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9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4.4两极格局的结束练习新人教版选修3.docx

    • 资源ID:1134663       资源大小:162.27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4.4两极格局的结束练习新人教版选修3.docx

    1、1第 4 课 两极格局的结束基础巩固11983 年,美国政府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从对苏战略上看,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A.在经济上拖垮苏联B.取得军事上的优势,争取主动C.带动美国经济发展D.大幅度提高美国的核威慑力量解析 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目的在于通过以高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军备竞赛,拖垮经济力量相对落后的苏联。答案 A220 世纪 80 年代初,“美国之音 ”电台在一份内部备忘录中说:“我们必须把苏联描绘成是地球上最富有掠夺性的帝国我们必须设法制造苏联和它的卫星国内部的不稳定局势我们必须在苏联控制的傀儡国中煽起民族主义的火焰。”这样做的目的在于( )A.

    2、丑化苏联 B.“和平演变”C.遏制社会主义 D.稳定资本主义解析 制造苏联“卫星国内部的不稳定局势”,煽动“民族主义的火焰”,是为了配合美国政府的“和平演变”策略,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答案 B3 观察右图 ,1989 年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访问中国 ,与中国实现关系的正常化。下列相关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戈尔巴乔夫访问中国是苏联全面收缩的重要步骤之一B.戈尔巴乔夫访问中国是苏联同中国改善关系的表现C.说服中国共同与美国对抗是戈尔巴乔夫访华的目的之一D.苏中关系的改善符合苏中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2答案 C4 德国总理默克尔曾说 ,1989 年 11 月 9 日是“德国近代历史上最幸运的一天”。

    3、“最幸运”是因为( )A.雅尔塔体系彻底瓦解B.德国法西斯势力彻底消失C.东西方冷战关系终于结束D.德国揭开了国家再次走向统一的序幕解析 1989 年 11 月 9 日,推倒柏林墙为德国最终统一奠定了基础,1990 年 10 月德国重新实现了统一。答案 D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81 年秋,以美国前国防情报局局长格雷厄姆和美国氢弹之父泰勒为首的数十名科学家向里根提出了新边疆:国家生存的战略的研究报告,认为:利用现有的和潜在的技术可在 21 世纪建立确保美国安全的战略防御系统,从而夺取对苏冷战的全面优势。“星球大战计划”出笼后首先是加速国防科技发展、夺取军事优势的计划。材料二 “星球大战

    4、计划”的另一主要目的是激化竞争,将苏联拖入更高层次的军备竞赛,最终将其拖垮。经过多年的冷战和美苏大规模的军备竞赛,苏联的经济结构严重失衡。但是,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出笼后,苏联被迫大幅度增加军费。材料三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科技界一批很有潜力的技术尚未得到充分开发,为加速高科技的产业化进程,并以此作为新的发展动力,推动处于“滞胀”中的美国摆脱困境实验证明,“星球大战计划”在美国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如航天、能源和计算机等领域的应用极大地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好转。请完成:(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星球大战计划”提出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美国“星球大战计划”得以实施的根本动力是什么?美

    5、国推行该计划的目的有哪些?(3)“星球大战计划”的实施对当时美苏两国有何影响?参考答案 (1)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苏联已在战略核武器方面赶上美国;里根政府提出所谓的新“遏制”战略,鼓吹“以抗击苏联扩张为中心,重振国威”和“以实力求和平”。3(2)根本动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目的:推动美国经济发展,拖垮苏联经济。(3)带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给苏联经济造成沉重负担。能力提升1 在美苏争霸的过程中 ,“和平演变”是美国遏制社会主义的一种重要手段。为实现“和平演变”,美国采取的措施有( )开展意识形态上的宣传大战 发动对第三世界的战争 资助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反共组织 资助“自

    6、由欧洲电台”的活动A. B.C. D.解析 的叙述不符合“和平演变”的内涵。答案 C220 世纪 80 年代,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应美国一出版商的请求,撰写了一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著作改革与新思维。在对外政策上,其“新思维”主张( )人类生存高于一切 意识形态决定国家利益不同社会制度难于共存 核战争不会有胜利者A. B.C. D.解析 戈尔巴乔夫在对外政策上强调“人类生存高于一切”,核战争“不会有胜利者”,基于此,他对美国采取了“缓和”战略。答案 C3 两极格局瓦解后 ,西方还有许多人没有摒弃冷战思维,如今美国重返亚洲战略就是其中的表现之一,冷战思维最本质的特点是( )A.意识形态的对抗B.世界

    7、大战的策源地C.用经济手段解决政治问题D.依靠军事组织维护各自的利益答案 A44 在长达几十年的美苏争霸中,争夺与缓和往往相伴而生。下列相关的历史事件不符合“缓和”特征的是 ( )A.赫鲁晓夫访问美国B.柏林墙的修筑C.“中导条约”签订D.苏联撤出在古巴的导弹解析 修筑柏林墙,引起了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反感,一度引起了美苏关系的紧张。答案 B52002 年 7 月,美国国防部发表了 中国军事力量报告。7 月 25 日,北京青年报发表了冷战思维的“僵尸”评美国国防部的报告的署名文章。这里“冷战思维”的核心是( )A.打击 B.遏制 C.合作 D.共存解析 冷战思维指在冷战期间美苏争霸的过程中所形

    8、成的处理国家间关系、解决国际争端的一种思维模式,其目的在于对社会主义国家的遏制与挤压。冷战思维是冷战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是当时国际现实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答案 B 6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苏关系的变化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冷战风云材料二 有一种观点认为,“苏联的极权主义、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扩展以及斯大林的偏执是冷战产生的根源,美国是为了对付苏联的威胁才不得不做出必要的反应而采取遏制政策的”。材料三 1947 年,苏联在参加

    9、马歇尔计划的讨论时,指责该计划使“欧洲各国必将落入被监督的国家的地位”,因而拒绝接受。1991 年,苏联领导人却公开呼吁美国等西方国家对苏联实施“新的马歇尔计划”,甚至连国内的经济改革和发展计划也邀请美国等国家帮助制定。请完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在亚洲“充满了火药味”的具体表现有哪些?(2)你同意材料二中的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5(3)材料三表明,苏联对美国的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综合上述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关系的变化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参考答案 (1)美国先后发动或参与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2)不同意。理

    10、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失去了战时合作的基础;美苏两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美苏两国的猜疑和不信任;美国积极推行霸权主义,积极反共、反苏。(3)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对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斯大林模式”严重束缚了苏联生产力发展,苏联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恶化。(4)形成了以美苏争霸为主要特征的两极格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冷战本身就是一场宣传战:各方都以一种绝对而坚定的方式宣传各自的意识形态。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苏联坚信,只有以战争的手段消灭资本主义,共产主义才能赢得胜利;而美国相信,只有苏联的共产制度崩溃后,这个世界才可能有持久

    11、的和平。正是受各自不同的意识形态的驱使,这两个超级大国踏上了冲突之路。英约翰W.梅森冷战(19451991)材料二请完成:(1)材料一是否完整地揭示了美苏冷战对峙的主要目的?说说你的理由。(2)根据上述图片和文字材料,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客观性是衡量历史材料价值的主要标准,上述图片和文字材料中哪些最具客观性?说明理由。参考答案 (1)没有。不仅是意识形态(或社会制度)问题,更主要的是维护各自的国家利益。(2)演变:以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形成了冷战对峙的两极格局;两极对峙导致德国分裂和国际关系紧张;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走向结束。材料二中的图片。理由:属于实物图片,最具客观性。


    注意事项

    本文(2019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4.4两极格局的结束练习新人教版选修3.docx)为本站会员(medalangle36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