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诗词五首》(雁门太守行)导学案新人教版.doc

    • 资源ID:1130987       资源大小:317.50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诗词五首》(雁门太守行)导学案新人教版.doc

    1、1雁门太守行 一、预习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诗歌的内容并背诵全诗。2.品位诗歌意境,领悟诗歌主题。3.领悟诗词中作者流露出的思想感情。(二)学习重点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感受作者的人格魅力,培养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素养。(三)预习导学1.资料链接作者简介李贺(790-816) ,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唐代诗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 “诗仙”李白、 “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 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

    2、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 “雄鸡一声天下白” “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背景透视雁门太守行作于唐宪宗元和九年(814 年)。当年唐宪宗以张煦为节度使,领兵前往征讨雁门郡之乱(振武军之乱),李贺即兴赋诗鼓舞士气,作成了这首诗。2.朗读课文、划分节奏。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3.读通诗意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二、探究案1.首句运用了

    3、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2.“甲光向日金鳞开”的“开”字有何妙处?3.第三、四句是从什么角度来描写战争的?4.“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写出了战士们什么样的精神状态? 5. 诗的最后两句,你是怎么理解的?你认为诗的主题是什么?三、课堂小结战斗在易水边发生,就是今天的河北易县,那里最著名的古迹就是黄金台,相传是战国燕昭王所筑,为了招募人才,放了千金在台上。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李白也说过“感君恩重许君命” ,李贺也是一样,战场上的战士们也是一样,为了报效国家,为了知遇的君恩,提携玉龙宝剑去战斗,何惜生命。这首诗不能归入边塞诗同,但这首诗里有英雄豪情。豪情如画卷,有些墨

    4、重,有些墨轻,疏淡与浓郁这间,挥洒出每个人心中的英雄容颜。诗人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描绘悲壮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这也是李贺诗歌的风格,务求新奇,被人称为“奇才” “鬼才” 。四、拓展延伸战争历来是残酷的,在很多的诗词歌赋中都有对战争场景的描写,尤其是边塞诗。请同学们看看这些诗人是如何描绘战争场景的?投影: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北朝民歌木兰诗3参考答案一、2. png xio j yn雁 都3.敌军似乌云压进,危城似乎要被摧垮;阳光照射在鱼鳞一般的铠甲上,金光闪闪。号角的声音在这秋色里响彻

    5、天空;塞上泥土犹如胭脂凝成,夜色中浓艳得如紫色。寒风卷动着红旗,部队悄悄临近易水;凝重的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扬不起来。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二、1.首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首句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2.“甲光向日金鳞开”的“开”字有何妙处?“开”字形象地展示出将士们饱满的情绪,与“摧”字相对,更反衬出边防将士维护国家统一的无畏精神。3.第三、四句是从什么角度来描写战争的?作者没有从正面描绘两军短兵相接、兵刃交加的厮杀场面,而是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来写战斗的激烈和悲壮。用呜咽的角声、紫红的秋色,渲染悲壮惨烈的气

    6、氛,写激战中边塞风光的悲壮之美。4.“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写出了战士们什么样的精神状态?红旗“半卷”是为乘夜偷袭敌营。抓住战鼓“声不起”写寒冷至极,进而写出了将士们不畏寒冷,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精神,再现了作战的地点和将士们不畏严寒英勇杀敌的情景。5. 诗的最后两句,你是怎么理解的?你认为诗的主题是什么?诗的最后两句运用典故,点明主旨,以抒写官军全体将士心愿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政治立场,即誓死报效朝廷的决心和爱国情感。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诗人用极其简洁的方式从总体上概括了这场战争的艰苦性,高度赞扬了官军将士们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给他们的斗争染上了悲壮的色彩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这是一支振奋人心的战歌。


    注意事项

    本文(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诗词五首》(雁门太守行)导学案新人教版.doc)为本站会员(feelhesitate1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