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第2课时)学案新人教版.doc
-
资源ID:1131648
资源大小:26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第2课时)学案新人教版.doc
1、1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学案(二)【学习目标】 1.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学习文章论证严密,论述层层深入的写作特点。2.体会鲁迅杂文的特点。3.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课堂探究】探究 1:对方提出了怎样的错误观点。探究 2:针对对方的错误观点,鲁迅先生提出了怎样的观点?依据是什么?探究 3. 鲁迅先生认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的依据是什么?【优化训练】一、简答题。1.作者是如何驳论证的?2.作者在文中指出“中国的脊梁”有何现实意义?二、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1. 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
2、古伤今了。2.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3.他们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再被摧残,被抹杀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污蔑。【拓展延伸】一、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式,并思考其表达效果有何不同?2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改句:表达效果:二、列举出一些“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 的人。参考答案:【优化训练】一、1. 作者首先承认对方的论据是事实,但只能是一部分人,不能指全体中国人,因此不能证明论点,这是通过驳论证来驳论点。2. 鲁迅先生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
3、,唤醒了民族自豪感。表现了作者的拳拳爱国心。二、1. “一味”表现其沉迷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2.“笼罩”一词生动形象的描绘了“自欺”思潮像毒雾一样禁锢着人们的头脑,并蔓延到各个领域。3.“总”写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间接讴歌了“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简直”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慨之情。【拓展延伸】一、改句: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不少。表达效果:原句为反问句,表达了强烈的语气,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了感染力。二、“埋头苦干的人”:毕升、徐霞客、司马迁、华罗庚等。“拼命硬干的人”:岳飞、文天祥、关天培、林则徐等。“为民请命的人”:梁启超、鲁迅等。“舍身求法的人”:如商鞅、谭嗣同、李大钊、闻一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