAD0.2 mol Na 被完全氧化生成 7.8 g Na2O2,转移
2、电子的数目为 0.4NA【解析】A 项,Na 2O2的电子式为 ,7.8 g Na 2O2中应含有共价键数为 0.1NA;C 项,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应转移电子数为 0.1NA;D 项,Na 是还原剂,应转移电子数为 0.2NA。【答案】B3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甲烷中含有 10NA个质子B27 g 铝被完全氧化成氧化铝,失去 2NA个电子C标准状况下,22.4 L 苯含有 NA个 C6H6分子D常温常压下,28 g 乙烯含有 2NA个碳碳双键2【解析】B 项,应失去 3NA电子;C 项,标况下,苯为液体;D 项,乙烯的结构式为 ,2
3、8 g乙烯中应含有 NA个碳碳双键。【答案】A4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7 g NH 3和 18 g H2O 中含有的电子数均为 10NAB2 L 1.5 molL 1 乙酸钠溶液中含有的 CH3COO 为 3NAC标准状况下,5.6 L NO 2溶于足量水中,完全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为 0.75NAD向恒压密闭容器中充入 2 mol NO 与 1 mol NO2,容器中的分子总数为 3NA【解析】17 g NH 3和 18 g H2O 均为 1 mol,且二者均为 10 电子分子,故其中含有的电子数均为10NA,A 项正确;乙酸为弱酸,CH 3COO 水解,故
4、2 L 1.5 molL1 乙酸钠溶液中含有的 CH 3COO 少于 3 mol,B 项错误;3NO 2H 2O=2HNO3NO,故 5.6 L(0.25 mol)NO2转移 1/6 mol 电子,C 项错误;NO 2可转化为 N2O4,且为可逆反应,故向恒压密闭容器中充入 2 mol NO 与 1 mol NO2,容器中的分子总数少于3NA,D 项错误。【答案】A5设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甲苯含碳碳双键的数目为 3NAB56 g 纯铁粉与稀硝酸反应生成 NO 的分子数为 NAC25 ,1 L pH13 的氢氧化钡溶液中含 OH 的数目为 0.2NA
5、D标准状况下,11.2 L 一氯甲烷含共价键的数目为 2NA【答案】D6.如图,抽去右图所示装置中的玻璃片,使两种气本充分反应(整个过程中认为装置气密性良好),等温度恢复到原来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A反应后瓶内压强是反应前的110B装置中氢元素的总质量为 0.42 gC生成物的分子数目为 0.01NAD反应结束后,两个集气瓶很容易分开【答案】B7取 100 mL 0.3 molL1 的硫酸溶液和 300 mL 0.25 molL1 的硫酸溶液加水稀释至 500 mL,该混合溶液中 H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0.21 molL 1 B0.42 molL 1C0.56 molL 1 D0
6、.26 molL 1【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容量瓶中 H2SO4溶液的 H 浓度关系 如下: c3V3 c1V1 c2V2,可得 n(H )(0.1 L0.3 molL 1 0.3 L0.25 molL 1 )20.21 mol,所以 c(H ) 0.42 0.21 mol0.5 LmolL1 。【答案】B8实验室常用 98%( 1.84 gmL 1 )的浓 H2SO4配制 1:4 的稀 H2SO4,此稀 H2SO4的密度为 1.23 gmL1 ,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A4.6 molL 1 B5.7 molL 1C3.88 molL 1 D18.4 molL 1【解析】实验室配制 1:4 溶液
7、的含义是指取 1 体积的浓硫酸与 4 体积的水混合。求算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w%(1 mL1.84 g mL 1 98%)/(1 mL1.84 gmL1 4 mL1 gmL1 )100%30.9%,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H2SO4)(1 000 mL1.23 gmL 1 30.9%)/(98 4gmol1 1 L)3.88 molL 1 ,故选 C。【答案】C9相对分子质量为 M 的气态化合物 V L(标准状况),溶于 m g 水中,得到质量分数为 w 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 c molL1 ,密度为 gcm3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相对分子质量 M22.4mw 1 w V
8、B物质的量浓度 c 1 000 VMV 22.4mC溶液的质量分数 wMV22.4mD溶液密度 cM1 000w【解析】由 c 知 D 项正确;由 c 知 B 项正确;1 000 wMV22.4( V22.4M m)10 3 1 000 VMV 22.4m由 w 知 C 项错误,将此式变形后即可得到 A 项中的式子。V22.4Mm V22.4M MV22.4m MV【答案】C 10下列有关操作或判断正确的是( )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B用托盘天平称取 25.20 g NaClC用 100 mL 的量筒量取 5.2 mL 的盐酸D用浓盐酸配制一定物
9、质的量浓度的稀盐酸,量取浓盐酸时仰视量筒的刻度线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答案】D113 g 镁铝合金与 100 mL 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加热蒸干,得到无水硫酸盐 17.4 g,则原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5A1 molL 1 B1.5 molL 1C2 molL 1 D2.5 molL 1【答案】B。【解析】应用守恒定律可求出无水硫酸盐中 n(SO )(17.43)g/96 gmol 1 0.15 mol,故24c(H2SO4) 1.5 molL 1 。0.15 mol0.1 L12有 K2SO4和 Al2(SO4)3的混合溶液,已知其中 Al3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4 m
10、olL1 ,SO 的物质24的量浓度为 0.7 molL1 ,则此溶液中 K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1 molL 1 B0.15 molL 1C0.2 molL 1 D0.25 molL 1【答案】C。【解析】根据电解质溶液显电中性可知,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2 c(SO ) c(K )3 c(Al3 ),则可得如下等式:0.7 molL 1 2 c(K )0.4 molL 1 3,24所以 c(K )0.2 molL 1 ,C 项正确。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1 mol Na 被完全氧化为 Na2O2,失去的电子数
11、为 2 NAB常温常压下,16 g O 3气体含有氧原子数为 NAC常温常压下,22.4 L CO 2含有分子数为 NAD18 g D 2O 所含有电子数为 10NA【答案】B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 O2(g)和 N2(g)分子数相同B等温等压下,SO 2气体与 CO2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 1611C温度和容积相同的两气罐中分别盛有 5 mol O2(g)和 2 mol N2(g),两容积中的压强之比等于 526D等温等压条件下,5 mol O 2(g)和 2 mol H2(g)的体积之比等于 52【答案】A 【解析】A、温度相同、压强相同、体积相同的 O2(g)和
12、N2(g)分子数相同,故 A 错误;B、等温等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故 B 正确;C、同温同体积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故C 正确;D、等温等压条件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体积之比,故 D 正确。15同温同压下, x g 的甲气体和 y g 的乙气体占有相同的体积,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x y 等于甲与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B x y 等于甲与乙的分子个数之比C x y 等于同温同压下甲与乙的密度之比D y x 等于同温同体积下等质量的甲与乙的压强之比【答案】B16把 V L 含有 MgSO4和 K2SO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 a
13、 mol NaOH 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 b mol 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则原混合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 )A. molL1 B. molL1b aV 2b aVC. molL1 D. molL12( b a)V 2( 2b a)V【答案】D【解析】注意混合液分成两等份,由 Mg2 2OH =Mg(OH)2、Ba 2 SO =BaSO4可知原溶液中24n(Mg2 ) mol a mol、 n(SO )2 b mol,依据电荷守恒可知原溶液中 n(K )2 n(SO )2 n(Mg2 )2a2 24 242(2 b a) mol。17
14、某溶液中存在五种离子:NO 、SO 、Fe 3 、H 和一种未知离子(OH 忽略不计),它们物质的量 3 24浓度之比为 23131,则未知离子可能为( )7AFe 2 BBa 2CCl DMg 2 【答案】D18在标准状况下 ,将 a L NH3完全溶于水得到 V mL 氨水,溶液的密度为 gcm3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 mol/L。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100 %35a22.4V c1 000 a22.4 V上述溶液中再加入 V mL 水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 0.5上述溶液中再加入 1.5 V mL 同浓度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c(
15、Cl ) c(NH) c(H ) c(OH ) 4A BC D【答案】 D【解析】 V mL 氨水,溶液的密度为 gcm3 ,溶液的质量 Vg,溶质的质量为 17,则溶a22.4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故错误;溶质的物质的量为 mol,溶液的体积为 V mL,则17a22.4V a22.4c mol/L,故正确;再加入 V mL 水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水的密度大于氨1 000a22.4V V V 水 V水的密度,则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 0.5 ,故错误; V mL 氨水,再加入 1.5V mL 同浓度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氯化铵,还有剩余的盐酸,溶液显酸性,则 c(Cl ) c(N
16、H ) c(H ) c(OH ),故正 4确。19血糖浓度(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是人体的重要生理指标,其值常以两种计量单位表示,即mmolL1 和 mgdL1 (1L10 dL)。以 mmolL1 表示时,人的血糖值在 3.616.11 mmolL 1 之间为正常,下列血糖浓度属于正常值的是( )8A2.88 mmolL 1 B0.008 molL 1C95 mgdL 1 D52 mgdL 1【答案】C 【解析】根据信息知,人的血糖值在 3.616.11 mmolL 1 之间为正常,A、B 项错误;3.61 mmolL1 转化成 mgdL1 ,数值为 mgdL1 64.98 mgdL 1, 6
17、.11 mmolL1 转化成3.6118010mgdL1 ,数值为 6.11 109.98 mgdL 1, 95 在此范围内,C 项正确、D 项错误。18010 mgdL 120有 Na2SO4和 Fe2(SO4)3的混合溶液,已知其中 Fe3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4 molL1 ,SO 的物24质的量浓度为 0.7 molL1 ,则此溶液中 Na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1 molL 1 B0.15 molL 1C0.2 molL 1 D0.25 molL 1【答案】C 【解析】根据电荷守恒,混合溶液中 Na 、Fe 3 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 SO 所带的负电荷总数,于24是有 c(N
18、a )1 c(Fe3 )3 c(SO )2,即 c(Na )30.4 molL 1 20.7 molL 1 ,解得24c(Na )0.2 molL 1 。21下列有关乙二酸(HOOCCOOH)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标准状况下 90 g 乙二酸所占的体积约为 22.4 LB1 mol 乙二酸中含有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 9NAC90 g 乙二酸被 NaClO 氧化生成 CO2,转移的电子数为 NAD0.1 molL 1 的乙二酸溶液中,H 2C2O4、C 2O 和 HC2O 的微粒数之和为 0.1NA24 4【答案】B 22将含有 2.05 g 某高价含氧酸的钙盐
19、的溶液 A 与含 1.20 g 碳酸盐的溶液 B 混合,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1.25 g 白色沉淀 C。将滤去沉淀 C 的 滤液蒸发,得到白色固体 D,继续加热 D 时,D 分解只得两种气态物质的混合物,在 0 、110 5 Pa 下,体积变为 0.56 L,并得到 0.90 g 液态水,另一种气态物质为气态氧化物 R2O。试回答:(1)白色沉淀 C 的物质的量为_ mol。9(2)A 的摩尔质量为_,B 的摩尔质量为_。(3)R2O 与 H2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生成 D 的质量为_,D 的摩尔质量为_,R 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R 2O 的化学式是_。(4)写出 A 和 B 混合的化学
20、方程式_。【答案】(1)0.012 5 (2)164 gmol 1 96 gmol 1 (3)12 2 g 80 gmol 1 44 N 2O (4)Ca(NO3)2(NH 4)2CO3=CaCO32NH 4NO323实验室需要配制 0.50 mol/L NaCl 溶液 480 mL。按下列操作步骤填上适当的文字,以使整个操作完整。(1)选择仪器:完成本实验所必需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精确到 0.1 g)、药匙、烧杯、玻璃棒、_、_以及等质量的几片滤纸。(2)计算:配制该溶液需取 NaCl 晶体的质量为_g。(3)称量:天平调平之后,应将天平的游码调至某个位置,请在下图中用一根竖线标出游码左边缘
21、所处的位置:称量过程中 NaCl 晶体应放于天平的_(填“左盘”或“右盘”)。称量完毕,将药品倒入烧杯中。(4)溶解、冷却:该步实验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目的是_。(5)转移、洗涤:在转移时应使用_引流,洗涤烧杯 23 次是为了_。(6)定容,摇匀。10(7)在配制过程中,某学生观察定容时液面情况如右图所示,所配溶液的浓度会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答案】(1)500 mL 容量瓶 胶头滴管 (2)14.6 (3) 左盘 (4)搅拌,加速溶解 (5)玻璃棒 保证溶质全 部转移至容量瓶中 (7)偏低24将含有 2.05 g 某高价含氧酸的钙盐的溶液 A 与含 1.20 g 碳酸盐的溶液
22、 B 混合,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1.25 g 白色沉淀 C。将滤去沉淀 C 的滤液蒸发,得到白色固体 D,继续加热 D 时,D 分解只得两种气态物质的混合物,在 0、110 5Pa 下,体积变为 0.56 L,并得到 0.90 g 液态水,另一种气态物质为气态氧化物 R2O。试回答下列问题:(1)白色沉淀 C 的物质的量为_mol。(2)A 的摩尔质量为_,B 的摩尔质量为_。(3)R2O 与 H2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生成 D 的质量为_,D 的摩尔质量为_,R 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R 2O 的化学式是_。(4)写出 A 和 B 混合的化学方程式:_。【解析】由 AB= =CD 知,C
23、 为 CaCO3,D 是一种含三种元素的含氧酸盐,该盐只能是 NH4NO3,分解生成的 R2O 为 N2O。11A 为 Ca(NO3)2,B 为(NH 4)2CO3。(1)C 的物质的量为 0.012 5 mol。1.25 g100 gmol 1(2)A、B 的摩尔质量分别为 164 gmol1 和 96 gmol1 。(3)N2O 的物质的量为 0.025 mol,N 2O 与 H2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0.56 L22.4 Lmol 1【答案】(1)0.012 5 (2)164 gmol 196 gmol1 (3)12 2 g 80 gmol 1 44 N 2O(4)Ca(NO3)2
24、(NH 4)2CO3=CaCO32NH 4NO325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区的水需用杀菌消毒剂处理后才能确保饮水安全。救灾物资中的一瓶“84 消毒液”的包装说明上有如下信息:含 25%NaClO(次氯酸钠)、1 000 mL、密度 1.19 g/cm3,稀释 100 倍(体积比)后使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84 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mol/L。(2)该同学取 100 mL 上述“84 消毒液” ,稀释后用于消毒,稀释 100 倍后的溶液中 c(Na )_mol/L(假设稀释后溶液密度为 1.0 g/cm3),该消毒液长时间放置在空气 中能吸收标准状况下CO2的体积为_
25、L。(3)灾区志愿者根据上述“84 消毒液”的包装说明,欲用 NaClO 固体(NaClO 易吸收空气中的 H2O、CO 2)配制 480 mL 含 25%NaClO 的消毒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如图所示的仪器中,有四种是不需要的,还需一种玻璃仪器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要烘干才能用于溶液的配制C利用购买的商品 NaClO 来配制可能会导致结果偏低D需要 NaClO 固体的质量为 143 g(4)ClO2对污水中 Fe2 、Mn 2 、S 2 和 CN 等有明显的去除效果。某工厂污水中含 CN b mg/L,现用ClO2将 CN 氧化,只生成两种无毒气体,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处理 100
26、 m3这种污水,至少需要 ClO2_mol。12【答案】(1)4.0 (2)0.04 8.96 (3)C(4)2ClO22CN =N22CO 22Cl 50b1326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配制含有 NH 、Cl 、K 、SO 的植物培养液 450 mL,且要求该培养液 4 24中 c(Cl ) c(K ) c(SO )0.4 molL 1 。实验室提供的药品有:NH 4Cl、KCl、(NH 4)2SO4、K 2SO4和蒸24馏水;提供的实验仪器有:药匙、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植物培养液中,NH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 4(2)该研究小组配制该植物培养液时,
27、还须用到的实验仪器是_(填字母)。A450 mL 容量瓶 B500 mL 容量瓶C两个 250 mL 容量瓶 (3)甲同学用 KCl 和(NH 4)2SO4两种物质进行配制,则需称取 m(KCl)_ g, m(NH4)2SO4_ g。(4)乙同学用所提供药品中的三种进行配制,请帮 助该同学选用三种物质:_、_、_。(填化学式)(5)若配制该培养液的其他操作均正确,则下列错误操作将使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的是_(填字母)。A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13B将烧杯内的溶液向容量瓶中转移时,因操作不当使部分溶液溅出容量瓶C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中加水时,溶液的凹液面高于容量瓶刻度线D用胶头滴
28、管向容量瓶中加水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答案】(1)0.8 molL 1 (2)B(3)14.9 26.4(4)(NH4)2SO4 NH 4Cl K 2SO4 (5)ABC27下图为氯化钠、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碳酸钠和氯化钠混合溶液的 pH_7(填“” “” “7。(2)根据溶解23 3度曲线,40 时 Na2CO3的溶解度为 50 g。(3)根据溶解度曲线,大于 30 时,Na 2CO3的溶解度大于 NaCl14的溶解度。(4)由于 Na2CO3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大,而 NaCl 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所以 40 的 Na2CO3、NaCl 的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到 20 时,析出的主要物质是 Na2CO3。(5)用稀 HNO3检验Na2CO3,用 AgNO3溶液检验 NaCl。【答案】(1) (2)50 (3) (4)Na 2CO3 (5)HNO 3 AgNO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