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第七、八单元综合测试 一、单选题1.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苏、美两国先后发射了人造卫星。1967 年中国确定了卫星发射的总目标,概括为四句话:“上得去、抓得住、看得见、听得到。”这表明( )A.“冷战”的重点是太空军备竞赛B.“文革”严重阻碍了科技的发展C.科技活动被赋予政治宣传意义D.中苏合作打破美国空间技术垄断2.诗经中记载:“天降丧乱,饥馑荐臻,靡神不举,靡爱斯牲。”下列有助于解决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的是( )A.“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B.杂交水稻的广泛推广C.“两弹一星”战略的实行D.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3.1956 年 4 月 28 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
2、指出,艺术、学术问题应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下列各项合适运用“百花齐放”方针的是( )A.义务教育的实施 B.环境的可持续发展C.京剧的发展创新 D.历史研究的新方向4.1980 年 1 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坚持“三不主义”,即不打棍子、不戴帽子、 不抓辫子,切实保证人民有进行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的自由。与“三不主义”精神一致的是( )A.“二为”方向 B.“科教兴国”C.“双百”方针 D.“三个面向”5.1958 年 9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了实现这个方针,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这( )
3、2A.是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重要措施B.促进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C.有利于强化公民对新意识形态的认同D.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实际上采取的是“城市教育靠国家、农村教育靠集体”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这一状况( )A.与我国社会经济与教育状况相适应B.体现了追求城乡公平的教育政策C.是“左”倾思想在教育领域的体现D.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培养7.“19 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特征,在其基本的共性基础上,由于各个国家民族的差异和文学家的自身个性特色、创作手法和艺术视角的不同,又呈现出多样化的个性特征。”材料中的“共性”是( )A.采用瑰丽的想象 B.具有深刻的批
4、判性C.刻意突出人的理性 D.创作手法比较怪诞8.从 19 世纪开始,西方绘画艺术的变化日新月异,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等直到抽象主义。如果把这一发展过程描述得概括一点,基本上可以说是( )A.主观因素完全取代了客观因素B.客观因素逐渐压倒了主观因素C.主观因素逐渐压倒了客观因素D.客观因素部分取代了主观因素9.“他们用极度抽象的形体和泼墨式的色彩去表现自然物体和人体,多数作品全然不顾科学家所称的客观现实。”材料中的“他们”( )A.对“理性王国”渐趋于失望B.批判社会的黑暗以表达不满C.描绘光和色彩传达主观感受D.透过主观主义怀疑现代社会310.20 世纪后半期,电视节目逐
5、渐打破了国家间的界限, 实现了全球性的直播,世界各国人民可以同时收看同一电视节目。其技术前提是( )A.电视制作技术的进步 B.人造地球卫星的应用C.无线传播技术的突破 D.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4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C解析:当时处于“冷战”时期,但太空军备竞赛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故 A 项错误;中国的人造地球卫星是在“文革”时期发射成功的,故 B 项错误;中国制定的卫星发射目标有一定的政治宣传意图,故 C 项正确;当时中苏关系恶化,故 D 项错误。2.答案:B解析:杂交水稻技术有助于粮食产量的提高,有助于解决饥饿问题,故 B 项符合题意;A 项主要是发展科技教育,C 项有助于军事国防力量
6、的增强,D 项是发展教育,都不符合题意, 均排除。3.答案:C解析:结合教材知识可知“百花齐放”方针针对艺术问题,分析各选项可知只有 C 项属于艺术方面,故答案为 C 项。4.答案:C解析:“二为”方向即“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与“三不主义”不符,故A 项错误;1995 年国家提出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这与保障人民进行文艺创作、文艺批评的自由精神不符,故 B 项错误;1956 年毛泽东提出在文艺科技工作中坚持“双百”方针,这与“三不主义”发扬民主自由精神相一致,故 C 项正确;“三个面向”是教疗方针,与“三不主义”不一致,故 D 项错误。5.答案:C解析:教育领域拨乱反正是在
7、“文革”之后,“科教兴国”战略是 1995 年提出的,均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A、B 两项错误;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服务,教育由党来领导,这带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的色彩,故 C 项正确;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从中共建立就开始确立,故 D 项错误。6.答案: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采取“城市教育靠国家、农村教育靠集体”的教眘资源配置方式,与当时我国社会经济与教育状况相适应,故 A 项正确;农村教育在投入渠道、办学条件和教师素质构成上与城市有着巨大的差异,体现不出城乡公平的教育政策,故5B 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出“左”倾思想,故 C 项错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种教育资源
8、配置方式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培养,故 D 项错误。7.答案:B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现实主义文学关注社会问题,通过再现典型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故 B 项正确。A 项是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C 项并非现实主义文学的共性;D 项是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8.答案:C解析:“完全取代”表述过于绝对,A 项错误;由材料可知,主观的东西越来越多,表现出的趋势是主观因素逐步压倒客观因素,B 项错误,C 项正确;客观因索并未取代主观因素,D 项错误。9.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提供信息可以判断“他们”是指现代派画家。对“理性王国”渐趋于失望与浪漫主义绘画相符,故 A 项错误;批判社会的黑暗以表达不满是批判现实主义风格,故 B 项错误;描绘光和色彩传达主观感受是印象派绘画的特征,故 C 项错误;现代派美术注重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透过主观主义怀疑现代社会,故 D 项正确。10.答案:B解析:随着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人造地球卫星的应用,电视节目实现了多路传播和卫星传播,世界各国人民可以同时收看同一电视节目。故 B 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