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滑轮 1. 如图所示,用一根绳子绕过定滑轮,一端拴在钩码上,手执另一端,分别用力 F1、 F2、 F3匀速拉起钩码.忽略绳子与滑轮的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1较大 B.F3较大C.F1、 F2、 F3的大小不能确定D.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力F1、 F2、 F3所做的功相等2.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或滑轮组,将同一物体匀速提高 h,最省力的是(滑轮重不计)( )3.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铁块,由绕过定滑轮的细绳与重 6 N的沙桶相连且保持静止.不计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使用定滑轮是为了省力B.铁块受到绳子的拉力为 6 NC.铁块对桌面的压力和重力是一对
2、平衡力2D.若剪断绳子,铁块由于惯性将向左运动4.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移动物体 A时.当沿不同方向分别用 F1、 F2、 F3的力,以不同速度匀速拉动物体时,忽略绳子与滑轮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1=F2 F3 B.F1 F2 F3 C.F1 F2 F3 D.F1=F2=F35. 如图所示装置,在水平拉力 F的作用下,物体 M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弹簧秤读数为 10 N,物体 M的运动速度为 1 m/s(若不计滑轮与绳子质量、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滑轮与轴间摩擦),那么在此过程中( )A.物体 M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 5 NB.物体 M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 10 NC.水
3、平拉力 F做功的功率为 20 WD.1 s内滑轮对物体 M做功为 10 J 6. 下图所示,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使用的机械能抽象为斜面的是( ) 7. 学校旗杆顶装有定滑轮,这样做( )A.既省力,也改变施力的方向B.省力,但不改变施力的方向3C.不省力,但改变施力的方向D.既不省力,也不改变施力的方向8. 如图所示,用力 F匀速提起重为 4 N的物体 A.若不计滑轮重及摩擦,关于所用滑轮的种类和力 F的大小,正确的判断是( )A.定滑轮, F=4 N B.定滑轮, F=2 N C.动滑轮, F=2 N D.动滑轮, F=4 N9. 如图所示,小虎同学用滑轮组匀速提起重 600 N的物体.如果
4、不计摩擦力、动滑轮重力和绳子重力.则小虎同学对绳子的拉力应为( )A.600 N B.400 N C.300 N D.200 N 10. 下图所示的四种机械提起同一重物,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最省力的是( )11. 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 220 N的物体,动滑轮重为 20 N,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若在 5 s内将绳子匀速向上拉 6 m,则物体上升_m,手拉绳子的力为 _N,拉力的功率为_W.412. 如图所示,属于定滑轮的是_(填“ C”或“ D”).若物体 M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是 15 N,那么弹簧测力计 B的示数是_N; A受到的拉力是_N.(不计绳重及它们之间的摩擦)13
5、. 小可在 A端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匀速提起重 200 N的水桶,若不计绳重、滑轮重及摩擦,则人拉绳子 A端的动力为_N;实际测量 A端的拉力为 110 N,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滑轮重为_N.14. 如图所示,在 A处或 B处的虚框内添加一个滑轮,利用三个滑轮组成滑轮组,要求使用时最省力.添加滑轮并完成滑轮组绕法.15. 小凡同学在“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中,装置如图所示.(1)在探究定滑轮时,照乙图操作,觉得读数不方便,于是把弹簧测力计倒过来,即弹簧测力计吊环系在拉绳上,用手拉挂钩,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_ (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其理由是_ _. (2)在探究动滑轮时,照丙图操作,记录数据如下表.分析数据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大于物重 G的5一半,与课本结论存在差异,其原因是_.请给出一条减小此差异的建议: _.参考答案:1-10 DDBDC CCCCD11. 2 80 96612. C 5 1013. 100 2014. 15. (1) 变小 弹簧测力计本身有重力(2) 动滑轮本身有重力将动滑轮的重力计算在提升的物体的重力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