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表一:课前教材分析卡 课题 运动的快慢 时间 教者教学目标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4、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教学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 教学难点速度概念的建立;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频闪摄影教学方法采用引导-探究;参与-活动教学用具视频课件 课时安排 1 课时备注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速度” ,对于速度的计算要求学生会利用路程、时间求出,或利用
2、速度公式中的两个物理量求出第三个物理量,教学中不宜做过深的引导,如追及问题等。表二:课堂教学设计卡2课题 运动的快慢 时间 教者教 学 过 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机械运动,虽然知道了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但我们平时所说的物体运动和静止却都是相对某一物体而言的,即相对于参照物而言。【问题】同是物体的运动,它们的快慢一样吗?你认为哪些物体快,哪些物体慢呢?今天我们就研究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板书课题)二、进入新课(一)生活中对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师平时我们是如何对物体运动的快慢进行比较、判断的?【播放视频 1】视频中的画面是怎样比较快慢的?
3、【播放视频 2】比较运动快慢有几种方法?【总结】观众的方法实际上是:在相同时间内看物体运动路程的长短来比较师生谈话奔驰的骏马 蠕动的蜗牛学生回答学生回答比较相同时间内谁走的远,和比较在相同长度内谁用的时间短。学生观看视频,分析交流。师生总结3106快慢,路程长则比较快,路程短则比较慢;裁判的方法实际上是:物体运动路程相同,看运动时间的长短比较快慢,所用时间短则比较快,所用时间长则运动慢。(二)物理上对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问题】如果物体运动时所用的时间和通过的长度都不相等,又该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如果时间和路程都不相等,的确不容易比较,但我们是否可以认为让它们的路程或时间相等呢?(三)速度
4、物理上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它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播放视频 3】速度的引出?学生讨论师生讨论得出(1)让它们的时间相等: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谁大,谁运动得就快,谁小,谁运动得就慢。(2)让它们的路程相等:比较单位路程内通过的时间,谁大,谁运动得就慢,谁小,谁运动得就快。【讨论】为什么不用单位路程的时间来表示速度呢?因为单位时间的路程越大,则速度越大;而单位路程的时间越长则速度越小,故虽然后者也能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但比较起来很不方便,所以我们用单位时间的路程来表示速度。学生观看视频,强化对速度的认识8107【公式】 ,用符号表示为 。【单位】路程的单位是米(m),
5、时间的单位是秒(s),则速度的单位就是米/秒,即 m/s 或 ms -1。常用单位是 km/h 或kmh -1。位换算:1m/s=1=36km/h(四)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频闪摄影】为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我们用频闪摄影的方法将运动物体的位置凝固住,会看到这样的两种不同情况。看课本图 1222,比较两种运动的差异。【播放视频 4】运动的快慢。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可以直接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2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虽然固定,但我们也可以学生阅读教材,认识速度的公式、单位及换算关系。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一些物体的速度】学生观看视频,分析思考。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如物体沿
6、着直线、快慢是变化的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如学生比较、讨论师生讨论得出106比较它们整个路程的速度,我们把它叫做平均速度。公式 , s 是整个路程的长度, t 是完成整个路程所需要的时间, 就是平均速度。【播放视频 5】变速直线运动和平均速度。【匀速直线的图像】将频闪照相与图像结合,会得出路程随时间的变化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三、课内训练与小结四、布置作业学生观看学生交流师生共同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知道了为什么要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就是物体运动的速度,其实单位路程的时间也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速度,只不过后者比较起来不方便罢了;速度的计算公式是以后我们学习的关键,我们要注意领会速度单位间换算的技巧,会从不同的信息渠道收集关于速度计算的条件,然后应用公式进行计算。动手动脑学物理316板书设计运动的快慢一、生活中对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1比较相同时间内谁走的远;2比较在相同长度内谁用的时间短。二、物理上对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取单位时间或路程来比较它们的路程或时间。三、速度1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2公式: ;3单位:即 m/s 或 ms -1;常用单位是 km/h 或 kmh -1。表三:课后教学反思卡课 题 运动的快慢 时 间 教 者反思教材反思教法6反思学生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