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专题 05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1 “我之廉价工人,彼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 ”上述现象可能出现在哪一条约签订后?A 南京条约B 天津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来源】2018 年甘肃省中考历史试题【答案】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词“就地制造,就地卖出” ,即为在中国办厂,再根据所学分析条约内容中与在中国办厂相关的条约即可做出正确的选择。2如果把“鸦片战争” “火烧圆明园” “收复新疆” “甲午风云”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主题的是( )A 侵略与反抗 B 近代化的探索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
2、起 D 解放战争的胜利【来源】四川省南充市 2018 年中考历史试卷【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鸦片战争”是英国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火烧圆明园”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联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大罪;“收复新疆”是中国反抗俄国,捍卫领土主权的斗争;“甲午风云”是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所以符合这些内容的主题是侵略与反抗。故选 A。3林则徐曾上奏道光帝:“窃臣等钦遵谕旨,将夷船缴到烟土二万余箱,在粤销毁。 ”材料叙述的事件是A 虎门销烟B 鸦片战争C 武昌起义D 北伐战争2【来源】江苏省南京市 2018 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试题【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道光帝派林则徐到广东查禁鸦片。
3、1839 年 6 月 3 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故题干的“窃臣等钦遵谕旨,将夷船缴到烟土二万余箱,在粤销毁。 ”叙述的是虎门销烟。故 A 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叙述的是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发生在虎门销烟之后。故 B 不符合题意;武昌起义与林则徐无关,故 C 不符合题意;北伐战争与道光帝无关,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41902 年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象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象今天这样密切。他这么说是因为A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B 清政府已成“洋人的朝廷”C 山东主权转交日本D 义和团沉重
4、打击八国联军【来源】安徽省 2018 年中考历史试题【答案】B51840 年,英国政府借口“保护通商” ,发动侵华战争。凭借坚船利炮轰开中国大门,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的新课题是A 加强军队建设,实现富国强兵B 抗击外来侵略,保护传统经济C 捍卫民族独立,发展近代文明D 大力发展教育,维护传统文化【来源】湖北省孝感市 2018 年中考历史试题【答案】C3【解析】依据课本所学,1840 年 6 月,英国舰队入侵中国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1842 年 8 月,英国舰队沿长江而上,直逼南京城下,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 。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
5、的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的新课题是捍卫民族独立,发展近代文明。C 项符合题意;加强军队建设,实现富国强兵是古代至今未变的主题,A 项不合题意;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体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先进。资本主义发展成为世界主要趋势, “保护传统经济”及保护传统封建经济;“维护传统文化”即维护封建传统文化。不是新课题。BD 两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 ABD 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 C。点睛:“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的新课题”是解题的关键,即鸦片战争后,中国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情形
6、。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来侵略,实现民族独立的新课题。鸦片战争使中国认识到西方的先进,中国人民开始了学习西方,发展近代文明的历程。由此可确定答案。61841 年林则徐有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列强侵略中国的史实最能证明林则徐预言的是A 逼迫清政府焙偿白银 45 亿两B 攻占北京减火烧圆明园C 割占中国领土 150 多片平方千米D 割占辽东半岛,索银二亿两【来源】湖北省咸宁市 2018 中考历史试题【答案】C【解析】点睛:“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是解题的关键,其意是俄罗斯是中国的忧患。找出答案中对俄罗斯对中国产生的危害,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7、俄国先后占领了中国 150 多片平方千米领土。7了解重大历史事件并正确认识其影响,是初中历史学习的重要目标。下列对相关历史事件的影响,认4识正确的是A 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B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化开始的标志C 辛丑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D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来源】江苏省宿迁市 2018 年中考历史试题【答案】A8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深入,甲午中日战争是个分界线,之前列强的侵华方式主要是“贸易+特权” ,之后则变为了“投资+特权” 。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 甲午战后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B
8、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C 马关条约签订后,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D 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来源】山东省泰安市 2018 年中考历史试题【答案】D【解析】依据课本所学,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迫使中国签订了允许日方在华投资办厂的马关条约 ,反映了帝国主义对华的资本输出,试图控制中国经济命脉。题干中,甲午前后,列强侵华方式由“贸易+特权”向“投资+特权”的转变,反映了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D 项符合题意;AC 两项是中国人为了救国进行的探索,不合题意;列强瓜分中国的方式是抢占中国土地,划分势力范围。B 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 ABC 三项,故选
9、择 D。91958 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六个阶段轻视阶段(18401905)赞赏阶段(19371945)5敌对时期(1949) 。在“轻视阶段” ,美国直接参与了下列哪一次侵华战争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来源】山东省泰安市 2018 年中考历史试题【答案】D10阅读下图。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关税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中俄签订瑷珲条约B 中日签订马关条约C 中英签订南京条约D 清政府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来源】山东省聊城市 2018 年中考历史试题【答案】C【解析】依据课本所学,鸦
10、片战争中,1842 年中国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6国;赔款 2100 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最后一项内容,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对中国危害最大,是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税率(关税)变化的主要原因。C 项符合题意;图表中变化的时间是 1843 年,结合所学,1958 年中俄签订瑷珲条约 ,A 项不合题意;1895 年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C 项不合题意;1901 年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D 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 ABD 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 C。点睛:图表题,图表的标题、时间、数字变化规
11、律是解题的关键。依据图表分析,以 1843 年为界,清朝要进口货物关税税率变化。1843 年后,清朝进口货物的税率下降了。结合课本所学,1842 年南京条约签订,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因此进口的货物税率下降了。11一个曾在中国海关任职的英国人说,上海“已经变成了无法无天的外国人们的一个真正黄金国其中许多人都是属于这样一种类型的:只要有利可图,那么走私犯禁,一切都不顾忌,就是行凶杀人,也在所不惜。 ”这一情形开始于A 鸦片战争后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 甲午中日战争后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来源】江西省 2018 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历史试题【答案】A12下列事件,从根本上改变
12、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是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新文化运动D 红军长征【来源】广西玉林市 2018 年中考历史试题【答案】A7【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故 A 符合题意;太平天国运动最后失败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故 B 不符合题意;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故 C不符合题意;红军长征是战略转移,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131843 年,英国取得了一项特权中国将来给予其他国家任何权利, 英国人可以“一体
13、均沾” 。按此规定,英国可从马关条约中分享的权利是( )A 割地 B 赔款 C 办工厂 D 赎辽费【来源】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2018 年中考历史试题【答案】C14鸦片战争以后,欧美各国在对华倾销商品的同时,通过不平等条约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农产品;甲午战争以后,欧美各国控制中国的金融,在中国投资铁路、矿务,开办工厂,巩固不平等条约的特权。下列选项对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 欧美各国进步打开中国市场, 扩大侵略权益B 甲午战争以后,中国完全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 欧美各国侵华方式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D 甲午战争以后,欧美各国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来源】湖北省江汉油田、潜江市、天门
14、市、仙桃市 2018 年中考历史试卷【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鸦片战争以后,欧美各国在对华倾销商品的同时,通过不平等条约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农产品” 。得出鸦片战争后欧美各国对华经济侵略方式:商品输出;甲午战争以后,欧美各国控制中国的金融,在中国投资铁路、矿务,开办工厂,巩固不平等条约的特权。可以欧美各国侵华方式以资本输出为主。C 项符合题意。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欧美列强进一步打开了中国市场,A 项不合题意;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后,中国完全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 项不合题意;材料比较两次战争后,西方侵华方式的变化。D 项甲午战争以后,欧美各国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表达不全面,不合题意。由此可知
15、ABD 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 C。815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屈辱史。下列选项对应合理的一组是A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B 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 第二次鸦片战争协定关税【来源】恩施州 2018 年中考历史试题【答案】B162018 年 4 月 11 日,英国坎特伯雷拍卖行将一件疑似中国圆明园流失的珍贵文物“青铜虎蓥” (见下图)进行拍卖,并将当年参与联军“火烧圆明园” 、劫走该文物的一名英国海军上校的家信公之于众。材料中的“参与联军”中的空格处应该填写A 德意B 俄奥
16、C 英法D 美日【来源】湖南邵阳市 2018 年中考历史真题【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60 年,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公开抢劫圆明园的珍贵文物,最后火烧圆明园。故 C 符合题意;德意、俄奥、美日与火烧圆明园无关,故 ABD 不符合题意,故选9C。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中国的耻辱)材料一:第六款:大清国大皇帝允定,付诸国偿款海关银四百五十兆两,第七款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亦可自行恪守。连外国人也说“中国已经到了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了。 ”这样,中国有国家之名,再无主权之实(1)依据材料并结
17、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的“第六款” “第七款”内容出自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条约?这一条约给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中国的奋争)材料二:“共和成,专制灭;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2)哪一历史事件导致“民国成、清朝灭”?此历史事件的结果如何?(中国的独立)材料三:“中国人民站起来了”(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用一句话概括此历史事件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地位。(中国的富强)材料四:五年来,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国内生产总值从 54 万亿元增加到 827 万亿元,年均增长71%,占世界经济比重从 114%提高到 15%左右,对此界经济贡献率超过 30%。五年来,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
18、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量子通信,大飞机等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铁网络、电子商务,移动10支付、共享经济等引领世界潮流。摘自 2018政府工作报告(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们取得这些辉煌成就的原因是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条道路是什么?之所以说它“正确” ,主要依据是什么?(5)依据上面的四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从屈辱走向辉煌给我们的启示。【来源】湖北省孝感市 2018 年中考历史试题【答案】 (1) 辛丑条约中国完全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地(3)新中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纪元(4)有中
19、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因为它适合中国国情(或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5)只有民族独立,才能促进社会发展;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改革开放是富国强国之路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资本主义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处建社会行不通等等【解析】 (1)依据材料中的“第六款” ,付诸国偿款海关银四百五十兆两;“第七款”各帝国在中国划定使馆界,界内不行中国人居住。可知是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中国战败,1901 年签订辛丑条约 ,清政府赔款白银 4.5 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
20、主权。中国完全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依据图片开国大典,结合课本所学,1949 年 10 月 1 日,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举行。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新国家的主人,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4)依据材料四我国经济发展,科举成果显著。结合课本所学,新中国成立,我国实行改革开放,邓小11平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说它一条“正确”的道路,是因为
21、适合中国国情,从中国实际出发。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材料二 2018 年 2 月 27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英雄烈士保护法 。 英雄烈士保护法规定:国家和人民永远尊崇,铭记英雄烈士为国家、人民和民族作出的牺牲和贡献,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受法律保护。(1)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哪次会议决定修建的?修建的目的是什
22、么?(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历史知识,列举一例近代中国的英雄,并简介其事迹。(3)日常生活中,为践行英雄烈士保护法 ,你打算如何做?(谈一点即可,【来源】湖北省咸宁市 2018 中考历史试题【答案】 (1)会议: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目的:表示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缅怀。(2)示例英雄:邓世昌。事迹:1894 年甲午中日战争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为保护旗舰,下令开足马力,朝日舰撞去,邓世昌壮烈牺牲。英雄:佟麟阁。事迹:1937 年卢沟桥事变后,29 军军长佟麟阁等指挥部队英勇抵抗,为国捐躯。 (说明:英雄人物,英雄事迹(3)示例:祭扫英雄烈士墓碑、学习宣传英雄烈士事迹、弘扬英雄烈士精神等。【
23、解析】 (1)依据课本所学,1949 年 9 月 30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纪念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革命烈士而修建的纪念碑,缅怀 1840 年以来在中华民族复兴的12历史道路上牺牲的人民英雄,向历史致敬,并从中获取前进的力量。 (2)依据课本所学,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邓世昌在 1894 年中日甲午战争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1894 年 9 月 17 日在黄海海战
24、中壮烈牺牲,他是清末海军杰出的爱国将领和伟大的民族英雄;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29 军军长佟麟阁等指挥部队英勇抵抗,为国捐躯。(3)依据问题“践行英雄烈士保护法 ”,作为学生可以,祭扫英雄烈士墓碑、学习宣传英雄烈士事迹、弘扬英雄烈士精神等。点睛:(1)问人民英雄纪念碑修建的会议是解题的关键,结合所学可知是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2)问“近代中国的英雄”是解题的关键,1840 年鸦片战争中国进入近代史,民族英雄是反对外来侵略中产生的英雄。依据这两个条件回答;(3)问依据“你打算如何做”从学生个人的角度回答,从做和宣传、说的角度回答。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著名学者辜鸿铭说
25、:“咸同年间(18511875 年) ,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 ,服若干剂未见转机。 ”材料二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是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咸同年间清廷多“病”缠身的原因。(2)辜鸿铭为什么称“湘乡曾姓者”为“时髦”的郎中?(3)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李鸿章“伤感”的主要原因。【来源】山东省聊城市 2018 年中考历史试题【答案】 (1)原因:遭受西方列强侵略;遭到农民起义(或太平天国起义)的沉重打击;白然经济开始解体。(2)原因:他较
26、早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率先创办了洋务企业。(3)主要原因: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13(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粤匪”指太平天国运动, “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指曾国藩, “洋务清火汤”指洋务运动。材料大意是指曾国藩领导洋务运动,希望学习西方的技术来救亡图存,维持清朝的统治。但洋务运动失败根本原因是在没有改变封建制度前提下,单纯引进西方科学技术。20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走向一体化的世界”为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材料一渐进的一体化(1)对哥伦布发现的航线做出完整表述。材料一中 A 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发展,A 是何史实?按照 B
27、 的表述方式,对C 史实做出完整表述。材料二 于是(富兰克林罗斯福)除了在 1933 年 6-7 月间伦敦世界经济会议上力图拆除各国关税壁垒,取消英帝国特惠制,希望打进英联邦广大市场之外,也开始着眼于改善美苏关系,关注打开苏联市场的可能性于是,美苏两国恢复邦交谈判于 1933 年 11 月 8 日至 16 日在华盛顿举行11 月 16 日深夜,罗斯福和李维诺夫在恢复邦交的各项协议上签字,结束了 16 年来两国关系上的不正常状况。王绳祖国际关系史(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20 世纪 30 年代美苏关系正常化的经济原因。美苏关系正常化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一体化与中国)材料三当世界走
28、进中国时,曾因地理条件所限,长期独立于世界而存在的中国,做出了激烈抵抗,历经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才得以恢复并确保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改革开放,让中国从拒绝世界,转为主动向世界开放。古老国度在不断适应国际化冲击的过程中,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巨大进步,并因此思路越来越清晰,心态越来越平和。14顾驶大国方略:中国怎样走向世界(3)在材料三所述事件中,哪一事件标志着近代中国被迫一体化?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前后美对欧洲推行政策在军事上的表现是什么? (一体化新动态)材料四 乔布斯参加的最后一次政府活动是奥巴马主办的宴会。出席实会的都是美国制造业巨头,总统的目的是动员他们把制造业搬
29、回美国。席间各巨头纷纷陈述意见和建议,唯有乔布斯一言不发。奥巴马忍不住问他:“究竟需要什么条件你才肯回来?”乔布斯一句话把他呛住:“回不来了。 ”(4)材料四图文体现出一体化进程中的新动态是什么?分析出现新动态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对美国近期挑起中美经贸争端而采取贸易保护的做法加以评析。【来源】2018 年陕西省中考思想品德与历史试题【答案】(1)表述:由欧洲(西班牙)出发,经大西洋,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等地。(答出起点、经过、终点方可得分)A 史实:早期殖民扩张。C 史实表述:垄断组织的形成,发电机、内燃机的创制与使用。(2)原因:美国希望打开苏联市场,缓解经济危机;苏联工业化也
30、需要得到美国的资金、技术和设备的支援。影响:为二战中美苏合作和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事件:鸦片战争。表现: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4)新动态:反全球化现象(逆全球化现象)。原因:欧美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影响;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出现的弊端;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政治人物支持、西方国家贸易保护等。(任答一点得分) 评析:美国既是一体化的推动者,也是一体化的阻碍者,其做法是冷思维的延续,目的是维护自身利益遏制中国发展,保持政治经济霸权地位;经济一体化不断加深,各国经济相互联系密切,美国贸易保护主义行为,违背了时代潮流和世贸原则,损害了别国利益,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不利于美国经
31、济的长远发展,也不利于共同应对经济危机;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我们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任答一点得分)15【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哥伦布的航行由欧洲的西班牙出发,经大西洋,到达了美洲的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等地。第二小问,15 世纪开始的新航路开辟,促使欧洲早期殖民扩张的形成,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所以 A 的史实是早期殖民扩张。第三小问,根据时间 1900 年可知,B 处的事件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垄断组织的形成,发电机、内燃机的创制与使用。(3)第一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40 年到 1842 年
32、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被迫对外开放,开始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被迫一体化。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前后美对欧洲推行政策在军事上的表现是 1949 年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4)根第一小问,据图片反映的信息可知,这些现象为都属于反经济全球化的现象。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反经济全球化的现象出现的原因包括:欧美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影响;世界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出现的弊端;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政治人物的支持;西方国家推行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等等。第三小问,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美国既是一体化的推动者,也是一体化的阻碍者,其做法是冷思维的延续,目的是维护自身利益遏制
33、中国发展,保持政治经济霸权地位;经济一体化不断加深,各国经济相互联系密切,美国贸易保护主义行为,违背了时代潮流和世贸原则,损害了别国利益,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不利于美国经济的长远发展,也不利于共同应对经济危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我们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等。 21山东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研学旅行资源。某学校计划组织-次“感悟山东历史”主题研学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准备工作。 (活动一)识历史地图,明悠久历史(1)山东又称“齐鲁之邦” 。齐国、春国等诸侯国的出現与西周开始实行的什么制度有关?图中的哪个字母16表示齐国的位置?(活动二)读齐
34、鲁历史,晓儒学发展 作为齐鲁文化核心的儒学产生于春秋时期的鲁国,由孔子开创,孟子等继往开来,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儒学崇尚仁义的思想观点并不被秦始皇所重视,反而制造了“焚书坑儒”的文化劫难。汉武帝在位时采纳儒生董仲舒的建议,最终奠定了儒学的正统地位。(2)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儒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什么建议“最终奠定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活动三)建资料卡片,知山东名人;(3)完善上面资料卡的内容。_(人物): _ (作品)。(活动四)亲历纪念地,育爱国情怀(4)图一中的“甲午战争”爆发于哪一年?图二纪念的“五四运动”是一次什么性质的运动?图三纪念的“台儿庄大战”的主
35、要指挥者是谁? (5)谈谈你参与这次研学旅行活动的感想。【来源】山东威海市 2018 年初中学业考试历史试题【答案】(l)分封制 B (2) “仁”的学说 (主张“爱人 ”“为政以德”,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 ;崇尚仁义;用“仁政”治国,轻徭薄赋等等。(答对一点即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颜真卿 清明上河图 (4)1894 年 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李宗仁(5)山东历史悠久、文化昌盛、人才辈出;近代以来,山东人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昌盛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一名山东人感到自豪;要继承和发场革命传统;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等等。(言之有理即可)17(2)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36、,春秋时期的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 “仁”的学说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思想,他主张“爱人” “为政以德”,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儒家崇尚仁义,主张用“仁政”治国,轻徭薄赋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最终奠定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3)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颜真卿是唐朝的书法家,使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5)山东自古就是齐鲁之邦,山东历史悠久、文化昌盛、人才辈出。近代以来,山东人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昌盛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一名山东人感到自豪;要继承和发场革命
37、传统;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报效祖国,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 2100 万元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1842 年南京条约材料二 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领土表时间 不平等条约名称 割占领土范围 割占领土面积1858 年 中俄瑷珲条约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 多万平方千米1860 年 中俄北京条约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 40 万平方千米1860 年1864 年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44 万多平方千米19 世纪
38、80 年代 中俄改订条约以及以后五 中国西北部 7 万多平方千米18个勘界议定书材料三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军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1895 年马关条约材料四“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了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可爱的故乡?”-节选自歌松花江上结合上述材料,提炼有关近代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发生变化的观点,并结合史实简要说明这一观点。观点:近代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不断遭受破坏。证据:(1)鸦片战争后,美国割占香港岛(例)(2) (3) (4) 家
39、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具有的人本,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人民幸福、民成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来源】2018 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历史试卷【答案】观点:近代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不断遭受破坏论据:(1)鸦片战争后,英国割占香港岛。(2)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3)甲午战争后,日本割占台湾及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4)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了中国东北地区。【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材料涉及的都是关于中国近代史上屈辱的历史,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的主权和领土不断遭到践踏,所以观点可以为:近代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不断遭受破坏。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即可。1923 (拓展明
40、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 英国不但在本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而为且也要求外国实行这个政策,以利于英国的商品畅销世界,而强迫外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是与其地炮舰政策分不开的。摘编自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册材料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年平均增长率(%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1861-1873 年 3.3 5.0 未统計 3.81874-1890 年 1.7 52 2.1 3.51891-1900 年 1.6 3.5 2.6 4.8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夺得的殖民地面积(平方英里)1884-1900 年 英国 370 万 美国(来统计) 法国 360 万 德国 100 万材料三 二战后,西
41、欧国家凭借马歇尔计划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1967 年欧洲共同体成立;1969 年欧共体各国开始了政治合作的努力;1993 年政治联盟条约提出欧洲力求在外交和国家安全等方面步调一致,该条约和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组成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生效,标志着欧洲一体化进程又迈出了重要一步。摘编自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英国“强迫外国实行自由贸易”的事例。(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9 世纪来 20 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特点?这种特点最终导致了什么严
42、重的后果? (3)根据材料三,指出二战后西欧国家是如何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指导,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的? (4)根据材料三,指出 20 世纪 90 年代之后,欧洲体化进程在经济和政治方面的新发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盟的发展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产生的影响。【来源】湖北省江汉油田、潜江市、天门市、仙桃市 2018 年中考历史试卷【答案】 (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后果;一战的爆发。20(3)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4)经济:发行欧元;政治:力求在外交和国家安全等方面步调一致(回答:“在国际上用一个声音说话”也给分,其它答案意思相近也可)影响:促进世界格局走向
43、多极化(或:牵制美国称霸世界) 。 (其它答案意思相近也可)(2)依据课本所学,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后起的帝国主义要求重新分割世界,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两大集团疯狂扩军备战,最终大致一战的爆发。(3)依据“西欧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指导”即国家参与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由材料三“西欧国家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可确定答案。(4)依据课本所学,1993 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基础上成立了欧盟,经济上欧盟各国将逐步使用
44、单一的货币欧元;政治上欧盟还力求在外交和国家安全等方面步调一致,在国际上用一个声音说话。反映了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的发展;欧盟的成立促进了西欧各国经济的发展,欧盟的崛起促进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24家国情怀:天下艰难际,时势造英雄面对外敌,挺身而出材料一 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材料二 雄赳赳, 气昂昂,跨过呜绿江! 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1)材料一中的“公”是谁?他在哪一次战争中殉国? (2)跨过鸭绿江的部队是一支英勇之师,请你写出其中的一位战斗英雄。面对危机,砥砺前行材料三 历史的脚步告诉近代中国的爱国主义者,在抵御外国侵略的这一基本要求下必须有了解世界、
45、学习西方的眼光和心思,把外国的好东西作为改造中国的借鉴。我们试回溯一下近有年的历次政治运动,哪一次不是爱国和革新相结合? 21陈旭麓 中国近代史十五讲(3)近代史上,哪些运动能够体现爱国者们“把外国的好东西作为改造中国的借鉴”?(至少回答三次)(4)根据上述材料,请你对爱国主义行为进行归纳。(至少两个角度。)【来源】湖北省襄阳市 2018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答案】(1)邓世昌 甲午中日战争(2)黄继光或邱少云(3)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任选三个(4)忠诚祖国,反抗外来侵略,敢于牺牲,捍卫国家民族利益;了解世界,顺应历史潮流,学习外国先进的东西,使祖国强
46、大起来。【解析】(1)依据材料一的“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4 年 9 月,甲午中日战争期间的黄海大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为保护旗舰,指挥舰艇冲锋向前。面对强敌,邓世昌沉着应战,在舰身中弹过多,弹药也将用尽的情况下,他下令开足马力,朝日舰撞去,但不幸被敌舰炮火击中,致远舰沉没。邓世昌与二百多名战士壮烈牺牲。材料一的这副挽联是光绪帝为哀悼邓世昌而撰写的。(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称之为最可爱的人。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用身躯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射口,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被烈火吞噬。(4)在邓世昌、黄继光、邱少云身上我们看到了忠诚祖国,反抗外来侵略,敢于牺牲,捍卫国家民族利益的爱国精神;在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等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了解世界,顺应历史潮流,学习外国先进的东西,使祖国强大起来的爱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