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酸碱盐和氧化物(2018赤峰) 某化学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 pH 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 B. a 点所示溶液中,溶质只有 NaCl C. b 点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D. 向点 c 所示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色 (18 梧州)18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 pH 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 b 点所示溶液中,溶质是 NaCIB向图中 c 点所示
2、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D由 a 点到 b 点的 pH 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18 扬州)19、向滴有酚酞的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溶液的 pH 与加入溶液体积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降低 B.A 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为 HCl、NaClC.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 D.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2( 18 益 阳 ) 17 某校化 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 测得烧杯中溶液 pH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点所示溶液呈酸性B向 b 点所 示溶
3、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呈紫色C该实验是将 NaOH 溶液逐滴滴入稀硫酸中Dc 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Na2SO4 和 NaOH(18 南京)13.下图为三种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对应浓度的盐酸反应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 a、b、c 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所用盐酸浓度越大,V 时所得溶液的 pH 越大B在 a 曲线所示的实验中,若用酚酞做指示剂,酚酞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C在 a、b、c 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反应速率相同D在 a、b、c 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溶液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bc(18 宁波)14. 向盛有 20g10%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入 7.3%的稀盐酸,下
4、列是关于溶液总质量或溶液 pH 随盐酸质量变化的关系图(Q 点表示恰好完全反应)。其中正确的是(18 滨州)24、 (8 分)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它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3应用,右图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烧杯中溶液的 pH 随加入液体体积的变化曲线及相关的实验操作,请从中获取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烧杯中盛放的是_溶液。曲线上坐标为(18,7)的点所表示的意义_。曲线上坐标为(15,12)的点表示的溶液中的微粒有_(用化学用语表示) 。(2)小明完成上述实验几天后发现,忘记盖上盛放氢氧化钠溶液试剂瓶的瓶塞,请帮助小明完成如下实验方案来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实验方案
5、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方案一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盐酸没有气体产生。 没有变质方案二 _。 已经变质 请写出方案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你认为方案一的实验设计是否正确?_(填“正确”或“不正确” ) ,请说明理由_。(18 南宁)30将 20.0g 稀盐酸逐滴加入到 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4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随着稀盐酸的滴加,溶液的 pH 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表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散失)反应时间 0 10 20 30 40 50 604(s)溶液温度() 20.5 20.6 20.7 20.8 20.9 20.8 20.7(1)当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温度是 (2)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精确到 0.1%)(18 广安)17、某工厂化险室用 10%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该产品中其它物质不与 NaOH 反应),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与反应过程中溶液的 pH 值关系如图所示。(1)图中 A 点表示的意义是_。(2) A 点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的质量为_g。(3)求石油产品中残余硫酸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