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训练(九)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一、单项选择题1.2018青岛 中华民国史写道:“他提议将分散的革命组织(合)成一个大团体,协力从事反清革命。这个建议获得一致赞成。 ”“大团体”是指 ( )A.强学会 B.兴中会C.同盟会 D.国民党2.2018包头 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纲领阐发为“民族主义” 。这一思想 ( )A.完全符合当时的中国国情B.与维新派的政治目标一致C.延续了民主共和国的精神D.推动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3.2018张家界 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为改变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其中为孙中山领导的是( )A.洋务
2、运动 B.戊戌变法C.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4.2018安徽 下图是 1912年 1月 1日出版的申报,其表明申报( )A.创办于辛亥革命期间B.专门报道政治新闻C.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D.是革命派的机关报5.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孙中山后来把它阐发为三民主义,即 ( )民族 民主 民权 民生A. B.C. D.6.右图为一张入会证书,该同志加入的政党成立于 ( )A.1895年B.1905年C.1907年D.1911年7.2018玉林 “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 ”该诗反映的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 D.秋收
3、起义8.2018岳阳 它虽然没能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但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它是指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9.2018滨州 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它”及带来的“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是指 ( )A.鸦片战争中国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思潮B.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作用C.辛亥革命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D.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10.2018成都 民国元年,为紧跟时势,商务印书馆编纂了共和国教科书,推崇爱国、平等、自由、权利、义务等理念。发生在这一年,与该套教
4、科书编纂有直接关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武昌起义B.中华民国成立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11.改编题 某同学观察一幅地图时发现该地图有“武昌” “楚望台军械库”等信息,该地图所涉及的历史事件的重大历史意义是 ( )A.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农民政权B.使腐朽的清王朝逐步走向灭亡C.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D.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2.2018威海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中国人的思想也由此而获得了一次巨大的解放。 ”材料中的“一次巨大的解放”主要是指 ( )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C.
5、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D.宣传了维新变法的思想13.2018广东 1912年春,广东省临时省议会上首次出现了数十名女性代议士的身影。同年秋,湖北省议会也特设了女子旁听席。上述材料说明 ( )A.女性政治地位有所提高B.广东女性地位比湖北高C.男尊女卑思想被彻底打破D.女性参政议政权利得到保障14.2018黄冈 习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 150周年大会上指出,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之所以这样评价孙中山,是因为他领导的辛亥革命 ( )A.宣告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的终结B.开启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近代化C.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D.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实现了民族
6、独立15.2018广安 “血钟一鸣,义旗四起,拥甲带戈之士遍于十余行省。 ”下列关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指导思想是由同盟会政治纲领发展而来的三民主义B.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C.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6.下列有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说法,正确的有 ( )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规定了国家的一些基本原则与中华民国约法是一致的规定了人民的各项权利与义务A. B.C. D.17.孙中山指出:“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 ”这体现了三
7、民主义的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 D.扶助农工二、非选择题18.中华民国(19121949),是辛亥革命以后建立的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简称民国。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缅怀革命功绩】材料一 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打开了闸门。图一 中华民国成立 图二 清帝退位诏书(1)结合材料一图文信息,全面总结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反思革命败因】材料二 革命党为尽快推翻清王朝的专制统治,也表示只要袁世凯能答应条件,即保举他做大总统。1912 年,孙中山在发给袁世凯的电报中明确表达了这种意愿:“不忍南北战争,生灵涂炭,故于议和之举并不反对”
8、图三 袁世凯剪掉辫子拥护共和 图四 孙中山临终遗言(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革命党人保举袁世凯做大总统的条件是什么?孙中山临终遗言“革命尚未成功”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参考答案1.C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分散的革命组织(合)成一个大团体” “反清革命”并结合所学可知,“他”是孙中山,“大团体”是同盟会。故本题选 C项。2.D3.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根据题干提供的关键信息“孙中山领导”,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地主阶级洋务派如奕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 ,领导洋务运动,A 项不正确;康有为、梁启超等领导戊戌变法,B项不正确;陈独秀、李大钊等领导了新文化运动,C 项不正
9、确;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D 项正确。故本题选 D项。4.C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1912 年 1月 1日出版的申报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72 年申报创刊后,紧密结合社会生活,报道大量的社会新闻,内容丰富;1912 年 1月 1日出版的申报报道了中华民国的成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故本题选 C项。5.B 6.B7.B 解析 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由“武汉” “推翻专制共和兴”,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11 年 10月 10日,武昌起义爆发,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 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
10、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本题选 B项。8.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根据题干提供的关键信息“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故本题选 C项。9.C10.B 解析 本题考查中华民国成立。根据材料中的“民国元年” “共和国教科书 ”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个重大历史事件是中华民国成立。故本题选 B项。11.B 12.A13.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史料的分析理解能力。从题干中“1912 年春”,即中华民国建立后,广东、湖北两省议会都出现了女性身影,女性也有参加议会的机会,说明了女性的政治地位有所提高。故本题选 A项。14.C 15.D 解析 本题考查辛亥革命。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鸦片战争。故本题选 D项。16.B17.B18.(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2)保举的条件:只要袁世凯赞成共和,促成清帝退位,即保举他做大总统。主要依据:由于中外反动势力强大,革命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