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知识与技能】1、了解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思路和方法;2、能够合理设计实验,并将实验数据用图线法处理。【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初步体会抽象思维、提出假说、科学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思路和方法2、通过史实了解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规律的过程,体会其推理方法的奥妙,同时了解猜想的必要性,感受探究规律的几个必要过程和科学方法的重要性,了解体会一些科学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了学生学习伽利略敢于向权威挑战,善于观察思考,知难而进的优秀品质;2、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意志品质,创新思想和互相协作的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重现重大发现的历史过程,让学生
2、亲临其境探究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研究的实验,学习其科学思维方法和巧妙的实验构思。教学难点1、 “观念-思考-推理-猜想-验证”是本节的重点思路,也是培养良好思维习惯的重要参考2、当无法验证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如何引导学生巧妙设计斜面实验间接验证;3、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怎样进行合理猜想、数学推理、合理外推等重要方法。【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并学习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巧妙的实验构思.教材编写的脉络清楚,逻辑推理严谨,文字表述生动、通俗易懂,因此,适合于学生自主学习.本节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一个标志性内容.过去的教学过分注重对知识与技
3、能的掌握,而忽略了对科学精神、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因此,能否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人类对自然世界的探究思想和方法,感受到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的高尚情操,就成为这节课最终的目标.【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我们用手拿一个小球和一张纸片,放开后,小球和纸片从静止开始下落.我们可以看到,小球先落地,纸片后落地.公元前 4 世纪,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estotle)根据与我们类似的观察,直接得出结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亚里士多德的论断流传了近 2 000 年,直到 16 世纪,在意大利的比萨斜塔上,伽利略做了著名的两个球同时落地的实验.两个轻重不同的小球同时落地的声音,是那样
4、的清脆美妙,又是那样的发聋振聩!2它动摇了人们头脑中的旧观念,开创了实验和科学推理之先河,将近代物理学以至近代科学推上了历史的舞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经历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过程,领悟这位大师的科学精神、物理思想、研究方法,得其精髓,有所借鉴.新课内容一、绵延两千年的错误(课件展示)亚里士多智的观点:物体越重,下落越快著名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 384 一前 322)经过了观察和总结认为“物体下落的速度与重力成正比” 这一观点正好应和了人们潜意识里的想法,同时,它又是伟大的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论断,人们深信不疑从那以后,人们判断物体下落的快慢甚至给孩子们上课时一直坚持
5、这一观点,这一观点一直延续了 2000 多年,从没有人对它提出异议交流与讨论: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错误的认识呢?参考答案:错误认识的根源在于不注童探索事物的本质,思考不求甚解二、逻辑的力量让学生阅读教材 P46 页的相关内容:16 世纪末,意大利比萨大学的青年学者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1642)对亚里士多德的论断表示了怀疑后来,他在 1638 年出版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对此作出了评论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论断,一块大石头的下落速度要比一块小石头的下落速度大假定大石头的下落速度为 8,小石头的下落速度为 4,当我们把两块石头捆在一起时,大石头会被小石头拖着而减慢,结果整个
6、系统的下落速度应该小于 8;但两块石头捆在一起,总的重力比大石头还要重,因此整个系统下落的速度要比 8 还大这样,就从“重物比轻物落得快”的前提推断出了互相矛盾的结论,这使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入了困境为了摆脱这种困境,伽利略认为只有一种可能性: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得同样快 (传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过落体实验,但后来又被严谨的考证否定了尽管如此,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要前往参观,他们把这座古塔看做伽利略的纪念碑)做一做请你用一枝铅笔和较厚的一本书如图所示,体验伽利略佯谬3三、猜想与假设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他设想,最简单的变速运动的速度应该是均匀变化的但是速度的变化怎样才算均匀呢
7、?他考虑了两种可能:一种是速度的变化对时间来说是均匀的,即经过相等的时间,速度的变化相等,另一种是速度的变化对位移来说是均匀的,即经过相等的位移,速度的变化相等伽利略假设第一种方式最简单,并把这种运动叫做匀变速运动四、实验验证让学生阅读教材 P47 页的相关内容,阅读后讨论以下问题:【困难一】速度无法直接测量突破:间接验证,借助于数学推理得出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若 v00,且 vt必有 xt 2【困难二】落体运动时间太短,无法准确测量突破:设计了著名的“冲淡重力”的斜面实验, “冲淡”重力,使其加速度减小。由于伽利略时代的实验仪器不能精确测量快速下落
8、所需的时间,所以他设想通过斜面落体来“冲淡重力” ,并通过延伸斜面和控制斜面倾角来控制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所经历的时间经过多次实验发现,虽然不断改变斜面的倾斜度,但得到的结果有共同点:小球经过的距离的比值等于经过这些距离对应所用时间间隔的平方之比伽利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合理外推,当倾角增大到 90 度时,实验结论仍应成立,此即竖直落体运动至此,伽利略就完成了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虽然当时伽利略已经意识到空气的阻力将影响物体的下落,但是由于科学发展和仪器设备的限制,当时仍然没有办法用实验手段得到真空,所以并不能真正地完成一个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伽利略的研究也只能停留在理论研究的部分,直到牛顿的时代,发明了
9、抽气机,才由牛顿设计了钱羽管(又称牛顿管) ,真正用实验证明在真空中,物体下落速度与物体重力无关于是,伽利略的理论终于从纯理论研究进入实验验证,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正确性五、伽利略的科学方法对现象一般观察一提出猜想一运用逻辑推理一实验对推理验证一对猜想进行修证(补充)一推广应用伽利略的科学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教学反思】4这节课最终的目标.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标的精神,该教学策略采用了先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在课堂上经过讨论和发表见解,充实和完善伽利略的研究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一步步体会伽利略严谨的科学态度、不畏强权的探索精神和正确地解决问题的思路,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