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二框 社会历史的主体基础巩固1“中国外交只有植根人民、胸怀人民、造福人民,才能不断获得前进的动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是因为(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人民群众是社会进步的源泉和动力A. B.C. D.答案 A解析 外交部部长的话强调了人民群众的重要性,符合题意。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错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进步的源泉和动力,说法错误,故答案选 A 项。2 曲辕犁的发展,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黄道婆改进纺车,大大提高了纺织效率;珍妮纺织机的出现,使大批织布厂得以建立;瓦特改进的蒸汽
2、机广泛应用后,物质财富简直像魔术似的生产出来。这些都说明( )A.生产工具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B.机器是社会财富的源泉2C.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D.社会财富是由少数发明家发明创造的答案 C解析 普通群众发明或改进的劳动工具提高了劳动效率,使社会物质财富迅速增长,这说明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故答案选 C 项。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有三个伟大创举:一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二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三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这三个伟大创举说明( )A.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B.农民群众是中国的领导阶级C.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D.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答
3、案 A解析 上述三个伟大创举体现了我国农民在农村社会生产关系变革中的作用,故 A 项符合题意。中国的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B 项观点错误。C、D 两项干肢不符。4 读漫画 独家见解,某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的错误在于( )独家见解发挥主观能动性背离了客观规律 忽视了群众实践是精神财富发展的源泉 没有认识到只有依靠群众才能相信群众 认为领导干部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决定力量A. B. C. D.答案 A3解析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漫画中的做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脱离群众生活,违背文化发展规律,忽视了群众实践对文化发展的作用,符合题意,故答案选 A 项。颠倒了相信群众与依靠群众的关系,否定了人民群众的地
4、位和作用,观点均错误。5 战争年代,人民群众把我们党视为翻身求解放的旗帜,并在党的领导下汇聚成浩浩荡荡的革命大军,筑成摧不垮、打不破的铜墙铁壁,谱写了陷敌于汪洋大海的人民战争的恢宏史诗;和平建设时期,人民群众与党同心同德,共渡难关,焕发出前所未有的首创精神,开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崭新局面。由此可见,人民群众( )是指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 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在同一国家不同历史时期范围不同A. B.C. D.答案 C解析 材料反映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的巨大作用,也反映出人民群众在同一国家不同历史时期范围不同,正确。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
5、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观点错误。6“群众是一串零,再多也是零;杰出人物则是这串零前的非零实数,一旦加到零前,就成了一个天文数字。”这种观点( )A.肯定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B.夸大了杰出人物的作用,否定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C.告诫杰出人物一定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D.正确反映了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答案 B解析 题中材料“群众是一串零,再多也是零”否认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题中材料“杰出人物则是这串零前的非零实数,一旦加到零前,就成了一个天文数字”过分夸大了英雄历史人物的作用。由此可见,B 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C、D 三项说法正确,但与材料主
6、旨不符,故不能入选。7 广大劳动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创造了人们吃、穿、住、用、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这主要是指( )4A.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B.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C.离开了物质生活资料,人类就不能生存,社会就不能发展D.劳动群众创造物质资料的生产实践,为人们从事一切精神生产提供了物质前提答案 B解析 本题要根据题意的理解进行选择。广大劳动群众创造吃、穿、住、用、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B 项正确;A、C、D 三项都不符合题意。应选 B 项。8 从 “摸着石头过河 ”到改革“顶层设计”,从经济领域到社会政治领域,我国的改革向前推进到了“深
7、水区”。要继续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各项改革,我们应 ( )A.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B.实现生产力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C.消除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D.遵循生产关系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答案 A解析 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推进各项改革,我们应尊重群众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选出 A 项。推动生产力发展需要不断完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B 项错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客观的,各项改革就是为了解决基本矛盾,C 项错误。遵循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而不是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D 项错误。9 下列选项中,不是下面漫画分享成果给我们的启示的是( )
8、分享成果A.要看到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B.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C.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5D.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答案 D解析 许多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将劳动者的工资压到了最低,实际是没有看到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背离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D 项不是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故选D 项。10 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时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建设,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切实维护人民权益,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成为我国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热烈期盼的重要课题。结合材
9、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相关知识,说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哲学依据。答案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才能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既要充分调动社会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又要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解析 本题考查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材料主要包含两条有效信息:一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必要性,二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
10、性。结合题目限定知识可知,前者的理论依据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后者的理论依据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能力提升1“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缩短了心与心的距离;住在农家的炕头上,收获的不只是建议。我的脚下沾有多少泥土,我的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走近你、读懂你、为了你、依靠你。”这段话强调( )A.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C.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D.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结的答案 B6解析 “住在农家的炕头上,收获的不只是建议”,强调了重视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B 项符合题意。A、C、D 三项干肢不符,应舍去。2 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设立茶馆,通过听别人讲故事搜集材料。这说明(
11、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人民群众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A. B.C. D.答案 C解析 “设立茶馆,通过听别人讲故事搜集材料”,强调了人民群众在文化财富创造中的作用,符合题意,故答案选 C 项。 3 漫画 统一武器(作者:张吉亮)讽刺了( )统一武器形式主义,工作只重形式不管内容 平均主义,追求无差别的利益分配 本位主义,只顾本单位不顾大局和整体 官僚主义,作决策漠视群众的意愿和要求A.B.C.D.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决定意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知识。材料中的唐僧没有从
12、实际出发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求三个徒弟一律使用同样的武器,犯了形式主义的错误,符合题意。7漫画讽刺了某些领导干部没有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漠视人民的意愿和要求,符合题意。与材料无关。故选 C 项。4“诚心问民意,恒心解民生。”与下列哪些诗句寓意相一致?(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A.B.C.D.答案 C解析 “诚心问民意,恒心解民生”,体现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寓意与之相符。的哲学寓意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的哲学寓意是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5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天津保障性住房建设工地调
13、研时指出,中央十分重视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央提出要保持房地产价格基本稳定,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要把一些地区过高的房价降下来,使房价回归到合理水平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要特别关注困难群体和中低收入家庭,使他们住得起房子、租得起房子的决心也是坚定不移的。上述材料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什么道理?答案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些地区房价虚高,百姓苦不堪言,在此情形下,国务院出手调控,体现了这一点。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人民群众负责。国务院重视保障性住房建设,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是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体现。解析 本题考查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本题限定的答题范围是历史唯物主义,在作答时,首先要明确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范围,找关键词,找到对应的知识点。其次,要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