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9届中考物理第九章简单机械功复习真题演练.doc

    • 资源ID:1133095       资源大小:591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届中考物理第九章简单机械功复习真题演练.doc

    1、简单机械 功复习真题演练考点一 杠杆1(2018烟台中考)如图所示的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考点二 滑轮(组)的特点及其应用2(2017莱芜中考)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构成甲、乙、丙三个装置,在相等的时间里分别把同一个重物匀速提升相同高度。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装置所用的拉力比乙的大B乙装置中拉绳的一端移动的速度比丙的大C丙装置的机械效率比甲的小D三个装置的额外功相同3(2018威海中考)如图为吊装工具示意图,物体 M 为重 5 000 N 的配重,杠杆 AB 的支点为O, OA OB12,每个滑轮重 100 N。当重为 700 N 的工人用 300 N 的力竖直向下匀

    2、速拉动绳子时,工人对地面的压力为_N,物体 M 对地面的压力为_N。(杠杆与绳的自重、滑轮组摩擦均不计)考点三 简单机械作图4(2018莱芜中考)如图是一个杠杆式简易起吊机,它上面装了一个定滑轮可以改变拉绳的方向,杠杆OB 可绕 O 点转动,通过此装置把重物 G 拉起,请在图上画出动力臂 l1和阻力 F2的示意图。5(2017烟台中考)如图所示为吊车起吊货物的工作示意图,请在图中 画出动力、阻力和阻力臂。考点四 功 功率6.(2017莱芜中考)如图所示,一个小球从 A 点由静止开始下落,速度越来越大,先后经过B、 C、 D 三点,已知 B、 C 两点间的距离等于 C、 D 两点间的距离,则下列

    3、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在下落过程中惯性越来越大B小球在下落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C小球所受的重力在 BC 段做的功小于在 CD 段做的功D小球所受的重力在 BC 段做功的功率小于在 CD 段做功的功率7(2016莱芜中考)(多选)近日,我市首批 10 辆宇通牌 6.4 米纯电驱 动无级变速空调公交车投入试运行,市民出行可享受到更加舒适、绿色环保的服务。假定一辆纯电动公交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其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 120 kW,以 36 km/h 的速度行驶了 1 h,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动机做功为 1.2105 JB电动机做功为 4.32108 JC公交车的牵引力为 600

    4、 ND公交车的牵引力为 1.2104 N考点五 机械效率8(2016莱芜中考)如图所示,工人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 800 N 的货物,所用的拉力 F 为 500 N,货物匀速上升了 5 m。在此过程中,所做的有用功是_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9(2018烟台中考)如图是某汽车起重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起吊重物的示意图。重物的升降使用的是滑轮组,滑轮组上钢丝绳的收放是由卷扬机来完成的。提升重物前,起重机对地面的压强为 2105 Pa。某次作业中,将重物甲以 0.25 m/s 的速度匀速提升时,起重机对地面的压强为 2.3105 Pa;若以相同的功率将重物乙以 0.2 m/s 的速度匀速提升时,起重机

    5、对地面的压强为 2.4105 Pa。(不计钢丝绳重和摩擦)求:(1)起重机两次提升的重物质量之比。(2)起重机两次提升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之比。(3)提升重物乙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10.(2017烟台中考)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是世界上最长的公路沉管隧道,全长 5.6 km,由 33 节沉管和“最终接头”组成。33 节沉管已经全部成功安装,只剩 E29 和E30 之间留有十多米的空隙,这就是“最终接头”的位置。“最终接头”质量约为6.0106 kg,虽然和之前的沉管相比小了很多倍,但入水后受洋流、浮力等因素影响,姿态会发生变化,安全平稳地把接头吊装到约 30 m 深的海底是十分艰难的过

    6、程。记者在现场看到,“最终接头”由“振华 30 号”吊装船吊装(如图所示)。通过系列平衡调整,从 9 时整,“最终接头”从距离水面 20 m 高处匀速下放,9 时 12 分,开始入水。完全入水后,吊钩对“最终接头”拉力为 2.0 107 N 左右,12 时,“最终接头”下沉到位。吊装起重机的机械效率约为 80%。( g 取 10 N/kg, 海水 取 1.0103 kg/m3)求:(1)“最终接头”下沉到位后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强;(2)“最终接头”的平均密度;(3)吊装起重机最大输出功率。考点六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11(2014莱芜中考)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实验前,杠杆静止在

    7、图甲的位置,那么应该将杠杆两端的螺母向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_。实验中,杠杆所挂钩码如图乙所示,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进行的操作是_。(2)如图丙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在其两侧的钩码下方各加上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_(选填“左”或“右”)端将下沉。(3)把图丙中 A 点的钩码取下,在 A 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拉力 F 时,杠杆仍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当 拉力F 向右倾斜时,要保持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拉力 F 将_ 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_ _。考点七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2(2017 烟台中考)下面是小明和小红的

    8、“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步骤:(1)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所受的重力 G 并填入表格。(2)按如图所示安装滑轮组,分别记下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3)拉动弹簧测力计并读出拉力 F 的值,用刻度尺测出钩码上升的高度 h 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 s,将这三个量填入表格。(4)算出有用功 W 有用 、总功 W 总 、机械效率 并填入表格 。(5)改变钩码上升的高度,重复上面的实验,记录并计算实验数据。实验记录:实验结论:在忽略绳子的重力和摩擦的情况下,滑轮组的机械 效率与所提升物体的重力和高度无关。请你评价小明和小红的实验报告。(1)指出实验步骤中存在的错

    9、误和不足;(2)从理论上分析说明他们实验结论的局限性。参考答案1C 2.D3400 4 5004如图所示5如图所示6D 7.BD84 000 80%9解:(1)由压强公式 p 得,提升重物前,起重机对地面的压力: G pS,FS重物甲的重力:G 甲 ( p 甲 p)S,重物乙的重力:G 乙 ( p 乙 p)S,所以起重机两次提升的重物质量之比: 。m甲m乙 m甲 gm乙 g G甲G乙 ( p甲 p) S( p乙 p) S 2.3105 Pa 2105 Pa2.4105 Pa 2105 Pa 34(2)根据公式 P Fv 可知,以相同的功率将重物提升,拉力与提升的速度成反比,Wt Fst所以 ,

    10、F甲F乙 v乙v甲 0.2 m/s0.25 m/s 45由公式 得, 甲 , 乙 ,W有 用W总 GhFnh GnF G甲3F甲 G乙3F乙所以 ,将 , 代入上式得,起重机两次提升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之比: 甲 乙 G甲 F乙G乙 F甲 m甲m乙 34 F甲F乙 45 。 甲 乙 G甲 F乙G乙 F甲 m甲 F乙m乙 F甲 34 54 1516(3)由 得,W有 用W总 W有 用W有 用 W额 GhGh G动 h GG G动匀速提升甲物体时: 甲 ,G甲G甲 G动匀速提升乙物体时: 乙 ,G乙G乙 G动将 , 代入上式得, G 动 G 乙 ,G甲G乙 34 甲 乙 1516 14所以提升

    11、重物乙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乙 80%。G乙G乙 G动 G乙G乙 14G乙答:(1)起重机两次提升的重物质量之比为 34;(2)起重机两次提升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之比为 1516;(3)提升重物乙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80%。10解:由题意可知 ,“最终接头”下沉到位后下表面的深度 h30 m,则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强:p 海水 gh1.010 3 kg/m310 N/kg30 m310 5 Pa。(2)“最终接头”的重力:G mg6.010 6 kg10 N/kg6.010 7 N,完全入水后,“最终接头”受到的浮力:F 浮 G F 拉 6.010 7 N2.010 7 N4.010 7

    12、 N,物体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由 F 浮 液 gV 排 可得,“最终接头”的体积:V V 排 410 3 m3,F浮 海 水 g 4.0107 N1.0103 kg/m310 N/kg“最终接头”的平均密度: 1.510 3 kg/m3 。mV 6.0106 kg4103 m3(3)在入水前,吊装起重机对“最终接头”做的有用功:W 有用 Gh6.010 7 N20 m1.210 9 J,由 可得,总功:W有 用W总W 总 1.510 9 J,W有 用 1.2109 J80%“最终接头”从开始起吊到入水前所用时间:t9:129:0012 min720 s,则吊装起重机最大输出功

    13、率:P 2.110 6 W。W总t 1.5109 J720 s答:(1)“最终接头”下沉到位后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强为 3105 Pa;(2)“最终接头”的平均密度为 1.5103 kg/m3;(3)吊 装起重机最大输出功率为 2.1106 W。11(1)左 便于测量力臂 将左边的钩码向左移动一小格(2)右 (3)变大 拉力 F 的力臂变小12(1)实验步骤(3)中没有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匀速升高;没有改变钩码数量的实验过程,得到的结论是错误的;有用功和总功计算错误。 (2)在忽略绳子的重力和摩擦的情况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由此可知,W有 用W总 GhGh G动 h 11 G动G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所提升物体的重力和动滑轮的重力有关,跟物体上升的高度无关。


    注意事项

    本文(2019届中考物理第九章简单机械功复习真题演练.doc)为本站会员(ideacase15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