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06近代化的探索(含解析).doc

    • 资源ID:1130092       资源大小:1.44M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06近代化的探索(含解析).doc

    1、1专题 06 近代化的探索11895 年,一群读书人发起了“公车上书” 。下列戊戌变法的内容中,与读书人密切相关的措施是A 提倡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B 广开言路,裁撤冗官,精简机构C 改革科举制度,开办新式学堂D 训练和装备新式陆、海军【来源】四川省乐山市 2018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答案】C2 (题文)了解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 以下因果关系表述错误的是( )A 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B 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C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D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来源】四川省南充市 2018 年中考历史试卷【

    2、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A 项正确;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不是封建制度,B 项错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C 项正确;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序幕,D 项正确。故选 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封建帝制和封建制度的区别,封建帝制只是封建制度的一部分,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封建帝制,而非整个封建制度。由此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3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

    3、想是,劝导国人A 放弃天朝观念2B 学习西方技术C 拥护民主共和D 反抗列强侵略【来源】 【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聊城市 2018 年中考历史试题【答案】A点睛:理解“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的意思是解题的关键。中国古代由于交往不变和地理知识的缺乏再加上中国长期以来都是东亚地区的大国强国,所以统治者形成了“天朝上国”的观念,认为我们是世界的中心。而诗歌中的“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来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旁。 “就是劝国人要放弃天朝观念,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向西方学习,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境況。4有学者指出,在中西文化经历了 70 多

    4、年的撞击和交汇之后,出现于 20 世纪第二个十年里的这一阵波潮,其潮头已经越出了启蒙的本义。 “这一阵波潮”是指A 袁世凯独裁B 北伐战争爆发C 新文化运动D 黄埔军校创立【来源】安徽省 2018 年中考历史试题【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20 世纪第二个十年里” ,由此判断应该是 19101920 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 世纪第二个十年里,其潮头已经越出了启蒙的本义” ,可以看出是辛亥革命以后的历史史实,也就是新文化运动;因为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选项 C 符合题意;而选项 A 袁世凯独裁统治,没有真正建立,因为只有 83 天,就死掉了;选项 B 北伐战争爆发,

    5、是在 1926 年,属于 20 世纪第3三个十年里;选项 D 黄埔军校创立,是在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 1924 年,属于 20 世纪第三个十年里;因此选项 ABD 不符合题意;所以“这一阵波潮”是指新文化运动,故选 C。5下图是 1912 年 1 月 1 日出版的申报 ,其表明申报A 创办于辛亥革命期间B 专门报道政治新闻C 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D 是革命派的机关报【来源】安徽省 2018 年中考历史试题【答案】C61889 年,张之洞在筹设炼铁厂折中说:“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 ”他主张A 创办民用工业B 任用维新人士C 实行三民主义D 宣传民主科学

    6、【来源】江苏省南京市 2018 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试题4【答案】A【解析】题干的“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 ”的大意是欠缺了本应具有的民间日用之物。由此可以看出,张之洞主张创办民用工业。故 A 符合题意;张之洞是洋务派的代表人,与任用维新人士无关。故 B 不符合题意;实行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与张之洞无关。故 C 不符合题意;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与张之洞无关。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 7梁启超坚信“变者,天下之公理” ;严复认为“不变一言,决非天运。 ”表明两人都主张A 维新变法 B 以夷制夷 C 推翻帝制 D 否定孔教【来源】山东省潍坊市 2018 年中考历史试题

    7、【答案】A8某学者说:“它不仅标志着长达 30 年的洋务运动夭折,而且极大削弱了中国现代化进一步发展的物质基础。 ”“它”是指A 南京条约签订 B 边疆地区危机扩大C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 D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来源】山东省潍坊市 2018 年中考历史试题【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的“它不仅标志着长达 30 年的洋务运动夭折,而且极大削弱了中国现代化进一步发展的物质基础。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它”是指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为维护清朝统治而发起的一场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虽然引进了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企业,但它们没有使中国真正富强起来,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的全

    8、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故 C 符合题意;南京条约签订、边疆地区危机扩大和洋务运动无关,故 AB 不符合题意;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是在1900 年,那时洋务运动已经结束。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点睛:解题的关键是题干的“标志着长达 30 年的洋务运动夭折” ,认识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59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18721875 年) ,外轮就损失 1300 万两(白银) ;海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 10 万匹。 ”与这一现象出现直接有关的是A 洋务运动B 公车上书C 戊戌变法D 辛亥革命【来源】江苏省宿迁市 2018 年中考

    9、历史试题【答案】A10 “在改革范式上,这是史上第一次输入式改革,意识形态上的破冰难乎其难。而就其经济来说,这又是本民族从千年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惊险一跃 。 ”这场改革是指A 洋务运动B 戊戌变法C 辛亥革命D 新文化运动【来源】 【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泰安市 2018 年中考历史试题【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第一次输入式改革” “意识形态上的破冰” “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可知是指洋务派进行的洋务运动。结合课本所学,面对内忧外患,地主阶级意识到西方资本主义的强大,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的统治,掀起了洋务运动。因为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

    10、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道路。A 项符合题意;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BC 两项不合题意;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思想文化,D 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 BCD 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 A。点睛:材料“经济来说,这又是本民族从千年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惊险一跃 ”是提示信息,可知反映的是洋务运动,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6瓦解了自然经济。11观察下图。图中所示起义的重大历史意义是A 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

    11、农民政权B 使腐朽的清王朝逐步走向灭亡C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D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来源】 【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聊城市 2018 年中考历史试题【答案】B12 (题文)思想文化的新旧更替,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表现,也显示了人类社会的风云变幻。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 ) 请写出 14 世纪欧洲兴起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名称。 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 ) 举出 18 世纪启蒙运动时期法国的一位著名代表。 在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能体现启蒙思想的法律文献有哪些?(3 )1898 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发动了一场争取民主宪政的运动。 这一宪政运动指的什

    12、么?该运动在思想方面产生了什么影响?7(4 ) 中国在 20 世纪初掀起了一场什么思想解放运动?这一运动为哪一科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5 ) 以上运动有何共同的历史作用?【来源】四川省南充市 2018 年中考历史试卷【答案】 (1)文艺复兴;人文主义。(2)伏尔泰等;独立宣言 、 人权宣言 、1787 年宪法(任答两个即可) 。(3)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具有思想启蒙的作用。(4)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5)思想解放促进了社会进步。 (意思相近即可)【解析】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4 世纪欧洲兴起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3)依据所学知识可

    13、知,1898 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发动了一场争取民主宪政的运动是戊戌变法运动;戊戌变法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资本主义思想的传播。(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在 1915 年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在 20 世纪初的以此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5)以上问题涉及的运动都是思想解放运动,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言之有理即可。13杰出人物是指在社会的某一领域有着突出贡献,对历史发展起过重大促进作用的人。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图 1 人物在战国时期的哪个诸侯国推行改革?此次改革的作用是什么?(2)图 2 人物领导了一场什么运

    14、动?他主张学习建立何种政治制度?(3)图 3 人物是那位政治家?他留给后世的最著名的法律文献叫什么?(4)图 4 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创了什么样的革命道路?8【来源】2018 年甘肃省中考历史试题【答案】 (1)秦国;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战国后期最富裕的封建国家。(2)戊戌变法;君主立宪制;(3)拿破仑;法典 (或民法典 ,或拿破仑法典 ) ;(4)开国大典(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或新中国成立)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解析】 (1)根据图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人物是商鞅,在战国时期秦朝推行了商鞅变法的改革;商鞅变法使秦

    15、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14道路自信源自于道路开辟、道路创新和道路自觉,关系着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坚持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探索之路)材料一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 ,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 ,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裴钰改变中国(1)请分别写出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探索近代化道路的事件名称。(革命之路)材料二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链头撞击,和着十月革命的

    16、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信念永恒 嘉兴南湖游船9(2)“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是指哪一事件?该事件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材料三 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 28 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共十九大报告(3)材料三中的“正确革命道路”是指什么道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胜利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 (建设之路)图农业生产合作 图手工业生产合作公私合营(4)图事件中我党的一项创举是什么?以上事件的完成有何历史意义?(创新之路)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

    17、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五 1992 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这一伟大创举,使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创造性的成果。打开中国奇迹的问号解说词(5)哪一事件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开端?写出材料四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名称。材料五的“伟大创举”是指什么?【来源】 【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德州市 2018 年中考历史试题【答案】 (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18、) ;辛亥革命。(2)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 。领导工人运动。10(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五四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新中国的成立) 。(4)赎买政策。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任写一点得分)(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主阶级洋务派李鸿章等掀起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等领导了学习西方先进制度的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等

    19、领导了学习西方先进制度的辛亥革命。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 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共一大通过了党的纲领,大会确定了党成立以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4)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事件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 1954 年起,国家对资本工业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公私合营,在改造过程中为了减少改造的阻力,实行了赎买政策。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项创举。到 1956 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

    20、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依据材料四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或邓小平理论。1992 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梁启超说:“李鸿章坐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其于西国所以富强之原,茫乎未有闻焉,以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

    21、惟枪耳,炮耳,船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11(1)据材料,梁启超认为洋务运动的局限性是什么?(2)鉴于这一局限性,梁启超等人发动了一场什么运动?【来源】江西省 2018 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1)只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没有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2)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维新运动)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梁启超认为洋务运动的局限性是:只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没有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学习西方先进制度的戊戌变法。点睛: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梁启超的话,认识洋务运动的局限性是只是学习西方的先

    22、进技术,没有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解答第二问的关键是识记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学习西方先进制度的戊戌变法。16历史学习就是用过去“人”的经历感染、启示我们立足现实,走向未来。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 “比较”能领会政治家的精神。康有为与孙中山虽同生于广东省,但人生轨迹却不同。1898 年,当孙中山在日本宣传革命思想时,康有为在国内掀起了哪一运动?1905 年,当康有为流浪欧美时,孙中山在日本创立了哪一资产阶级政党?1924 年,当康有为反对冯玉祥驱赶溥仪时,孙中山在广东创建了哪一军校?(2) “联系”能感受思想家的魅力。概括下列材料的基本主张,分别写出 1917-1924 年间俄

    23、国实践这些主张的具体史实。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织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共产党宣言 (1848 年)(3) “体验”能感悟“常人”的情怀。指出下列材料中“国事”的基本含义,从材料中你能体验到作者怎样的情怀?12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天下人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翠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无余恨。国事不成,自有同志者在。林觉民 1911 年参加黄花岗起又前写与妻子的遗书(4) “反思”能领悟科学家的品质。据下图写

    24、出达尔文的科学成就和他从事科学研究的品质。【来源】江苏省连云港市 2018 年中考历史试题(word 版,含答案)【答案】 (1)维新变法运动。中国同盟会。黄埔军校(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2)夺取政权;发展生产力。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 ;新经济政策。(3)通过民主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挚爱妻儿;但为国家抛弃自己的小爱(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即可得分) 。(4) 物种起源 (进化论或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不怕困难等(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即可得分) 。(2)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917 年,俄国无产阶级通过十月革命夺取政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了发展生产力,1921 年,列

    25、宁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所有制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依据材料“吾今死无余恨。国事不成,自有同志者在”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林觉民在留学日本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 年春回国,4 月 24 日写下绝笔与妻书 ,后与族亲林尹民、林文随黄兴、方声洞等革命党人参加广州起义,转战途中受伤力尽被俘,后从容就义,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材料充分体现了他通过民主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挚爱妻儿,但为国家抛弃自己的小爱的高尚情怀。(4)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859 年,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 ,打破了神创论所学,提出了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

    26、不变论, 物种起源的出版,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引起轰动,13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达尔文不怕困难,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17人类创造历史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指导人们行动的思想意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4 一 17 世纪,欧洲新生的资产阶级掀起了一场思想文化运动。这场运动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它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唤起人的觉醒,使人们把关注的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这场“思想文化运动”的名称及其历史意义。材料二 1848 年,两个德国人

    27、向全世界宣告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诞生。此后,这一理论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 “哺育了世界西方和东方两个半球的无产阶级运动” ,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据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I)政治文明历程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诞生”的标志。列举这一理论“哺育了世界西方和东方两个半球的无产阶级运动”的具体史实(任举两例) 。材料三中国必须用更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整个社会才有可能继续进步和发展。戊戌变法的发动者和组织者顺应了这一社会发展趋势和方向,打破封建思想的禁区,积极倡导变革和向资本主义学习,并且付诸实施,吹响了变法的号角,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

    28、用。摘编自杨杰戌戌变法:百年后的反思与启示(3)材料三中“这一社会发展趋势和方向”是指什么?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戊戌变法“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思想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来源】四川省成都市 2018 年中考历史试题【答案】(1)名称:文艺复兴历史意义:猛烈冲击了封建神学,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任答两点)(2)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史实.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其他与社会主义国家相关的史实均可) 。

    29、(任答两点)(3)趋势:先进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原因: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具有进步的意义;打破封建思想的禁区;积极倡导变革14和向资本主义学习;提倡变法并付诸实践;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 (任答一点)(4)思想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社会发展促进思想进步(或“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 。 (言之成理即可)(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1848 年,两个德国人向全世界宣告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诞生。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8 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即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法

    30、国的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3)根据材料三的内容“中国必须用更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整个社会才有可能继续进步和发展,戊戌变法的发动者和组织者顺应了这一社会发展趋势和方向”可知,这一社会发展趋势和方向是指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打破封建思想的禁区,积极倡导社会变革和向资本主义学习,提倡变法并付诸实践,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所以说戊戌变法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4)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思想进步运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社会发展促

    31、进了思想不断的进步。点睛:第一问,根据材料一中的时间和关键信息“以人为中心”即可判断出这是文艺复兴运动,依据所学答出文艺复兴的意义即可;第二问,根据材料二中的关键信息“1848 年,两个德国人向全世界宣告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诞生”即可判断出这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依据所学答出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事件即可;第三问,根据材料内容可以回答出历史发展趋势,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答出戊戌变法所起的思想启蒙作用的依据;第四问,属于对思想和社会进步关系的认识,需识记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社会进步促进思想解放两者的关系。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乾隆御制诗中有“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 。英国使臣马

    32、夏尔尼说:“彼等以为苟不如此,则恐外人之交际频繁,又碍于安谧,而各界人等之服从上命,以维持皇威于不坠,乃中国政府唯一不易之格言。 ”据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5(1)根据材料一,指出乾隆时期的对外政策,并概括其原因。材料二(19 世纪 60 年代初)恭亲王和文祥首先认识到中西方接触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可以通过谨慎的外交得到很大的好处。他们强烈地感到,西方列强通常能够信守条约。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 (上卷)(2)材料二反映的清朝统治者对外态度是什么?他们在实践中是如何体现的?(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对外政策变化的原因。【来源】安徽省 2018 年中考历史试题【答案】 (1)闭

    33、关锁国政策。同外国人交往,危及自身统治;天朝上国的心态,维持皇威。(2)与西方接触,开展外交。洋务运动或答具体措施均可。(3)两次鸦片战争失败;太平天国运动等农民起义;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等。【解析】 (1)根据材料一“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乾隆时期的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因为“恐外人之交际频繁,又碍于安谧,而各界人等之服从上命,以维持皇威于不坠” ,认为同外国人交往,危及自身统治;天朝上国的心态,维持皇威。(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对外政策变化的原因,是由于两次鸦片战争失败;太平天国运动等农民起义;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等。点

    34、睛:抓住题眼“分析清朝对外政策变化的原因” ,是解题关键;根据上述材料,进行分析,清朝对外政策由闭关锁国,到与西方接触,开展外交的;发生系列变化原因在于,列强侵略,两次鸦片战争失败;太平天国运动等农民起义;内忧外患,民族危机加深;列强的要求和推动;中外联系的加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 ;西学东渐等,于是从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开始向西方学习。19在人类文明史上,思想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4 世纪,一场重视继承古代文化遗产,追求个人精神自由的思想解放运动到来了,人文主义开路、自然科学和文化艺术相继取得了璀璨而辉煌的成就,群星闪烁。灿若霓虹

    35、。摘编自图说天下,世界历史系列(1)材料一中“思想解放运动”是指哪运动?这场运动适应了当时哪一新兴阶级打破封建教会精神统治的需要?材料二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16第六条法律是公共意识的表现 法律对所有的人,无论是实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 人权宣言(2)根据材料二,概括人权宣言的核心内容。 人权宣言是哪历史事件的纲领性文件?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 “赛先生” ) ,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3)材料三中的“两位先生”是哪场运动的口号?这场运动后期传播了哪一新思想? (4)综合上

    36、述材料,指出思想发展的共同作用。【来源】江苏省宿迁市 2018 年中考历史试题【答案】 (1)文艺复兴。资产阶级。(2)人权和法治。法国大革命。(3)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4)有利于思想解放;有利于社会进步。 (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解析】 (1)根据材料一“14 世纪,一场重视继承古代文化遗产,追求个人精神自由的思想解放运动到来了,人文主义开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思想解放运动”是指文艺复兴运动;这场运动适应了当时资产阶级打破封建教会精神统治的需要。(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核心内容是“人权”和“法治” 。(3)根据材料三“德先生” “

    37、赛先生”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两位先生”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这场运动后期传播了马克思主义。点睛:抓住题眼“概括人权宣言的核心内容” ,是解题的切入点;因为 1789 年 8 月颁布的人权宣言,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 人权宣言宣布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天赋不可剥夺的人权,肯定了言论、信仰、著作和出版自由,阐明了司法、行政、立法三权分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7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是法国大革命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因此人权宣言的核心内容“人权”和“法治” 。20社会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 世纪后半叶中国所经受的屈辱和灾难使传统的以

    38、自我为中心的中国进行了痛苦的自我反省、重新评价和重新组织。1898 年夏颁发了一系列彻底的改革法令许多闲职将被取消;地方政府将更加集中在北京的领导之下;新学校将传播欧洲的学风;西方式的生产方法将受到鼓励;国家将按西方的方式建立一支由应征入伍者组成的军队。但是,维新派缺乏经验,这些措施始终停留在纸上。皇太后在军队的支持下发动政变,废黜了不幸的皇帝,废除所有的改革法令,杀害了六位维新派领导人。“百日维新”的失败清楚地表明,试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改良来使中国现代化是无效的,唯一的办法是从下面进行革命。选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通过阅读和整理文字材料来了解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之一。阅读时应从

    39、材料中提取出构成历史事件的基本要素,如背景、经过、内容、结果、影响等。阅读材料一,将句子番号填入下表相应空格里。要素 句子番号 要素 句子番号背景 结果内容 影响(2)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自然科学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逐渐解放出来,获得了极大发展。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划“” ,错误的划“” 。牛顿在力学上的主要成就是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爱迪生研制出碳丝灯泡为人类利用电能奠定了理论基础。爱因斯坦上世纪初提出的相对论奠定了近代物理学基础。材料二思想是行动的先导(3)结合所学,将材料二图示中空缺的内容补充在下列横线上。A_B_C_18(4)综合以上信息,谈谈你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认识。【

    40、来源】 【全国市级联考】2018 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历史试题【答案】 (1)背景内容结果影响(每空, ,多选、少选、错选均不给分)(2)正确错误错误 (3)A: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或促进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解放人的思想等。 )B:新文化运动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4)政治改革、科技进步、思想解放共同推动社会的发展。 (若只从一方面正确作答,如“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可给,总分不超过(2)依据课本所学,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方面。牛顿在力学上,牛顿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本题正确;依据课本所学,18

    41、31 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人类利用电能奠定了理论基础。1879 年爱迪生研制出碳丝灯泡,为世界带来了光明。本题错误;依据课本所学,爱因斯坦是 20 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贡献是上世纪初提出的相对论,相对论的创立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奠定了近代物理学基础。本题正确。(3)A 依据课本所学,1416 世纪发生的文艺复兴,创作的作品,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B 依据课本所学,1915 年发生的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42、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C 依据课本所学,经过十年文革的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于是 1978 年思想理论界19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21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长江三峡时强调:“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80 年 9 月 16 日,左宗棠创办的兰州机器织呢局(呢绒纺织工厂)开工。他委托胡雪岩向德国商人购买机器设备 1200 多件,并从德国聘请匠师十多人。左

    43、宗棠离开兰州后,德国技师三年合约期满回国。1884 年初织呢局因锅炉破裂从此停工。整理自科普中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兰州机器织呢局是近代中国哪次探索中创办的企业?该企业“因锅炉破裂从此停工”说明它面临什么困境?材料二 新中国初期,我国石油严重短缺,60 多岁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带领技术人员跋山涉水进行石油勘探。在勘探最困难的时候,李四光鼓励大家:“我们一线的生机,还是在我们的民族,大家打起精神,举起锄头向前挖去。 ”终于,1959 年勘探出了大庆油田。随后,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大港、胜利、华北大油田相继找到,中国摘掉了“贫油”的帽子。摘选自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选修四(2)举出一名新中国

    44、早期的国防科研工作者及其贡献。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这些科研工作者身上有什么共同精神?材料三 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对科技创新投入快速增长(见下图) ,总规模已位居世界前列,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列举把“大国重器掌握在自己手中”需要具备的条件。20【来源】 【全国市级联考】2018 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历史试题【答案】 (1)洋务运动。困境:缺乏技术,缺乏人才(或缺乏技术工人、外国控制相关技术) 。(2)邓稼先;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精神:艰苦奋斗、忘我工作、追求卓越、创新精神、自力更生、不计报酬、为国奉献等。(3)条

    45、件:先进科技、尖端人才、国家独立、经济发展、政策支持、教育发展、奋斗精神等。【解析】 (1)依据材料一“1880 年 9 月 16 日,左宗棠创办的兰州机器织呢局(呢绒纺织工厂)开工”“向德国商人购买机器设备 1200 多件,并从德国聘请匠师”可知是洋务运动中的探索。结合课本所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为了强兵富国,摆脱困境,19 世纪 6090 年代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掀起了洋务运动;依据材料一“左宗棠离开兰州后,德国技师三年合约期满回国。1884 年初织呢局因锅炉破裂从此停工。 ”可知左宗棠离开,德国技师回国导致“因锅炉破裂从此停工”

    46、 ,得出:缺乏技术,缺乏人才。(3)根据前面的材料和问题,由此材料一中国没有技术人才,导致织呢局因锅炉破裂从此停工;材料二新中国建国成立后积极开发石油,研制先进武器;材料三“政府对科技创新投入快速增长,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 ”得出:先进科技、尖端人才、国家独立、经济发展、政策支持、教育发展、奋斗精神等。点睛:(1)问时间:1880 年、人物:左宗棠、向德国商人购买机器设备 1200 多件,并从德国聘请匠师是解题的关键。由此得出 19 世纪 80 年代左宗棠学习德国先进技术,可知是洋务运动;(2)问“新中国早期的国防科研”是解题的关键,答出国防方面的成就;

    47、结合中国国情和建国初期的科技成就分析精神;(3)问“大国重器掌握在自己手中”是解题的关键,分析首先要发展经济,为发展科技奠定物质基础;要发展教育、重视人才等才能有“重器” 。22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社会的进步始终伴随着人的觉醒和解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他还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材料表明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问题?为此他采取了哪些措施?(举出 2 例即可)21材料二新文化运动和学生运动是互为因果的。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

    48、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经过五四运动,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2) “以什么思想来拯救中国”中“思想”的内容指什么?依据材料归纳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影响。材料三如下图:(3)图中两位人物分别与什么思想运动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场运动的历史作用有什么共同之处?材料四一个农奴的反应:3 月 5 日,一个伟大的日子。解放宣言!我怀着尊敬和感激注视亚历山大二世的画像我无法待在家里,我要到街上走走。人们在这里或那里大声读着声明。我不断听到诸如“自由法令”和“自由”词汇。全球视野下的文明史(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我”为什么会对亚历山大二世怀有尊敬和感激之情?【来源】 【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泰安市 2018 年中考历史试题【答案】 (1)认识到老百姓对治国安邦的重要性(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唐太宗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戒奢从简;合并州县;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写出 2点即可得(2)民主与科学。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3)但丁:文艺复兴运动,伏尔泰:启蒙运动。历史作用: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4)因为 1861 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


    注意事项

    本文(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06近代化的探索(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jobexamine33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