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八单元 第 2课 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课后强化演练119 世纪 60年代,日本发生了“尊王攘夷”运动。下列相关的解释正确的是( )中下级武士是这一运动的主体 “尊王”就是尊奉幕府的将军 运动得到了日本新兴阶级的响应 幕府的将军是运动的实际策划和领导者A BC D解析:“尊王攘夷”运动针对的就是幕府,表述恰恰相反。答案:C2观察下图, “奇兵队”袭击的最有可能是( )A西方侵略者 B幕府的军队C倒幕派 D尊攘派解析:结合基础知识, “奇兵队”抗击西方侵略势力。答案:A319 世纪后期,日本农民高唱这样一首歌:“长州进京,还不好吗?长州与萨摩,还不好吗?总算响起了黎明的钟声”这首歌出现的背
2、景应当是( )A日本门户打开了 B改革时代到来了C民主政治建立了 D扩张战争开始了解析:长州、萨摩是幕府统治后期支持倒幕的两大强藩,也是明治初期维新运动的主要政治支柱,故选 B项。A 项与黑船事件有关;C、D 两项是明治维新之后的事情,排除。答案:B4中下级武士之所以能成为日本倒幕运动的领导力量,主要是因为( )A资本主义经济相对薄弱B中下级武士已演化成资产阶级C封建专制统治异常稳定D日本武士阶层具有较大号召力解析:中下级武士成为倒幕的主要力量,是由日本当时的社会阶级构成决定的,B、C、D 三项表述错误。当时的日本资产阶级实力弱小,不能单独领导倒幕。答案:A25.右图是日本历史上的“大政奉还”
3、 ,它在日本历史上所产生的最主要成果是( )A推翻了天皇的专制统治B为资本主义开辟了道路C确立了日本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D发生在 1868年日本的京都解析:“大政奉还”以后形式上结束了德川幕府的统治,实权逐渐掌握在天皇手中,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故 B项正确;“大政奉还”后天皇依然保留,A 项错误;君主立宪制是 1889年确立的日本政体,C 项错误;“大政奉还”发生在 1867年,D 项错误。答案:B6尊王攘夷运动演变为倒幕运动的主要原因在于( )A当时日本社会的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B幕府向法国贷款购买武器装备C幕府对外没能抵御外国侵略D幕府镇压了尊王攘夷运动解析:尊王攘夷运动的失败,使尊攘派
4、认识到只有从根本上推翻腐朽的幕藩体制,摆脱封建束缚,才能克服民族危机,建立富强国家。答案:D7幕府将军“大政奉还”的主要目的是( )A消除倒幕派讨伐的借口 B保住实际权力C联络倒幕派 D把政权奉还天皇解析:德川庆喜为消除倒幕派讨伐的借口,企图在形式上让天皇执政,而自己在天皇之下掌握实权。答案:B8关于戊辰战争背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德川幕府统治形式上结束B幕府依然拥有庞大的领地和人数众多的军队C对外德川幕府不再代表国家D幕府实际上仍然控制着国家政权解析:戊辰战争前,对外幕府仍然代表着国家,因为幕府还控制着国家政权。3答案:C9观察图片:材料一:材料二:1858 年 6月,井伊直弼出任在幕府
5、中掌握实权的大老一职。井伊直弼主张对内加强幕府的专制权力,对外妥协。当时,幕府将军德川家定病重不能理政,井伊直弼掌权后,幕府的统治更加反动。对外,井伊直弼上台后不久就同美国签订了友好通商条约及其附件,出卖日本的利益取得西方国家的支持;对内,先是罢免了幕府中主张改革的官员,还以将军的名义打击主张改革的大名;不久,井伊直弼大肆迫害反对派,很多改革派领袖遭到处罚,或被免职、幽禁、流放,有的甚至被处死。前后共有 100多人入狱,死者达四分之一。因为当时天皇的年号是“安政” ,故这次迫害事件在日本历史上称为“安政大狱” 。为了反抗井伊直弼的高压政策,1860 年 3月 24日上午 8时,来自水户和萨摩藩
6、的 18名武士利用井伊直弼登城的机会,在江户城的樱田门外,对井伊直弼发动了袭击,尽管有 60名警卫保护,井伊直弼还是被砍下了头。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樱田门事件” 。发动“樱田门事件”的武士们宣布,他们的目的并不是反对幕府,只是为了清君侧。从此,以中下级武士为主体,由地主、富农、商人和手工工场主参加的尊王攘夷运动开始了。尊王攘夷运动的参加者被称为尊攘派。(1)图一中的高杉晋作曾在尊王攘夷运动中组织了_,抗击西方侵略者。尊王攘夷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2)著名的鸟羽、伏见战役就是由图二中的倒幕派领袖西乡隆盛领导的,并取得了胜利。尊王攘夷运动为什么会演变为倒幕运动?(3)根据材料二说明尊王攘夷运
7、动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尊攘派得到了哪些人的支持?解析:第(1)、(2)问依据教材回答尊王攘夷运动和倒幕运动兴起的原因;第(3)问要读懂材料并结合教材内容来回答。答案:(1)“奇兵队” 。原因: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日本民族危机加剧;幕府采取对外软弱妥协,对内恐怖镇压的政策;许多具有民族责任心的武士要求改变现状。(2)尊王攘夷运动的失败,使尊攘派认识到,要想免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单纯盲目“攘夷”是不行的,必须改变日本落后的现状,实现富国强兵,推翻幕府的腐朽统治。所以尊王攘夷运动演变为倒幕运动。4(3)刺杀井伊直弼事件或“樱田门事件” 。尊攘派得到一些不满幕府统治的大名的支持;地主、富农、商人和手工工场
8、主等日本其他社会阶层也纷纷响应。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当今与外国交际日盛若改从来之旧习,政权奉还朝廷,广尽天下公议,仰承圣断,齐心协力共保皇国,必可与海外万国并立。1867年德川庆喜上奏朝廷书材料二:鸟羽、伏见战役(图)材料三:木户孝允决定“先发制人” ,萨摩、长州、安艺诸藩的军队开始向京都进发。同时,木户孝允、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到京都与宫廷中的倒幕派岩仓具视、三条实美共同出谋划策,让 15岁的睦仁天皇向萨摩、长州二藩发出讨幕密敕,萨、长二藩军队遵命开进京都,名正言顺的倒幕战争正式开始。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日本历史上的什么事件?德川庆喜为什么会这样做?(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战争?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倒幕派发起战争的主要目的是什么?(3)分析材料二、三信息,探究武装倒幕取胜的原因。答案:(1)“大政奉还” 。德川庆喜为使倒幕派失去举兵倒幕的借口以及为了保存实力。(2)戊辰战争。根本原因:“大政奉还”后,幕府仍控制着国家政权。目的:打垮幕府,真正取得国家领导权。(3)西南强藩控制地方政权,力量强大;天皇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