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测评岳麓版必修1.docx

    • 资源ID:1126734       资源大小:33.38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测评岳麓版必修1.docx

    1、1第七单元测评(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1946 年 3 月 13 日斯大林发表谈话:“丘吉尔先生现在是站在战争挑拨者的立场上,而且丘吉尔在这里并不是孤独的,他不仅在英国有朋友,而且在美国也有朋友。应当指出,丘吉尔先生和他的朋友在这方面非常像希特勒及其伙伴。”这段话表明( )A.美英两国的法西斯势力猖獗B.英国企图发动对苏联的战争C.美苏关系进入了“冷战”时期D.美苏正由战时同盟走向对立解析 据材料中“1946 年”“丘吉尔”等信息,可知斯大林指的是“铁幕”演说,该演

    2、说揭开了“冷战”序幕。由“而且在美国也有朋友”可知,美苏开始由同盟走向对抗,故 D 项正确。答案 D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也曾鼓励和支持西欧联合,希望建立一个“经济发展、军事强大、政治稳定的统一欧洲”。其主要目的在于( )A.稳定欧洲的资本主义 B.遏制苏联的发展C.显示资本主义优越性 D.实现欧洲一体化解析 在当时,美国的战略目标在于遏制苏联的发展,同苏联进行冷战,以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因此,B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答案 B3.“通过对外援助这种方法,美国保持着对全世界的影响和控制地位,并支持着本来肯定会倒向或投向共产主义阵营的国家。”体现这一做法的有( )A.实施马歇尔计划 B.

    3、成立华沙条约组织2C.组建北美自由贸易区 D.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解析 从材料信息“对外援助”“共产主义阵营”等可知,这是马歇尔计划的做法,故选 A 项。答案 A4.历史学家许倬云认为:“从古至今,一个强国领头的联盟,不过是另外一个形式的霸权而已。”下列可以作为例证的联盟是( )A.华约 B.欧盟C.亚太经合组织 D.联合国答案 A5.萨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西方在冷战中获胜带来的不是胜利,而是衰竭。”其依据主要是( )A.美国的“冷战”战略遭遇重大挫折B.西欧经济发展陷入困境C.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格局解体D.多个力量中心日益崛起解析 “西方在冷战中获胜带来的不是胜利

    4、,而是衰竭”说明西方不能主导整个世界,这反映了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这与多个力量中心日益崛起有关,故 D 项正确。答案 D6.有人认为“马歇尔计划的实施虽然给美国带来了满意的结果,但从长期看也产生了对其不利的后果”。“不利的后果”有( )A.加强了西欧与美国的盟友关系B.消除了西欧倒向苏联的可能性C.促进了西欧的联合自强D.扩大了美国产品的海外市场解析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促进了西欧的联合自强,导致西欧推行相对独立自主的外交,不利于美国对西欧的控制,故选 C 项。答案 C37.20 世纪 40 年代末,美国政府公开宣告其政策是把日本“扶植为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稳定的自立经济的民主国家”。美国这样做( )

    5、A.使日本趁势恢复发展经济重新崛起B.是为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做准备C.是把亚洲作为了美苏争霸的重点D.导致了朝鲜战争不可避免的爆发解析 时间为 20 世纪 40 年代末,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极格局逐步确立、美苏争霸的时期,美国在此时扶植日本主要是为了使日本重新崛起以巩固其在亚洲的利益,故 A 项正确。答案 A8.20 世纪 5080 年代,欧洲共同体形成,日本崛起并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不结盟运动兴起。这一系列事件表明当时( )A.两极格局已经瓦解B.欧洲与美国关系决裂C.社会主义阵营壮大D.两极格局中出现多极化趋势解析 20 世纪 5080 年代,欧洲共同体形成,日本崛起并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6、不结盟运动兴起,这些事件标志着多极化趋势,这个时期两极格局还没有结束,因此是两极格局中出现多极化趋势,故选 D项。答案 D9.有学者指出,我国从 1952 年开始酝酿,到 1954 年基本形成了新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在实践中首先表现为争取在中国周边地区形成安全缓冲地带。支撑这一观点的相关史实是( )A.提出“一边倒”方针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中日邦交正常化D.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4解析 1953 年,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争取在中国周边地区形成安全缓冲地带,故 B 项正确;A、C、D 三项分别是在 1949 年、1972

    7、年与 2001 年,均排除。答案 B10.“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界碑,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方针的最终形成。”这里的“它”是指( )A.日内瓦会议的顺利召开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制定D.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功建立解析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制定为解决国家间领土分歧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范例,体现了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故 C 项正确。答案 C11.1971 年,毛泽东主席在接见参加第 26 届联大中国代表团的领导时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非洲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我们再不去就脱离群众了!”材料表明新中国恢复联合国的

    8、合法席位的重要原因是 ( )A.中美关系的缓和B.中国综合实力的强大C.第三世界的崛起D.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解析 根据材料“是非洲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可知,原因是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地位日益强大,故C 项正确。答案 C12.1969 年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他认为:“中国的潜力极大,任何灵活的外交政策都不能对其忽视或拒绝考虑。”为此,尼克松政府在外交上采取的策略是( )A.逐步改善与中国的关系5B.与中国结成反法西斯同盟C.赞成中国的“一国两制”方针D.支持中国改善与苏联的关系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尼克松上台后,认识到了中国的发展潜力,认为不能忽视中国,这表明尼克松采取措施逐步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故选

    9、 A 项。答案 A13.21 世纪初,中国为推进新型区域合作、促进中亚地区和平与稳定而采取的重要举措是( )A.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B.与美国实现外交关系正常化C.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D.倡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解析 2001 年,中国倡导并参与了建立上海合作组织,以促进和稳定中亚地区的和平稳定,故选 D 项。答案 D14.哈佛大学的史迪文教授大胆猜测,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但过去的 20 年,我们又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突发新闻”“911”“巴以冲突”等,使我们总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恐怖时代。对此段材料理解最全面的是 ( )A.“最和平”是指“冷战

    10、”的结束,世界局势趋于缓和B.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是和平的主要因素C.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使各种信息传播更快捷D.全球趋势总体缓和,但仍存在诸多不稳定的因素解析 注意材料的用词“最和平的时期”,同时“突发新闻”“911”“巴以冲突”这些暴力冲突不断,恰好说明“冷战”后的国际形势为总体缓和,但仍然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故 D 项正确。答案 D615.“历史发展的逻辑可能是极具讽刺意味的:一方面,美国无法放弃借助苏联解体的历史契机图谋世界霸权的野心;另一方面,美国越是想称霸,越是无法实现称霸的梦想,美国称霸的结果只会加速与其他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这表明( )A.美国放弃霸权政策奉

    11、行单边主义B.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C.两极格局结束单极世界形成D.美国与世界各强国间势均力敌解析 题干材料认为苏联解体后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独霸世界,但美国越想称霸越会加剧其与世界各国的势力均衡,可知选 B 项。答案 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2 个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50 年 2 月 14 日,中苏双方在克里姆林宫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条约第一条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略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同时也约定苏联在 1952 年底以前,无条件地将中国长春铁路移

    12、交给中国,从旅顺撤出苏联军队。同时,为中国提供一笔总数为三亿美元的建设贷款。日中岛岭雄外交关系:从朝鲜战争到万隆路线(1)分析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的背景和作用。(6 分)材料二 下表所列为 19701973 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加拿大1970 年 10 月13 日意大利1970 年 11 月6 日奥地利1971 年 5 月28 日比利时1971 年 10 月25 日冰岛1971 年 12 月8 日英国1972 年 3 月13 日荷兰 1972 年 5 月 德意 1972 年 10 月718 日 志联邦共和国11 日澳大利亚1972 年 12 月21 日新西兰1972 年 12 月22 日西班

    13、牙1973 年 3 月 9日(2)根据材料二,19 世纪 70 年代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什么共同特色?与这些国家建交,反映了中国在外交策略上有什么改变?(8 分)(3)你认为 19 世纪 70 年代中国外交新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这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6 分)参考答案 (1)背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尖锐对峙;美国等西方国家敌视中国。作用:对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起了积极作用。(2)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联合抗苏(或“一条线、一大片”战略)。(3)原因:苏联威胁中国安全;美国在争霸中处于劣势;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世界多极化趋势

    14、发展;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影响: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有利于抗衡苏联;有利于中西方开展经济文化交流;奠定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基础。17.美国的全球战略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特点,并深刻影响着中美关系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世界历史的现阶段,几乎每一个民族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之中选择其一。这种选择大都不是自由的选择。一种生活方式是基于多数人的意志,其特点为自由制度,代议制政府,自由选举,个人自由之保障,言论与信仰之自由,免于政治压迫。第二种生活方式基于强加于多数人头上的少数人意志。它所依靠的是恐怖和压迫,操纵下的报纸和广播,内定的选举和对个人自由之压制。杜鲁门国情咨文(1947

    15、 年 3 月 12 日)8材料二 2013 年,美国举行了前总统尼克松百年诞辰纪念活动,政治家和军方高官们称尼克松是一位外交政策天才,熟悉世界各国的领导人,这方面能力无人可以匹敌。他在任期间对解冻中美关系和结束越战的贡献被屡次提及。尼克松的长女帕特里夏说:“我认为,在 100 年内,人们将会记住他是个好人,一个体面的男人。”她称,她相信尼克松的真正遗产是倡导自由、向一个曾被视为美国敌手的国家伸出友好之手。路透社尼克松是外交政策天才材料三 世界是美国指挥的大国交响乐队,要跟着走就要参加这个乐队,如果不跟着走,就要让你出局。张皓雯危机后大国格局微调美国仍在强化单极世界(1)材料一中,杜鲁门“强加于

    16、多数人头上的少数人意志”的表述暗指哪一国家?美国对其采取了什么政策?(4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尼克松为什么要“向一个曾被视为美国敌手的国家伸出友好之手”。(6 分)(3)联系材料二、材料三,指出美国对外政策出现了怎样的变化。结合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的世界格局、美国经济,简要分析其原因。(6 分)(4)上述材料所反映的美国对外政策对中美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简要说明。(4 分)参考答案 (1)国家:苏联。政策:“冷战”。(2)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经济发展趋缓;西欧、日本的崛起,美国霸主地位动摇;美国深陷越战泥潭;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3)变化:从默认中国等新兴力量的崛起到强化单极世界。原因:苏联解体,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经济复苏和发展。(4)影响:“冷战”导致中美两国的敌对状态,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20世纪 70 年代尼克松访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美国推行单边主义政策,导致两国在合作的同时,也出现了摩擦。


    注意事项

    本文(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测评岳麓版必修1.docx)为本站会员(visitstep34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