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8_2019版高中历史第5章中国著名的历史遗迹第4课时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明清故宫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doc

    • 资源ID:1128818       资源大小:2.52M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8_2019版高中历史第5章中国著名的历史遗迹第4课时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明清故宫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doc

    1、1第 4 课时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明清故宫【学考报告】考核要求考试内容必考 加试北京明清故宫的布局结构、主要特点和文化内涵 c北京故宫三大殿和内廷建筑的地位和特色 c北京故宫所体现的宫殿建筑技艺和建筑风格 c考点一 北京明清故宫的布局结构、主要特点和文化内涵(c)1布局结构(1)故宫外分别环绕着皇城和京城。(2)遵循传统礼制而建,从午门到玄武门形成了一条贯通南北的中轴线,采取严格对称的三进院落式布局,主要建筑集中在中轴线上。(3)前朝后寝(外朝和内廷)。外朝:以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华、武英两组宫殿,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发布重要命令的场所。内廷:以后三宫为中心,后面是御花园,两侧分别是东

    2、、西六宫,是皇帝及其家眷的生活区。(4)所有建筑都面向正南方。2建筑特点:布局严谨,气势恢宏,装饰豪华,壮丽辉煌。3文化内涵(1)遵循封建礼制(上下有别、尊卑有序)和阴阳五行学说(外朝崇尚阳刚,多奇数;内廷崇尚阴柔,多偶数)。(2)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3)体现一国之君“南面而王”的正统观念。拓展延伸 故宫的设计与建筑,营造的是封建王朝的大一统气势与中央专制集权的威仪,2集中地反映了中国古代森严的封建等级礼制,体现着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要点 明清故宫的布局结构、特点及体现的文化内涵史料一 紫禁城以三大殿为核心,以中轴线为骨干,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整齐严谨、端庄宏伟,显示出登峰造极的皇家气派和辉

    3、煌奇异的神秘力量。中国全史明代艺术史史料二 故宫外朝在前,为阳;内廷在后,为阴。外朝宫殿多用一、三、五等奇数,如三大殿、太和殿前的五座门、午门上的五座门楼、城门上的门钉大多布置九排,且每排九个。内廷则多用偶数,如东西六宫、乾清、坤宁两宫等。思考(1)有人把史料一中的这条“中轴线”称为古代中国的“精神轴线” ,谈谈你对这条“精神轴线”的理解。(2)史料二体现了我国古代怎样的哲学思想?(3)故宫的这种布局思想带来了怎样的建筑特色?在故宫的建筑中是如何体现的?提示 (1)体现了皇权至上、上下有别、尊卑有序的传统儒家思想。(2)体现了阴阳五行学说,认为每个事物都包含着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阴阳两面,前方

    4、、奇数、正数等为“阳” ,而后方、偶数、负数等为“阴” 。(3)外朝建筑疏朗、高大,气势雄伟,展现了阳刚之美;而内廷布局紧凑严密、富丽典雅,具有阴柔之美。故宫中皇帝举行大典和召见群臣、行使权力的主要场所是( )A外朝 B内廷C皇极殿 D文华殿解析 故宫建筑按前朝后寝的格局布置,以乾清门前广场为界,分为南部外朝和北部内廷两部分,外朝是皇帝举行大典和召见群臣、行使权力的主要场所。答案 A3考点二 北京故宫三大殿和内廷建筑的地位和特色(c)1北京故宫三大殿(1)组成太和殿:俗称“金銮殿” ,代表着封建皇权的核心,是三大殿中规模最大、气势最雄伟、装饰最华丽的殿,是现存中国古代最高最大的宫殿。明清遇重大

    5、节日和重大活动都在这里举行。中和殿:规模最小,供皇帝在大典前作短暂休息之用。保和殿:采用减柱法设计,是清朝皇帝举行除夕盛宴和殿试的地方。(儒生向往的“天子堂”)(2)地位:是紫禁城的政治活动中心,占据故宫最重要的空间。(3)特色:疏朗雄伟,富有阳刚之美。2内廷建筑的地位和特色(1)组成后三宫:乾清宫、坤宁宫、交泰殿。三者都坐落于中轴线上,是内廷的主体建筑,严格遵循礼制的要求。为了便于居住,空间布局紧凑实用,院内布置富有生活气息。东西六宫:位于后三宫两侧,是众嫔妃居住的地方。每宫自成院落,外围高墙。养心殿:位于西六宫南侧,呈“工”字形。从雍正帝开始,成为政治活动中心,清末“垂帘听政”也是在此。御

    6、花园:位于坤宁宫正北,是专供皇帝后妃游乐的地方,园内堆秀山是紫禁城的最高点。(2)地位:皇帝及家眷的生活区。(3)特色:严谨富丽,具有阴柔之美。要点 三大殿的建筑特色史料4三台的四周每根望柱的下面都有一个龙头伸出,每个龙头的嘴里都有一个小圆孔,每当大雨倾盆,三大殿的雨水瞬间从龙嘴里倾泻而出,犹如千龙吐水,蔚为壮观,即使再大的雨,三大殿的台面上也不会有积水。思考图文史料体现了怎样的建筑特色?提示 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产物。民间俗称“金銮宝殿”是指( )A太和殿 B中和殿C保和殿 D交泰殿解析 太和殿,俗称“金鉴殿” ,代表着封建皇权的核心。答案 A考点三 北京故宫所体现的宫殿建筑技艺和建筑风

    7、格(c)1建筑技术:故宫建筑讲究“中轴布局,左右对称” ,从午门到神武门形成了一条贯通南北的中轴线。以乾清门前的广场为界,分为南部的外朝和北部的内廷两部分。(1)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两侧是文华、武英两组宫殿,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召见群臣及发布命令的场所。建筑风格多疏朗雄伟,富有阳刚之美。(2)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称之为后三宫,后面是御花园,两侧分别是东西六宫和慈宁宫等,是皇帝及家眷的生活区。建筑风格严谨富丽,具有阴柔之美。2建筑风格(1)建筑思想:故宫布局严格遵循中国古代的封建礼制秩序,体现等级制度。故宫除了满足帝王生活、理政的要求外,更重要的是,要通

    8、过皇宫整齐严肃的建筑布局表现至高无上的皇权,以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2)建筑成就:宫殿建筑是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帝王权威与统治的象5征。故宫继承了中国历代宫殿建筑的传统经验,同时又作了一些切合实际的创新与改变,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与独特风格,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精湛技艺和创造才能。要点 故宫的建筑技艺及其内涵史料思考(1)仔细观察图片,简述故宫高超的建筑技术。这种建筑体现出来的实质是什么?(2)结合上图和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故宫在建筑上是如何体现“皇权至尊”的?提示 (1)宫殿群沿南北中轴线排列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宫殿为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

    9、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实质:表现封建帝国的大一统气度和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2)例如:故宫的建筑布局在一条贯通南北的中轴线上,与两列相对低矮的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呈现主次分明的封建等级秩序。太和殿是故宫中规模最大、气势最雄伟、装饰最华丽的宫殿,屋顶的小兽用了绝无仅有的 10 个,重大典礼时的排场显示出天子唯我独尊等。下面关于北京故宫的介绍中,不符合事实的是( )A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B北京故宫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C北京故宫内所有的建筑都是面向正南方,体现“南面而王”的正统观念D北京故宫内的建筑布局特点是“前寝后朝”解析 故宫建筑按前朝后寝的格局布置,以乾清门前广场为界,分为南部外朝和北部内廷

    10、两部分,D 项表述完全错误。答案 D6教材问题解答【学思之窗】我国古代都城大多建在黄河流域一带,这种朝廷面向正南的设计规划原则,和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否有关系,为什么?(教材第 60 页)提示 有。这主要是由黄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决定的。(1)这一地区处于北回归线以北(北纬地区),因而,一年四季的阳光都由南面照射过来, “坐北朝南”使房屋有充足的日照,有利于采光;(2)这一地区属于东亚季风气候区,季风气候明显,冬季盛行西北季风,朝南的房屋可避开冬天的西北寒风,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探究学习总结】(教材第 65 页)一、本课测评1北京故宫可分为哪两个部分?请简要说明各部分的功能、建筑特点及主要建筑。

    11、提示 以乾清门前的广场为界,故宫可分为南部的外朝和北部的内廷两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前面是太和门,两侧是文华、武英两组宫殿,这里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召见群臣及发布重要命令的场所。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称之为后三宫,它的后面是御花园,两侧分别是东、西六宫,内廷院落重重,房屋密集,是皇帝及其家眷的生活区。由于房屋的使用功能不同,外朝与内廷的建筑风格也有显著区别,外朝建筑多疏朗雄伟,富有阳刚之美;内廷则严谨富丽,充满生活气息。2为什么说故宫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瑰宝?提示 明清故宫继承了中国历代宫殿建筑的传统经验,同时又作了一些切合实际的创新与改变,它的建筑成就集中体现了

    12、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与独特风格,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精湛技艺和创造才能。它的建筑特点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总体和谐中富于变化故宫建筑群由上百个大小不等的庭院、九千多个房间组成,规模庞大却布局井然有序、杂而不乱,这主要是在建筑手法上突出了一条贯通南北的中轴线,故宫的重要建筑都严格对称地布置在这条中轴线上,中轴线两侧左右对称分布着其他次要建筑。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豪华,与两侧相对低矮、简陋的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凸显出主次分明的封建等级秩序。故宫中轴线的南北延长线又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它南起永定门,北达钟鼓楼,全长近 8 公7里。这样长的城市中轴线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它

    13、把北京的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贯通了起来,使皇宫居于北京城的中心,有力地突出了皇权至尊无上的地位。如果仅有统一就会变得单调,可贵的是,故宫在整体统一中又不乏疏密错落、高低起伏的变化。内廷与外朝相比,显然从属于外朝,因此,内廷布局相对紧凑,宫殿的规模、装饰也相对低一些。前三殿占据了故宫最重要的空间,而代表皇帝权威的太和殿又是三大殿中规模最大、最雄伟、装饰最华丽的建筑。这种整体和谐统一中又富于变化的特点,正是故宫建筑精华的集中体现。(2)装饰艺术丰富多彩紫禁城细部装饰上也很精致。这里的许多建筑构件集实用性与装饰性于一体,从而形成了故宫特有的丰富多彩、功能实用、美仑美奂的建筑装饰特点。这样的例子在故

    14、宫里俯拾即是,例如紫禁城屋顶最高峰的两端和屋檐的四角,都有形态各异、制作精巧的各种吻兽等装饰物,既美观又实用,它们主要有三方面的作用:固定瓦片、防止滑落;防止雨水渗漏进殿内;造型优美的装饰品。又如,太和殿两侧及乾清门前的鎏金大铜缸,外表富丽精致,除了消防灭火的作用以外,还是一种很好的装饰品。(3)建筑色彩华丽鲜明,对比强烈走进故宫,映入眼帘的是,碧蓝的天空下一大片金黄色的琉璃瓦顶闪闪发光;屋檐下青绿色调的各种装饰彩画绚丽多姿;一排排红色的立柱和雕刻细致的红色镶金镂空门窗组成了宫殿的屋身部分;重要殿宇坐落在白色的汉白玉台基上,台下则是深灰色的砖铺地面。事实证明,紫禁城的建筑师具有高超的色彩组合艺

    15、术。通过综合运用这些红与绿、黄与蓝、白与灰(黑)等对比强烈的色彩,紫禁城宫殿显得金碧辉煌而又雍容华贵,色彩浓重而又端庄和谐。红色和黄色是紫禁城的主色调。走在紫禁城里,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随处可见大片大片黄色的琉璃瓦“海洋” ,而绝大多数殿宇的门窗、立柱以及高大的宫墙都用了红色,看起来喜庆、祥和。二、学习延伸(略)课时演练一、选择题1从午门到神武门形成一条贯通南北的中轴线,故宫主要建筑都集中在中轴线上,采取严8格对称的院落式布局,按照使用功能分区,根据不同的等级安排建筑的体量和空间。由此体现了明清故宫最突出的特征是( )A强调与自然的和谐B强调宏伟高大,气势磅礴C强调皇权至上的威仪和国家大一统的

    16、气势D强调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解析 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的时期,一切(包括建筑)都必须服从皇权至上这个主题,故选 C;其余都是特征之一,但都必须服从 C。答案 C2如图所示的“正大光明”牌匾悬挂在( )A乾清宫 B坤宁宫C交泰殿 D东宫解析 此匾和清代皇帝选择太子有密切关系,皇帝将拟好的传位诏书放于此匾背后,答案为 A 项。答案 A3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选官制度。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其中殿试是最高一级,考中者称为“天子门生” ,皇帝举行殿试的地方是( )A太和殿 B中和殿 C保和殿 D文华殿解析 保和殿是皇帝举行盛宴和科举殿试的地方,正确答案选 C 项。答案

    17、 C4下列对故宫的描述正确的是( )它是一座皇家宫殿,也是一座博物馆 它凝聚着近 600 年的宫廷变迁 它积淀了几千年的文化诉说和生命智慧,有着厚重的文化内涵 它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文明辉煌A B C D9解析 明清故宫不仅是一座殿堂,更是一座承载中国古代几千年文化的传统宝库,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辛劳,正确答案选 A 项。答案 A二、非选择题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故宫)宫内的建筑按照前朝后寝的格局布局,以前的广场为界,分为南部的外朝和北部的内廷两部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世界文化遗产荟萃(人民教育出版社)材料二 走进故宫,映入眼帘的是,金黄色的琉璃瓦屋顶在碧蓝的天空下闪闪发光,

    18、红色的宫墙、城门、立柱、门窗鲜艳夺目。红色与黄色构成了北京故宫的主色调。登上景山,南望故宫,重重叠叠的屋顶汇成一片金黄色的海洋,在四周民居灰色屋瓦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夺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世界文化遗产荟萃(人民教育出版社)请回答:(1)故宫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对故宫的主要建筑应该如数家珍,请你分别写出材料一中外朝的三大殿和内廷的后三宫。(2)根据材料二,归纳故宫的建筑特色,并说明这一建筑特色的原因。答案 (1)外朝的三大建筑: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内廷的三大建筑: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2)建筑特色:红色和黄色是故宫的主色调。原因:黄色象征尊

    19、贵;红色象征繁荣、兴旺。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屋顶等第制度,明、清仍沿前朝之制,以四阿(庑殿)为最尊,九脊(歇山)为次之,10桃山又次之,硬山为下。梁思成中国建筑史)(1)太和殿屋顶采用与其地位相符的庑殿式。指出太和殿在紫禁城中的地位。(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图 1 屋顶和图 2 大圆顶所反映的文化内涵。答案 (1)太和殿在外朝三大殿中规模最大、气势最雄伟、装饰最华丽;在紫禁城中处于主体地位;代表皇权的核心。(2)图 1 屋顶:遵循传统礼制,凸显皇权至尊(若只答体现主次分明的封建等级秩序,最多得一半分);图 2 大圆顶体现公民精神(人文主义),彰显人类的勤勉和力量。

    20、7(2017浙江宁波选考适应性考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明成祖朱棣事迹简表1360 年 出生于当时称为应天府的南京,为朱元璋第四子。1380 年以燕王身份坐镇北平,之后多次受命参与对北方蒙古势力的军事活动。1402 年经三年的“靖难之役” ,是年率军攻进南京,夺取皇位。大肆搜捕、镇压拒绝效忠的官员和士子。次年正式登基,改北平为北京。1406 年 下诏筹建北京宫殿,以作迁都的准备。1410 年 以北京为基地第一次亲征蒙古。1414 年 第二次亲征蒙古。1421 年 改北京为京师,正式迁都北京。1424 年 死于第五次亲征蒙古的会师途中。据明史本纪整理材料二 明清故宫平面示意图(局部)(1

    21、)依据材料一分析明成祖迁都北京的原因。11(2)依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故宫的布局特色,分析军机处选址在图中所示位置的主要因素。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以燕王身份坐镇北平” ,北京是其登基前苦心经营的根据地、大本营;根据材料一“攻进南京,夺取皇位。大肆搜捕、镇压拒绝效忠的官员和士子” ,南京众多官员、知识分子对其夺取皇位存在不满;根据材料一“第一次亲征蒙古死于第五次亲征蒙古” ,出于巩固边防,防止北方少数民族入侵的需要。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明清故宫呈现严格的中轴对称;中轴线上建筑高大宽松,两边建筑矮小紧密;前方主要处理国政,后方为生活区;第二小问,根据图片信息,雍正主要在养心殿生活处理国政,而军机处的位置靠近养心殿,便于接受皇帝召见,处理国政。答案 (1)原因:北京是其经营多年的根据地;经靖难之役,南京及江南部分官员和知识分子对其统治不满;充实北部边防,防范蒙古势力入侵。(如答便利进一步控制北方地区,维护全国的统一也可)(2)特色:严格中轴对称;前朝后寝;中轴线上建筑高大,两侧建筑相对低矮简陋。因素:雍正皇帝在养心殿居住和理政,这里成为政治活动中心;为处理紧急军务,军机处需要设在离养心殿较近的地方。


    注意事项

    本文(2018_2019版高中历史第5章中国著名的历史遗迹第4课时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明清故宫学案新人教版选修6.doc)为本站会员(hopesteam27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