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专题 11 酸碱中和滴定【记忆导图】-知识框架,唤醒记忆【点滴解析】-逐个突击,步步为营考向一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例 1】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时( )A酸与碱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B溶液呈现中性C酸与碱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D酸所能提供的 H 与碱所能提供的 OH 的物质的量相等【答案】D 【变式】1.用已知浓度的 NaOH 溶液测定某 H2SO4溶液的浓度,参考如图所示仪器从下表中选出正确的选项( )2选项 锥形瓶中溶液 滴定管中溶液 选用指示剂 选用滴定管A 碱 酸 石蕊 乙B 酸 碱 酚酞 甲C 碱 酸 甲基橙 乙D 酸 碱 酚酞 乙【答案】D2.用盐酸作标准液滴定待测浓度的 NaOH 溶液,若用
2、甲基橙作指示剂,当滴定达终点时,溶液颜色变化是( )A由红色变橙色 B由黄色变红色 C由黄色变橙色 D由橙色变黄色【答案】C【解析】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 3.14.4,所以用盐酸作标准液滴定待测浓度的 NaOH 溶液,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当滴定达终点时,溶液颜色变化是由黄色变橙色,答案选 C。3实验室现有 3 种酸碱指示剂,其 pH 变色范围如下甲基橙:3.14.4石蕊:5.08.0酚酞:8.210.0用 0.100 0 molL1 NaOH 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 CH3COOH 溶液,反应恰好完全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溶液呈中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B溶液呈中性,只能选用石蕊作指示
3、剂C溶液呈碱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D溶液呈碱性,只能选用酚酞作指示剂【答案】D 3【解析】NaOH 溶液和 CH3COOH 溶液恰好反应生成 CH3COONa 时,CH 3COO 水解显碱性,而酚酞的变色范围为 8.210.0,比较接近,因此答案为 D。考向二 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步骤【例 2】.(1)选用以下主要仪器和试剂,是否可以达到测定 NaOH 溶液浓度的目的? (填“是”或“否”)。主要仪器:滴定管 锥形瓶 烧杯试剂:NaOH 溶液 0.100 0 molL 1 盐酸(2)现用物质的量浓度为 0.100 0 molL1 的标准 NaOH 溶液去滴定 V mL 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4、,请填写下列空白:用标准 NaOH 溶液滴定时,应将标准 NaOH 溶液注入 (填“甲”或“乙”)中。某学生的操作步骤如下:A.移取 20.00 mL 待测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并加入 23 滴酚酞;B.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 23 次;C.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使尖嘴部分充满溶液;D.取标准 KOH 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 23 mL;E.调节液面至“0”或“0”以下刻度,记下读数;4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 KOH 溶液滴定至终点并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 (用字母序号填写)。上述 B 步骤操作的目的是 。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
5、实验现象是 。右上图是碱式滴定管中液面在滴定前后的读数, c(HCl) molL 1 。【答案】 (1)否 (2)乙 BDCEAF 洗去附在滴定管内壁上的水,防止其将标准溶液稀释而带来误差 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Error!【变式】1. 下面是一段关于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操作的叙述:取一锥形瓶,用待测 NaOH 溶液润洗两次。在一锥形瓶中加入 25.00 mL 待测 NaOH 溶液。加入几滴石蕊试剂作指示剂。取一支酸式滴定管,洗涤干净。直接往酸式滴定管中注入标准酸溶液,进行滴定。左手旋转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摇动锥形瓶。两眼注视着滴定管内盐酸溶液液面下
6、降,直至滴定终点。其中所述操作有错误的序号为()A. B. C. D. 【答案】A 【解析】考查中和滴定实验操作。锥形瓶是不能用标准液润洗的,不正确。盐酸滴定氢氧化钠,应该用酚酞作指示剂,不正确。滴定管必须用标准液润洗,不正确。滴定时眼睛必须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不正确,答案选 A。2某学生用 0.100 molL1 的 KOH 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5A移取 20.00 mL 待测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并加入 23 滴酚酞;B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 23 次;C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尖嘴使之充满溶液;D取标准 KOH 溶液注入碱式滴
7、定管至刻度“0”以上 23 mL;E调节液面至“0”或“0”以下刻度,记下读数;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 KOH 溶液滴定至终点并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就此实验完成填空:(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字母序号填写)_。(2)上述 B 步骤操作的目的是_。(3)上述 A 步骤操作之前,若先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则滴定结果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4)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_。【答案】(1)B、D、C、E、A、F(2)洗去附在滴定管内壁上的水,防止将标准溶液稀释而产生误差(3)偏高(4)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考向三 酸碱中和滴定的
8、误差分析【例 3】用 0.1mol/L 的 NaOH 溶液滴定 HCl 溶液,请对下列误差进行分析。误差来源 c(HCI)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偏高滴定管未用待测液润洗 偏低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 偏高滴定管中产生的误差 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定前无气泡,滴定后有气泡 偏低6盛待测液的滴定管使用前有气泡,使用后无气泡 偏低盛待测液的滴定管使用前无气泡,使用后有气泡 偏高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有用待测液洗 偏高锥形瓶未洗净,残留有与待测液中溶质反应的少量物质 偏低锥形瓶中产生的误差待测液加水稀释 无影响先俯视后仰视 偏低用滴定管量取待测液先仰视后俯视 偏高先俯视后仰
9、视 偏高读数带来的误差用滴定管量取标准液 先仰视后俯视 偏低NaOH 已部分潮解 偏高杂质不与盐酸反应 偏高所含杂质消耗 1mol HCI 所需质量大于 40g(如 Na2CO3、NaHCO 3)偏高配制标准溶液产生的误差配制 0.1mol/L 的 NaOH 溶液500mL,需要 NaOH 的质量为2.0gNaOH中所含杂质所含杂质消耗 1mol HCI 需质量小于40g(如 Na2O) 偏低【变式】1.下列实验操作不会引起误差的是( )A.酸碱中和滴定时,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B.酸碱中和滴定时,用冲洗干净的滴定管盛装标准溶液C.用 NaOH 标准溶液测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时,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10、实验时不小心多加了几滴D.用标准盐酸测定未知浓度 NaOH 溶液,实验结束时,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开始实验时无气泡【答案】 C72.下列错误操作中,能造成中和滴定结果偏低的是( )A.用滴定管量取标准液时,开始时平视,滴定后仰视B.盛标准液的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未排出就开始滴定C.往锥形瓶中加待测液时,对滴定管读数,开始时仰视,滴定后平视D.振荡时锥形瓶中液滴飞溅出来【答案】 D【解析】略【实践时刻】-学以致用,查漏补缺1某学生用碱式滴定管量取 0.1 molL1 的 NaOH 溶液,开始时仰视液面读数为 1.00 mL,取出部分溶液后,俯视液面,读数为 11.00 mL,该同学在操作中
11、实际取出的液体体积为( )A大于 10.00 mL B小于 10.00 mLC等于 10.00 mL D等于 11.00 mL【答案】 A2用 NaOH 滴定 pH 相同、体积相同的 H2SO4、HCl、CH 3COOH 三种溶液,恰好中和时,所用相同浓度 NaOH 溶液的体积依次为 V1、 V2、 V3,则这三者的关系是( )A V1 V2 V3 B V1 V2 V38C V1 V2 V3 D V1 V2 V3【答案】 D【解析】pH 相同、体积相同的 H2SO4、HCl 溶液中所含有氢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恰好中和时,所用相同浓度 NaOH 溶液的体积相等。而相同 pH 的 CH3COOH
12、溶液的浓度远大于 H2SO4和 HCl 溶液,与 NaOH 溶液完全反应时,消耗的 NaOH 溶液的体积大。3用 0.1 molL1 NaOH 溶液滴定 0.1 molL1 盐酸,如达到滴定终点时不慎多加了 1滴 NaOH 溶液(1 滴溶液的体积约为 0.05 mL),继续加水至 50 mL,所得溶液的 pH 是( )A4 B7.2C10 D11.3【答案】 C4用 NaOH 溶液滴定盐酸时,由于滴定速率太快,当混合溶液变红时不知 NaOH 是否过量,判断它是否过量的方法是( )A加入 5 mL 盐酸再进行滴定 B返滴一滴待测盐酸C重新进行滴定 D以上方法均不适用【答案】B【解析】略5用 0.
13、102 6 molL1 的盐酸滴定 25.00 mL 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达终点时,滴定管中的液面如下图所示,正确的读数为( )A22.30 mL B22.35 mLC23.65 mL D23.70 mL【答案】 B【解析】图中液面在 2223 mL 之间,分刻度有 10 个,因而每刻度是 0.1 mL,液体的凹面读数约为 22.35 mL。96准确移取 2000mL 某待测 HCl 溶液于锥形瓶中,用 01000molL -1NaOH 溶液滴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装入 NaOH 溶液进行滴定B随着 NaOH 溶液滴入,锥形瓶中溶液 PH 由小变大C用酚酞作指示剂
14、,当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时停止滴定D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测定结果偏小【答案】 B7. 在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由于下列操作错误,会引起待测 NaOH 溶液浓度值偏低的是()A. 所用酸式滴定管尖端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B. 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俯视读数C. 未用已知浓度的标准酸液洗滴定管,只用蒸馏水洗涤后即开始装液滴定D. 滴定前,未用待测碱液清洗锥形瓶【答案】 B【解析】A. 气泡被计算成碱,偏高;C. 将标准液冲稀,导致用的体积变大,偏高;D. 不影响。8. 在中和滴定实验中,下列操作不影响测定结果的是()A. 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装滴定液B. 锥形瓶用蒸馏
15、水洗净后,再用待测液润洗C. 滴定过程中,锥形瓶里的液体溅到瓶外D. 用蒸馏水冲洗附在锥形瓶内壁上的液滴【答案】 D【解析】滴定管必须用所装液体润洗,否则将引起所装溶液浓度偏低;B. 锥形瓶只需水洗10即可,不能润洗,否则导致待测液的量偏大;C. 锥形瓶里的液体溅到瓶外,将导致所装液体的量偏小;D. 操作正确,不影响测定结果。9某学生用 0.200 0 molL1 的标准 NaOH 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如下:用蒸馏水洗涤碱式滴定管,并立即注入 NaOH 溶液至“0”刻度线以上;固定好滴定管并使滴定管尖嘴处充满液体;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线以下,并记下读数;移取 20.00 mL
16、 待测液注入洁净的还存有少量蒸馏水的锥形瓶中,并加入 3 滴酚酞溶液;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请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步骤有错误的是 (填编号)。若测定结果偏高,其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A.配制标准溶液的固体 NaOH 中混有 KOH 杂质B.滴定终点读数时,仰视滴定管的刻度,其他操作正确C.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后再用未知液润洗D.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2)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3)如图是某次滴定时的滴定管中的液面,其读数为 mL。(4)根据下列数据,请计算待测盐酸的浓度: molL 1 。标准烧碱溶液体积(mL)滴定次数 待测体积(
17、mL)滴定前读数 滴定后读数第一次 20.00 0.40 20.40第二次 20.00 2.00 24.10第三次 20. 00 4.00 24.00【答案 】 (1) ABCD(2)滴入最后一滴 NaOH 溶液时,溶液刚好由无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11(3)22.60 (4)0.200 010.某班学生通过分组实验测定酸碱滴定曲线。实验用品:0.1 molL1 HCl 溶液、0.1 molL1 NaOH 溶液、蒸馏水、pH 计、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铁架台(带滴定管夹)、锥形瓶。甲、乙、丙三组同学锥形瓶中的溶液所取体积均为 20.00 mL,且所用的试剂完全相同,根据实验所得的数据
18、绘制的曲线分别如图中 a、b、c 所示,其中乙和丙两组同学的操作上都存在着不足或失误。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 pH 计应用标准溶液进行校准,若将 pH 计放入 c(H )0.000 1 molL1 的标准溶液中校准,则 pH 计的读数应为 。(2)甲组同学滴定时选用的滴定管为 (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最后一次润洗滴定管应选用实验用品中的 进行润洗。(3)乙组同学操作上的不足之处是 。(4)造成丙组同学的曲线与甲组同学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A.用待装液润洗锥形瓶B.滴定使用的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在滴定前有气泡未排出,滴定后气泡消失C.滴定前后对滴定管进行读数的视线分别如图所示【
19、答案】 (1)4.00 (2)碱式 0.1 molL 1 NaOH 溶液(3)在滴定终点附近测试和记录 pH 的间隔太大(4)AB1211.我国国标推荐的食品药品中 Ca 元素含量的测定方法之一为利用 Na2C2O4将处理后的样品中的 Ca2 沉淀,过滤洗涤,然后将所得 CaC2O4固体溶于过量的强酸,最后使用已知浓度的KMnO4溶液通过滴定来测定溶液中 Ca2 的含量。针对该实验中的滴定过程,回答以下问题:(1)KMnO4溶液应该用 (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盛装,除滴定管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2)试写出滴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为溶液由 色变为
20、色。(4)以下操作会导致测定的结果偏高的是 (填字母)。a.装入 KMnO4溶液前未润洗滴定管b.滴定结束后俯视读数c.滴定结束后,滴定管尖端悬有一滴溶液d.滴定过程中,振荡时将待测液洒出(5)某同学对上述实验方法进行了改进并用于测定某品牌的钙片中的钙元素(主要为 CaCO3)含量,其实验过程如下:取 2.00 g 样品加入锥形瓶中,用酸式滴定管向锥形瓶内加入20.00 mL 浓度为 0.10 molL1 的盐酸(盐酸过量),充分反应一段时间,用酒精灯将锥形瓶内液体加热至沸腾,数分钟后,冷却至室温,加入 23 滴酸碱指示剂,用浓度为 0.10 molL1 的 NaOH 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 N
21、aOH 溶液 8.00 mL。提示:Ca(OH) 2微溶于水,pH 较低时不会产生沉淀据此回答:为使现象明显、结果准确,滴定过程中的酸碱指示剂应选择 (填“石蕊”、“甲基橙”或“酚酞”)溶液。实验过程中将锥形瓶内液体煮沸的目的是 。则此 2.00 g 钙片中 CaCO3的质量为 g。【答案】 (1)酸式 烧杯、锥形瓶(2)2MnOError!5C 2OError!16H =2Mn2 10CO 28H 2O (3)无 浅紫 (4)ac (5)甲13基橙 将溶解在溶液中的 CO2气体赶出 0.06【解析】 CaCO32HCl= =CaCl2H 2OCO 2HCl NaOH= =NaClH 2O8.
22、00 mL0.10 molL1 8.00 mL0.10 molL1CaCO3所消耗的 HCl 为20.00 mL0.10 molL1 8.00 mL0.10 molL 1 12.00 mL0.10 molL 1m(CaCO3) Error! 100 gmol1 0.06 g。12 (1)将 10.00 mL 过氧化氢溶液移至 250mL _(填仪器名称)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移取稀释后的过氧化氢溶液 25.00mL 至锥形瓶中,加入稀硫酸酸化,用蒸馏水稀释,作被测试样。(2)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被测试样,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请将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和化学式分别填在下列横线和括号内。 MnO4- + H2O2 + H+ =“=“ Mn2+ + H2O + ( )(3)移取 10mL 过氧化氢溶液可以用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滴定到达终点的现象是_。(4)重复滴定三次,平均耗用 c mol/L KMnO4标准溶液 V mL,则原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浓度为_。(5)若盛装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没有用标准液润洗,则测定结果_(填“偏高”或“偏低”或“不变”)。【答案】(1)容量瓶 (2)2 5 6 2 8 5 O 2(3)酸式;滴入一滴高锰酸钾溶液,溶液呈浅红色,且 30 秒内不褪色;(4)2.5cvmol/L(5)偏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