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三讲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公转特征及昼夜长短的变化一、选择题1(2015高考重庆卷)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 10月 8日左右。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为 360,以春分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 0,则寒露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 )A15 B105C195 D285解析:春分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 0,一个节气运行的度数为 15(一年 24个节气),寒露与春分之间相差 13个节气,所以寒露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 195。答案:C读图,完成 23 题。2P、Q 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两个特殊点,则图中字母 L和 S,代表的角的度数为( )A20 B
2、2326C30 D66343P、Q 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两个特殊点,当地球越过 P点后的一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 )A在北半球向北移动 B在南半球向北移动C在北半球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向南移动解析:第 2题,由图中信息可知,P、Q 分别为夏至日和冬至日,L 和 S代表的是黄赤交角。第 3题,夏至日后,太阳直射点仍在北半球,但开始向南移动。答案:2.B 3.C读图,完成 45 题。4若 EF为赤道,P 点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的范围是( )A020NB020SC20N2326ND20S2326S25若 EF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PQ 为地轴,下列变化可信的是( )A福州冬季均温升高B北温带范围变
3、小C全球极夜范围扩大D悉尼(约 34S)夏季昼变长解析:第 4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P 点位于北半球,其纬度数应为 70N。此时 P点出现极昼现象,则该点位于极昼圈上或极昼圈以内,得出太阳直射的范围是 20N2326N。第 5题,由图中信息不难得出,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夹角(黄赤交角)为 20。当黄赤交角变小时,地球上温带的范围将变大,B 选项错误;黄赤交角变小时,全球极昼极夜的范围将缩小,所以 C选项错误;黄赤交角变小时,北半球冬季昼长变长,南半球夏季昼长变短,位于北半球的福州冬季因太阳照射时间增加且正午太阳高度变大而使均温升高。答案:4.C 5.A(2016衡水一模)右图为手机软件 Yah
4、oo weather的截屏图。读图,完成 67 题。6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B南半球、东半球C北半球、西半球D南半球、西半球7此时,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A赤道附近物体正午影子达到一年中较短时段B地球公转速度较快C南极地区的极昼范围在扩大D北京白昼达到一年中较长的时段解析:第 6题,图中显示,此时北京的时间为 9:00,北京采用的是北京时间,即东八区的区时,由此可知 120E地方时为 9:00,太阳直射点的地方时为12:00,计算可知,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 165E,为西半球;截屏图显示太阳 7:09日出,17:36 日落,则该地昼长为 10小时 27分,即昼短夜长,
5、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综上所述,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西半球。第 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日北京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 7:09 和 17:36,则该地昼长为 10小时 27分,北半球昼短夜长,为冬季,接近 1月初,地球公转速度较快,B 项正确,赤道附近物体正午影子达到一年中较长时段;此时南极地区的极昼范围可能在扩大也可能在缩小;北京白昼达到一年中较长的时段为接近 6月 22日前后。答案:6.D 7.B3(2016遵义模拟)下图为昼长随时间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 89 题。84 条曲线所代表的纬度从低到高的排序,正确的是( )Aa b c d Bc a d bCd c b a Db c a
6、d9若某地昼长随时间变化呈图中的直线变化,则该地( )A物体水平运动右偏 B自转线速度最小C日出的地方时为 6时 D有极昼现象解析:第 8题,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d 在冬至日刚好出现极夜,夏至日刚好出现极昼,昼夜变化幅度最大,该地位于北极圈;a 的昼夜变化幅度大于 c,a 的纬度比 c所在的纬度要高;b 的昼夜变化幅度最小,纬度最低。故由低到高的顺序为 bcad。第 9题,若某地昼长呈直线,说明该地一年昼长不变,应位于赤道,赤道上水平运动的物体不发生偏转;自转线速度最大;昼长为 12小时,日出 6:00,日落 18:00;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答案:8.D 9.C(2016济宁期末)
7、专家研究发现,英国巨石阵是一处古人天文观测遗址,在特定日期站在阵内的人可以看到日出、日落透过巨石缝隙的光线。 图 1为巨石阵景观图,图 2为巨石阵不同日期太阳光线示意图。读图,完成 1011 题。10图中所示太阳光线中,代表冬至日日出的是( )A BC D11若代表某日日落的太阳光线,20 天后的 X日看到相同方位的日落,则 X日可能是( )A6 月 12日 B7 月 2日C7 月 12日 D1 月 2日解析:第 10题,英国位于北半球,冬至日时,太阳日出东南,太阳光线从东南方向照射过4来,故选。第 11题,太阳此时日落西北,20 天后看到相同方位的日落,说明直射点在北半球,且两个日期关于夏至
8、日对称,故从 6月 22日往后推 10天,为 7月 2日。答案:10.B 11.B(2017届湖北联考)读部分月份全球各纬度昼夜长短分布规律图,完成 1213 题。12曲线 e可能出现的月份是( )A5 月 B8 月C11 月 D12 月13图中三条昼夜长短分布曲线能够明确表达出的规律是( )A冬至日,南极圈及其以南全为极昼B赤道昼夜等分只出现在春秋分日C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D纬度数相同的南北半球两地,一地的昼长等于另一地的夜长解析:第 12题,由图中经纬度和昼夜分布状况可知,曲线 e表示南半球昼长夜短,且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约为 78S(位于南极点和南极圈中间),因此可判断太
9、阳直射点约位于 12S附近,时间大约为 2月或 11月。第 13题,据图可知,该图没有表达出冬至日南极圈及其以南全为极昼的规律;赤道地区全年昼夜等分;f 曲线没有表达出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的规律;三条曲线均表达了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两地,其中一地的昼长等于另一地的夜长。答案:12.C 13.D下表示意我国某地部分日期的日出与日落时间(北京时间)。读表,回答 1415 题。日期 M 3月 21日 4月 10日 9月 3日 9月 23日日出时刻 6:42 6:20 N 5:58 6:20日落时刻 17:58 18:20 18:42 18:42 18:2014.与表中 M日期最接近的是(
10、)A1 月 1日 B2 月 11日C3 月 1日 D4 月 11日154 月 10日该地的日出时刻 N大约是( )A5:58 B6:20C6:42 D7:265解析:第 14题,从表中可以看出,9 月 3日该地昼长为 12小时 44分钟,9 月 23日该地昼长为 12小时,时间相差了 20天,昼长缩短了 44分钟。M 日期该地昼长为 11小时 16分钟,与 3月 21日该地昼长 12小时相差 44分钟,所以两个日期也应大致相差 20天,M 日期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由此推断与 M日期最接近的日期是 3月 1日。第 15题,3 月 21日到 4月 10日大约经过了 20天,由上题分析可知,时间经
11、过 20天,昼长大致变化 44分钟。3月 21日该地昼长为 12小时,4 月 10日该地昼长应大致为 12小时 44分钟,由此推断该日日出时刻 N大约是 5:58。答案:14.C 15.A(2017届泰安模拟)下图是一位驴友在别德马(4030S,64W)拍摄的景观图片。据此,完成 1618 题。16图片拍摄日期最有可能是( )A1 月 1日 B4 月 1日C7 月 1日 D10 月 1日17此时,太阳位于拍摄者的( )A东北方 B西北方C东南方 D西南方18这一天,北京的昼长大约是( )A10 小时 B11 小时C13 小时 D14 小时解析:第 16题,根据北京时间 19:16,求出 64W
12、地方时约为 7:00,日出时间晚于 6时,此时为南半球冬半年。第 17题,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全球各地(极昼、极夜区除外)太阳均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故太阳位于拍摄者的东北方。第 18题,北京位于 40N,其昼长与别德马(4030S)的夜长大约相等。根据前面分析,该日别德马地方时 7时左右日出,故昼长为 10小时左右,则夜长为 14小时左右。答案:16.C 17.A 18.D读甲、乙、丙、丁四地一年中昼长的变化幅度表,回答 1920 题。甲 乙 丙 丁变化幅度 2小时 26分钟 24小时 0小时 5小时 42分钟19.四地纬度最高的是( )A甲地 B乙地6C丙地 D丁地20甲地的昼长最长达到( )A9 小时 9分钟 B10 小时 47分钟C11 小时 22分钟 D13 小时 13分钟解析:第 19题,由表可知,四地中乙地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最大。极圈及其以内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为 24小时),其他地区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由此可以判断,乙地的纬度最高。第 20题,甲地昼长变化幅度为 2小时 26分钟,即最大昼长最小昼长2 小时 26分钟。根据一个地点的最大昼长等于最大夜长,最小昼长等于最小夜长的原理,再根据最大昼长最小夜长24 小时,计算可得出,最大昼长为 13小时 13分钟,即甲地昼长最长达到 13小时 13分钟。答案:19.B 20.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