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8_2019学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4.doc

    • 资源ID:1127205       资源大小:164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8_2019学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4.doc

    1、- 1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第一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编者选题表题号考查点易 中实践及其特点 1、3、4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6、7、8 5、9一、选择题1.恩格斯说:“人离开动物愈远,他们对自然界的作用就愈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 ”这里强调的实践的特征是( )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B.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C.实践具有能动性 D.实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解析:C 本题考查实践的特点。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事先知道的目标体现了实践活动的能动性,C 符合题意。A、B、D 三项与题意不符。2.巴西科研人员通过反复研究,在实验室中培养出具有特定 DNA 序列的蛛

    2、丝蛋白,进而制作出世界上首条人造蛛丝。这种人造蛛丝不仅具有弹性好、韧性大等优点,还能够生物降解,未来有望在纺织材料、医疗和飞机船舶制造等领域得到应用。人造蛛丝的成功研制说明( )人可以根据主观需要创造出新的具体的物质形态 人可以通过实践将观念中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科学研究获得成功的必要前提 离开了对规律的尊重主观能动性就不能发挥作用A. B. C. D.解析:C 人造蛛丝的成功研制说明人可以通过实践将观念中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当选;人能根据客观事物属性创造出新的具体的物质形态,不选;材料表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科学研究获得成功的必要前提,当选;离开了对规律的尊重,主观能动性就不

    3、能正确发挥作用,不选。3.传统的电脑芯片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逼近性能极限。目前研发的神经元芯片,可以实时模拟大脑处理信息的过程,具有感知认知能力的硅芯片原型,像人脑一样具有学习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神经元芯片的成功研制说明(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A. B. C. D.解析:B 神经元芯片的成功研制,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体现了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涉及意识的生理基础;表述错误,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相对于传统的电脑芯片,神经元芯片具有新的能力,说明了不同历史阶段实践的水平不同,体现了实践的社会历史性特

    4、征,符合题意。4.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赖河流,视河流为主宰命运之神而顶礼膜拜。工业革命后,人类以河流的主人自居,肆意开发利用河流,遭到了河流的报复。今天,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河流的关系,致力于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由此可见( )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理性认识 实践具有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 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认识是促进实践发展的动力- 2 -A. B. C. D.解析:B 人们对河流的正确认识是基于实践活动,正确;说法错误,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而不是形成理性认识;不同时期人们对河流的利用有不同的认识,说明

    5、实践具有历史性,正确;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说法错误。5.唐代诗人柳宗元在三赠刘员外一诗中写道:“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 ”下列观点与该诗句所含哲理相符的是(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 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窗户),见天道A. B. C. D.解析:C 题干诗句强调的是通过实践获得正确的认识。的意思是学习要付诸行动才能终止,去做了才会明了,的意思是仅是了解了知识而没有应用,那么知识还是浅陋的,二者都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与题意相符,故选 C。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颠倒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说法错误。强调了间接经验是获取知识的另一途

    6、径,不符合题意。6.萱草俗名黄花菜。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萱草作为观赏植物“无一可取,植此同于种菜,为口腹计则可耳。至云对此可以忘忧,佩此可以宜男,则千万人试之,无一验者。书之不可尽信,类如此矣。 ”这表明书本上的观点( )其正确与否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用来指导实践是不成功的是不可盲目相信的 过去是正确的,现在是错误的A. B. C. D.解析:B 正确的书本知识能够指导实践获得成功,对待书本知识,要尊重,但不可盲目相信,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故选;说法错误。7.阅读漫画,从哲学上看,二人争论的焦点是( )A.实践是不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不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和认识何者起决定作用D.实践和认

    7、识的辩证关系问题解析:C “下田”指实践,漫画中二人争论的焦点是是否重视实践,是否承认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C 符合题意。8.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我们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四分之一的国土持续雾霾、九成地下水遭污染、1.5 亿亩耕地受重金属污染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物质丰富不是生活质量的全部。这说明 ( )A.认识对实践有决定作用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解析:C 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物质丰富不是生活质量的全部,这表明是实践促使了人的认识的变化,C 符合题意;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A 错误;B、D 与题意无关。二、非选择题-

    8、 3 -9.据医学史记载,17 世纪 20 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效仿,结果造成了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19 世纪 80 年代,北美洲一位医生给一个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事故。直到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原理的?解析:本题属于收敛型的试题,知识范围限定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解答本题的基本思路是以该原理的四个角度为根据,充分提取材料信息,有理有据地加以说明。答案:(1)第一次输羊血成功,从而发现输血可以救治病人,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从输羊血到输人血再到终于解决输血问题,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输羊血的成功及大量受血者死亡和输人血的再次成功及又一次输血医疗热带来的惊人死亡事故,直至发现血型系统而使输血问题得以成功解决,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为救人而输血,并探寻输血失败的原因,直至发现人的血型系统,从而解决输血问题,说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注意事项

    本文(2018_2019学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4.doc)为本站会员(priceawful19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