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8_2019年高考语文学业水平测试一轮复习专题六修辞手法知识整合.doc

    • 资源ID:1128725       资源大小:48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8_2019年高考语文学业水平测试一轮复习专题六修辞手法知识整合.doc

    1、1专题六 修辞手法2018 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科考试大纲中对此知识点的要求是“理解和运用常见修辞手法(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能力层次为 B、C:理解、分析综合。考查形式以选择题为主,要求判断选出修辞手法运用正确的一项或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在具体语境中考查学生运用修辞的能力。如 2017 年试卷考查了“比喻” “比拟”等修辞手法。2018 年试卷考查了“设问” “反问” “比喻” “拟人”等修辞手法。学考考试大纲规定的九种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常见的修辞手法

    2、有很多,学考考纲明确要求的有以下九种:比喻、比拟(分为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一般说,比喻、夸张、比拟、借代是语言类;对偶、排比、反复是结构类;反问和设问是增强语气类。这九类修辞手法的含义、作用和表达效果各不相同,下面做简要归纳。1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比喻由三部分构成:(1)本体,(2)喻体,(3)比喻词。(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比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例句:叶子(本

    3、体)出水很高,像(比喻词)亭亭的舞女的裙(喻体)。(朱自清荷塘月色)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是(比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喻体)。例句:母亲啊!你(本体)是荷叶(喻体),我(本体)是红莲(喻体)。(冰心荷叶母亲)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例句: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喻体)了,我再也说不出话。(鲁迅故乡)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比喻”即通感。2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最典型的例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

    4、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2比拟: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1)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例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朱自清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朱自清春)(2)拟物(借物喻人):把人比作物。例句:a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b在群众的呼喝声中,

    5、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例句:a火山发出一声咆哮。b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孙犁荷花淀)3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借代种类:部分代整体、特征代本体、具体代抽象、工具代本体、专名代泛称。(1)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例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2)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例句:圆规一面愤愤地回转身,一面絮絮地说,慢慢向外走去(鲁迅故乡)(3)具体代抽象例句:南国烽烟正十年。(陈

    6、毅梅岭三章)(4)工具代本体。例句:等到惊蛰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刘绍棠榆钱饭)(5)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例句: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34夸张:对事物的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故意地夸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1)扩大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例句: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2)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例句: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3)超前夸张:从时间上进行夸张,把本来后出现的事物说成在先

    7、出现的事物之前,或者说成两者同时出现,即在时间上总是把后出现的事物抢前一步。例句: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或相近,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主要方式:(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例句: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例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例句: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6排比: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7反复:是有意的重复同一词语或句子以强调某个意思或抒发某种感情的修辞格。 例句: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8.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或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即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例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9反问(激问、反诘、诘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例句: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注意事项

    本文(2018_2019年高考语文学业水平测试一轮复习专题六修辞手法知识整合.doc)为本站会员(visitstep34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