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三峡》教案新人教版.doc

    • 资源ID:1130960       资源大小:1.15M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三峡》教案新人教版.doc

    1、19 三 峡1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节奏鲜明、音韵和谐的特点。2把握三峡的景物特征,感受三峡雄伟的气势和奇丽的景色。3领会课文运用精炼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特征的写法特点。一、导入新课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装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为我们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 三峡就是其中的一篇。让我们一起走进那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三峡画卷中吧。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作者简介:郦道元(约 470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我国古代卓越的地理学家、散文家。出生于官宦世

    2、家,曾任御史中尉、河南尹等职。他是一位奇才,自幼好学,博览群书,涉猎天文地理等广泛领域,所撰水经注是一部专门研究河流水道的书籍。作品背景:水经是三国时代桑钦所著的一部地理学著作,此书简要记述了 137 条全国主要河流的水道情况。原文仅一万多字,记载相当简略,缺乏系统性,对水道的来龙去脉及流经地区的地理情况记载不够详细、具体。为此郦道元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亲自给水经作注,是为水经注 。其中, 三峡一篇原本只是注释的一部分,但因其章法严谨,浑然一体而独立成篇,有较高的文学价值。目标导学二:朗读课文,整体把握1学生自读课文,借用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阙(qu) 叠嶂(zhng) 曦(x)月 襄

    3、(xing)陵沿溯(s) 素湍(tun) 绝 (yn) 长啸(xio)属(zh)引 哀转(zhun)2反复朗读,把握文章朗读节奏。重点句子节奏划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沿/溯/阻绝。(3)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4)清/荣/峻/茂。(5)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教学提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古文学习,尤其应重视朗读练习,以此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3请学生结合注释自主翻译课文,教师从旁协助引导。4关注以下文言现象。【通假字】2略无阙处(“阙”同“缺” ,空隙、缺口)【古今异义】夏水襄陵(古义:升到高处 今义:帮助)良多趣味(

    4、古义:甚,很 今义:好)【一词多义】自三峡七百里中(自:于。这里是“在”的意思)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自:如果)【省略句】(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两岸连山”省略定语“三峡”(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两岸)重岩叠嶂”省略主语“两岸”目标导学三:把握作者写作手法,感受三峡四季之美1阅读本文,说说本文四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三峡的哪些内容,分别表现出三峡的哪些特征。第一自然段:写三峡两岸的山,整体概括三峡面貌,写出了三峡峡长山高的雄伟气象。第二自然段:写三峡的夏水,表现出三峡之水的湍急,一泻千里的气势。第三自然段:写三峡的春冬之景,写出了春冬之景的美丽,如一幅山水画。第四自然段:写三峡的

    5、秋景,写出了树林山涧一派肃杀的景象,突出三峡之秋的凄凉冷落。2作者在写夏水时,是如何突出夏水雄伟峻急的?明确:首先,作者突出水势之大,只着了一个“襄”字便将水大之势凸显而出,并用“沿溯阻绝”一词借用航道被堵来侧面表现水势之大。接下来作者描述水势之急,以“乘奔御风”来与水势作比,突出水势之急。从而将夏水的雄伟峻急的特征写尽无遗。3作者为何要将春冬两季结合在一起写?三峡春冬两季具有怎样的美?请你简要分析。明确:春冬两季雨水减少,具有许多相似的特征,因此作者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写。此时的三峡有“素湍” ,有“绿潭” ,两种色彩、两种情态,动静交织,对比鲜明;“怪柏”“悬泉” “瀑布” ,有动有静、有色有

    6、声,山水树木交汇其中,蔚为奇观。 “清荣峻茂”一句,四字写四物:“清”字写水, “峻”字写山, “荣”字写树, “茂”字写草。这四个字是三峡“美”的综合表现。而“良多趣味”一词,说明了作者的审美意趣,诗情画意融为一体。4作者是如何描写秋季的寒凉的?明确:作者先用一个“霜”字暗示,写三峡秋景的清寒,然后用猿鸣来烘托萧瑟的秋天,让人不胜凄凉。总结:本文先总体勾勒三峡概貌,再抓住四个季节的特点分别描写。先总后分,有分有合,结构严谨。山:两岸连山,隐天蔽日高峻美夏水:夏水襄陵,乘奔御风奔放美春冬之景:素湍绿潭,悬泉瀑布,清荣峻茂清幽美秋峡: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凄婉美目标导学四:赏析文本语言探究:全文寥寥

    7、一百五十余字,然而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却被作者尽收笔底,这与作者高超的语言功底是分不开的,请你研读课文,说说本文在语言上有哪些突出特点。明确:(1)本文具有骈文的特点,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节拍多为二二式,读来朗朗上口。3(2)用语凝练生动,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并用简练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如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用语简练还体现在善用点染之法,如写春冬之景,着“素” “绿” “清” “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 “肃”“凄” “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三、板书设计三峡 山 山 高 岭 连 , 中 间 狭 窄 高 峻 美水 夏 季 水 势 浩 大 、 流 速 迅 猛 奔 放 美春 冬 水 退 潭 清 、 风 景 秀 丽 清 幽 美秋 季 水 枯 气 寒 、 猿 鸣 凄 凉 凄 婉 美 )可取之处本文教学以读带动内容的解读,强调通过反复朗读达到知解文义的目的,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加以一定的朗读指导。此外,本文在语言及构思上都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教学过程中都将其作为教学重点加以落实。不足之处教学过程中,在整理字词上花费的时间比较少,这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来说是有益的,但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而言,或许难以跟上教学进度。宜在以后的教学中,视情况增加课堂时间对文言字词进行解释梳理。


    注意事项

    本文(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三峡》教案新人教版.doc)为本站会员(eveningprove23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